庄柏与庄蝶是一对相依为命的兄妹,也是一对经历过磨难的有大境界的奇人。
兄妹两人的老家在云汉永宁镇的一个小村落,父母只是普普通通的农家子弟,日子不咸不淡地过着。据说,庄柏从小没有显露出过人天赋,常常跟随母离开家,到勤江南岸的粉蝶村,求母家人资助粮食过活。有一次,永宁镇又遭了虫灾,年少的庄柏只得踏上征途,与母亲一路讨饭去粉蝶村。待母子两人返回永宁镇时,疲惫不堪的庄柏靠着一棵大树睡着了。
对于生活在底层中的人,做梦也许是最好的休息。在梦里,庄柏见到漫天遍野的蝴蝶,结成了一个巨大的蝶阵,落在了一条漂荡于海上的大船上。那大船扬帆起航,向着混沌边界驶去。
回到家不久,庄柏的母亲竟然有了身孕,生下了一个女孩子。庄柏将梦境告诉母亲,二老便给女孩取名为庄蝶。后来,云汉遭遇了更大的旱灾,永宁镇又发生天花之灾,庄柏的双亲没有躲过灾难,全都成了亡魂,而庄柏与六岁的庄蝶便成了孤儿。
为了生计,庄柏兄妹曾沿街乞讨,还为乡绅放过牛,做过许多粗鄙不堪的活计。然而,他们始终填不饱肚子,一直在生存的边缘挣扎,直到遇到赵凉学士。赵凉见兄妹两人可怜,建议他们到学城谋生,靠种学城的地养活自己。正是得益于在学城打杂,庄柏兄妹的人生才改变了。
在学城打杂期间,庄柏突然迸发出潜力,对平素所闻所见融会贯通,竟然对文史典籍精通掌握,还有了自己独特的见解。通过赵凉的举荐,庄柏进入学城,正式开启系统学习。多年之后,庄柏又在高维大学士的坚持下,破格成为学城学子,庄蝶也得以饱览典籍。
令学子们颇为赞叹的是,庄柏与庄蝶对于文史十分精通,又各有不同的理解与感受。与此同时,兄妹两人通过对赵氏家传剑谱的研究,自创了参悟天道的剑术,俨然成为不可小觑的剑术高手。高维对庄柏非常器重,原本希望他能够有所成就,将学城内七宗与外七宗的矛盾弥合,使学子一派挑起七子之教的大旗。
原来,学城虽是天下学子圣地,然而文史学问体系太过庞杂,学子们便择其所好而学,渐渐各有所长所短,并因而出现了诸多派系。其中,以仕、义、礼、智、信、德、法为本,各自宣扬宗派之义,便被称为内七宗。其他七小派系,被称作为外七宗,分为天、地、人、顺、逆、朴实和巧智宗,天宗以顺应天时为本道,地宗以擅用地理之利强国为论,人宗以发掘人智为主,其他各宗皆有独特之论。
不过,庄柏并没有接受高维的好意,而是坚信内心想法的指引,寻找能够使自己心境宁和的自由。为此,庄柏与庄蝶选择离开学城,到亚夏大陆各地游历,寻找真正的答案。正是在游历四方山川河流其间,庄柏好像窥探到了世间玄妙,懂得了人生更高层次的境界,常常说些语出惊人的话。由于他与一些隐士交流,其思其想传于世间,被不少学士学子所认同。这些人以庄柏自称太虚公为名,秘密建立起一个“太虚堂”,以虚无之论融入世间,影响更多的世人与氏家贵族。
后来,为了帮助学城摆脱困局,庄柏答应高维的请求,决定回到学城对抗易教。没想到易教派人偷袭学城,导致高维死在乱战之中。庄柏经过这一场动乱,被推举为学城的领袖,组织学士战团反抗孤阳炙。
关于庄柏兄妹的这些事,冷月曾听青阳云莺谈起,因而对于庄蝶竟置身于喜乐宫,她是怎么也弄不明白。
“冷月有一个疑问:庄蝶姑娘是何以出现在喜乐宫呢?”
“说来话长。自从哥哥庄柏答应高维太学士,意欲返回学城襄助学城,与易教进行一场大辩论,我便做出一个决定:独自一人远上津河与玉带河,了解一位曾令哥哥在意的女子的近况。那个女子名叫归荑,未曾登门婚嫁之时,未婚夫印离竟然暴病而亡,使她成了一个寡妇。”庄蝶一边说,一边信步沿着小桥走。冷月跟着她,而青阳云莺与修竹仍站在原地。
“没想到庄柏太虚公也有心爱之人。”
“即使是成仙得道之人,也会希望拥有一生挚爱,携手爱侣畅游这繁华的世间啊!”
“庄姑娘说得没错。”冷月说完,不由得低下了头。
倏忽之间,冷月从那池碧水的倒影中看到泰平的模样。泰平好像在对自己微笑,手里捧着一把不知名的野花。
“冷姑娘似乎想起心爱的人了。”
“那已经是往事了。庄姑娘接着说吧。”
“后来,我北上到了归一镇,却得到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归荑因为不堪大漠国游牧贵族骚扰,竟然愤而怒投玉带河,连尸体都不知所踪了。”庄蝶说到这里,语气变得沉重,脸上的表情却未有太多变化。
“由此来看,周薇执掌的大漠国的确非天选之国,不能使农耕之族与游牧之族弥合矛盾,共同和睦地生活在一起。”
“冷月说得不错。游牧文明崇尚征伐,骨子里更向往无拘无束,驰骋在自由的天空下,与热衷于土里刨食的农耕文化难以兼容。在去归一镇的一路上,我看到游牧部落贵族滥杀无辜,游牧铁骑肆意践踏农田,导致许多百姓流离失所,只好涌入昭阳乞讨。”
“生活在这样一个急剧变化的大时代,也许是不幸的事,却又是无法逃避的啊!”
“正因如此,亚夏大陆与亚夏族都需要改变,更需要一位能够带来希望的圣者。”
“庄姑娘认为谁是圣者呢?”
“我从北方返回狮头岭下的琵湖,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却始终没有得到答案。恰巧就在那个时候,一支叉字军突然控制了琵湖,杀掉了好多在湖边生活多年的渔民。我挺剑与叉字军拼杀,无奈毕竟身单力薄,根本无法产生什么影响,还陷在了乱军的人海中。当我几乎绝望的时候,一位仙人从天而降,挟着我飞离了琵湖,一路来到了悲情谷。”
“难以置信。这位仙人又是谁呢?”
“她就是伏易大神的女儿琴和。”庄蝶异常庄重地说道。
“琴和?”冷月对这个名字有点陌生,好像从未听人提过。
“没错。伏易大神击败炎神,将炎神之灵封印五子潭,完成了登顶世间至尊神明的最后一步。他见一切尘埃落定,就决定独自一人逆流而上,沿着夏江前往天域雪山。当伏易途经下苍岭喜乐峰的时候,遇到了一场突如其来的大暴雨,便走到山谷深处躲雨。待雨过天晴的时候,伏易见谷中景色异常人,心情变得大好。恰在那时,一个妙龄女子出现在谷中,令伏易颇为心动。伏易跟着女子进入了草屋,两个人成就了好事。”庄蝶说到这里,略微顿了顿。冷月的脸红了一下,幸好夜幕降临,无人看到她的尴尬。
“后来呢?”
“伏易自然不会留在山中,选择继续独自上路。临走之前,伏易亲手为女子制作了一个古琴,并教她弹奏动听的乐曲。伏易走后不久,女子就生下了一个女儿,便以琴为其取了姓名。直到女子去世,她都未在见过伏易。”
“这是一个凄美的故事啊!不过,琴和为何会成为仙子呢?”冷月听得有些伤感,借提问撇开自己的胡思乱想。
“原来伏易知道自己必会留下血脉,便在制作古琴时注入神元,只待那孩子降世之后附体,助其成为永生不灭的仙。果不其然,琴和长大之后,表现出神脉之姿,对仙术竟然无师自通。每当她弹奏古琴的时候,山谷中的鸟兽都会跑来倾听,绚烂的霞光洒落在喜乐峰,一切都是那么祥和安宁。可惜,这样的美好日子只适合仙人,并不能够为凡人所永享。琴和的母亲日渐衰老,终于到了油尽灯枯的那一天。老人对琴和说,不要怨恨父亲伏易,要永远快乐地生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