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五章 认知之树
书名:时间未曾来过 作者:月落银河 本章字数:2086字 发布时间:2024-10-23

至于这所谓的“合法性”、“必然性”给了专制权力多少底气,让它们愈加高高在上、肆意妄为,每个在它淫威之下有切肤之痛的人心里多少都有答案。

 

可说到这儿,老人却打住了。

 

“其实谎言和迷信本是现实人性下的常态,真话无论在何时何地、西方东方都是稀有之物。”老人似乎进入了所说之事本身的逻辑中而一时忘了现场还有听众,“某种意义上说,真话其实不可能战胜谎言和迷信,它真正能做的最多只是…解毒,解谎言与迷信之毒。因为真话一旦说出来成为‘话’,就落入了概念、预设视角和视野之中——尽管它是真的。”老人扫视了一眼身边众人,又好像目光中没有人,只是视线转动。

 

随后接着道,“真正的真话是从语言无法摆脱的概念、预设视角和视野出发指向某种非概念、视角和视野所能涵盖与描述的更完整的真实;谎言与迷信则不然,它只限于概念、视角和视野下借用事物的表象偷梁换柱为自己要灌输的封闭性观念与思想。只是这‘偷梁换柱’——也就是借物成相,借物之相成心之识——是人认识事物时的基本模式,因此几乎没有人会意识到那其实是‘偷梁换柱’。真话通往认知的开放之境,而谎言与迷信则通往封闭的认知。为什么习惯了谎言的人们在遇到真话时往往会有被击中的感觉?我想就与此有关吧。真实的事物、真实的世界、真实的人性、真实的心识本就是非概念性、非视角、非视野的存在。即便作为社会性存在不得不生活于集体意识下的绝大多数人他们的头脑被只存在于人与人之间乌合之众、人云亦云出的谎言填满,可人心对真实依然是没有抵抗力的,当真话突破谎言与迷信设下的厚厚云层,透进一线真实世界的光亮…”

 

追根溯源现实背后人心、人性、认知的因由,可在老人这儿又隐约多了另一份况味,像是回望尘寰。

 

也许正是因为从尘寰与造化相接处回望,淹没尘寰中人的种种才容易被看清一二。而老人对他们似乎还有一丝牵挂——不是因为他们在尘寰中各自不得不扮演的角色,而只因为他们是人,是一颗颗在尘寰中有知无觉、身不由己、求出无门的灵魂——才会把看到的这些慢慢道来。

 

“但是被击中的感觉只是提供了一个机会,一个从真话通往真实的机会…其实仅仅‘格物’是无法‘致知’的。万物无言,‘物’只是以看似外在的存在方式给了‘知’一个托生的因由,‘知’的真正来源是‘心’,也只可能是‘心’,只有‘格物’的同时返观‘认知’才有可能窥见‘真实’,‘格物致知’还必须有‘格识致知’,唯此,才有可能看到心是如何从一无所知的根本境地中,在不可能出离这种境地的情况下,建立一切知的。并在这些‘知’中分辨出哪些更接近真实,哪些是谎言。”

 

说这些话时不知有意还是无意,老人的目光静静注视着楼主,作为听者,楼主的目光也望着老人,说来也怪,在这两道目光相交的地方,尘寰与造化间的区别似乎消失了…

 

“人的认知就像一颗树,地上部分是对外在世界的认知,地下部分是对心的认知,树大根深,根深树大,两者本是一而二,二而一的…”

 

老人话音未落,后排一个男生显然出于情不自禁,“只有更深入地理解‘心’,才能理解心为何会以为看似外在的一切是‘物’,又为何会如此这般认知‘物’;也只有在对‘物’的认知中,让心识生发并返观之,才能更深理解心之为心、物之为物…心不见心、以相寄心,寄心作物…才会理解谎言何以得逞,迷信何以必然发生…在对事物的认知中真话其实并不通往‘绝对真理’,真话只通往真实,只有谎言和迷信才通往‘绝对真理’,但这一点只有真正寻求‘真理’而非‘真理感’的人才能看到。因为真实本就是非概念性、非视野性的存在…难怪说‘真理不在是然中,真理在本然中’…认知之树的树根与树冠本自一体…树与世界本自一体…唯一即是无一即是无言,所以分别本就是不可能的,也正因此一切分别成为可能、一切言说成为可能,但分别之分别只在分别之识,而不在分别本身,不在语言本身,也不在识本身,更不在心本身…”

 

这位带着高度近视眼镜,完全符合人们对数学、哲学这类基础学科人士想象的男生说着说着越来越像自言自语。看样子他之前对楼主说的某些话一直不得其解却总不甘心,那些表面看有悖其所学乃至世间常理的言论,细想之下却不由自主陷于其中,因为与基于外在现象构筑学说的常理、常学不同,那似乎在穿透某种东西,某种自己以及绝大多数人一直以来理所当然沉溺其中而不自觉的所在…直到白发老者的话无意中点破了他心中那道障壁。

 

“我们眼前的世界,看似森罗万象,其中有无限的知识等着人们去发现,其实一切知识并非来自客观事物,而是人用心识之光去照亮它们而产生的。如果只见看似被客观事物证明了的所谓‘认知’,而不见‘心识’,那么人几乎必然会落入迷信而不自知,他们只顾用心识的火光去照亮世界,却全然不觉这火光的存在,更不省察这火光本身是种怎样的存在,只把火光在事物上的反光当成事物的本质,乃至事物本身…”高中生原先对楼主关于“心识”的某些言论还有些云里雾里,但听完高度近视男生前半段话,唯物主义加在他思想上的封印一时裂开了一条缝,虽然后半段话依然不甚了了,可透过缝隙看到的某种从来如此却由于对唯物主义的迷信以致视而不见的实情仍让他如梦初醒,但“客观世界”在他心中近乎绝对的确凿性又让这苏醒并不完全,因而那状态很快便更像是半梦半醒。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时间未曾来过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