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五章 心猿意马(1)
书名:血王座 作者:楚狂人 本章字数:2399字 发布时间:2024-10-20

心之所至,天地千万里亦不远;意之所感,宇宙虽万物亦相融。

 

  季夏时节,函陵高原的绿意虽然茂盛,却已经有了些微败落之象,进入到强弩之末的状态。青冥湖畔的浅滩里波光闪闪,几尾小鱼跳出了泥潭,落在草地上,竟然丢了回家的路,张着嘴巴大口呼吸,渐渐没有挣扎的力气。一头落单的函羚在不远处觅食,小心翼翼地盯着周围。

 

  函羚是一种群居动物,主要活跃于函陵高原,更以青冥湖为最主要的栖息地。与活跃于绿海周围的黄羊不同,函羚对草场的破坏力小,繁殖能力更是远弱于黄羊。自从墨国人口激增,对食物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健跑如飞的函羚也被纳入捕食范围。

 

  不过,函羚奔跑的速度飞快,寻常的农夫想要捕杀难于登天,而猎户们又嫌函羚偏瘦,兴趣也不是太大,以至于函羚还在青冥湖一带活跃,没有出现逃向其他地区的迹象。这头函羚的右后腿受过伤,走路一瘸一拐,屁股处还有一道变浅的伤痕,可见曾经差点丧命,侥幸逃出了生天。

 

  泰平站在青冥湖的湖畔,望着碧波荡漾的湖水,还有辽阔的蓝天与洁白如玉的白云,心里有一种难以言说的感觉。

 

  数年前,自己陪着墨白在青冥湖举办称王仪式,两个年轻人在函陵高原初露锋芒,击败了夜月狼团与灰蛇战团,消灭了赢斯、赢希与赢襄三兄弟,初步控制了苍陵王国的权力。后来,泰平又在墨白的支持下,打击了李渡、单涛等旧贵族,牢牢地把握了王国政权,推出一系列良策、新政,最终促使王国步入强国之列。

 

  回首往事,历历在目。

 

  可是,如今的墨国正经历天翻地覆的变化,承受着苍陵王国被两强威胁以来的最大变数。墨白自杀、宋奇等大臣殉道、逐鹿战团被灭……墨国政权动荡令天下震动,更将泰平推上了风口浪尖。

 

  支持泰平的墨国人是绝大多数,认为墨白失去了理智,居然借祭天之机残害功臣,这是逆天之举;反对泰平的声音也存在,认为泰平毕竟是臣子,不该逼死创建墨国的墨白。

 

  墨国的绝大部分朝臣不敢妄言,纷纷上表请泰平称王,希望墨国政局能够稳定下来。七彩军团诸将欢欣鼓舞,以戎悍为首连上多道奏折,大力支持泰平改天换地,坐上墨国大王的宝座。与此同时,大督府治下的军官们也在石远山的授意下,联名上表表达支持泰平的态度。

 

  当然,墨国朝堂并非铁板一块,反对的声音也没有完全被淹没,尤其是墨白的岳丈巴严一直叫嚷,声称泰平为了权力处心积虑,乃是墨国的罪人,更非上天选择的变天者。

 

  巴严的族上曾是苍陵一带土著首领,拥有大片的领地与奴隶。巴严年少时任性好游,曾到白峰、黑峰求索,习练剑术之后游历四方。后来,巴严在父亲强迫之下,娶了朝中大臣周川之女,生了巴荣与巴清这一对儿女。巴清自幼便展现治家本领,田产、生意打理得很好,曾是函陵城有名的女商贾。为了避免被旧权贵控制,墨白迎娶了巴清,在海内归一殿举办隆重的婚礼。

 

  巴清是一个贤良淑德的女人,在后宫主持局面十分得当,深得墨白的信任与疼爱。泰平对巴清很敬重,甚至曾委婉地建议墨白,正式立巴清为墨国的王后,而墨白心里也有此想法。可惜,巴清为墨白产下一子,失血过多而死,成为墨白心中永远的伤痛。

 

  泰平率兵征战在外,墨白大力培植自己的嫡系,巴氏一族自然首当其冲地成为他的亲信。除了赐巴严为公,墨白还重用巴荣、巴新、巴耀等人,或为一城之主,或在军中任职。

 

  墨白之乱平息之后,泰平安抚朝中众臣,对于死者给予抚恤。扶垚曾代表泰平登门拜访,结果被巴严痛骂出来,引起逐鹿城中不少非议。泰平不想将局面搞僵,没有听从秦昭的建议,褫夺巴严的公位,逼迫其回到原来的封地。

 

  与此同时,泰平决定整顿墨国朝政,将不具备能力的朝臣撤掉,重新任命墨国各郡镇守,继续推行过去的新政、良策。扶垚接替了大尹之位,奔赴各地了解民情,针对新问题进行总结,以期完善墨国国策。

 

  正是在扶垚的建议下,泰平决定到青冥湖湖畔,考察连接黑石山、丹卡山与石梁川的人工河。当然,扶垚这么做还有一个目的,就是让泰平摆脱朝政压力,下定称王的决心。

 

  “泰平在想什么呢?”扶垚从不远处走来,身边跟着秦昭与凌雨涯。

 

  “没什么。”泰平一边回答,一边蹲下去,将几条小鱼送回水中。小鱼一入水,就变得活蹦乱跳,继续尝试跃入人工渠。

 

  “为了生存,摆脱困境,小鱼会不顾一切,奋力跳入更大的河流。从这一点上来说,鱼与人一样,都要适应环境,更要有改变命运的决心。”扶垚若有所思地看着人工渠,话中之意不言自明。

 

  “扶兄知道黑石山的来历吗?”泰平没有正面回答,用手指向东方的黑石山。

 

  黑石山屹立于逐鹿的北方,距离青冥湖有二十里路程,是一座并不太高的山川,算是王都的一道屏障。眼下,黑石山的黑石镇新增不少人口,包括不少水利匠人,由刘平担任筑河吏,负责人工渠的修建。刘平是狄郡戈拉镇人,曾在匠人堂学习水利之法,陪同晋恒治理过烈马河下游。

 

  “据我所知,黑石山是烈马族最早的发迹之地。灭龙纪时代,烈马族是西北强族之一,控制过青冥湖大片疆域,以放牧牛马为生,逐水草而居。莫氏先祖属于上古时代的马族旁支,无法与烈马族对抗,便躲在秦山的山谷中,以打猎采摘为生。后来,敕胡草原爆发大战,吉犁、乌塞、高车、平湖等部落皆参与其中,相互争夺草原霸主之权。

 

  “铁棘部虽然并非最强大的部落,但其首领铁毕木很有韬略,最终在残酷的大战中胜出,建立了部落共国,并在海泉建城定都。由于在敕胡草原大战中失利,磨迭部穿过苍岭,逃到了秦岭之中,与莫氏部落融合起来,势力渐渐强大,控制了榆筑草原。

 

  “考虑到莫氏一族实力不小,烈马族决定邀请莫氏助阵,继续扩大控制的疆域,与意图西进的廊中强国对抗。结果,在烈马部落主力外出征战时,莫窟首领受到铁毕木鼓动,率部下攻陷黑石山烈马部大本营。烈马部得知消息后,迅速回援老寨,与莫窟在黑石山鏖战,最终未能取胜而兵败西逃。莫窟乘势扫荡周围部落,控制了高原大片领土。到了灭龙纪末、元世纪初,烈马部与天域高原诸部东进,意欲与莫氏再次相争。那时,莫氏首领叫做莫仲,主动向崛起的鹰族示好,得到了卓英鹰族精锐支持后,又在黑石山大败来犯马族,最终统一了函陵高原,建立了苍陵国。”扶垚说完,脸上露出一抹笑意。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血王座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