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绾绾一听,正要放进嘴里的汤就倒回去了,神色颇为失笑。聊天,他懂得什么叫“聊天”吗? 竟是这些让人没法回答的问题。
“你说的是今晚要不要睡的意思吗?”
她倒是也直接。
顾明廷点点头,“你若是想生,今晚开始就不避了。”
苏绾绾懂得了,她只将勺子在饺子汤里面滚了又滚,像是在思考答案。
“你改变主意了?”
她道。
顾明廷,“没有。”
暂时不要孩子原是他的主意,她一直没说什么。如今他愈是觉得,她好像跟他达成了一个共识。
他还是理智的,苏绾绾暗暗松了一口气,又道,“如今你我都比较忙,的确不适合生一个娃娃出来。”
顾明廷淡淡一笑,既然她这么说了,“那就再等一些日子罢,别让娃娃生出来就被他父母亲忽略,不金贵了。”
“想起往事了?”
苏绾绾道。
“我已经幸运很多了”,顾明廷由衷道,“养育之恩,父母之恩,我都记得。”
现在他明白了,父教母慈乃是幸事,且不是每个人都拥有的。总有一些人,一生都不能原谅自己的父母。
苏绾绾下意识的问,“那,皇上呢?”
当今皇上并非昏庸,却是为政手段太过残忍,引得朝堂之上人人自危,不再谏言。长此以往,天子专政,便越来越认不清自己的错漏。
天子一言一行,或造福天下百姓,或让天下百姓受苦。
朝堂和臣子的存在是为了匡扶朝政,让百姓永享太平,安居乐业,由此民心聚合,国家富强。
而现在忠臣遭遇猜忌。天子轻贱民心,独断专行。如此局势再发展下去,大燕内部必然空虚,民心也不会稳定。不要说造福百姓了,外族不趁虚而入打进来,就是运气好了。
先帝为政时刚柔并济,亦近得贤臣,长此保的社稷兴旺。后来想改封太子,若不是有顾境珂拦住,大燕现在可能都在打仗了。
“皇上有做君主的能力,这是先帝培养,皇上天赋异禀。我以前在宫里待过一段时间,皇上在东宫的时候就十分勤政,除了东宫,其他地方从不见他在。”
顾明廷道。
自然了,姬渊刚刚登基就能坐稳朝堂,可见在东宫下了多大的功夫。
“先帝对太子如何。”
苏绾绾又道。
原书里面并未对先帝和姬渊有过多着墨。只让人知道一件事情,便是姬渊对先帝的亲情并不是很多,甚至可以说是没有。他和先帝不像父子,也不像师生,更像是在面对一个他不得不听从的人。
因为父皇不仅是父皇,也是君主罢…
不像父子,不像师生。
或者更像君臣,只是君臣。
生在皇家,享受天下最高的荣华富贵,经历最多的猜忌和刺杀。心里面到底还有没有感情,身上的血液还是不是热的…
难说…
一个平凡人在岁月的消磨里面都变的没有心肠,何况他是太子,他是将来的帝王。他注定跟平凡人就不一样,他的心也只会比其他人更冷漠。
顾明廷道,“太子先是大燕江山的继承者。先帝病重时曾呓语,觉得亏欠太子甚多。”可是太子不会知晓。
帝王,以江山社稷为先,其他皆可抛。
苏绾绾想起那一道从来就没有出现过的废立诏书,只因父子离心,君臣渐远。先帝这个动作还未成立,当今皇上已经雷厉风行开始整治老臣,不惜一切手段和代价,只为巩固自己的皇权。
后来姬渊只记得先帝要废了他的太子之位。
“这世间之事,往往我们只看见自己愿意看见的那一面。一个人一开始就渴望而不得的东西,后来再得到的时候,也弥补不了最初的遗憾。”
她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