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回 落元馨(一)
远方有时并不太远,只要心得宁静,远方便在眼前。那是某一年的冬天,寺国东边的峰影城,飞雪漫天,带着江边梅花的香气进到了城西的然竹阁,长发少年也在然竹阁,每逢冬季他都会到此盘桓些时日。此刻他正在花园看花,不过花园满地是雪,并不见花,好在他看的是空中的花,雪花。他说只要雪未落地便也是花,雪有自己的香味,不同地方的雪也有不同的香味;可是一旦雪花落地,那就只是雪,每个地方的雪大概都一样,都是那个味道。
少年正躺在雪地里,眼睛一眨不眨的望着天空,看着雪花一片一片由眼前落下,虽无法真的看明它们到底如何落下,好在闭眼稍一存想,便可清晰了然,至于雪花下落时是否真如所想那般,在他看来也无关紧要,雪花便这样一片片的落入了少年心中。
这时远处忽然传来一个清脆的声音,说道:“阿双!你怎么还在玩雪?那副‘燕楼三雪’可是画好了?”阿双是少年的小名,能这样称呼他的人并不多。
“你站得并不太远,今天的雪也并不太大,难道是你的眼睛出了点毛病?看不见我眼下还在画?”
“我眼睛很好,也看得很清楚,所以才看出来有毛病的是你。如果在雪地里打打滚就是在画画,那人家也用不着千里迢迢的跑来这里请你画画。”说着说着,一位身穿绣袄的美貌少女,左手提着竹篮、右手举着拐杖,一跛一拐的来到少年跟前,她缓缓蹲下身子,由篮中取出个白色香囊放在了少年身上,笑道:“你此刻若是在作画,那我岂非已在画中,你倒是说说,这香囊是你画的还是我画的?”
少年见她目光落在了自己脸上,便觉全身一暖,心中的雪花已然无影无踪;目光这种东西既没有形体也没有轨迹,却要比雪花明白得多,也无需去想,一但落下便能懂得。
二人四目相对,便这么相互看着对方。
“小呆子,你怎么不说话了?难道真当自己是幅画?!”少女说完忍不住就笑了起来。
“他们既情愿跑这么远来请我作画,那是做好了等的准备,他们若能拿出这个耐心,这幅画便有一半是他们在画。”阿双也回以一笑说,“而这香囊虽是出自你手,却又因我而生,那便算是我们一起画的。这画画嘛,就跟做香囊一样,除了动手还要动鼻子!”
阿双慢慢从地上坐了起来,抓起一团白雪,放在鼻端轻轻一嗅,接着道:“作画也讲究形神一体,我在雪地里打滚,不过是在用心觉察雪的味道,试着与天地融为一体,感应雪和天地的关系,然后再将它们放到画面里去!那就好比作画之前,要先用笔尖去沾墨一样;我若是笔,这天地就是墨,而你,便是我的白纸。”说着阿双就吻上了少女的嘴唇。
花园里没有旁人,园中这一幕只属于他们二人,可是万物含情,飞雪自也有情,它不仅见到了这一幕,还将这份情意带了出去,去到大街小巷,去到人们眼前,去到人们心中。不过并非每个人都能发现,但无论是谁都总会有发现的那一日。
大街上白雪皑皑,冷风中寒香阵阵,屋宇花木被冰雪装衬,如云中峰,雾中花,眼前的峰影城便是它最好看的时刻,与人们心中的灵境仙阁也差不了太远。众所周知,寺国人才济济,那些师匠的技艺,俱已登峰造极,他们所造的屋宇楼阁自是无与伦比,实难用字句去描述。就如地里的花石草木,也是由天地生出来一般,在不同季节现出不同的形貌与味道,境界之高,绝非他国可比。人住在里面那就像绿叶生在树上,彩蝶宿在花间,自然而然得到了天人合一的感受。只有这种地方才能孕育出超然绝俗的情感,也只有这种情感,才能孕育出像阿双他们这样的人,因为情感,正是生命的根本,一切的源泉。
寺国有着最为悠久的文化和历史,他们的传说和故事多姿多彩,他们的情感源深流长,寺人传承着祖先所留下的一切,这些力量只要一直存在,便会永远留在每个寺人心中,连接他们的血肉,滋养他们的心灵,以致灵魂也由此变得浓厚。人说天下的神明大多住在寺国,故而这里的天地灵气自非别处可比,所以寺人之中总会出现不少天纵之才。阿双自然算得上是天纵之才,能留在三金殿的每个都是天纵之才。最近这个天纵之才却要做一件三金殿中绝少有人会做的事情——结婚。
在寺国,每个人所拥有的权利取决于自身学问与智慧的高低,三金殿中之人,拥有寺人最高的权利,而结婚便属于最高的权利之一。寺人认为,当今尘世的婚姻不过是治国之法,绝非爱情之法,婚姻与家庭的由来,乃是古时天地用以引导万灵之法,那时的人,总有独自离家的一天,迈向灵途大道。但不知从何时起,大道人伦逢遭帝王君主接连改易,将一条河化为一潭水,渐渐成了约束百姓的方法,百姓心中有了牵绊就不会胡作非为,哪怕是正确的事情也不会随便去做。这正确的事情若做得太少,人心自要趋于愚昧,与天道离隔,故而寺人移风易俗,破旧立新,要将人伦回归本来之道。
阿双对此也有自己的看法,他常说,生火的方法有很多种,未必非要去钻木头;男女相合的方法也有很多种,未必就只有联婚。永远在一起便等于没有在一起,爱是轻轻的,浓浓的,就在有意无意之间,一用心、一故意,就俗了,就没了,若是穿上婚衣,就好比帮树林盖个房子,帮云彩穿件衣服。人殊意异,并非人人都可长久相处,除非身在其中又视而不见、受而不觉,否则大家只是在台上表演婚姻的衣冠木偶,成了礼法的机关傀儡。
一切法度都是祖宗们为了解决问题而想出的方法,问题会随时间变化,方法也该因时制宜,否则方法就成了问题,常道便成了规矩,折磨人的规矩。
天地在变化,大家推算日月星辰的历法也在变化,万事万物都在变化;人也在变化,他只是个人,所以心会变,只有死人才不会变心。他看见善良好看的女孩就会喜欢,如果他成了婚,难免要左右为难,心感负罪,这些苦楚实不该由他来承担,喜欢和爱本就是人的天性,他又何必为了俗世的规矩而去磨灭人的天性?两情相悦是天道,婚姻嫁娶是人道;因人道而弃天道,理所不容。
这是阿双以前的看法,自从他进了三金殿之后心中又有所转变。他发现男的也好女的也罢,会彼此生情,不过是因为周围的风景——日月星辰,花草树木,屋宇楼阁……。除了周围的风景还有身上的风景——胭脂香粉,衣妆容饰,言行举止……”而这些和那些,统统也是心里的风景,这世上存在的东西,便是心里存在的东西,外既是内,内也是外,经眼耳口鼻而相一。只要这些事物存在,人心就会生出不同情意与变化。那便宛如一锅炒羊肉,锅中有什么作料就炒出什么味道,假使你任何作料都不放,那便只有肉里的腥骚味,再继续炒下去油水就干了,炒出了糊味,最终变成焦灰,被风一吹,空空如也。
是故除去周围这些东西、这些习惯,人心便难以产生爱意,就算有,那也不过是一种落后的爱意,原始的爱意,就像古时候茹毛饮血的野人,他们并不会介意肉上的腥骚味,炒成焦灰之前已被他们吃得干干净净,因为他们还没尝过作料的香甜;他们自然不会明白今人心中的爱意,因为他们还没有智慧去创造周围的风景,仍未发现爱情的存在。
看破这一点之后阿双便既明白,自己只是惯于透过女子的形貌去观赏各处风景,每个地方的风景都有所不同,每个地方的女子都有独特的味道。风景变幻莫测,倘若再这么看下去,自己便化为那锅佐料里的羊肉,时刻不知不觉,早晚要成焦灰。于是阿双由情中醒觉,可是只要他还有眼耳口鼻,难免仍要受风景所惑。他还年轻,身体既没什么问题,心里也没什么毛病,虽已看破,明白了其中道理,但眼下却更明白自己身体的道理。看穿看透虽极为不易,想即刻办到更是难如登天。好在阿双并非一般人,他既能留在三金殿,便有三金殿的智慧,还有显现智慧的决心!
心意既决,便要跟身体过不去,至于究竟是心意掌控身体,还是身体掌控心意,便要看他如何去做。眼耳口鼻仍有大用,引刀自宫更有失体统,于是他只好让自己活得麻烦一些。
阿双由樊大夫家中出来之前,就已坐上了轮椅,坐在轮椅上虽然也能看见风景,但总会隔得远一些,相隔远了便失去许多色彩,色彩,正是吸引人心的东西——
旁人只道阿双患了腿疾,都说天妒英才;也有人说他满身才慧,却去纵情酒色,故而上天毁其双腿,引为鉴戒。从此以后阿双日日闭门读书,穷思苦学,再也没出过三金殿的殿门。
阿双看的书并不寻常,找这些书实在也找了好久,看书也跟喝酒一样,越是被人保存下来的陈年老酒越是有味道;这些也都是老书,能保存到今天实在不容易,写书的人自然也很老,已经老得不能说话,所以他们就跟陈年的酒一样埋在地下。好在人酒就终究不同,不用挖出来也能品尝他们留下的味道——
春去秋来,时光如梭,一年转眼便过去了。屋外清香浮动,林中的秋罗草此时又到了开花的季节,窗外天空恰好也随风落下了细雨,此情此景正是阿双每年都不愿错过的时刻,只要他人在殿中便会即刻抽身赶来。雨水一滴滴打在花苞上,便似秋风在林前轻叩门环,花瓣遇水既开,色泽金黄透亮,香气搀着雨水的味道随风弥漫。这是阿双最喜欢的花,最喜欢的味道,秋罗花因雨而开,又因雨而败,一年便开这么一次,今年它等的正是这场雨。过不多时,金黄的花朵如阳光泻地一般在林中散开,阿双虽未出外观赏,却已知道此时的情景,但听他在屋中唱道:“风雨来有意,非为有意来,天地两相顾,阴阳共含情;见面似重逢,彼此非彼此,无缘不相遇,一年一相识。”附近赏花的人自也听见了他的歌声,心中均想,这几句非歌非诗,文理不顺,词意不尽,听来不甚了然,也不知他想说些什么。但知他此时还能开怀唱歌也是好的,起码未因双腿残疾而自暴自弃,虽然仍将自己关在屋中,但至少心智尚未失常。
阿双唱的这几句,乃是去年秋罗草开花之际在林中听旁人所唱,那时他双腿已废,刚刚坐上轮椅不久,又想最后再到林中看一次秋罗花,恰好正是此草开花的时节。当天也是细雨绵绵,他独自在林中观赏,忽听得远处隐隐传来歌声,心中一奇,便闻声寻了过去,他越走越远,越离越近,歌声词语渐渐清晰可辨,但觉声调轻柔婉转,歌词虽如蜻蜓点水,腔调情意却又补上了不足之处。林中曲意优胜花意,阿双自是再顾不得看花,一路来到流月泉,歌声也在流月泉,此时已渐渐止歇,阿双也随着歌声慢慢停了下来。目光透过竹叶朝前方看去,见唱歌的是一名黑发女子,眼下正躺在泉旁那片秋罗花中睡觉。此时歌声已歇,她口中却时不时又哼上几声,显是心中余韵未尽,阿双心头一热,不觉老毛病发作,立时便要前去攀谈。心中正这么想着,忽听远处传来一声呼喊,那黑发女子听见喊声便慢慢站了起来,此刻她站在泉边,被水光一映,可又显得更加清晰,只见她腰悬白鳞宝剑,身上穿的乃是殿中廷武堂的衣服。
能进廷武堂的人,必是文武双全;能配上白鳞宝剑,那更是武艺超群。阿双微微一怔,低头看了看自己那一双腿,暗暗惭愧,心想自己如此模样,贸然上前未免冒昧,还是莫要过去丢人现眼,心中空自惆怅,摇了摇头,打消了本来的念头。他这么稍一迟疑,对方已然纵身跃起,腾空而去,眼看便这么消失在头顶山石云雾之间。阿双眼睛虽一直看着前面,却只看见她离去时所卷起的花瓣,花瓣仍在空中飞舞,等它们轻轻飘落到泉上,阿双才长长叹了口气,口中喃喃念着刚刚听到的那两个字,“元馨……”料来必是此女的名字,故而她一听见便起身走了,临走前仿佛还朝自己这边看了一眼,想是早已知道此处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