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回 鹿先生(三)
这是一个浓眉细眼、身形魁梧的苍鼻族大汉,他身穿黑衣,外披兽皮短袍,袍上时有银星闪动,也不知是什么皮毛所制。他正一边揪着自己长长的鼻毛,一边目不转睛的望着身前长发少年,而少年被他一直这么看着,心中也颇为忐忑,那种目光带来的不安,更胜于楼下黄衣老者的声音。只因这大汉的模样生得实在吓人,若说相逐心生,那么他心中定然满怀恶意,人心意念始于经历见闻,无论行善作恶都需先由心思,而眼前大汉心中所念,那绝非常人能够想像得到,他所经历的一切自也决不寻常,对于一个普通人而言,就算用尽一生的时间作恶,恐怕也长不出他这张脸。故而在长发少年眼里,身前之人面貌虽是人的模样,但人皮之后定然是个魔鬼。好在对方的言语行为与常人一般无异,并无无礼之举。
长发少年心中虽惧,脸上却不露颜色,笑道:“我才看了没多久,先生切莫心急。只是半日未见,鹿先生又从何处换了一具身体?虽说相貌仍是无甚变化,可这么久以来还是头一回见先生夺舍大人的身体,想必这具肉身总能维持两三个月吧?”
大汉摇了摇头,说道:“我年岁太长,寻常肉身又岂能维持两三个月,这具肉身虽然结实,修行得也算不错,但顶多只够我回忆起三百年的事情,超过三百年的记忆那是说什么也记不起来的了。大人的身体相比孩子来说,心念与习气自要多些,这总会妨碍我去回忆,此人好酒贪色,如果每天有女人和酒的话,或许能活得顺利一点,否则我可能会忍不住自己去找。”
长发少年道:“噢,这具身体除却习气之外,难道没有残留任何执念?”
大汉点了点头道:“有倒是有,只不过有些麻烦,遇见了大可顺手了之,否则倒不如酒和女人来得容易。”说着他又叹了口气,转头看了眼那些棺材,说道:“这一层的身体眼下也就你们两个比较合适,所以你们若不好好用功的话,嘿嘿,那可就对不起了!”
长发少年心中一寒,脸色立时变得有些不安,可他并不是一个喜欢示弱的人,心中念头一转,忽然拍案笑道:“哈哈哈,鹿先生又说笑了,我们再是不济也总能坚持到下个国家,先生自会寻到更为合适的身体,我们既还有用得上的地方,先生恐怕也舍不得随便拿来浪费。”对方神通广大自然一眼便能瞧出他是真不怕还是假不怕,少年自然也知道对方有什么能耐,但无论如何他这一笑已安住了自己心神,并且也在告诉对方一个道理,“我并不害怕让你知道我在害怕”。说着长发少年又轻轻一叹,道:“唉,先生每月都要换一具身体,有时候就连自己都忘记了自己,以为自己乃是身体本身,这终究不是个办法。我看先生倒不如去死了的好,轮回所安排的身体想必要合适得多,就算重新记起原来的自己,也不过多耗费些时间而已,以先生的道行与手段,做起来想必也是小事一桩。”
大汉听完也不生气,只是对着少年冷笑道:“嘿嘿,你对轮回所知甚少,恐怕那“大幻经”还没看完吧。我恶事做得太多,这几百年里也不知杀了多少人,若就这么死了,可不知要轮回到哪里去,恐怕神识都会由此分离。如今也只能做完我该做的事,直接逃脱此天的界力方能得救,所以你们最好乖乖听话,识相的,就快些帮我解开这画中的谜题,否则我真会忍不住要给你点颜色看看。”大汉目中忽然发出异光,仿佛立时便要做出什么奇怪的事情。
若说大汉的目光如天上的雨,那么长发少年就是一片小小的纸,虽在地上被雨水浸透,但还未到破裂的那一刻,而雨水也只不过是雨水,难以再有进一步的举措。两人四目相对,一个不让,一个不屈,可是吃亏的终究是少年,毕竟该做的事早晚也要做,自己又何苦在这白白受罪,一直忍受心中恐惧。就在这时,坐在前方看书的圆脸少年忽然就像发了狂一样,将经书一丢,冲到了二人面前,双目圆睁,死死捂住自己心口,对魁梧大汉颤声道:“先生,不行不行,这回还是不行,你……你快再给我一枚,想必再吃一枚就过得去了。”他声音中满是绝望,说着便咚咚咚的磕起头来。
大汉摇了摇头,苦笑道:“这一开始便是你们自愿要吃的,我可从来没有逼过大家,要吃便拿,你又何苦磕头?只是后面若是因此进了棺材可不要怨我。”他一边说一边从袖中取出一个石碗,里面平平整整放了几枚透光的金珠,他将石碗放在地上,笑道:“你且试试,还拿不拿得起来。”圆脸少年眼中尽是贪婪之色,但手伸到一半却又陡然在空中僵住,脸色也顿时由贪婪变为恐慌,好像想到些什么事情,令他十分惧怕,但最终他还是将手伸了过去,从碗中拿起了一枚金珠。当他拿起珠子的那一刻,脸上的惧意便刹那间无影无踪,欢喜的泪水不知不觉从眼眶流了出来,而他手上的金珠也忽然一下消失不见了。
大汉见状便收回了石碗,笑道:“不错不错,看来你福缘不浅,莫要错失了良机,还不快些过去用功。”圆脸上年这时已恢复了原先的镇定,向大汉深深一揖,转身退回了原处,他又和刚刚一样,从从容容的坐在那看起了书,仿佛刚刚并没有发生任何事情,他的手既没有离开过经书,屁股也从未离开过地面。
长发少年不禁回想起他们第一次看见金珠时的情况,那天二人才到车上不久,鹿先生便忽然向他们掏出了这些珠子。他说这是来自仙家的东西,叫作“道境珠”,只要吃了这些珠子,悟性和慧力便要大大提高,那时的境界便已脱离了凡人的境界。于是二人就各自取了一枚,鹿先生咧嘴一笑道:“道境珠一念既化,你们拿在了手里,心中想着要服下,它便进到了你的体内,此珠乃念力凝练而成,凡人念头纷杂,你二人既能将它拿起已是十分难得的了。”于是他们便第一次吃下了金珠,岂知他们刚刚吃完,鹿先生却又道:“凡人若是服用了道境珠就能感受到珠子上的超凡境界,但境界效力一旦过去了,便又要回到原来的境界,那个时候好比从仙界落到了凡间,也可以说由一个人便成了一只猪,只会觉得身心皆苦,若不继续服食,过不了多久便会自寻短见,或者变成个白痴。若能熬得过去,那说明已然从这境界变化中彻悟而解脱,挣脱了原来的境界,得到了这金珠中的境界,凡人之中实是万中无一。此道颇为凶险,乃是不得已的修行之法,施于凡人更是禁术,所以尔等今日既能遇见肯在你们身上使用禁术的人,又能从中得益,实在是尔等的造化。”
这第二层棺材中的那些人便是服下道境珠之后不但没有保持所得的境界,反而在连续服食的过程中连原先的境界也难以维持,到得后来自然连拿也拿不起来了,而鹿先生手中的道境珠本就是最最普通的境界,自然没有更差的珠子能拿来救他们的命,所以大家最后也只有慢慢领会死亡的境界,陆陆续续的进了棺材。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道境珠的好处也是毋庸置疑,有了它的境界,二人原先想不通的东西,现在一念既明,身觉眼见已不同凡响,仿佛一下子就经历了万里跋涉去到了一个新的世界,然而脚下却一步也未移。
羽风在车上第一本看完的经书便是有关道境珠的,现在他才知道,这些珠子虽然不凡,但绝不是随便拿来用的,莫说凡人,就连道门之中,也只有当大家道境久久难以提升的情况下,才会出此下策、用这个方法。成乃福缘,不成反腿,若没有道力高深的长辈施于援手,那也和凡人一样,只有进棺材的下场。道境珠乃是精于此道的道师们用神念所化,出之不易,若要长久服食,门下必有道师时时刻刻都在化炼此珠,道师有何境界,珠子便是何境界,故而这上品的道境珠极为难得,服下后也更为凶险。
长发少年自然已经维持了珠子的境界,但今日他又服下了一枚,这一枚乃是他自己去要的,虽然也是金色,但其中境界又与上一枚不同,他并非胸有成竹,而是铤而走险,所以他实在不该再白白浪费时间。于是他终于低下了头,开始琢磨眼前这幅画卷,慢慢便不知不觉忘记了一切,全心全意进到了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