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节:运动的快慢
考点一:速度
一、比较运动快慢的常用方法
1.比较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时间相同,路程越长,物体运动越快。
2.比较相同路程内所用的时间:路程相同,时间越短,物体运动越快。
二、速度
1.定义:在物理学中,把路程与时间之比叫做速度(比值定义法)。
2.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物体运动得越快,速度越大;物体运动得越慢,速度越小。
3.公式:通常用s表示路程,t表示时间,v表示速度,则v=s/t。
注意:速度是物体某种运动状态下的属性,不能说路程越大,速度越大,时间越多,速度越小,只能说s/t的比值越大速度越大。
4.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m/s或m·s-(米每秒)。交通运输中常用km/h(千米每小时)做单位。1 m/s=3.6 km/h。
5.交通标志:如图所示的标志牌说明此处距离郑州市还有8km,车辆行驶的最大速度不能超过40 km/h。
题型A:速度及其单位换算
1.(多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C )
A.长度的国际单位是m
B.速度的国际单位是km/h
C.时间的国际单位是s
D.光年是天文测量中常用的时间单位
2.下列单位换算正确的是( D )
A.1km=1000m
B.1h=3600s
C.1km/h=3.6m/s
D.1m/s=3.6km/h
3.(多选)公路上,一辆汽车以72km/h的速度匀速行驶,它用30s追上了它前方450m处的一辆匀速行驶着的自行车,这辆自行车的速度是( AC )
A.5m/s
B.10m/s
C.18km/h
D.36km/h
4.(多选)小明骑自行车从家里到学校,匀速行驶,用时15min,如果小明家到学校的距离为3600m,则小明骑自行车的速度是( AC )
A.4m/s
B.6m/s
C.14.4km/h
D.21.6km/h
5.(多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D )
A.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运动得越快,速度越大
B.速度越大,运动得越远
C.甲、乙、丙三只小兔分别以4m/s、180m/min、18km/h的速度从同一起跑线同时出发进行20米赛跑,乙先到达终点
D.百米赛跑,采用的是定路程,比时间的方法,来比较快慢的
6.下列运动速度最大的是( )
A.飞机滑行的速度为50km/h
B.火箭发射的速度是
C.羚羊奔跑的速度是22m/s
D.旗鱼最快的速度是112km/h
7.下列单位换算不正确的是( )
A.72nm=72×10-12km=7.2×10-11km
B.2m/s=2×3.6km/h=7.2km/h
C.15min=14×1/60=0.4h
D.11m=11×1000mm=11000mm
8.下列单位换算正确的是( )
A.5km=5km×1000=5000m
B.1h=1h×60s=60s
C.3m/s=3×3.6km/h=10.8km/h
D.2km/h=2×3.6m/s=7.2km/h
9.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
A.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B.1km/h比1m/s快
C.由可知,运动的时间越长,其速度越小
D.由可知,物体运动路程越长,其速度越大
题型B:常见物体的速度及速度的估测
10.一个物体正常运动的平均速度约为5m/s,该物体可能是( )
A.乌龟
B.老虎
C.自行车
D.飞机
11.下列几种估测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人步行的速度约为5m/s
B.一张试卷厚度的大约1mm
C.上课铃声的长度约5min
D.全新的2B铅笔长约18cm
12.下列估算正确的是( )
A.完整播放一遍我国国歌的时间约为
B.物理课本的宽度为
C.一枚硬币的厚度为
D.高速公路上小轿车限速
13.下列估计的数据中最不符合实际的是( )
A.成年人步行的速度约为
B.自行车行驶的速度约为
C.眨一次眼的时间约为
D.中学生的身高约为
14.某辆汽车在高速路上正常行驶30s后,速度表的指针指在如图所示的位置,由表可知( )
A.此时汽车的速度是70 m/s
B.此时汽车的速度是70 km/h
C.行驶30s内汽车的平均速度是70 m/s
D.行驶30s内汽车的平均速度是70 km/h
15.小明参加中考体育测试,结果符合实际的是( )
A.1s跳绳50次
B.实心球成绩为30m
C.立定跳远成绩约为8m
D.1000m跑用时3min45s
16.中学生小明骑着如甲所示的自行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过程中,用相机每隔1s 曝光一次 得到的照片如图乙。拍照过程中,自行车的平均速度最接近于( )
A.8km/h
B.12km/h
C.16km/h
D.20km/h
17.揭阳市中考体育成绩占比越来越大,体育成绩越来越引起家长的重视。小九同学参加中考体育测试,下列结果最可能达到的是( )
A.实心球成绩为50m
B.1000m跑步用时4min
C.跳绳1s跳30次
D.立定跳远成绩为15m
18.下列估计的数据与实际最接近的是( )
A.中学生步行速度为5m/s
B.中学生食指的长度为1.6cm
C.中学生百米赛跑的时间为0.9s
D.教室的空间高度为3m
19.下列估测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普通教室的高度约7m
B.电动车的最大速度为20m/s
C.50m跑的满分成绩约为60min
D.中学生立定跳远的距离约为2m
题型C:计算物体运动的速度
20.宁扬城际铁路将于2026年建成,全长约58km,快车全程用时约30min,则快车全程平均速度约为( )
A.54km/h
B.77km/h
C.116km/h
D.190km/h
21.小红参加了学校组织的远足活动,全程6km。她行走前一半时间的平均速度是6km/h,行走后一半时间的平均速度是4km/h,则她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
A.4km/h
B.4.8km/h
C.5km/h
D.6km/h
22.如图为某次手机导航的画面。已知该地图的比例尺(地图上线段的长度与实地相应线段长度之比)为1︰100000,从起点至终点在地图上经过路线的长度约为6cm,则在从起点至终点的过程中车辆行驶的平均速度可能为( )
A.20km/h
B.40km/h
C.60km/h
D.80km/h
23.某同学骑自行车从甲地去乙地,去时速度为6m/s,到达乙地后立即返回,返回时速度为4m/s,则他整个往返的平均速度为( )
A.5m/s
B.4.8m/s
C.10m/s
D.不确定
24.10月 29日西安马拉松赛全程42.194 公里,来自云南昆明的董国建最终以2小时 10分44秒的枪声成绩获得男子全程组冠军,并打破赛会纪录,以下说法 正确的是( )
A.董国建跨出的步幅约为85dm
B.全程的平均速度约为5.4m/s
C.跑步时的心率约70次/s
D.脚上40码的鞋子表示鞋长为40cm
25.甲、乙两辆车同时从同一平直道路上的两车站(P、Q)出发,在该道路上做同向匀速直线运动,已知(P、Q)两车站相距200米,甲的s-t图像如图所示,经过40秒两车仍相距200米。则乙车的速度( )
A.可能是5米/秒
B.可能是20米/秒
C.一定5米/秒
D.一定是10米/秒
题型D:运用推导公式求解路程和时间
26.在学校运动会上,小敏参加的项目是百米赛跑。起跑后,小敏越跑越快,最终以12.5s的优异成绩获得冠军。关于上述小敏的百米赛跑过程,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
A.小敏在前50m一定用了6.25s
B.小敏每秒钟通过的路程都是8m
C.小敏的平均速度是8m/s
D.小敏的平均速度是8km/s
27.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升空,标志着我国踏上了现代航天事业的征程。月球绕地球的轨迹模型如图所示,地球与月球之间的距离约为,月光的传播速度约为,则月光从月球表面到达地面的时间约为( )
A.0.79s
B.1.27s
C.7.90s
D.12.70s
28.今年国庆节放假期间,小美和爸爸一起回爷爷、奶奶家。车经过某一桥头,小美发现桥头立着的如图所示的交通标志牌。请你结合所学习的物理知识,判断以下说法 正确的是( )
A.该大桥车辆限速40m/s
B.这座大桥的长度为1200m
C.汽车通过该桥最少需要18min
D.某汽车不超速在该桥上行驶3min,则通过的最大路程为200m
29.甲、乙两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之比为3∶1,通过的路程之比为3∶2,甲、乙运动时间之比为( )
A.2∶9
B.2∶1
C.9∶2
D.1∶2
30.如图所示是小明和爸爸一起驾车去旅游时,爸爸手机导航的部分截图,导航分别为他们设计了三种路线方案,若全程不考虑拥堵且汽车每百公里油耗不变,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
A.在这三种方案中,最耗时的是方案二
B.在这三种方案中,速度最快的是方案三
C.为了省油,他们应该选用方案一
D.采用方案三到达目的地的平均速度为76km/h
题型E:比较物体速度大小
31.中国有轨列车运营里程超过世界其他国家的总和。动车的速度可以达到55m/s,高铁的速度可以达到300km/h,轻轨可以每小时行驶232km,三者速度从大到小的顺序是( )
A.轻轨、动车、高铁
B.高铁、轻轨、动车
C.动车、高铁、轻轨
D.高铁、动车、轻轨
32.寓言《龟兔赛跑》中,在整个赛跑过程中( )
A.兔子始终比乌龟跑得快
B.乌龟的平均速度大
C.兔子的平均速度大
D.兔子与乌龟的平均速度相同
33.“徒步社”社团的几位同学在植物园内宣传“绿色出行,低碳生活”的理念,他们在演讲前先组织了一场趣味运动比赛:小赵乘坐一名观众的电动车以36km/h的速度前进,小刘以10m/s的速度跑步前进,小李骑自行车,每分钟通过的路程是0.6km。则( )
A.小赵速度最大
B.小刘速度最大
C.小李速度最大
D.三人速度一样大
34.运动会上,400m决赛,中间过程小明落后于小亮,结果他们同时到达终点。关于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小明的平均速度比小亮的平均速度大
B.二者的平均速度相等
C.小明的平均速度比小亮的平均速度小
D.不是匀速直线运动,无法比较
35.水中游动最快的是旗鱼,速度可达108km/h;陆地上跑得最快的是猎豹,1s可跑40m;空中飞行得最快的是褐海燕,每分钟能飞5km。这三者的速度大小是( )
A.猎豹最快
B.旗鱼最快
C.褐海燕最快
D.三者一样快
36.如图所示,是研究物体运动的“频闪照片”。照片分别记录了甲、乙两个运动小球从左向右每隔0.1s的不同位置,根据照片可以判断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
A.甲、乙两球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B.乙球做变速直线运动
C.记录的甲球运动时间比乙球运动时间短
D.从开始计时到0.3s时,甲球的平均速度比乙球大
考点二:匀速直线运动
一、匀速直线运动
1.定义:物体沿着直线且速度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
2.特征:
(1)运动的路径:直线。
(2)运动的快慢:保持不变,即它的速度(v)是一个恒量,任意时刻的速度都相同。
(3)路程的表达式:,即路程与时间成正比。
3.表示匀速直线运动的两种图形:
(1)图形:
(2)图形:
题型A:根据s-t图像计算平均速度的大小
1.如图所示,是某物体从某一点出发沿直线运动的s-t图像,对物体运动情况分析错误的是( )
A.物体在15s内运动的路程为60m
B.物体15s内的平均速度为4m/s
C.物体在5~10s内处于静止状态
D.物体在前5s内和后5s内的速度相等
2.甲、乙两物体质量相同,分别受到竖直向上的拉力作用下,从同一位置同时做匀速直线运动,两物体运动的s-t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甲相对于乙的速度大小一定等于乙相对于甲的速度大小
B.甲受到的拉力比乙大
C.以甲为参照物,乙一定竖直向下运动
D.第4s时两者相距8m
3.如图所示为甲、乙两个物体同时同地沿同一方向运动的s-t图象,对于运动过程中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两物体在0~20s内的平均速度:2v甲=v乙
B.从出发地出发后,20s内甲、乙两物体2次相遇
C.甲物体先做加速运动,后做匀速运动,再做加速运动
D.乙物体运动15s,距离出发点250m
4.甲车从A地沿直线向B地运动,同时乙车从B地沿直线向A地运动,它们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
A.甲做变速直线运动,乙做匀速直线运动
B.甲、乙运动了8s时,在距甲的出发点40m处相遇
C.2s~6s内,乙做匀速直线运动
D.0~2s内,甲比乙运动得快
5.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同时向相同方向做直线运动,其s-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
①两物体在0~10s内都做匀速运动,且v甲>v乙
②两物体在15~20s内都做匀速运动,且v甲<v乙
③两物体在15s末相遇,且0~15s内通过的路程相等
④两物体在20s末相遇,且0~20s内通过的路程相等
A.只有①和②
B.只有①和③
C.只有②和③
D.只有②和④
6.如图是甲、乙两辆同时从同一地点同向出发的小车的s-t图像,由图像可知( )
A.甲、乙两车在整个过程中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在0~5秒时间内,甲车的速度比乙车的速度大
C.第10秒钟时,甲、乙两车速度相同
D.经过0~20秒时间内,甲车的平均速度大于乙车的平均速度
题型B:根据s-t图像比较多个物体的运动情况
7.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图像,从0时刻开始计时,则关于它们的运动情况,描述正确的是( )
A.时,乙在甲的前面,甲运动4s追上乙
B.甲乙同时出发,乙运动2s追上甲
C.甲乙在出发后都做匀速运动,且
D.甲比乙先出发2s,甲运动4s和乙相遇
8.甲、乙两车在一平直公路上向东运动,其s-t图像如图所示,甲全程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乙两车从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出发
B.在0~10s内,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向东运动
C.在0~10s内,甲、乙两车的路程相等
D.在10~20s内,甲、乙两车的平均速度相等
9.在《龟兔赛跑》的故事中,乌龟和兔子同时同地从起点出发,并沿同一直线向东运动赛跑,兔子远远超过乌龟时,便骄傲地睡起了大觉,当它醒来后,发现乌龟已悄悄地爬到了终点。从龟兔赛跑开始到兔子睡醒的s-t图像如图所示,图中线OBD、OAC分别是它们的运动图像,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
A.图中线段OAC代表乌龟的运动情况
B.兔子的平均速度始终大于乌龟的速度
C.0-t1这段时间,选兔子为参照,乌龟向西运动
D.乌龟和兔子相遇时,乌龟通过的路程大于兔子通过的路程
10.甲、乙两车在水平路面上由同一地点向同一方向运动,其运动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0~5 s,甲车的速度是2 m/s
B.0~5 s,乙车的速度是1 m/s
C.10 s内两车的平均速度相等
D.10 s后乙车相对于甲车后退
11.甲、乙两物体先后从同地沿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甲比乙先运动2s,甲运动6s时通过的路程为6m,此时甲、乙间的距离为2m,在如图所示的a、b、c三条图象中,乙的图象是( )
A.一定是图象a
B.一定是图象c
C.可能是图象b
D.可能是图象c
12.学校兴趣小组在操场平直的跑道上进行遥控小车比赛,甲、乙两车从t=0s时由同一起点向东运动,两车运动的s-t图像如图中的甲、乙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①t=10s时两车的速度相等
②8s时甲车的速度是1m/s
③在0~10s内乙车的平均速度是1m/s
④8s时,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向东运动
A.只有①②正确
B.只有②③正确
C.只有①④正确
D.只有③④正确
题型C:通过v-t图像研究物体运动
13.周日,小军和小丽相约练习骑自行车。在某段路面上,小军骑车,小丽慢跑,他们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A.小军做匀速直线运动
B.以道路上的路灯为参照物,小丽总是静止的
C.第以后,两人运动方向相反
D.内,小军骑行的路程小于
14.某汽车由静止开始驶入某公路,前15s行驶了0.45km,前30s的速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0~10s内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B.汽车前15s的平均速度是20m/s
C.汽车前30s行驶的路程是750m
D.10~30s内汽车一定做曲线运动
15.康巴什某中学模拟体测时,甲、乙两位同学在同一地点参加800m体测,t=0时同时起跑,t4时刻同时到达终点,其速度一时间图像如图所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0~t1时间内甲、乙两同学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B.t1~t2时间内甲、乙两同学保持相对静止
C.0~t3时间内甲同学的路程小于乙同学的路程
D.刚到达终点时,甲、乙两同学速度相等
16.甲、乙两车同时从同一起点朝同一方向出发,如图是它们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图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甲、乙物体都是做匀速直线运动
B.甲物体的速度为0.4m/s
C.第10S时,甲、乙速度相同
D.0~10s,甲、乙通过的路程相同
17.小绵同学在校运动会100m比赛中成绩优异。他在比赛中经历了加速起跑、匀速途中跑和略有降速的冲刺三个阶段。下列速度一时间图象能正确反映比赛过程的是( )
A.
B.
C.
D.
18.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共同向东做直线运动,如图所示,分别为两物体运动的v—t图像,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
A.第2s初甲、乙两物体相遇
B.甲在0~4s内的平均速度为2.5m/s
C.0~4s内甲、乙通过的路程相等
D.0~4s内甲做匀速直线运动
二、匀速直线运动与变速直线运动
1.匀速直线运动与变速直线运动的区别:
项目 | 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 | 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 |
意义 | 精确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程度 | 粗略地描述物体运动的平均快慢程度 |
特点 | 对某一时刻而言 | 对某段时间而言 |
题型D:v-t图像和s-t图像的区别与联系
19.如图所示的运动学图像,描述的是同一种运动形式的是( )
A.甲图与乙图
B.乙图与丙图
C.甲图与丁图
D.丙图与丁图
20.在如图所示的图像中,可表示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A.
B.
C.
D.
22.甲图和乙图两个物理研究小组分别根据两个物体沿直线运动情况绘制图像描绘出的 s-t图像和v-t图像,关于两个物体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
A.两个物体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B.2s 时两个物体运动的速度相同
C.由图甲可知,此物体运动的速度随着时间的增长而增大
D.由图乙可知,此物体运动的速度随着时间的增长而增大
23.如图,图甲是小车甲运动的s﹣t图象,图乙是小车乙运动的v﹣t图象( )
A.甲车速度大于乙车速度
B.甲、乙两车经过5s通过的路程都是10m
C.甲、乙两车都以10m/s的速度匀速运动
D.甲、乙两车都由静止开始运动
24.用图像可以表示物体的运动速度,下图中用来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A.只有①③正确
B.只有①④正确
C.只有②③正确
D.只有②④正确
25.A、B、C三个物体分别从位于同一水平直线上的a、b、c三点开始沿该直线运动,如图甲所示,a、c之间的距离为80m,a、b之间的距离为30m。其中B、C两物体同时出发,物体A向右运动,其运动的s﹣t图如图乙所示,物体B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C运动的v﹣t图如图丙所示,前2s物体C通过的路程为3m,从开始计时10s后,A、C相距67m,A、B相距20m。则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
A.物体C前5s的平均速度为2.8m/s
B.物体B向右运动,速度为1m/s
C.开始计时20s后,A、C两物体相距57m
D.开始计时10s后,B、C两物体可能相距47m
考点三:平均速度
一、平均速度
1.变速直线运动:物体做直线运动时,其速度的大小常常是变化的,即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相等,这种运动叫做变速直线运动。
2.平均速度:
(1)定义:平均速度表示做变速运动的物体在一段路程上或一段时间内运动的平均快慢程度。它等于物体通过的路程和通过这段路程所用时间的比值。
(2)计算公式:。
3.对平均速度的理解:
(1)平均速度是指某段时间或某段路程内物体运动的平均快慢程度,所以求平均速度时一定要指明是哪一段路程或哪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路程和时间要一一对应。
(2)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平均值,全程的平均速度也不是各段平均速度的平均值。
题型A:根据s-t图像计算平均速度的大小
1.亮亮同学准备去地铁站乘坐地铁到科技馆参观,他在8∶30分开始从家匀速步行出发经过5min到他家附近的公共自行车停放点打算骑车去地铁站,到达停放点发现暂时没有可用的自行车,他在原地等了3min,刚好有一辆公用自行车可以使用,于是他骑上自行车匀速行驶经过7min到达地铁站口。我们建构理想模型,用图象来描述亮亮同学从家到地铁站口的过程中路程s随时间t的变化,最合理的是( )
A.
B.
C.
D.
2.甲、乙两辆小车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运动的图像如图所示,根据图像信息可知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
A.甲、乙均做加速直线运动
B.在4~6s甲的速度是14.4km/h
C.乙在8s内通过的路程是12m
D.以甲为参照物、乙向前运动
3.如图是某物体在5s内沿直线运动的图像,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
A.在0~1s内,物体做变速运动
B.在0~3s内,物体的平均速度为10m/s
C.在1~3s内,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D.在3~5s内,物体速度为5m/s
4.甲、乙二位同学从同一位置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其s-t图像如图所示,甲的图像为直线,乙的图像为折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0~10min,甲通过的路程大于乙通过的路程
B.10~20min,以乙为参照物,甲是静止的
C.20~30min,甲、乙二人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大
D.0~30min,甲的平均速度等于乙的平均速度
5.AB是一条平直公路边上的两块路牌,一只小鸟和一辆小车同时分别由A、B两路牌相向运动,小鸟飞到小车正上方立即以同样大小的速度折返飞回A并停留在路牌处;再过一段时间,小车也行驶到A。它们的位置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图中t2=2t1。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小鸟与汽车速度大小之比为3∶1
B.从出发到相遇这段时间内,小鸟与汽车通过的路程之比为3∶1
C.小鸟到达A时,汽车到达AB中点
D.小鸟与汽车通过的总路程之比为3∶1
题型B:根据s-t图像比较多个物体的运动情况
6.如下图所示记录了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时,在某段时间内的运动过程。关于甲、乙两车的运动情况,说法 正确的是( )
A.前10s内甲车运动的路程小于乙车运动的路程
B.乙车到达600m处所用时间小于甲车所用时间
C.乙车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D.甲、乙两车在40s内的平均速度相同
7.甲、乙两辆玩具小车从同一起点一起向东运动的图像如图示,由图可知正确的是( )
A.8s时,甲车在乙车前面1.6m处
B.甲车速度是0.2km/h
C.甲、乙两车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且
D.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是向西运动
8.在某次测试中,甲、乙两车都向东做直线运动,它们的图像如图所示,则( )
A.甲、乙两车都做加速直线运动
B.两车出发前相距20m,甲比乙晚出发10s
C.在第10s时两车速度相等
D.10s后乙车相对于甲车向西运动
9.甲、乙两物体从同一位置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其s-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在第4s时,乙的速度等于甲的速度
B.以乙物体为参照物,甲物体一直在运动
C.整个过程中,甲的速度总是大于乙的速度
D.在第4s~第19s这段时间内,甲和乙的平均速度相等
10.如图甲,在平直高速公路上的某时刻,A、B两车相距s向前行驶,经过时间t后,两车距离变为s1(s1<s),两车的s-t图像如图乙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A车、B车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B.图乙中的图线II表示的是B车的运动情况
C.t时刻只能在图乙中的t0时刻之前
D.图乙中的t0时刻表示A、B两车此时相遇
题型C:计算物体运动的速度
11.小红参加了学校组织的远足活动,全程6km。她行走前一半时间的平均速度是6km/h,行走后一半时间的平均速度是4km/h,则她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
A.4km/h
B.4.8km/h
C.5km/h
D.6km/h
12.如图所示,是甲、乙两个小球同时从左向右运动,每隔0.1s拍下的“频闪照片”,甲、乙两小球在0.2s~0.3s分别从a点运动到b点、从c点运动到d点。分析“频闪照片”,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
A.甲、乙两球都做变速直线运动
B.照片记录的甲球运动时间比乙球运动时间短
C.从开始计时到0.3s时,甲球的平均速度比乙球大
D.甲、乙两球在ab、cd段的运动中,以乙球为参照物,甲球向左运动
13.图甲是当今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中国港珠澳大桥,该桥全长55km。某汽车由静止驶入大桥,前15s行驶了0.45km,其速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驾驶员相对于汽车是运动的
B.汽车前15s的平均速度是20m/s
C.汽车前30s的路程是750m
D.汽车10~30s内做匀速直线运动
14.甲、乙两辆车同时从同一平直道路上的两车站(P、Q)出发,在该道路上做同向匀速直线运动,已知(P、Q)两车站相距200米,甲的s-t图像如图所示,经过40秒两车仍相距200米。则乙车的速度( )
A.可能是5米/秒
B.可能是20米/秒
C.一定5米/秒
D.一定是10米/秒
15.学校兴趣小组在操场平直的跑道上进行遥控小车比赛,甲、乙两车从t=0s时由同一地点向东行驶,两车运动的s-t图像如图中的甲、乙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①t=10s时,两车的速度相等
②8s时甲车的速度是1m/s
③在5~10s内,乙车处于静止状态
④8s时,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向东运动
A.只有①②正确
B.只有②③正确
C.只有①④正确
D.只有③④正确
题型F:运用推导公式求解路程和时间
16.最近热播的《三体》中,已知三体舰队的宇宙飞船速度可以达到光速的十分之一,而三体星系距离太阳系4光年,多少年会到达太阳系呢( )
A.4年
B.40年
C.400年
D.0.4年
17.甲、乙两列火车在平直铁轨上匀速前进,它们行驶的路程比是,所用的时间比是,则两列车行驶的速度比是( )
A.
B.
C.
D.
18.甲车从P出发、乙车从Q点出发,甲、乙相向而行,它们的s﹣t图像分别如图(a)(b)所示。乙比甲早出发1s,甲到Q点时,乙距离P点1m,求此时乙到Q的距离可能为( )
A.2米
B.3米
C.8米
D.10米
19.甲、乙两车分别从P、Q两点同时出发,沿直线PQ运动,其图像分别如图所示。运动一段时间后甲、乙两车相距4米,又经过1秒后两车相距3米。关于P、Q两点间的距离s及两车运动方向的判断,正确的是( )
A.s一定大于4米,两车相向运动
B.s可能小于4米,两车相向运动
C.s一定大于4米,两车同向运动
D.s可能小于4米,两车同向运动
20.小莹在操场跑道上散步,发现小宇每隔相同时间t1从她身后跑过,小莹自己走完操场一圈用时为t2,小宇测出自己跑步的速度为v,假设小莹和小宇速度大小不变,则操场一圈的长度为( )
A.
B.
C.vt1
D.
课后作业
一、填空题
1.在我国古代小说《镜花缘》里写道:“去年一阵大风,把我家院内的一口井,忽然吹到篱笆外去。”以地面为参照物水井是 的,水井被风吹到篱笆外面去了,这是以 为参照物的。
2.我们常用“频闪照片”来研究物体的运动。如图所示,记录了甲、乙两个运动小球每隔0.1秒的不同位置,根据底片可以判断 球运动时间长, 球作变速直线运动(全部选填“甲”或“乙”)。
3.物理学把物体 随时间变化叫做机械运动;在研究物体做机械运动时,被选来作为标准的物体叫 。
4.如图所示,甲、乙两辆车,从某地同时出发,在平直的公路上向东运动,则0~4s内甲车的速度是 m/s,且甲、乙两车的平均速度 (选填“相同”或“不同”)。
5.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东运动,它们运动的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运动速度相同的两辆小车是 ;若乙和丙运动的路程相同,则乙和丙所用的时间之比是 。
6.长沙到广州路程约为 648km,乘坐高铁约需3 个小时,则高铁的平均速度是 km/h; 若骑自行车的平均速度为 5m/s,则骑完此段路程需要 h。
15.如图所示是一小球从A点沿直线运动到F点的频闪照片。若频闪照相机每隔0.2s闪拍一次,分析照片可知:小球从A点到F点是做 (选填“匀速”“加速”或“减速”)直线运动,小球从A点到E点的平均速度为 cm/s。
7.周末,小美与爸妈自驾出游,汽车行驶中,小美与妈妈并肩坐在后座,以妈妈为参照物,小美是 的,以路边的树为参照物,小美是 的(前两空均选填“静止”或“运动”);已知汽车速度为108km/h,则30min内汽车距离可达 km。
二、选择题
1.据中国铁路微博消息,为满足旅客春运出行方便,往柳州、防城港、河池等方向加开动车。小桃和妈妈坐在回老家的动车上,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
A.以动车为参照物,小桃妈妈是运动的
B.以动车为参照物,路边的树是运动的
C.以路边的树为参照物,小桃是静止的
D.以路边的树为参照物,动车是静止的
2.大客车和小汽车均自东向西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是小明站在同一位置连拍的两张照片。则以大客车为参照物( )
A.小汽车向东运动
B.小汽车向西运动
C.树向西运动
D.树是静止的
3.小亮和小聪在操场上沿直跑道跑步,他们通过的路程和时间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8 s的时间内,小聪做变速直线运动
C.前2 s的时间,小亮跑的较快
D.8 s的时间内,小亮跑的路程更长
4.(多选)甲、乙两辆车沿着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时,它们行驶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根据图像提供的信息,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
A.甲、乙两车都在做变速直线运动
B.甲车的速度小于乙车的速度
C.0﹣4s内,乙车的速度为10m/s
D.当t=4s时,甲、乙两车相距40m
5.(多选)如图是相向而行的甲、乙两物体的s-t图象,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相遇时两物体通过的路程均为100m
B.0~30s内甲、乙均做匀速直线运动
C.甲的运动速度为10m/s
D.甲、乙是同时出发的
6.(多选)两辆汽车A、B在平直路面上运动时的图像如图甲所示,初始时运动方向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
A.在0~70s时间内,B车做减速运动
B.在30s~40s时间内,A车保持静止
C.以A车为参照物,B车在某段时间内向东运动
D.在0~70s内,两车的平均速度vA=vB
7.(多选)甲、乙两同学从同一地点同时同向做直线运动,他们通过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 )
A.两同学在距离出发点100m处相遇
B.0~10s内,甲同学比乙同学运动得快
C.10~20s内,甲同学做匀速直线运动
D.相遇时,甲、乙运动时间相同
8.如图中表示物体做匀速运动的是( )
A.①和②
B.①和④
C.②和③
D.③和④
9.甲、乙两个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之比是3:1,如果乙通过的路程是甲通过路程的2倍,则甲、乙两个物体所用的时间之比是( )
A.6:1
B.1:6
C.1:3
D.1:1
10.小王在操场平直的跑道上进行遥控小车比赛。比赛中甲、乙两车从t=0时由同一起点向东运动,两车运动的路程-时间图像如图所示,则( )
A.第4s时两车相距2 m
B.在0~8s内,乙车的平均速度是2 m/s
C.第8s时两车的速度相等
D.4s后,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向西运动
11.甲、乙两物体都做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之比为3︰1,通过的路程之比是2︰3,那么甲、乙两物体所用的时间之比是( )
A.9︰2
B.2︰9
C.1︰2
D.2︰1
12.在用图像研究物理问题时,不但纵坐标和横坐标分别代表一定的物理意义,斜率(纵坐标与横坐标的比值)和面积也具有特定的物理意义、对图中的两个图像是所含信息的理解,错误的是( )
A.图a中的斜率越大,表示物体的速度越大;
B.图a中阴影部分面积表示该物体的速度大小;
C.图b中水平直线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D.图b中阴影部分面积表示该物体在对应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13.(多选)甲、乙两辆车沿着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时,它们行驶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根据图像提供的信息,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
A.甲、乙两车都在做变速直线运动
B.甲车的速度小于乙车的速度
C.0﹣4s内,乙车的速度为10m/s
D.当t=4s时,甲、乙两车相距40m
14.(多选)如图是相向而行的甲、乙两物体的s-t图象,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相遇时两物体通过的路程均为100m
B.0~30s内甲、乙均做匀速直线运动
C.甲的运动速度为10m/s
D.甲、乙是同时出发的
三、计算题
1.小雨家离合江图书馆3km,他以5km/h的速度步行前往图书馆,出发10min后妈妈发现小雨的笔记本忘记带上,立即以15km/h的速度沿小雨步行的方向骑车去追小雨;求:
(1)小雨从家到图书馆要花多少时间?
(2)妈妈经过多少min能追上小雨?
(3)如果小雨在妈妈出发2min后也发现自己的笔记本忘记带上并立即掉头返回,则小雨与妈妈在途中相遇时离图书馆多远?
2.小明一家寒假开车去大新玩,车到某处小明看见了如图所示的交通标志牌。请你根据标志牌信息完成下列问题:
(1)如果这辆汽车不违反交通法规行驶,求从标志牌处开到大新最少需要的时间;
(2)若途中汽车经过榄圩河大桥共花0.02h,汽车以如图乙所示的速度匀速行驶,不计车长,求榄圩河大桥的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