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回 天衣神使(一)
在寺国无人不知凤小小,这并非因为她乃寺国公主,而是因为她自身的本事,能进三金殿的都是天纵之才,身在廷武堂更说明文武双全。她杀人如麻,救人无数,她在三金殿最大的贡献便是研究杀人一道,她并不喜欢杀人,但她明白,既生于这个世道,有些事情若难以避免,便不可不为。这世上还需要剑,所以剑才会存在;这世上还需要猜疑,故而猜疑才不会消失。只因这世上既还有剑,说明仍需要剑;还有生死,说明仍需要生死——
她从小就是个善良的女孩,当她第一次看见杀人的时候,她已明白,她要将杀人的痛苦化为无形。于是她开始学医、学武,她救活过很多人,但救不活的,就仿佛死在了自己手里,久而久之她已不会觉得难过,因为她知道,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练习杀人。只有自己去承担这种罪恶,才能了解它、化解它。她既有这种勇气,实不该为此难过。
凤小小十八岁的时候,在三金殿中已颇有名气,因为她创造出了一种方法,只要在杀人的时候配合这种方法,对方便不会有任何痛苦。为了传扬这种方法,她详读兵书,亲历战阵,花了五年的时间便已挂帅远征。凤小小三十岁之前,曾七次登坛拜将,只要是她统军征伐,必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故而在东原之外也是声名烜赫。
能有这种功绩,全都归功于她的学问,杀人的学问。寺国军队乃仁义之师,他们从不四处侵略,出兵只为解人之难。尤其是凤小小率领的军队,三军严整,制令分明,军中每一名将士都懂得如何运用她的方法来破阵杀敌。为了别人死得轻松自在,却苦了自己,这么做自要束手束脚、大为不便。可是大家心中既存有如此决心,斗志自要勇胜于前,敌人明知你为了他而甘受屈束,战意不免先输了一筹,时候长了士气也要大大受挫。熟话说:“恶言难压正理,伸手不打笑脸。”有些情理就跟喜怒哀乐一样,是大家天生就有的。
寺军兵将心心如一,既有这种武德,必受天地庇佑,自然所向披靡,锐不可当。周边各国受其恩惠颇多,便也以它马首是瞻,更有一些敬慕寺国的文治教化,自愿归并,所以寺国虽无扩土之心,倒也因舍而得,慢慢壮大。东原的太平便自然而然因寺国的存在而变得长久,寺人所承担的责任重大,对各国来说已是不言而喻,尤其是凤小小肩上这副担子——
可惜凤小小从来都不是个负责的人,寺人都明白,责任二字实是古人放的千古臭屁,气味源深流长,今时今日自也有人觉得它香,被责任二字所缚,久而成茧。凤小小从来只做该做的事,只要是她喜欢,就是该做的,这也并非她的特质,寺人没有特质,刹那无常,他们也都只做自己该做的事,至于自己到底是个什么模样性子,那实在无关紧要。可是在别国眼里,这天下也实在没有比寺国还要负责的国家,故而对他们赞口不绝,拼命仿效。寺人心中虽冤,却也懒得解释,对于不懂的人,说明白了他也不懂,早晚要忘得干干净净,正好让他们在责任里受受罪,哪天他们觉得臭了,自然就懂了。
凤小小三十三岁后便再也没有上过战场,该做的她已做完,现在她又喜欢上了另一件事——爱情。她在这件事里面开开心心度过了三年,没想到今天她又从新来到战场上,她在战场上杀人,自己最终也要死于战场;死在她手里的人身上不觉痛苦,她死的时候身上也不会有任何痛苦,但她的心已变得有些怕痛,因为里面已有爱情。所以今天她若要放下自己的命,也需放下命里的情,她的情正坐在她身边,名叫銮相,是凤小小在三金殿的同学,銮相相貌清奇、从容不迫,一身三金玄服更显得温文尔雅。这是他第一次来到战场,可看上去却并不太像第一次,因为他今日既不是来接刀、也不是来挡刀,若说他和旁人一样为了慷慨就义、舍己为人,却也不大尽然,因为他有一大半原因是为了凤小小,所以他人在战场心不在战场,既不慌张也不害怕,眼中虽然情深似海却也容不下别物。銮相只要和自己心爱的人在一起,便觉无忧无虑,若说凤小小突然想临阵脱逃,他也不会迷疑歉仄,自然二话不说、理所当然的溜之大吉,因为他们二人都彼此深信着对方——
凤小小和銮相虽只相伴了三年,但已决心相守一生。无论光阴长短,一生便是一生,无论多一天还是少一天,只要两人时时相伴,那便是一生。他们相爱相敬,情意自也相依相随、相存相亡,只要是对方想做的事情,另一方自会同心一意,所以今天要做的事情既是凤小小的心愿,也便是銮相的心愿。
元傩刀杀人无数,其方法道理竟和凤小小异曲同工,由凤小小来接刀那是再合适不过。这把刀若非滥杀无辜、无休无止,恐怕早已成她心中知己,但今日他们是敌非友,也只好舍命将它拿下——
这时凤小小耳边忽然响起了一个人的声音:“刀快要来了。”
猪既未抖,鸟也不慌,一般人更不知刀在何方。能说出这句话的正是逍遥门那位道长,他也在军中,正站在凤小小身后不远处,他自然不是来等死的,他要想死得开心,也有很多种方法,绝不会跑来挨刀。他之所以会出现在寺国,亦非为了替人解决元傩刀的麻烦,世人的麻烦也只有靠他们自己去解决,道士乃出世之人,自不会特地跑来趟这浑水。但如今道士却已站在浑水之中,这全因他想利用元傩刀的威力来帮自己一个忙,所以他也只好帮帮世人,沾沾浑水。就在他说完刚刚那句话之后,这浑水中便又多了几个人,没人看见他们是从何而来,这附近也没有可以藏身之处,他们便这么骤然现身,到了大军后方。
这几个人显然也是道士,但身上所穿道服却各不一样,更没有任何一件是逍遥门的,但他们无疑与这位逍遥门的道长相识。所以附近的将士发觉后也没有太在意,将死之人往往心胸豁达,自不会介怀这些小事,更何况此刻前方大军已有了动静——
原来凤小小闻讯之后便放出了令箭,这时军号紧随,战鼓雷鸣,将士们忽然开声唱吼,一时响震四野,声威动天。他们口中所唱的乃是一首歌,道歌,正是那位道长所授,歌中咒音隐伏,只要十万大军一同开声,即使寻常凡人也可发挥歌中道力,只须各人心中信而不疑,纵然教山石化灰,焰火成冰也不无可能。
其实这首歌只是那位道长随口而作,其中并无任何咒语法力,他对寺国君臣们所说的话都是故意捏造,所谓善恶不过是凡人在处世之道中所发明的两个字,也只有凡人才相须受用,那就像用皂角洗衣时所生出的泡沫,也只有衣服脏了才需要它们。元傩刀因善而来,但善恶与它却毫无相干,刀上的法力为道而生,能化解它的也只有道。
凡人百姓未经修行,身无法力、心无道境,也只有利用这种方法,才能使他们调配天地灵气。善良的人总是比较好骗,尤其像这种视死如归的,他们心中已无所顾忌,自然没有任何不信的理由,故而这些士兵所能发挥的威力已不可想象。倘若这个道士不明白此中道理,也不敢如此骗人,一次就骗了十万多人,大多数人信了,剩下的自然也会跟着相信,所以此时此刻无论是城内还是城外、士兵还是百姓,都贡献着他们的信力,当虚空遇上这股信力,自会慢慢生出妙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