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战洪安国
书名:都市伐妖录 作者:土匪熊 本章字数:1166字 发布时间:2024-10-16



我们可以看出,云谷禅师其实是在告诉袁黄「德需配位」的重要性,德不配位,必有祸殃!


人应该时常思考自己的所作所为,是否合乎天道,只要德才配位了,很多福报,不用求,自然就会有了。因此,求祸求福,全在自己。



云谷禅师对袁黄说,你现在已经明白这其中的道理了,那么「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此后种种,譬如今日生」,今天你就算是获得重生了。


袁黄从此给自己取号--「了凡」,此后他就是袁了凡了。「了」是了脱的意思,「凡」指凡夫,「了凡」寓意从凡夫的生活中得到解脱。


告别云谷禅师前,袁了凡在禅师的带领下来到了佛堂,向佛祖忏悔了他之前所作的所有错事,无论大小轻重,统统说了出来,并在佛前立誓,要做三千件善事。



听到这话后,云谷禅师给袁了凡拿来了「功过格」,让他把今后每天所做的事全部都记录在册。善事就写在功格下面,恶事就写在过格下面。


恶事会根据恶劣程度,抵掉一件或数件善事。


从此,袁了凡每天谨言慎行,修行善业。在见了云谷禅师的第二年,他去参加科考乡试,之前孔先生算他能考第三名,结果他居然考了第一名,孔先生的话开始不灵了。


袁了凡更加笃信云谷禅师所说的「命由我作,福自己求」了。



不过乡试过后的数年里,袁了凡一直都没有通过会试。这里需要简单介绍一下明朝时期的科举制度。


明清科举考试共有4个等级:童试、乡试、会试、殿试。参加「童试」的人,被称为「童生」


这里的「童」,并不是指「儿童」,「童生」与年龄无关,10岁的小儿可以是童生,50岁的老汉也可以是童生,它只是还未通过「童试」的读书人的统称。



通过「童试」的人会获得「秀才」的身份。秀才可以参加乡试,通过乡试的人被称为「举人」。


之后是会试、殿试。殿试的主考官往往是当朝皇帝,若能考中,便获得了「进士」的身份。进士的前三名就是我们所熟知的状元、榜眼、和探花了。


明万历七年,公元1579年,46岁的袁了凡在见了云谷禅师10年后,终于完成了他在佛前承诺的3000件善事。2年后,袁了凡老来得子,他给儿子取名「天启」,后来改名为「俨」。


随后,袁了凡又祈愿,希望能够考中进士,并立誓会再做1万件善事。



想要中进士,意味着袁了凡不仅需要通过屡试不第的「会试」,还需要通过由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这谈何容易。


然而,让袁了凡自己都没想到的是,1万件善事还没做完,公元1586年,53岁的他就考中了进士。之后被授予了宝坻县知县的官职。


俗话说,娶妻娶贤,多年来,袁了凡的夫人也一直在帮他做善事。


有一天,夫人跟袁了凡抱怨说,这一万件善事什么时候才能做完啊,现在你天天在衙门里,公务缠身,哪有机会做善事啊。



就在妻子说完这番话后,当天晚上袁了凡就做了一个梦,梦到了一位天神。天神告诉袁了凡,你这一万件善事早已做完了。


袁了凡不解地说,我每天都在功过格上做记录,我做的善事还远不足一万件啊。天神问袁了凡,「你之前是否上奏朝廷,请求减免宝坻县百姓的赋税?」袁了凡说「确有此事」。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都市伐妖录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