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战钟晴2
书名:都市伐妖录 作者:土匪熊 本章字数:1005字 发布时间:2024-10-14



那么话又说回来,如此算无遗策的杨向春,怎么会算错袁了凡的寿命呢?这背后会不会有什么隐情呢?


袁了凡八字的天干中自带贵气,是为官之命,但地支却呈现「子卯相刑」之象。


对于卯木来说子水就像是母亲,「子卯相刑」的字面意思是,孩子对母亲没有礼貌,实则是指此人待人无礼、嚣张跋扈。



袁了凡在初见云谷禅师时,自己也说过,他性情急躁、易怒、肚量小,有时候还妄自尊大,这样的人如果为官的话,是很难成为一代好官的。


但袁了凡命里又有官运,结合当时的社会大环境,我们似乎可以推测出这样一个故事。


袁了凡生活于明嘉靖、隆庆、万历年间,当时大明的国力已经开始衰落了,尤其是万历皇帝明神宗,创下了20多年不上朝的历史奇观。



前朝官员们结党营私、勾心斗角、贪腐成风。袁了凡十几岁时,偶遇了杨向春,杨向春看出了袁了凡的为官之命,但又担心他会误入歧途,为祸百姓,于是设了一个局,请君入瓮。


他先把袁了凡前半生的真实命运一五一十地告诉了他,然后又诓他说,你做官也做不了大官,53岁就会寿终正寝,而且膝下无子。


当袁了凡发现,孔先生,也就是杨向春所说的话,一句一句都应验了时,他顿时就像泄了气的皮球,失去了奋斗的动力。



杨向春其实早就算准了,袁了凡会遇到云谷禅师,并受到点拨。此后,袁了凡深信自己晚来的福报都是由修身行善换来的,于是不敢越过道德雷池半步。


可以说,是杨向春和云谷禅师两位高人合力编织了一张道德的法网,把袁了凡忽悠成了一个体恤百姓的父母官。


没有他们,袁了凡命中注定也是要当官儿的,只不过能不能成为一个好官,就不好说了。当然了,这只是一家之言而已,你完全可以持不同意见。



另外,袁了凡的改命之说中,还有一个bug,那就是他儿子的命并不怎么好。袁了凡的儿子袁俨,44岁时中进士,46岁就去世了,一生都没有什么大的成就。


要知道袁俨可是《了凡四训》的第一个学习者啊,怎么没能成功改命呢?难道是学艺不精吗?还是因为前世积累的业障太多了呢?


退一万步说,就算《了凡四训》中的改命之法真的是奏效的,这种把「行善」和「改命」挂钩的功利做法值得提倡吗?



其实《了凡四训》中的大部分观点,我都是同意的,但这种以行善的「实际好处」来诱人行善的说词,我认为容易使人滋生伪善之心。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施予」本身就是一件比「受取」更有福气、更值得感恩的事情,它让施予者内心平静愉快,也能获得满足感。


如果一个行善的人,除了这种愉悦的内心体验之外,再渴望再获得点别的东西,那这就不是行善,而是交易了。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都市伐妖录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