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杨妞花生活的苗族老家有一个习俗,家里有人去世的话,家属需要买一头在杨妞花生活的苗族老家有一个习俗,家里有之后,孙海洋取下了自家包子铺的招牌,换成了一块长3米、宽1米的醒目灯箱,悬赏20万寻子。14年间,孙海洋搬家十多次,走过26个省,终于在2021年寻亲成功。
还有一次深夜,父亲回来得很晚,还用荷叶包着两只鸡腿,放在快要睡着的她和姐姐的嘴上,她在迷迷糊糊中就闻到了鸡腿的香味。
彼时的她并没想到,这一别就是26年。
出门后,杨妞花被阿姨带上了火车,而这位热心的邻居却突然变了脸。她把杨妞花身上漂亮的绿毛衣扯了下来,换成了两件薄薄的单衣
这些甜蜜的回忆,都让李素燕怀疑,自己根本不是被爸妈卖掉的。
多年来,李素燕还常常做梦,她梦到亲生母亲在山上喊她,一直叫着「妞花、妞花」,后边还有人喊「妞妞」。
醒过来之后,李素燕觉得很痛苦,有种到了家门口、但怎么也推不开门的感觉。
2012年,李素燕生下了自己的儿子,寻亲的念头也更加强烈了。
2013年,她鼓起勇气去公安局进行了采血登记,还联系到了寻亲网站「宝贝回家」的志愿者,在网络上发布寻亲消息,但消息全都石沉大海。
2021年,随着短视频的崛起,李素燕想到了用短视频寻亲。
她记得小时候,父母为了防止她和姐姐走丢,刻意让她们重复家人的姓名,虽然时隔多年,她已经记不清母亲和姐姐的样子了,但对父亲的容貌和名字还有些许记忆。
这些信息帮了她大忙。2021年5月,这条寻亲视频被杨妞花贵州老家的堂妹看到,经过视频通话与DNA比对,31岁的李素燕,终于找回了自己原来的姓名——杨妞花,也终于找到了亲人——姐姐杨桑英。
5月15日,杨妞花回到贵州省毕节市织金县官寨乡老家认亲,她远远望见村口挤满了来迎接她的人,刚一下车,姐姐就哭着抱住了她。
杨妞花的真实出生日期是1990年4月29日,来自贵州织金县一个苗族家庭,是家里的二女儿。
在姐姐的帮助下,杨妞花的记忆一点点复苏,她想起了自己被拐的经历。26年前,也就是1995年初冬时,5岁的杨妞花和姐姐杨桑英跟随父母,从老家来到贵阳。
那时父母很能干,自己做着小生意,家里经济条件还不错。白天,父母去上班,杨妞花就跟着姐姐在家里玩
不久后,有一个阿姨搬到了杨家隔壁,阿姨的女儿的年纪与妞花相仿,时常过来串门,姐妹俩对这位邻居可以说是毫无防备之心。
某天,阿姨突然问杨妞花想要什么,杨妞花想着四姨正在给自己织围巾,就说自己也想要织毛衣的针,阿姨爽快地答应了。
就这样,杨妞花就被带出了门。临别时,姐姐喊住了她,杨妞花冲姐姐招了招手,说了一句「姐姐,我一会儿就回来,我给你带毛衣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