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宸殿内,赵佶展开小内侍呈上的纸张,瞧着上面又是圈圈又是点点,一时不解:“没有一个字,倒是符合要求,可画的是什么?”
他招呼梁师成:“你也过来瞧瞧,猜猜到底是什么名堂?”
梁师成靠近官家,向纸上瞧去,也不知是何意:“官家不让她写一个字,她也只能靠乱涂乱画糊弄,应当治她一个欺君之罪。”
赵佶似乎有所领悟:“朕总觉得圈圈点点中自有诗意,来人!”
小内侍上前行礼:“官家有何吩咐?”
“再去狱中一趟,就说朕允许她把画中表达的诗意写出来。”
官家如此说,梁师成不敢再强调“欺君之罪”。
等小内侍匆匆从狱中将写好诗句的纸张拿回呈上后,赵佶将两张纸放在一起,盯着写有字的纸张赞道:“蝇头小楷写得不错,娟秀而典雅,看得出女词人秀外慧中。”
再看题目“圈儿词”,赞道:“妙!难怪画那么多圈圈。梁内侍,你来读词,朕负责欣赏她画的圈圈点点,看女词人解得如何?”
梁师成从桌案上拿起写有字的纸张念道:
相思欲寄无从寄,画个圈儿替。
话在圈儿外,心在圈儿里。
单圈儿是我,双圈儿是你。
你心中有我,我心中有你。
月缺了会圆,月圆了会缺。
我密密加圈,你须密密知我意。
还有数不尽的相思情,我一路圈儿圈到底。
梁师成念完批判道:“这哪是词?连个词牌名都没有。要说是诗,也不符合诗的规矩,句子也是有长有短,参差不齐。下官认为是个四不像。”
赵佶却说:“梁内侍批判得不无道理,可在朕看来朱淑真写得甚妙。朕让她写词,必然在她自己看来是词。我朝文人依据词牌名写词已是惯例,有人打破惯例有何不可?朕看中的便是她心思巧妙和写诗作词的技巧,真是个难得的人才。还请梁内侍将这首词宣扬出去,再到大理寺走一趟,就说朕因女词人才华出众饶她不死。”
“臣这就去办。”梁师成再对女词人和仪王不满,也不敢违抗官家的旨意,“将女词人在狱中关多久,还需官家定夺。”
“朕本想关她五六年,既然她才华斐然,仪王又对她一往情深,关到宣和七年吧,待中秋团圆之日再将她放出来。”
梁师成仔细推算,几乎两年时间,心中甚是满意:“臣这就去办,不过,还需官家写下一道圣旨,臣好去仪王府告知仪王官家将女词人赐给他。”
赵佶二话不说,提笔写下圣旨,盖上玉玺。
梁师成到大理寺传完官家的旨意后,带着圣旨来到仪王府。
申简辰带领众人跪下接旨。
只听梁师成展开圣旨念道:“奉天承运,官家诏曰:朕虽身居皇位,爱才惜才之心从未更改。朱淑真谋杀朝廷官员,本应斩首,朕念其才华难得,特免死罪,判其入狱,于宣和七年中秋佳节放回。朕观朱淑真温婉聪慧,与仪王甚是匹配,故将其赐予仪王。着陈浩宇速速回临安解除婚约,不得有误。钦此!”
娘子被免去死罪,陈浩宇一阵开心,可听到要将娘子赐予仪王,还逼他解除婚约,想要反抗,被仪王一把拉住,小声警告:“若不想死,先老实接旨。”
陈浩宇愤然跪下,与仪王一起磕头谢恩:“草民接旨!”
仪王则口称:“儿臣接旨!”
梁师成将圣旨放在仪王的手中:“仪王殿下好艳福,仪王妃刚一病,又得一美人,真是羡煞旁人,紫宸殿外长跪不起总算有所回报。”
接过圣旨后,申简辰带领众人站起。
想到梁师成迫害梦容,心中自有怒气,为了不破坏好不容易争得的局面,只能忍了,然后向白风使眼色。
白风收到王爷的眼神,悄悄离开人群。
梁师成又看向陈浩宇,他显然难以接受圣旨的内容。
梁师成装作安慰的样子:“天下女子千千万,陈公子不要再跟仪王争,仪王抢亲那会儿就该拱手相让,要不今日哪有这等事?还是乖乖回临安把婚约解除了,重新娶一位娘子,依然有好日子过。”
陈浩宇憋着怒气一言不发。
梁师成见仪王不搭理他,拱手道:“殿下忙,下官还要回去交差。”
梁师成刚走出仪王府门外,陈浩宇再也忍不住,一拳打向仪王:“我今日终于明白,你帮我娘子是为了得到她!是也不是?”
申简辰用掌挡住陈浩宇打来的一拳:“我若说不是,你可信?”
陈浩宇又抡起另一个拳头:“我才不信!你就是个伪君子!”
二人打起来,其他人想上前劝说,结果仪王挡住陈浩宇另一拳,命令道:“你们都退下!这是我跟陈浩宇之间的事!最好不要插手!”
青瓜为公子感到伤心的同时,担心公子吃亏,跪在地上求道:“仪王殿下,您千万不要伤我家公子,他的心里只有少夫人,已容不下其他女子,突然来一道圣旨,公子肯定难以接受……”
陈浩宇大声说:“青瓜,你起来,滚得越远越好!我今日哪怕是被打死也要与仪王打一架!”
青瓜还是跪在地上:“不!我不滚!”
陈浩宇一把推开仪王,上前抓起青瓜,往一边推:“赶紧滚!再不滚!小心我踢你!”
青瓜只好跟着其他人走远,大家都躲在远处看两人如何打架。
陈浩宇再次冲上去,举起拳头就打。
申简辰不想跟他打,只顾躲避。
陈浩宇见仪王手里拿着圣旨,躲避得轻松自如,他根本占不到任何便宜,也深知仪王真动起手来,一招便可将他制服。
打又打不过,还要将娘子拱手相让,陈浩宇痛苦不已,收起拳头,蹲在地上哭起来:“呜呜……,凭什么让我把娘子让给你?我不让!坚决不让!就是死!我也不让!呜呜……”
申简辰走到陈浩宇跟前:“圣旨在此,你不得不让。”
陈浩宇用泪眼看一眼仪王手中的圣旨,站起来质问道:“事情怎么会变成今日这样?”
“我也没想到会是这样。”
“终于能得到她,你是不是很开心?”
“我是想得到她,可我不想用这种方式,我希望她心甘情愿选择我。”
“你胡说!你明明很开心!”
“随你怎么想。”申简辰靠近陈浩宇,“无论圣旨如何,我都会尊重她的选择。”
“什么意思?”
“你先回临安,按照圣旨所说解除婚约。等她从狱中出来,若还愿选择你,我会想办法成全你们;若她愿意选择我,对不起,我绝不相让。”
陈浩宇抓住仪王的衣领:“可是真心话?”
“绝无虚言。”
“不许告诉她圣旨的事,要让她认为我们的婚约还在。”
“好,我答应你。”
“口说无凭,你必须给我立下字据。”
申简辰犹豫片刻,答应道:“好,我写。”
两人进屋后,申简辰提笔写下字据,签了名,并按下指印。陈浩宇浏览一遍,甚是满意。
“回临安前,我要单独去狱中看望我娘子。”
申简辰满口应下:“好,我会帮你安排。”
话说白风离开后,用黑布蒙好面,带上一个黑色的布袋,启动轻功飞身离开仪王府,躲在梁内侍必经之路。
梁内侍的马车经过时,突然从树上落下一黑影,两三脚将跟随的两个小内侍踢得晕过去。
那黑影蹿进马车,用黑布套在梁师成的头上,一阵拳头挥舞,打得梁师成奄奄一息才作罢。黑影跳下马车,向周围看一遍,发现没人,放心离开。
过了一会儿,两个小内侍醒来,到车上一瞧,以为梁内侍被打死。将他头上的黑布去掉,发现满脸是伤。用手放在鼻息间感觉一会儿,还有气息,赶快赶马车往皇宫内赶。
……
在仪王的安排下,陈浩宇带着青瓜来到狱中,先将提前带的银子见人就塞,将狱卒上下塞了个遍,竟无一人遗漏,见人就说:“女词人是我娘子,请多多照顾。”
银子还真管用,狱卒对他客气许多,主动将牢房的门打开。
娘子比上次见到时憔悴许多,看得陈浩宇心酸不已。还好有仪王叮嘱,娘子身上的铁链已无,陈浩宇又安心许多。
千里寻见陈浩宇前来,站起来迎接他,双眼再次湿润:“你来了。”
陈浩宇上前拉起娘子的手,两人在草席上坐下。
千里寻问:“在牢房里没机会打扮,我是不是很难看?”
陈浩宇深情地注视着娘子:“你从未难看过,在我眼里你怎样都好看。”
“就会骗我。”
一旁的青瓜忍不住替公子解释:“少夫人,公子说的是实话,您怎样都好看。”
千里寻含着泪露出笑容。
陈浩宇批评道:“哪里有你说话的份儿?滚一边儿去!”
青瓜把手中的布袋放在低矮的木桌上,退出牢房外。
陈浩宇说:“娘子的命是保住,我总算安心。明日我就回临安,回去后向家里人报个平安。你放心,每隔半年我会来汴梁看望你,等你出狱那日也会亲自接你回家。”
千里寻抱住陈浩宇:“好,我等你来看我,也等着出狱那日你接我回家。我已想好,回去后就跟你圆房,跟你生好多孩子,与你白头偕老。”
陈浩宇将娘子紧紧抱住:“你说的可是真心话?”
“自然是真心话。”
“仪王……仪王为了你的事付出许多,如若……如若他让你跟他走,你还会选我吗?”
“你是我夫君,我自然会选你。至于仪王的恩情,可以用其他方式偿还。”
“若他只要你呢?”
千里寻沉默片刻:“只能等下辈子。”
陈浩宇放开娘子,他想看着娘子的表情问话:“如果……我是说如果,不是真的……”
“你想说什么?”
“如果官家下旨让你我解除婚约,把你赐给仪王,你出狱后还会不会愿意跟我在一起?”
千里寻被问得愣住。
陈浩宇赶紧解释:“我是说如果,不是真的。”
“你这脑子,瞎想什么?这种破天荒的问题都能想出来?”
陈浩宇进一步追问:“你会怎么选?”
“你想让我怎么选?”
“我当然希望你选我,可又担心违抗圣旨对所有人不利,我很矛盾。”
“你都矛盾何况是我?还是不要再胡乱设想。回到临安后一定要告诉家人我在这里很好,不必担心。还有你,已是陈家的产业继承人,肩上的担子重,不要老想着我,要把心思放在重要的事情上。还有,若……若我在狱中的日子你实在耐不住寂寞,可以……可以纳妾,放心,我回去后会跟妾室和睦相处……”
陈浩宇反对道:“我不会纳妾,会等着你回去,我只要你一人。”
千里寻被感动,不由自主吻向陈浩宇。
娘子第一次主动献吻,陈浩宇兴奋之余,迎上去……
外面传来狱卒的声音:“陈公子,探视时间已到,该出来了。”
陈浩宇不舍地放开娘子:“有今日这一回,够我开心两年,我更有耐心等着娘子回家。”
千里寻回应道:“我也是。”
……
陈浩宇怀揣仪王给的字据,带着娘子的吻,安心启程与青瓜和苦荞回临安。
苦荞已从姑爷口中得知小姐的境况,虽未见到人,却也安心许多。只是为姑爷感到为难,一道圣旨,姑爷就得回去解除婚约,他得有多难受。
不过听白风说,因圣旨的事,仪王和姑爷好像立下字据。苦荞不知道那字据是什么,反正姑爷不再跟仪王闹便是好事。
陈浩宇离开后,申简辰依旧没再去看梦容,她怎样都与他没有任何关系。
相反,他每隔七日都会到狱中看望千里寻,陪她像朋友一样说话聊天儿,还给她送去书卷和笔墨纸砚,她在狱中便不会太寂寞。
狱卒们见仪王时常过来陪伴,梁内侍也没前来寻麻烦,都对女词人照顾有加,不仅给她换了舒适干净的牢房,每日的伙食也比其他犯人好许多。
有了仪王送来的书卷和笔墨纸砚,千里寻在狱中的日子过得倒也舒坦,不是读书便是写话本。仪王来时,会让白风将写好的话本带出去交给说话艺人。
一时间汴梁出现千里寻才子写的新话本,到处流传着千里寻才子人在汴梁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