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4章 不寻常夜访
书名:禄阳山月 作者:半夏茯苓 本章字数:2792字 发布时间:2024-10-07

第004章 不寻常夜访


常乐街,处禄阳城内东市之中。

此地青楼戏院汇集,店铺沿街而立,一派繁华闹热。自七年前下令废止宵禁后,整条街则更成了软红香土,花天锦地。

是日,暮色初降。街巷里两位公子并肩而行。

着青袍者面容尤为俊秀。论步态,较之蓝袍公子更为轻盈活泼。不消一刻,便俨然领行者,跃居蓝袍身前三尺有余。

“阿……常兄,走快些啊!”青袍转身招手,鼻尖渗着疾行而出的细汗,眉眼挑着兴奋。

“且慢,已经到了。”蓝袍已然立住,稍一抬手,指引青袍看向一侧红楼翠阁。

“清阅阁……”青袍望向门楣上褐底金字的招牌,“阿郎给小月的奖赏就在此处呀?”

“正是,随我进去吧!”蓝袍常吉率先踏入这莺歌燕舞之地。

清阅阁正门入内,常吉立在楼前方正的空地上。


此处他来过不下五次。每次还未及上楼,便被高歌低吟的气氛围裹住,顿时忘了人间愁苦。但此时,一股难以说清道明的陌生感袭来,令他脚步迟疑。

“常兄,为何不走啦?可是后悔带小月前来……”青袍“公子”与常奉礼并排立着,侧过头来不解地望向主人。

“非也。”常吉负手而立,仰头打量这片灯光暧昧、笑声不绝的楼群。他隐隐感到,此处某个角落正在或已经被某种不祥占据。

小月姑娘跟着主人进退两难。正手足无措,忽听得后方笑闹声由远及近而来。

姑娘转身,但见夜色之下,一队盛装歌舞伎正冲破这越发浓黑的幕布向她步步逼近。

领头之人一袭紫衣,怀抱琵琶,笑容清丽。

与二人擦身,随即又停住。她扭头看向常吉,与这位常客招呼道:“公子今日来可是为着听哪位姑娘唱新曲儿?”

“紫衣如有新作,自然最好。”

“唉……”紫衣叹息道,“不瞒客官,确是有新曲儿来着。只是这一天下来都唱乏了,只能怠慢贵客啦!紫衣带姐妹几个歇息去!”说罢屈膝行礼,准备领着一行人继续前行。

“且慢。可知沁莲……”常吉不愿白跑一趟,辜负小月一番期待。

“她啊……”紫衣音色随着脸色一同低沉下来,甚至微微渗出一丝恐惧,“五日未见了。”

“可是病啦?”

“不知。连这里主事儿的人都不知道她去了哪里。”紫衣摇摇头。

一旁的粉衣姑娘接话道:“不过,遇着良人偷跑了也未可知啊!这清阅阁里,沁莲技艺不算最上乘,可是人美,且通体清香,是个男人怕都抵抗不了吧!”

言及此,身后一群人三三两两叽喳交谈起来。喧杂声里,常吉眼前浮现沁莲抚琴演歌的场景。

那是个眉目如画,肌肤胜雪的姑娘。至于是否通体清香,常吉不得而知。在他看来,清阅阁就是清阅阁,与“他处”有别。

“既如此,在下择机再来。”常吉原本想着首选紫衣的琵琶听不成,总还有备选。岂料这退而求其次之选竟不见踪影。

二人退出清阅阁。



一路垂首缓行,常吉为这不寻常夜访陷入沉思。

小月见主人情绪低迷,眼睛滴溜一转道:“阿郎,小月不明白……”

“……嗯?”常吉回应。姑娘刻意提高的嗓门将他从无解的思绪里拔出来。

“进来的那些个女琴师,在别处也有营生吗?为何深夜方归?”

“清阅阁的艺伎,出类拔萃者也供奉内廷。虽然不像内教坊那样必须住在宫里,但是圣上一声令下,就得进宫应差。不过相较于宫伎,勉强算得自由之身。”

“哦……阿郎,抱琵琶的女子真美啊!”小月边说边比划,低头瞧自己一身男子打扮,不禁啧啧两声,却又摇头轻叹。

“琵琶女不光长相出色,琴艺歌技更是一绝,只可惜今日来得不巧。”

“那,那个不见了的沁莲呢?阿郎可闻见过她通体的清香味?”

“从未。与这沁莲姑娘见过一面。宾客席与演奏台相距少说也有十尺……”

“懂了,清阅阁就是清阅阁,不是别的什么地方。”

小月说话间,不由得双手叉腰,左瞧右看,目光逡巡在她以前从未在意过的腰身上。

常吉见之,似有所悟。他记得在那清阅阁里与琵琶女相谈,小月守在边上一言不发却目光始终不离紫衣。她眼中好奇与艳羡既丰沛又收敛,他不曾见过。同样令他陌生的,还有她提及紫衣时竟用到“美”字。这姑娘何曾如此“明目张胆”地赞赏过美?

“小月,今日时辰晚了,过两天我带你去成衣铺子做两件姑娘家的衣裙吧?你喜爱什么颜色?”

“啊?这,阿郎竟忘了吗,小月只穿男服。”姑娘双手背后,下巴扬起,故意上前两步,怕被常奉礼再窥出些什么来。

“先备着吧,想穿就穿。总有用得着的时候。”常吉不做解释,淡然笑道。




二人行至路口,正赶上一排沿街店铺关门打烊。

行人渐已散去,街道空落,畅行无阻。这对主仆相聊正欢。却不料由夹角里忽地窜出一阵风,将那云来酒家门前的招旗刮得呼呼作响,上下翻飞。

许是那绳索竹竿长久曝露,遭风吹日晒之苦,脆裂枯败。这疾风一来,索性膝头一软,跪拜下来。而那本就飘摇不定的幌子则趁机脱缰而去……

店家小二正铺排门板,见此情状,不禁惊叫出声。“掌柜的,飞,飞啦,飞啦……”

这声音刺破夜空,令悠闲漫步的二人止步观望。

那块大方布在风里疾驰了约莫五十尺,开始飘飘忽忽,摇摇欲坠。小月见状,手指着天外来物,惊得只顾张嘴。

不待常吉反应,那旗幡不偏不倚,恰巧落于眼前。锯齿状飘飞的尾端,正扫过常吉头脸。

“哈哈,阿郎……”小月被这难得一见的景象逗乐,捂嘴笑道。

而常吉却像被巨蝠偷袭一般,惊得后退几步。那落地之物在他看来,似乎并非寻常物件,而是奇诡之器似的。

常奉礼过分惊恐的神色,令小月心生疑惑。她下蹲,仔细查看已然铺展于砖石地面上的大布。

当晚有月色。小月看得清那上面略显磨损的“云来”二字。论质地,比之衣料确实粗劣些,却也并非利器般足以伤人。那么……小月捻起一角,作思索状。

她侧头,抬眼,努力忆起她家主人曾经有过的惊慌失态。

一日,城中有一富商前来求诗。说家中小妾尤喜常吉常奉礼诗作,求回家请人谱曲吟唱。常吉本欲推辞,怎奈那富商爱妾如命,接连三日登门。见他志在必得的劲头,常吉不忍,便吩咐笔墨伺候。

岂料那富商为表心诚,竟买来绸庄最为上乘的丝缎,请奉礼郎书于其上。

小月帮忙将绸布庄的纸包打开,丝缎抽出。正要展开摊上案台,却被常吉喝止。

常吉彼时的惊恐与今日无异。他瞧着丝缎时的眼神与被酒家招旗突袭时的样子如出一辙。小月凝目沉思,忽而,歪头试探道:“阿郎可是惧怕红布?”

“我……”经由小月提醒,常吉被迫记起一生所历之红布。

最宽阔的,便是这云来酒家的招旗。最避无可避的,是仪典时所见四品要员身着的绯色官服。想侧头,闭眼,又恐不敬,他只得将脑袋沉了又沉。而最为久远的,则是当年素衣巷雪地里,李家小儿子康福蒙住他双眼的那块布条。

可是红布到底有什么可怕的?

“阿郎,小月可记得阿郎那些牡丹诗里,胭脂红、玛瑙红什么的数不胜数。可见主人厌弃的并非红色,而是这红落于织物上而已。小月说得可对?”小月依旧蹲地,不舍得起身似的。“唉,不解之谜,不解之谜……”

“呵呵,姑娘,你高抬贵脚,云来的伙计已经等候多时了。”常吉示意小月将足尖移开。

待小伙计道完歉,致完谢,卷了旗幡匆匆离开,主仆二人才又重新踏上归途。

从善坊太常寺官舍门前,仆役背靠墙面打盹儿。小月远远瞧见了,并未悄摸儿上去打趣。她跟在常吉身后,瞧她的主人鞋后跟踢动衣袍下摆,沉吟道:“阿郎,小月就算穿女服,也定不会朱衣着身。”

“好,过些天,小月姑娘亲自去选!”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禄阳山月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