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回 牧之被贬俱密山
书名:大唐仁心 作者:闲穿径竹 本章字数:3535字 发布时间:2020-08-13

次日天未明,德吉云丹师徒三人便率吐蕃先锋前来搦战。杨牧之命西凉军列六花阵迎战。

德吉云丹早有破阵之法,见唐军又布六花阵,率兵长驱直入。赵邕急道:“吐蕃人多势众,且已破解六花阵法,该如何是好?”

杨牧之微笑道:“无妨!德吉云丹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待吐蕃军半入之时,我军突变阵型,变为诸葛八卦阵,或是奇门九宫阵,吐蕃军定不识破阵之法。”

待吐蕃军半入阵中,杨牧之于高塔上挥旗为号,只见唐军突然分为九队,各举不同颜色旗号。

奇门九宫阵.png

赵邕亲率一队打杏黄旗占据休门之位,打镶黄旗的裨将率领一队占据死门之位,打正白旗的占据伤门之位,镶白旗占据杜门之位,打正黑旗的与一支不打旗号的奇兵共占生门,镶黑旗占据开门。另又派两支不打旗号的奇兵分别在景门和惊门策应(如图示)。

德吉云丹师徒所率吐蕃先锋闯入阵中,忽然狂风大作。霎时间,飞沙走石,遮天盖地。西凉军喊声震天,阵中箭如雨下,三支奇兵神出鬼没,以钩镰枪专砍马腿。

德吉云丹大惊,吐蕃军在阵中乱作一团,相互倾轧,死伤甚重。杨牧之又令众将士于鄯州方向留出缺口,故意诱吐蕃军从生门突围而去。

赵邕见德吉云丹师徒引吐蕃先锋往鄯州突围而去,勒马回城与杨牧之汇合。

杨牧之边挥旗收兵边对赵邕道:“我河西军疏于训练,但鄯州都督、知陇右留后杜希望杜都督善于用兵,如不出在下所料,杜都督见吐蕃军大乱,定会出兵夹击以抢头功,我军只需击败吐蕃先锋,乱了吐蕃军心即可。陇右军自会替我军料理后绪之事,功劳也只好让与陇右军去罢。此时我军需立即撤军,以防吐蕃大军来袭。”

赵邕将信将疑地命士卒鸣金收兵。鄯州都督杜希望见吐蕃军大乱,果出兵围歼,大破吐蕃,直攻至吐蕃新城,并于新城设威戎军。

杜希望何许人也?杜都督乃诗人杜牧曾祖,其人重然诺,所交游皆一时俊杰,清廉自守,爱重文学,善于用兵,王维曾做诗赞叹杜希望,其诗曰:天上去西征,云中护北平。生擒白马将,连破黑雕城,忽见刍灵苦,徒闻竹使荣。空留左氏传,谁继卜商名。返葬金符守,同归石窌妻。卷衣悲画翟,持霎待鸣鸡。容卫都人惨,山川驷马嘶。犹闻陇上客,相对哭征西。涂刍去国门,秘器出东园。太守留金印,夫人罢锦轩。旌旗转衰木,箫鼓上寒原。坟树应西靡,长思魏阙恩。

杨牧之此次又立新功,军中将士对其夸赞不已。多有将士暗地里指责都尉陈刚只知做表面工作,而称赞杨牧之年轻有为。此话传至陈刚耳中,陈都尉心怀愤恨。

一日傍晚,杨牧之外出饮马。陈刚传令,命杨牧之酉时之前拟好上奏朝廷之奏表。士卒遍寻不着,那日杨牧之戌时方饮马而归。

陈刚便以贻误军情之罪,责令重杖二十,并贬至伊州俱密山戍边。

“此奏表并非急报,乃寻常奏报耳。即便酉时之前拟好,也需次日清晨方派驿马送报朝廷,都尉只需命杨牧之于今夜之前拟好便可,贻误不了军情。” 赵邕抢先为其争辩。

陈刚大怒:“赵邕!你莫占着打了两场胜仗便敢违抗军令,汝在此扰乱军心,本将判你罚俸半年,给我退下,勿要再多言!”

二十大板直打得杨牧之皮肉开花,可怜那杨牧之只一介书生,怎经得起如此重刑。重杖之后,次日还要动身前往伊州俱密山。

伊州路途遥远,正值盛夏,臀部伤口溃烂,疼痛难耐,好不容易挨到俱密山,又高烧昏迷数日,所幸杨牧之年纪尚轻,这才捡回一条性命不至于英年早逝。

入秋后,碛西节度使盖嘉运与突骑施可汗吐火仙开战,盖嘉运统瀚海、天山、伊吾三军共两万人。

盖嘉运听闻杨牧之被贬到伊州,心想正好可以助自己一臂之力,便亲往求教破敌之法。

杨牧之忍着疼痛,挣扎着起身向盖嘉运行礼道:“在下愿为将军献策退敌,只不过将军切不可对外人言是在下献的计策,否则便是害了在下。”

盖嘉运忙让杨牧之卧床休养并疑惑地问道:“杨参军此话怎讲?”

杨牧之答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在下乃因两次布阵破了吐蕃,才被贬到此地。所谓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也,还望将军成全。”

盖嘉运道:“也罢,不过如此一来是委屈了杨参军啊。”

盖嘉运依杨牧之所献之策,出兵攻打碎叶城,击败突骑施,并抓获吐火仙可汗。

盖嘉运又依杨牧之的计策,分遣两支奇兵奇袭怛逻斯城,抓获黑姓可汗,唐军遂入曳建城。

获胜后,杨牧之又对盖嘉运说:“如今唐军攻占了碎叶城、曳建城和怛逻斯城,城中百姓已是我大唐子民,将军应当传令下去,命我军不得滋扰百姓,将军应当悉收散发之民以与拔汗那王。”

盖嘉运依计行事,从此唐军威震西陲。玄宗论功行赏,封盖嘉运为河西、陇右节度使。

是年十二月,盖嘉运自碛西至河西、陇右赴任。吐蕃军欺唐军易帅,又卷土重来,在达化县屠城,并攻陷石堡城。

吐蕃军攻陷石堡城后,兵势正盛!盖嘉运新任河西、陇右节度使,尚未完全熟悉此地军务,只好仓促应战。

盖嘉运心想:“可惜杨牧之远在伊州,距石堡城两千余里,远水救不了近火,否则可以向其请教退敌之法。”

吐蕃军勇猛过人,盖嘉运不敌,连吃了好几次败仗,损兵折将无数。

盖嘉运调离后,杨牧之仍在伊州俱密山戍边,抚琴而歌: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此曲乃盖嘉运所作《伊州歌》。

杨牧之远望荒凉的俱密山,思绪回到了与父母居于繁华东都洛阳的时光。

开元二十三年(公元735年),也是冬天十二月,洛阳城里热闹非常,不似俱密山这般苍茫荒凉。

十二月二十四日,寿王行迎亲之礼。当日洛阳城人头攒动,万人空巷。此番寿王成婚,惊动甚大。

寿王之母乃武惠妃,自从王皇后薨逝后,玄宗独宠武惠妃,子凭母贵,寿王自然也成为京城中炙手可热的人物,其风头甚至盖过了太子李瑛。

寿王李瑁风华正茂、清雅俊秀、容光焕发,着绣有麒麟兽纹的大红衮冕,乘御赐玉辂车,未时三刻便自寿王府起行,浩浩荡荡赴杨玄璬府迎娶正妃。

玄宗还特地遣李林甫和陈希烈为正、副使至杨家持节册封。

此番乃杨牧之首次亲睹寿王---这位与自己年龄相仿的皇子的风采,虽被层层侍卫所拦,只能遥遥相望,仍暗自赞叹:“不知杨妃是何等人材,能入得了一向挑剔的武惠妃法眼,惠妃娘娘竟还求得皇上遣李林甫、陈希烈如此朝中重臣亲往册封。”

当迎亲的队伍簇拥着新郎李瑁来到玉环家的门前,那晚杨家的灯火一定是格外生辉的。却下来扇,玉环内心五味杂陈,她的新郎是与之同龄的美少年,又是位高权重的寿王,而她又有些思念与自己青梅竹马的黄大哥。

蜀州有天府之国的美誉,成都号称“扬一益二”,杜甫写诗赞曰:“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此时正值成都荔枝成熟之季,真道是:“锦江近西烟水绿,新雨山头荔枝熟。万里桥边多酒家,游人爱向谁家宿。

一对少年男女正在集市买荔枝,男的约么十 七岁年纪,生得明眸皓齿、面容俊俏,女的大约十 六岁,有沉鱼落雁、闭月羞花之容,真可谓是回眸一笑百媚生。

只听男少年用蜀州方言说道:“环儿,你平时最爱吃荔枝喽,要不然我们多买点儿,去对头胡人开嘞酒肆头吃胡饼、饭后边看胡姬跳舞,边吃荔枝,要不要得?”

少女微嗔:“我还说你买荔枝是因为我爱吃嘞,原来是自己心里头打着小算盘,想假借吃荔枝之名,去看胡姬嗦。胡姬有啥子好看哩?有没得我好看?想看你自己去看去。”

男少年忙赔礼:“好幺妹儿,你是这个世间我见过最好看哩女娃儿,那些胡姬长得黄头发蓝眼睛,有啥子好看哩!简直是难看……难看得不得了。”

少女微微一笑,嘴角上扬:“看你急哩,我逗逗你耍呢,我不爱吃胡饼,要不然我们去前头那家吃婆罗门轻高面和兔儿脑壳吧,那家还卖萧家馄饨,上次我们两个去吃过哩,你不是很爱吃嘛。”男少年连连点头。

少女芳名叫杨玉环,是蜀州司户杨玄琰之女,少男名叫黄孟良,是蜀郡长史之子。两人青梅竹马、无话不谈。

第二日,黄孟良又来找杨玉环,说近日里自己谱了一首新曲,想与杨玉环合奏。杨玉环看着曲谱弹起了箜篌,黄孟良则吹着玉箫。

杨玉环边弹边唱道:“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黄孟良的箫声清丽、回旋婉转,忽高忽低,忽轻忽响,低到极处之际,几个盘旋之后,又再低沉下去,虽极低极细,每个音节仍清晰可闻。

两人弹唱毕,杨玉环笑道:“黄大哥此曲甚妙,回旋婉转,绕梁三日。改日容小妹为此曲编一支舞,你说要不要得?”

黄孟良抿嘴一笑,满心欢喜:“难得环儿妹妹喜欢,若能为之编舞,岂不是更妙。我寻思着择个良辰吉日,请我家老汉儿来你家提亲要不要得?”

杨玉环顿时羞得满脸通红,一张脸白里透红,显得愈发好看了。杨玉环嗔道:“黄大哥好不害臊,好端端的说舞曲,你为啥子突然提这事,若再胡言乱语,我不理你了嗦。”

未过几日,杨玉环的三叔从洛阳回蜀郡省亲,见杨玉环父亲早逝,只有母亲独自抚养,甚是可怜,于是对玉环的母亲说欲将杨玉环带往洛阳抚养。

欲知黄孟良得知此事后作何打算,且听下回分解。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大唐仁心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