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五节、皆大欢喜
杨年说罢也不等他们回答,立即几个闪身,三百余步的距离,县令还在惊奇为什么头人称杨年为杨大人时,杨年已经象一缕轻烟,转眼间就不见了。
一盏茶时后,客栈大门外人声鼎沸,涌入五六十个全副武装的苗兵,围墙外面还不知围了多少人呢?几十支火把把围墙周围照得明亮亮的,暗中的弓箭手则早已为想跳墙逃跑的人准备了专门的箭。由于杨年说了要活的,他们现在用的箭是专门挑选的箭头没浸过毒药的。
掌柜的慌忙出迎,得知客栈里住了准备刺杀安抚使大人的刺客,那里还敢怠慢,吓得路都走不稳了,立即亲自带着县令大人和头人一起去客房。今天本以为是鸿运当头,突然来了一个商队几十个客人,哪知道竟是灾星!
客房静悄悄的,大通铺里的客人一个个在里面发抖,其它单间、上房里的客人也一样。他们来到商队所包的客房,一个个房门大开,他们用火把一照,我的乖乖!这些人都还在,却都睡得象死猪一样。
原来,他们都成了杨年点穴的试验品,杨年用的轻手法,差不多一个时辰就会醒。不过也有可能有醒不来,试验品嘛,谁又能保证试验不出乱子呢。
可这些人根本没等到一个时辰,差不多都醒了。捕快和苗兵拿人,肯定不是用请的!他们先是将人按住,然后拉脱双臂再上绑,铁打的汉子也会痛醒,够他们好受的了!半个时辰不到,三十人一个也没跑掉,全部被绑着弄回了县衙大牢,一个个早已痛得不知道爹妈是谁了。
审问非常顺利,疼昏了的人一盆冷水就清醒了,问什么就答什么,衙役捕快的这种捆绑法,手先是痛,然后是麻,如果不及时松绑将关节复位,绑上一个时辰,手臂肯定是废定了,如果再长些时间,那就生不如死了。都是干间谍的人了,官府的手段、规矩都懂,大家都争着招供,也许还可以活命,最不济也可以得到一个痛快的,总比生不如死强。
其实这些家伙也特别怕死,不然也不可能忘了祖宗,为异族卖命了。特别是那个叫尹悦的领队,先前嘴硬得不得了,什么也不肯说,捕快也懒得理他,将他反绑吊起,来了个‘鸭儿凫水’,还不到一盏时,就抢着招供了,甚至把他妈与蒙古人通奸的事都招供了出来。
杨年在他们冲进客栈拿人时就已经完成了点穴试验,回了客栈,道长也已经回来,他们简单地交流了一下,然后道长休息,他继续他的功课。
次日辰时,大家正起来收拾准备起程时,县令大人带了一帮喝得有七晕八素的手下,苗族头人则带了老婆和女儿就已一同来到客栈门外了。
昨天晚上那么大的动静,整个县城都已震动了,客栈掌柜更是消息灵通,早就知道昨晚,在安夷大客栈抓了三十多个企图谋杀安抚使杨大人的蒙古奸细,他提心吊胆的过了一夜,但愿自己客栈没有混入蒙古奸细。可看今天这阵势,天不亮,县令大人和苗族头人就带人到客栈,是不是本店真有蒙古奸细呀?
从昨晚得知消息后,他已经报告东家,东家也亲自来客栈坐阵,并安排了人手暗中留意着客人的动静,只要客人今天正常离店,那么多半就没什么事了。见到来人,东家掌柜的立即和掌柜迎出客栈门外。
东家是县尉大人的小舅子,和城中的头面人物、衙中官吏都熟。出门看到来人的情形,不象是来办案抓人的,一个个衣衫整齐,差不多都穿着过年过节才穿的衣服,且象是喝了不少酒的样子,“各位大人、头人老爷,光临小店有何指教?”
“金老板、是不是有一批姓杨的客人住在你们店里?”苗族头人暄宾夺主,也不管客栈金老板问的什么,抢先问到。
“杨老爷、有几个利州杨家的客人在本店住宿,他们可是些女眷,昨天下午落店时掌柜的仔细盘问、查验过,还看了他们的凭由,不会有什么问题吧。”
“什么问题?他们可是安抚使杨大人的贵客,能有什么问题,如果走了才是问题。还不在前面带路。”
“各位大人、老爷请。”
金老板看到姐夫和县令大人,大家都面带微笑,悬着的心早已放下来了,麻烦肯定是没有的了。安夷客栈一倒霉,正是他们客栈的机会,心中乐着呢。今天破点费请大家喝点早酒那是跑不掉了,掌柜的看走眼了,连杨价杨大人的贵客都不知道,还当作普通客人接待,摆早酒陪礼该在情理之中。
他向掌柜的一使眼色,掌柜的当然赶紧去准备补救措施了。
杨夫人和清虚道长早听到客栈门口的动静,她们没想到县令大人和苗族头人会亲自来客栈拜访。估计到杨价在这些地方有影响力,没想到隔了一个州,其影响力还有这么大。杨年的早课也才完成,他们准备收拾好后吃过早饭便和第一支商队一起北上的。
小县城的客栈上房,也是相当的简陋,他们住的上房也都是单间客房,卫生间是公用的,只是应他们的要求在每个房间里放了一个便桶而已,洗漱也都得在天井中进行。大家正在天井中洗漱,杨家的传统是只要能自理的,自已的事都得自己作,不能使呼丫环、老妈子什么的,杨家的‘下人’跟主人关系都很好,似乎没多少区别,平常也绝对没有呼来唤去的现象。
杨年和清虚道长的听力都很好,在头人问话时,就知道是冲他们来的了,看样子现在是走不了啦,必须得接待应酬。
一般客栈都有一间用于客人喝茶聊天的房间,称之为茶室,杨夫人便和清虚道长及杨年来到茶室。客栈的杂役、仆妇们都是有眼力劲的,她们在院门边听到院里的住客是杨土司的贵客,立即就进茶室准备去了。
清虚道长和杨夫人在门口接住客人,互相施礼完毕便在聊天室说了一会儿话,其实大家说了些什么,礼节对不对都是糊里糊涂的,头人老爷的汉话本来就不正宗,再加上方言音很重,这一群人中能正常沟通的只有县令大人和清虚道长还有杨年。大概意思是昨晚他们帮了大忙,送了那么大一个功劳给大家,大家一来是表示感谢;再就是,既然是杨大人的客人,他们地方上就理应热情接待。
苗族头人是希望他们能去他家的城堡休息两天,然后他亲自送他们去安抚使大人府邸或者松鹤书院,他也有好久没见过杨遥兄弟了。
县令大人则表示,自己要亲率民壮、捕快护送,顺便将抓获的蒙谍押往播州交给宣抚使大人处置,这么好的表现机会当然不能放过。
最后是头人和县令达成了共识,一起护送杨夫人一行和押送蒙谍去播州。到过了黔江后,头人先送杨夫人一行去松鹤书院,再去播州。在杨年的坚持下,他们决定早餐后就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