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始,我们和一些人觉得,这所谓的“靖难”,只是皇室内部的争斗,与我们这些“外人”无关。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我们还会这样想吗?
按照燕王的说法,在“皇明祖训”中有这样的规定:“朝无正臣,内有奸逆,必举兵诛讨,以清君侧”。这一句话,也就是燕王起兵的“原因”了。按照一般人的理解,此处的“奸逆”,指的就是齐泰、黄子澄等人。如果你这样想,今上只要交出齐泰、黄子澄等人,不就相安无事了吗?
其实,事情没那么简单。
从今上的角度来说,燕王起兵,要求交出哪个哪个,你照办了。下一次,另一个什么什么王有样照样,也兴兵讨伐,要求诛灭某某大臣,你又怎么办呢?因此,不能轻易地开这样一个头!要不然,你的脸,又往那儿搁呢?堂堂的大明皇帝、九五之尊,怎么能够听凭藩王的摆布?
当然,更为重要的就是,就算你交出了“奸逆”,事情就完结了吗?燕王到这儿来,就是为了叙旧、喝茶的吗?既然他能够无视皇权,那么,下一步,那张龙椅,又该由谁来坐呢?
今上年纪虽轻,这一层意思,还是能够体会得到的吧?简单地说,燕王“清君侧”云云,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而且,今上比谁都清楚,此前,自己听从齐泰、黄子澄的建议,先后对周王、齐王、湘王、代王、岷王下了手。前面的这几次“削藩”,也还算顺利。为什么到了燕王,就不灵了呢?
说穿了,就是,燕王不愿束手就缚!不仅如此,他还率先发难!于建文元年七月,正式起兵反抗。于是,这个月的某一天,燕王的反书送到了今上面前!“是可忍,孰不可忍?”今上祭告太庙,削燕王宗室属籍,废为庶人。其后,决定起兵讨燕。并决定,此后将在真定设置平燕布政司。
至此,今上与他的四叔父燕王,势同水火!不到“靖难”结束,谁也想不出最后的结局。
是啊,一开始,我们这些“局外人”,还可以心存侥幸,以为自己可以置身事外。然而,三年多之后,如今这个炎炎夏日,当燕王的军队已经渡过长江,兵锋直抵皇城之际,我们还会这样想吗?
京城告破,皇宫的陷落,也是迟早的事情了。接下来,燕王要做的事情,多半就是,一是要求今上让位,紧接着,就是要把齐泰、黄子澄等“奸逆”,从严查办了。
这样就完了吗?今上身边的那些人,能够留用的,或许也有相当一部分。不过,另外一些此前跟“奸逆”过从甚密者,有几人敢保证,自己可以全身而退?此外,正所谓“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我们这些原来一直留在皇宫中的人,又该何去何从呢?当然,你可以这样说,从始至终,我都是置身事外,皇宫里的一切,都与我无关!那么,人家就可以这样问你,既然“奸逆”在朝,你为什么不奋起抗争呢?
反正,什么样的话语,都是由获胜的一方来说的。
因此,为慎重起见,最好还是离开这皇宫为妙。
那么,我们为什么迟迟未能成行呢?
从今上的角度来说,此次“靖难”,属于藩王叛上作乱。而穆天南的老家,位于大理。说起来,也算得上是藩镇。因此,在这节骨眼上,要想体面地离开这皇宫,已经不太现实了。
当然,就穆天南而言,他也不想轻易离开。
最近的三年多时间里,我们对于那一部“长生诀”,依然是念念不忘。按照穆天南的说法,如果能够找到那本书,他什么时候离开,都可以!
只是,你可以这样想,找不找得到,又是另一回事了。在这一千多天的时间里,在这皇宫里,我们都在有意识地搜寻着这本书。只是,每一次,都是无功而返。
想着它不小心落到了地上,于是,每一次出门,我们都下意识地往地面上、草丛中、墙角落……四处张望。不过,纸片倒是见过一些了,就是没能见到那本书。
当然,我们也很清楚,如此重要的一本书,不会轻易掉落在地上的。较为合理的猜测,依然是某某藏书阁。要说藏书阁,离我们所住的地方,也就是两三百丈远,只是,一直以来,都是戒备森严的。我们这种身份的人,要想接近,谈何容易!如此一来,既不能掘地三尺,又不能私闯藏书禁地:这样的一件事情,就只能眼睁睁地拖延至今了。
近年来,我也在想着,那位圆兴师太,为什么就不再露面呢?
其实,有时候,我也觉得奇怪:如此“离谱”的事情,我怎么也敢想象?这皇宫,可不是什么寻常可见的大街小巷,也不是可以尽情游玩的秦淮河,更不是某一座尼姑庵!她就算有心,也不是想来就来,想走就走的吧?再说,最近的这三年多时间里,我一直久居深宫大院,外出的机会,屈指可数,又怎么能够轻易见到她呢?
那一次在秦淮河,应该是偶然相遇吧?
记得,我返回皇宫时,不时地往回看,不过,并没有见到什么可疑之人!那一刻,我还真的希望她盯梢。这样一来,我就可以见到她了。
既然是这样,我为什么还是觉得,在这几天里,我依然有可能遇见这位圆兴师太呢?其实,这只是某种直觉和灵感,是不能够按照常规的思路来解释的!如果真说得清楚,那就不是直觉和灵感了。
皇宫是一个较为固定的地方,在这儿都不能遇见她了。那么,以后的日子里,我和穆天南,多半就要远走高飞了。浪迹天涯的日子里,再想见到她,岂不是更离谱了呢?
或许,这一切,也只是因为,最近这几年的时间里,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人,少之又少。于是,我才想着,能够再见她一面,以了却自己的一桩心事。只是,在这件事情上,她似乎并不“领情”啊……“方姑娘,”穆天南的声音响起,“我们,我们是不是要做点准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