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亨利和布鲁诺
书名:奥麦蒂 作者:言风 本章字数:5379字 发布时间:2024-10-02

防护罩建设以地下工程为主,所以工程启动后,首先要做的工作就对土地进行勘察,而勘察的范围就是防护罩工程覆盖的大部分美国领土(阿拉斯加州和夏威夷州除外),所以,这项工作即繁重又艰巨。

进行土地勘察主要有两个目的,第一,掌握地质构造,为施工建设提供数据,第二,了解工程区域地下所蕴藏的自然资源,为收购业主的地下自然资源产权提供依据。

法律规定房子下面八百米深的地下空间归业主所有,如果八百米深的地下空间内蕴藏着自然资源,政府就会根据相关的法律和业主签订收购协议,如果哪座房产的地下发现了金矿,那么这个房子的业主就发大财了,当然,即使房产的地下没有任何有价值的资源,只要在房产地下八百米深的范围内施工,政府也会支付业主土地使用补偿金,而且补偿标准并不会因为财政困难而有所降低。

防护罩工程分为外区和内区两大工程区域,外区就是海岸线和陆地边境线向内陆延伸五百公里后所形成的包围美国的外围区域,对这片巨大的区域的勘察不能遗漏一寸土地,因为这些地区将来要建成环绕美国的防护罩主体工程,这个主体工程既有庞大的地下建筑,也建有一些地上设施,所以必须对这个区域地下的地质构造和所蕴藏的自然资源情况做到了如指掌。

内区就是更加广袤的内陆区域,虽然其位于主体工程之外,但基于技术上的要求,为了实现防护罩在能量上的均衡分布,就必须在呈点状均匀分布的特定区域建设地下工程和地上设施,这些地下工程和地上设施不仅和环绕美国的主体工程相连通,而且相互之间也要连接起来,从而形成一个庞大的网状结构,虽然这些工程区域分散在内陆各地,政府并不需要对内陆的土地进行全面的勘察,只要对这些特定的区域和相互连通的区域进行勘测就可以了,但由于这些工程区域在数量上非常多,可谓星罗棋布,所以在勘测和未来施工上的总投入并不会比外区的主体工程少多少。

外区主体工程覆盖了美国绝大多数的沿海和边境城市,华盛顿,纽约,迈阿密,休斯顿,洛杉矶等大城市都在其中,美国四分之一的人口都生活在这个区域,内区的工程区域加在一起也覆盖了美国四分之一的人口,而防护罩大部分地下工程的深度都没有超过地下八百米。

这就意味着,穹顶项目大概涉及到了一半左右的美国人口,涉及到了一半左右的美国房产,意味着政府大概需要支付一半美国房产的地下产权的使用补偿金,如果再算上购买这一半房产中的某些房子的地下蕴藏着的自然资源所支出的费用,以及对某些区域房产的地上部分的土地征用和拆 迁补偿费,那么政府仅在地下自然资源的购买,地下产权的使用,以及地上产权的征用、拆 迁方面支出的费用就已经是一个庞大的数字了。

土地勘察工作预计需要两个月的时间才能全部结束,在此期间,每勘察完一个区域,对该区域的地下资源和产权,以及对地上土地的收购,征用和拆 迁工作也会随后展开。在开始的一段时间里,一切看起来都很顺利,勘探,收购,征用,拆 迁等工作在全国各地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但一个月还没到,各地就陆续出现了不和谐的景象。

有些业主拒绝和政府签订收购地下资源的协议,理由是政府给出的收购价格过低,有些业主拒绝签订地下土地使用补偿协议,理由是政府给出的补偿价格过低,还有的业主拒绝征 地和拆 迁,理由是征 地和拆 迁补偿费过低,要想达成协议,政府就必须大幅提高收购和补偿标准,而事实上,政府给出的所有收购和补偿标准都是略高于市场价格的,并不存在所谓报价过低的问题。

各地业主的拒签严重拖慢了穹顶计划的进度,这令琼斯的内心越来越焦急。为了尽快解决问题,在考虑再三后,琼斯签署了一个行政令,规定将收购补偿费提高50%。

颁发了这个行政令后,一些业主才勉强同意与政府签订协议,但仍有很多业主不接受,他们认为这个收购补偿标准还是少,有的人甚至要求将收购补偿金翻倍。对于这些得寸进尺的人,琼斯决心不再纵容他们,不过,虽然不再答应他们的要求,但他也并未对这些人采取任何强制措施,他不想逼着他们接受政府的征 地补偿条件,也不想派警察强行将他们赶出自己的家。

只要一个地区还有一个业主拒绝与政府签订协议,那么政府就无法对这片区域进行全面的开发建设,但问题是,美国的各个工程区域都有很多拒签的业主,这就意味着,虽然这些业主在数量上并不多,但如果这些拒签的问题不解决,即使勘探工作结束了,整个穹顶项目也无法进入开工建设的阶段。

在穹顶计划上,琼斯考虑得不可谓不周到,但他还是忽略了人性的贪婪,在贪欲的驱使之下,人们在争夺利益的时候,似乎已经忘记了悬在头顶的那颗小行星,虽然这颗小行星只是琼斯和戴维斯杜撰出的假想威胁。

凯莉认为这些拒签的业主本质上都是在敲诈政府,所以她将这些业主统称为“敲诈政府者”。但琼斯却认为这个称谓很不妥,他更愿意称这些业主为“争取权益者”,因为他认为这些业主的不合作行为虽然给政府制造了很大的麻烦,但还是可以理解的,他不想用过激的强制手段解决这个问题。

但在这些业主中,也有不贪图利益的,亨利就是这样一个人。

亨利年近六十,是普林斯顿大学的天体物理系教授,在马丁发布小行星危机报告后,亨利也撰文对马丁的结论予以了驳斥,不过,因为他的文章写的有理有据,有很强的说服力,所以他的文章自然躲不过被戴维斯的人工智能屏蔽的命运。

同时,亨利还和国际上的很多科学家取得了联系,他和这些科学家再次统一了早已达成的共识:五年后的小行星是不可能撞击地球的。但公众在网络上是看不到这个共识的,因为戴维斯也屏蔽了这样的共识,公众能看到只有一个共识:五年后的小行星有可能撞击地球。

其实,在屏蔽文章方面,戴维斯并未采取单一的标准,如果普通民众想查看某位著名科学家发表的有关小行星危机的文章和言论时,他们在网络上是查不到的,但他们并不会心生怀疑,他们只会想当然地认为这位科学家并未针对小行星危机发表自己的观点。

但全世界的科学家们却能够查询到彼此有关小行星危机的文章和言论,因为戴维斯知道,全世界的科学家都有或多或少的联系,有的还交往甚密,即使他们在网络上看不到其他科学家的文章和言论,也可以通过线下交流的方式得知其他科学家对某个问题的看法,所以,既然如此,戴维斯就没必要在科学家之间设置网络障碍了。

但科学家们想不到的是,在小行星危机的问题上,除了被马丁收买的那些科学家,全世界绝大多数的科学家其实都处于一个封闭的网络世界里,他们的网络世界与普通民众的网络世界被戴维斯隔离了起来,他们可以在网络上对小行星危机的问题展开自由的交流和讨论,可以对小行星危机的问题达成共识,但他们驳斥马丁的文章和言论根本不会被公众所知,可是他们却以为公众知道他们的文章和言论,因为他们所接触的网络就是一个完全开放的网络,他们当然不会有任何怀疑。

既然公众只能看到戴维斯想让他们看到的起到带风向作用的文章和言论,却看不到绝大多数科学家在网络上发表的驳斥马丁的科学严谨的文章和言论,自然对马丁的结论深信不疑。

戴维斯很清楚,虽然科学家们也会私下交流,甚至开一些线下的研讨会,但在当今这个高度依赖网络的时代,口口相传的线下模式在传播面和影响力上都非常有限的,只要不让公众在网络上看到科学家们的文章和言论,那么科学家们就是在自娱自乐,他们的一切努力就近乎等于零。

戴维斯更清楚一点,科学家们达成的共识是否有实际意义完全取决于公众的认可,只有公众认可的共识,或者说公众们达成的共识才算数,才会对政治决策起到决定性的作用,虽然真理掌握在少数人手中,但多数人的愚昧和愚蠢才是决定性的力量。

虽然亨利自以为公众看到了他的文章,也信心满满地认为公众一定能接受他和其他科学家们达成的共识,但当他意识到全世界都接受了五年后的小行星有可能撞击地球这个共识时,他几乎陷入到了崩溃之中,他百思不得其解,公众为什么会轻信马丁的结论。

不仅是亨利,很多科学家都发出了同样的疑问,科学家们当然不理解,因为他们只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他们哪里知道公众的网络其实是另一个迥异的世界。

亨利的虚拟人布鲁诺认为,琼斯政府很可能在误导民众,他还认为,琼斯政府有可能通过防护罩工程借机敛财或者达到其它不可告人的目的,总之,这不是什么好事。亨利的这个布鲁诺就是那个因坚持日心说而被罗马教廷烧死在火刑柱上的天文学家布鲁诺。

亨利认为布鲁诺说得有道理,于是,琼斯总统在他心目中的形象一落千丈,书呆子有的时候就是这样,情绪很容易控制他们的大脑。

亨利和他的妻子住在普林斯顿郊区的一个小镇,这座小镇离海岸线不算太远,正处于防护罩主体工程覆盖的范围内,而且,他家所在的区域还要修建地上设施,还属于征 地拆 迁区域。

虽然亨利无法说服公众,却说服了他的妻子,使他的妻子也相信小行星危机就是个天大的谎言,于是,为了表达他们的愤怒,他们做出了一个决定,绝不接受政府的征 地条件,以示对政府的抗议。

另外,亨利还在网络上发起了一个倡议,在这个倡议书中,他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强调小行星危机根本不存在,他斥责琼斯政府的穹顶计划就是个腐 败工程,甚至是一个巨大的阴谋,他号召不相信小行星危机的人都联合起来,共同抵 制防护罩工程。

亨利的倡议得到了很多人的响应,一时间,全国各地又多出了很多拒绝与政府签订土地收购和补偿协议的案例,在此之前,人们的不合作行为只是赤裸裸的利益诉求,现在,在亨利的启发下,人们又纷纷祭起了科学和道义这面大旗,他们纷纷指责政府涉嫌隐瞒真相和欺骗人民,要求政府给出合理的解释,否则,他们就拒绝与政府签订协议。

亨利的这一倡议以及他的倡议所引发的严重后果打了琼斯一个措手不及,令琼斯感到不解的是,亨利的倡议书是怎么让公众看到的,在正常情况下,戴维斯的人工智能一定会将这种具有极强煽动性的倡议书屏蔽掉,于是,他给戴维斯打去了电话。

当琼斯把这件事告诉戴维斯后,戴维斯显得很吃惊,“什么?网络上居然出现了这样的倡议书?”

戴维斯居然还不知道这件事,这令琼斯感到更加不可思议,按理说,戴维斯应该最先知道这件事才对。

正当琼斯感到纳闷的时候,戴维斯给出了解释,“琼斯先生,我最近一直忙于破解世界各国的防御系统,所以没怎么浏览网络,而且,我的服务器也没告诉我这件事,你等一下,我看看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

一分钟后,戴维斯说:“我刚才对服务器进行了检查,问题找到了,是计算机出现了识别错误,他把亨利的这篇倡议书忽略掉了,现在我已经让计算机屏蔽了这篇倡议书,是我没调试好计算机,这个错误就算在我的头上吧!”

“戴维斯先生,你千万别这么说!”,琼斯立即说道,“这只是个意外而已,现在的问题是,我们该如何尽快消除这件事带来的不利影响!”

戴维斯说:“这件事不会影响大局,即使人们真的相信小行星危机并不存在,我也不认为有什么问题,他们并不会因此就真的反对防护罩工程!”

“哦!?戴维斯先生,你认为这些人不会真的反对防护罩工程?”

“是的,如果没有这个工程,政府就不会对土地进行大规模的勘探,就不会收购人们所拥有的地下资源,也不会支付人们地下空间使用费,人们拥有的地下空间和资源就没有机会变现,现在,对于相当比例的美国人而言,这个防护罩工程非但并未使他们的实际利益受损,反而在事实上已经变成了一个变现工程,你刚才说,这些人打着科学和追求真相的旗号要求政府做出解释,我认为这只是他们敲诈政府的手段,这些人对亨利的科学观点根本不感兴趣,他们甚至不关心穹顶项目究竟是不是腐 败工程或者有什么阴谋,亨利的倡议只是给他们提供了一个更加冠冕堂皇的要挟政府、和政府讨价还价的借口。”

当“敲诈政府”这个字眼也从戴维斯的口里说出来的时候,琼斯怔了一下。

戴维斯继续说道:““所以,我认为,牵涉到防护罩工程的大部分美国民众都不希望防护罩工程停下来,如果政府突然宣布小行星危机根本不存在并停止防护罩工程,他们中的很多人一定会跳出来反对,说到底,他们追求的不是真理和正义,也根本不想抵 制防护罩工程,如果说他们还关心真相的话,那么他们所关心的真相就是能否从防护罩工程中获得更多的利益,我敢断言,只要政府给出的报价高到足以满足他们的贪欲的时候,他们就会立即转变态度,转而无条件支付穹顶计划,其实,民众想从这项工程中获得利益不是一件好事,但也不是一件坏事,只要民众不真心反对防护罩工程,我们就能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琼斯微微点点头,问道:“那我们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要知道,在亨利的倡议下,现在拒绝与政府签约的人已经越来越多了!”

戴维斯平静地说:“琼斯先生,我相信你总会找到解决方案的,我对你有信心!”

琼斯苦笑着摇摇头,“戴维斯先生,你对我有信心,但我对自己已经没多少信心了,说实话,这个问题真把我难住了,我真的没想出太好的方案,总不能禁止人们向法院提起诉讼,逼着人们接受政府的条件,甚至把人们从他们的房子里赶出去吧!”

“琼斯先生,我还是相信你能解决这个问题,我只想说,为了正义,必要的强制手段不是不可以考虑,我期待你的好消息!”,戴维斯以这句耐人寻味的话作为了本次通话的结束语。

虽然通话结束了,但戴维斯的话却仍在琼斯的脑海中回荡,“为了正义,必要的强制手段不是不可以考虑!”……

虽然民众拒绝与政府签约给琼斯出了个大难题,但也有令琼斯稍微松口气的好消息,这段时间,物价指数在又涨了50%之后,就停止了上涨,但也没有明显回落的迹象,物价指数暂时处于横盘状态,对于这种状态,公众也是可以接受的,因为他们都相信美联储主 席莱特,都相信这位资深经济学家,虽然物价并未马上回落,但大多数人都认为暂时的横盘就预示着物价的回落只是个时间问题。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奥麦蒂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