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况味(二)
书名:最坏的时候 作者:一声笑 本章字数:1212字 发布时间:2024-09-27

        出了大院,沿着长满萋萋青草的老衙门院墙往西走。


       没走几步,路过那颗圣旨颁身的古老又苍劲的枸杞树,拽一下那些像炸开的烟花一样垂落的枝条,上面青叶掩映下,鲜红欲滴的枸杞果时隐时现,煞是喜人。


       八岁的我端着盛满面的簸箕,跌跌撞撞踏进那高高的门槛,屋子低矮结满蛛网。明亮的阳光,从屋顶一个小天窗投下来。


       屋子里充满面的味道,还有那种老房子的馊味。


      这是一间轧面条的工坊,只见夫妻两个人,一个麻溜的倒面、称面和面,一个站在面条机前熟练地操作着。每每这个时候,我都会出神的盯着那个破旧不堪又神奇无比的机子,那些毫无章法的面粉,在夫妻两个人的手中,变成面絮、面片、面张,最后被刀一过,簌簌而下的就是那些一丝不苟的面条了。


      天气热起来,傍晚时分,路边一张板凳,一个豆浆机,一桶清水,一个葫芦瓢,就可以开张了。


     那个时候,没有面条机,也没有豆浆机,想喝豆浆就去这些豆浆摊去打,付一点菲薄的费用即可。


     豆浆机不过比现在家庭用的豆浆机尺寸略大一点。因为成本低廉,所以十步一个摊点,一路看过去,像排了长队。


     那个时候,除了甩呼啦圈的全民狂热,就是一种家用的门帘火爆的不行。


     那是一种怎样的帘子?可以火到家家必备?


     就是用一种类似曲别针的东西,弯成直的,两头还要曲一下。然后就是用废旧的挂历纸,裁成等量宽窄的条子,在那个直的曲别针上开始一圈又一圈的缠绕。


     这个工作其实也不像我说的这样简单,必须手上有巧劲,缠的速度和力度都要刚刚好,成品就是一种类似纺锤一样的小零件,缠的时候就把这些小零件两头勾住,大概缠个10来个小零件这样一条就缠好了。一个完整的门帘需要几十条的这种链子做成。


     做好的门帘挂在卧室门口,远远看去花花绿绿的,掀开门帘会有悦耳的环佩叮当声,而且沉甸甸的,屋内即被遮掩,又通风散气。


     这个真是无手机时代,一种消磨时间,又锻炼手脑的好活。一家人围坐一起,边唠家常,边手里忙活着,其乐融融让人怀恋。


     80年代后期90年代初期,又开始了摸奖热。没有彩票,但是人们总要找点不劳而获的乐子。于是摸奖就顺应而生。


    一开始是大的国有银行,为了揽储想出摸奖的妙招。门口放一张桌子,桌子上放几个大红箱子。储户把手伸进深深的箱子,志得意满的寻觅一番,周围围满看热闹的人,每当中了奖,人群就会爆发一阵欢呼声,每个人都向中奖者投去羡慕又羡慕的眼光。


     我清楚的记得,那个时候的奖项,最高奖就是一辆自行车,其次就是毛毯,脸盆,暖壶。那个年代,这些东西都是大件。尤其是自行车,简直就是私家车一样的神存在。


     那个时候的小城方圆不过几公里,一辆自行车,足可以纵横小城的四海了。


     有一天,我和爸爸在家等妈妈下班,久等不回。既无电话又无手机,急的我一次次跑出胡同,站在大路口向南望,没多久,就看见妈妈熟悉温暖的身影从南边缓缓而来。这次下班,与众不同,她的身边居然多出一辆锃光瓦亮的自行车!


     原来妈妈下班路过银行,手痒去摸奖,奖箱里奖票一上午被摸的所剩无几,但是大奖仍没出来,妈妈幸运的摸了个头奖。人群中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最坏的时候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