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章 秦淮河上的迷雾
书名:灵秀鸿蒙天 作者:晓荷阡陌露 本章字数:2059字 发布时间:2024-09-26

在船夫面前,我不好意思直接承认,自己很笨。因为,他是一个陌生人,而且,没必要让他知晓太多。

圆兴师太是个尼姑,和她在一起的那几天时间里,我确实记得很清楚,她剃着光头。然而,这儿是秦淮河,是尘世间的富贵繁华处,她若有心出来逛一圈,找一条假发戴上去,也不是什么太为难的事情吧?

人的声音,一向都是较为固定的。再说,这近一年的时间里,和我有所交往的人物,其实并不多。因此,就算是一时眼花,那样的声音,依然是错不了的!

那么,我为什么不敢相认?

而且,就算有所怀疑,拿不准,也可以叫船夫追上去,看个清楚的吧?由此看来,是自己心里没底,是不够自信,才不想着追过去的。

既然她远去了,这一刻,倒是可以静下心来,梳理一下自己的思路了。

对于圆兴姐姐,我确实很想着她。只是,她来得太突然,激动之余,我一时乱了分寸,反而不敢上前相认了。当然,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如果她真到了这条船上,少不了要向她介绍一下自己的少主人穆天南。在这件事情上,我倒是有点羞涩,觉得难以启齿,觉得难以措辞。

果真如此的话,这一刻,穆天南依然在船舱里,倒是一件好事情。要不然,真要让圆兴知晓了,倒是有点尴尬了。

那么,圆兴姐姐夜游秦淮河,又意味着什么呢?

去年的中秋之夜,初次见面,我就觉得,她很神秘:就算是一个出家人,也没必要在夜幕苍茫之中才返回吧?

其后的那几十个时辰里,我隐隐觉察到,对于人间的事物,她其实是很热衷的。或者说,她依然是有所求的。

那么,到了这一刻,我对她的印象,又发展到什么程度了呢?

以前我所觉得的,依然是经得起推敲的。而如今的这个夜晚,单从她夜游秦淮河,就不难想象,她尘心炽热!也就是说,她割舍不下的事情,只会增多不会减少!

真正让我抓破脑门也想不清楚的,自然就是她的真实身份了!

“好一个‘不知亡国恨’”?她就只留下这一句。那么,她是夸我吟诵得好,还是觉得这首诗写得好?亦或是,她其实是在讥讽我?

嗯,还有一种可能性,就是,这样的一句诗,触动了她心中的某一根弦?于是,她不由自主,有感而发?

想了这么多,都算不上什么定论,都是我的一点猜测而已。

当然,我外出的机会很有限,面对着突如其来的事情,有点措手不及,也在所难免。若要说收获嘛,至少,我也能够意识到,就算是宫外,也是有人在盯着我们的。江湖上的事情,没那么简单的。另外就是,通过这件事情,我长了某些见识,对于江湖朝野,多了一点儿了解……

“这个少将军,”方明月轻声念叨着,“当时,如果他也在甲板上,那又如何呢?他是将门之后,那应对之策……”

再四下巡视一番之后,依然不见此前的那架游船回头,方明月也就死心了,泱泱返回船舱。

穆天南原本是在船舱里打盹的,此时早已精神抖擞了,眼看方明月一副茫然若失的样子,连忙问道:“方姑娘,你,你遇到什么事情了?”

看到对方主动问起,方明月倒是释然了。接着,她就把刚才的事情,简要地说了一下。

“哦,少将军,你,你觉得,这圆兴师太到底是什么来头?”最后,方明月这样问道。

以前,对于如何遇见圆兴,他也曾听方明月说起过。这一刻,皱了皱眉头之后,只听他这样回应道:“末将觉得,这个圆兴师太,确实不容小觑。甚至,可以这样想,她心中所思谋的,或许,或许是与苍生社稷相关……”

苍生社稷?方明月一时有点懵了,倒竖了好一阵眉头之后,才一脸惊愕的问道:“少将军,此话,此话怎讲?”

缓缓地吐出一口气之后,穆天南回应道:“要说其中的原因,我确实也说不上来。不过,洪武大帝刚过世不久,这一段时间里,那些风云变幻,我们也是有所体会,有所感受的吧?因此,朝野内外,各方势力都在跃跃欲试,似乎也不难理解。不过,我们远离漩涡中心,一时也看不清楚。不过呢,有所警惕,有点心理准备,总是应该的。”

听对方这样一说,方明月也感慨道:“是啊,所谓无风不起浪。从现在开始,我们有所准备,也未为迟也……”

交流了好一阵子之后,两人一时也没能理出更多的头绪来,就只能先喝喝茶,解解渴再说了。

三天之后,两人返回宫中。

在宫城门口,没遇到太多的盘问。返回住处之后的一段时间里,那位教习也没多说什么。至此,方明月也大大地就松了一口气。

将近四年之后,又是一个闷热难耐的夜晚。

方明月伫立屋檐下,低眉寻思道:在这将近四年的时间里,我所想象中的圆兴师太,倒是不再碰面。不过,却有一件大事情,正在影响着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

当初,我们前往清凉寺之际,对于“削藩”什么的,只是有所耳闻而已。不过呢,当我们从秦淮河返回之后,那些事情,似乎又在进一步演变着的了。由于远离权力中枢,有些事情,我们确实说不上来。

次年,也就是建文元年,风云突变!

这一年七月,燕王打着“清君侧,靖国难”的旗号,起兵南下。对于朝廷里的大事情,我确实说不上什么。看这旗号,大意是说,皇帝身边有小人佞臣,于是,燕王决定起兵“靖难”。

当然,这只是燕王的一面之词,他的侄子,也就是今上建文帝,也没那么容易糊弄的:到时候,清理完“君侧”之后,下一步,岂不是要清理皇上了?你个燕王,本来就对削藩不满,现如今,就打着这样的幌子,明目张胆地造反了……

至此,双方针锋相对,势同水火。

于是,自北向南,烽火硝烟顿起……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灵秀鸿蒙天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