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报纸
书名:大时代之1977 作者:晨曦之光 本章字数:2168字 发布时间:2024-09-25

夜晚


临近交易所的附近居所、茶楼、饭馆大量的投资者讨论着今天的见闻和意见。


“今天这行情真是刺激,一会儿涨一会儿跌的,心脏都受不了。”


“可不是嘛,我本来以为要大亏了,没想到尾盘又拉起来了。”


“我觉得下周还会涨,今天这势头这么猛。”


“不一定,今天可能就是最后的狂欢,下周说不定就暴跌。”


“怎么可能,那些大股都涨得那么好,肯定有大资金在推动。”


“哼,你别忘了,市场是瞬息万变的,说不定今晚就出个大利空。”


“别吓唬人,我可是重仓了。”


“我看你就是贪心,见好就收才是明智的。”


“哎呀,别争了,说不定下周开盘又是一个反转。”


正说着,突然有人跑来喊道:“刚得到消息,有一家大公司财务造假被曝光了!”


众人顿时一片哗然,刚刚还看好的氛围瞬间变得紧张起来。


“完了完了,这肯定要影响下周的行情。”


“说不定又是一个跌停。”


“唉,早知道今天就卖了。”


然而,没过多久,又有人带来新的消息:“假消息,那家公司已经澄清了!”


大家这才松了一口气,可心里依旧七上八下,不知道明天到底会怎样。


这时,一位老者缓缓开口:“依我看呐,这股市就如同风云变幻的战场,真假消息满天飞,咱们得保持冷静,不能被轻易左右。”


“老爷子说得在理,可这心就是定不下来。”


“是啊,谁知道下周又会冒出什么幺蛾子。”


“我觉得还是得看宏观经济形势,要是大环境不好,股市也难有作为。”


“但政策的影响也不能忽视啊。”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讨论得越发激烈。


…………


经过2天的闭市,场外的消息满天飞,各种不同各种都有。


一早大量的投资者围在售报处,争先恐后寻找最新的信息。


“让一让,让我先看看!”


“别挤别挤,都有份!”


好不容易拿到报纸的人,迅速翻开财经版面,眼睛急切地扫视着。


“哎呀,没什么特别的利好消息啊。”有人失望地说道。


“别急,再仔细看看。”


这时,一个声音高喊起来:“不好啦,有专家分析说恒指可能要进入调整期!”


人群中顿时一阵骚动。


“什么?调整期?那不是要跌了?”


“也不一定,说不定是短暂的波动。”


“管他呢,先看看盘面再说。”


大家纷纷涌向交易所,准备迎接新一天的挑战。


李博去交易所的路上,在报纸售卖点看了看,有好几家,主流的有《星岛日报》、《明报》、《华侨日报》,还有一些如《大公报》、《文汇报》等,这类体量不大,但它们各自也有其独特的报道风格和读者群体。


经济和金融领域比较爱分析的报纸,在香港,有几家报纸具有显著的特点和影响力。


《信报》创办人:林行止和夫人骆友梅。特点:这是香港第一个以财经新闻为主的报纸,以独有的财经新闻评论的优势在香港迅速站稳脚根,深受香港精英人士的喜爱。它专注于财经新闻和深度分析,为读者提供经济、金融、商业等方面的专业见解。


《经济日报》是香港另一家以经济和金融报道为主的报纸。它同样提供深入的财经分析和市场动态,满足读者对经济信息的需求。


《明报》创办人:金庸、沈宝新等。 虽然《明报》在创刊初期以武侠小说和时事评论为主,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也逐步加强了对经济和金融领域的报道和分析。其内容广泛,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多个方面,对经济和金融的深入报道也使其在香港报业中占据重要地位。


《南华早报》 这是一份历史悠久的英文日报,虽然其主要语言是英文,但它也广泛报道香港及国际的经济和金融新闻。该报纸以深度报道和分析著称,对经济领域的动态和趋势有较为深入的关注。


《星岛日报》的报道范围广泛,包括政治、社会、文化等多个领域,但它也经常刊登经济和金融方面的新闻和分析。作为香港报业的重要一员,其财经报道也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和影响力。


《东方日报》是香港另一家大型综合日报,其财经版面也提供了一定的经济和金融信息。虽然它可能不是专门的财经报纸,但其财经报道仍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李博看完之后综合分析了一番,以上报纸的财经报道和分析,尽管其侧重点和深度或许会因时间与内部管理情况而有所差异,但所分析的方向大体是一致的。当下的香港经济正处于上升阶段,股市虽说会对香港经济产生影响,然而总体的趋势却是不变的。


小军在一旁问道:“博哥,那这对咱们的操作有啥指导意义啊?”


李博思索片刻说:“这意味着我们不能被短期的波动所左右,要坚定看好长期的发展。但在具体操作上,还是要谨慎小心,密切关注各种动向。”


比如有一家“恒隆集团”。恒隆集团在1972年10月12日上市,公开发售2,400万股新股,每股面值2元,以8.5元价格发售,集资逾2亿元。上市首年,恒隆的纯利高达6,570万元,上市后其股价曾一度冲至每股29.2元水平,市值达到了35亿元。然而,由于市场波动和恒隆对地产循环走势的判断失误,翌年的纯利大减近四成。


有分析指出明年1978年,会再度超越1973年度的水平。


而原因则是:恒隆集团的发展与地铁站沿线上盖物业发展有着极密切的关系。它积极参与地铁沿线物业的竞投和开发,不仅扩大了业务范围,也提升了公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此外,恒隆集团还重视发展庞大的住宅计划,如荔湾花园、德福花园等项目的成功开发,为公司带来了可观的利润。


另外:恒隆的租金收入今年可能会超过三千万,预计占公司纯利的比重会超过45%。


恒隆集团上市同一年,李嘉诚的长江实业、郑裕彤的新世界、郭得胜的新鸿基、胡应湘的合和实业也上市,它们一起被誉为“香港地产五虎将”。


“那今天咱们是买还是卖啊?”小军又问。


李博看着盘面说:“先不急,等开盘后看看市场的反应,再做决定。”


开盘铃声响起,股市的又一场风云即将展开……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大时代之1977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