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艺谋导演作品《红高粱》(影评)
书名:颦颦书评 作者:颦颦 本章字数:1110字 发布时间:2020-08-12

  红

  ——浅析《红高粱》中的红

  当一种红,红得张扬热烈艳丽将呼之欲出的膨胀投射给观众时,心理刺激与视觉震撼随着张艺谋对红色的张弛有度的掌控力也时刻牵制着观众的神经末梢。《红高粱》这部电影用一种铺张又恰到好处的红让观众体会到极致的生命抗争,生命意识贯穿着整部电影。

  夕阳倾泻在整个大地,那一抹浓烈的红浸染整个天空,一种怒吼般的张裂也奠起了全片的抗争基调。那种红是一种力争上游、不妥协的自由意识;那种红是嘶吼的反抗,是中华民族危难的顽强不息的斗争;那一种红是导演创新的打破,是一种审美震撼的高亢。

  影片开始的推镜头,一步一步的定格九儿阴影的脸,红衣裳,红盖头,红脸,一场红色风暴似乎在悄然酝酿,突然展现九儿脸的特写,这张脸看不出任何情感与暗示,嘈杂的喜悦音乐骤然响起,迎亲的喜悦也随之弥漫开来。而这所有的红似乎都是夹在喜悦氛围中的一缕哀怨,如痴如醉,不绝如缕。在这极喜极哀的矛盾感中散发着不可阻挡的魅力与美感,观众怀揣着敬畏的情怀贪婪的吮吸、咀嚼里面的每一丝红,在余温未消中一波又一波的震撼裹袭着红再次出现在观众眼前。

  “日本人”的到来将影片划分为两个不同的部分。九儿和一堆血气方刚的壮士喝着血红的高粱酒时的壮志凌云是依托红色的奋浴。日本人扫荡过后的一片狼藉,满地红色的血,寥寥无几的高粱杆子,残败的几缕斜阳乱坠在空中构成一幅壮美惨烈的画面,这是对日本残暴行为不服输的红,对丑恶嘴脸凶狠痛恨批判的红,是一种对生命、对自由、对国家的讴歌。战争的非理性导致人性的分裂,一种残酷、恐惧、野蛮、变态的氛围给观众一种压抑的艺术,被生活撕裂破碎的疼痛,这一意识形态与红的视觉交替出现带来的精神心理的错乱与纠结的情怀。

  从颠桥的这一片段来看,由几个粗犷野蛮的汉子对新娘九儿的恶作剧和调戏,也是几个粗野汉子在见到女人时按捺不住的激动兴奋,是性萌发出来的洒脱,而坐在桥中的九儿对这一举动的悲愤、无奈和无所适从,让这一切停止的却是九儿的啜泣声。导演通过这一片段的刻画,不仅带给观众跳脱感,也将剧中男人一颗浮躁不安的心与最自然最朴素的人物性格投射、洞悉出来。导演歇斯底想要表达出一种原始生命的自然态。对生命的赞扬、剖析、精炼已经达到一种出神入化的境界。夕阳下的红与男人悲欢的场面,华彩乐章般的画面都表现出强烈的力量美。

  《红高粱》中铺天盖地的红不仅愉悦了观众的视角,填充了眼球需求的刺激,又体现了一种强烈的生命意识与民族屈辱。一部敢爱敢恨,酣畅淋漓、热血挥洒的影片也就此诞生,使人回味无穷,流连忘返。而张艺谋对于色彩的处理已经炉火纯青,不管多么突兀的色彩都处理得极具美感,游刃有余。导演单单只用红就无声的诠释了人物对生命意识的欲求,人的理智相伴欲望随之迸发出来。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颦颦书评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