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的我,性格十分孤僻的,五岁的时候,爸爸把我带去了一家心理咨询室,那是我第一次见到了苏教授。
他大概四十岁的样子,给人感觉温文尔雅的,那一天,阳光在他的身后,让我觉得,十分温暖。
他的声音很温和,他说:“林子,听说,你总是做很多很多的梦,可以告诉我,梦里都有些什么吗?”
我告诉他:“我的梦里,一片漆黑,偶尔一点亮光,却是一只眼睛……”
苏教授说:“林子,你喜欢眼睛吗?人类的眼睛、动物的眼睛。”
我摇头,说:“不,我害怕眼睛,圆鼓鼓的眼珠,好吓人!”
然后,苏教授他画了一幅素描,那是一个女孩的面容,苏教授遮住了面部轮廓,只露出一只眼睛,他问我:“林子,这样的眼睛,你害怕吗?”
看着皎洁的眼眸,我说:“这只眼睛,好漂亮,我很喜欢。”
苏教授笑了,他松开了手,女孩的面容落入我的眼中,我脱口而出:“好漂亮的女孩子!”
苏教授说:“你梦里的眼睛就是这个女孩的眼睛,林子,你再也不会害怕了。”
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有恐怖的梦魇了,我的梦里总是充满了温柔的月光,还有一个女孩在月光中漫舞。
我知道,她就是苏教授笔下的女孩,可是,那张素描画不见了,我忘记她的容貌了,所以,我并不知道,梦里,跳舞的女孩是什么样子的。
小羽出现的时候,恍惚中,我觉得,她就是这个女孩了,果然,朦胧的月光下,女孩回过头来,是小羽的模样。
直到小羽失踪,我的脑海里女孩的容貌又逐渐模糊了,青衣巷的小羽,你是我魂牵梦萦的小羽吗?我宁愿你是,这样,我梦里的女孩,脸庞又会有清晰的轮廓了。
为什么会选择心理学呢?这个问题,我问过苏教授,他说:“善的原因,是想帮人克服心理障碍;恶的原因,是想窥探人的隐私。”
我说:“你是善的原因吗?”
苏教授笑了笑,反而问我:“林子,你又是为什么呢?”
我说:“我只是想知道,在别人的心里,我是怎样的。”
苏教授说:“林子,过于在意别人的看法,会让自己焦虑的。”
我说:“如果我知道,对方讨厌我,或是对我有不好的想法,我远离那样的人就可以避免伤害了。”
但这样,我只是更加孤僻了,因为人性有太多的阴暗面,没有我想要接触的人。
苏教授说:“心理学可以作为职业,但没有必要完全代入生活中的,人,还是活得简单一点才好。”
我考入苏教授任教的大学,主修心理学,想想和我是同班同学,她性格开朗,和同学们关系很好,而我一如既往地,喜欢独来独往。
想想说,她一直很崇拜我,果然性格内向的人,更适合心理学。
大家都知道,所有的学生里,苏教授最喜欢的是我,他最用心栽培的人,也是我。
有一次,苏教授应邀,对一个罪犯进行心理评估,他把我也带上了,看守所里,犯人的脸上写满了不屑,苏教授的语气淡淡的,他说道:“听说,你是自己回来的。”
犯人只是点了下头,苏教授接着说:“你隐藏得很好,如果不是自首,警察不一定能找得到你。”
犯人的脸上有了些许得意,他说:“是啊,也许他们,十年都找不到我呢!”
“既然自首,为什么不带小依回来呢,让警方宽大处理不更好吗?”
“呵,”犯人笑了,他说,“我就知道,没有小依的下落,他们不会轻易,给我定罪判刑的!”
“你就这么自信,警察找不到小依?”
“找不到了,”犯人垂眼看着地板,说,“他们找不到她的。”
听到这句话,我顿时心里一紧,却听苏教授说:“小依一个人会很孤单的吧!”
犯人却又笑了,他说:“不会的,小依不会孤单的。”
苏教授站起来了,他要离开审讯室了,转身之时,他说:“小依,会回到属于自己的地方。”
回学校的路上,苏教授问我:“你有答案了吗?”
我说:“小依,已经遇害了吧!”
苏教授“嗯”了一声,告诉我一些背景资料:犯人刘利,四十二岁,两年前,刘利因参与抢劫xx银行金库,被处以十年有期徒刑,去年11月,其女刘小芳,8岁,因流感病逝,今年3月,刘利越狱,逃亡途中,绑架路人小依作为人质,警方一度失去两人的踪迹,直到上个月,也就是12月10号,刘利突然回来自首。
我不禁猜测:“难道小依……”
苏教授点头,看着灰暗的天空,叹息着说:“自私、贪婪、虚伪、偏执,人的本性不过如此,就算你我以心理学研究人性,也难以摆脱,自身丑陋而阴暗的一面吧!”
这是第一次,我在苏教授的眼睛里看到了无奈,真的是渡人不渡己吗?
一个星期后,警察在刘利前妻的老家,小芳的坟墓里,挖到了小依的尸体,尸检结果显示,其死亡原因为头部受到撞击,导致的颅脑损伤。刘利也终于交待,他在女儿的坟前痛哭时,小依想要逃跑,却不慎摔倒撞伤了后脑……
是的,小依还是能回家了,而刘利,则在看守所里自杀了,没有人陪着小芳了,他只能自己去陪伴女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