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 梦中见
书名:詭異b-夜不成眠 作者:诸葛风 本章字数:13240字 发布时间:2024-09-21





65. 梦中见

 


  傅艳大惊,连忙打开一看,果然是小佘艳安排的后事。这是一个年仅8岁的垂危

孩子,趴在病床上用铅笔写了三页纸的《遗书》。由于孩子太小,有些字还不会写,

且有个别错别 字。看得出整篇文章并不是一气呵成写完的,分成了六段。开头是“傅

艳阿姨”,结尾是“傅艳阿姨再见”,整篇文章“傅艳阿姨”或“傅阿姨”共出现7次,还有

9次简称记者为“阿姨”。这16个称呼后面,全部是关于她离世后的“拜托”,以及她想

通过记者向全社会关心她的人表达“感谢”与“再见”。


  “阿姨再见,我们在梦中见。傅艳阿姨,我爸爸房子要垮了。爸爸不要生气,不

要跳楼。傅阿姨你要看好我爸爸。阿姨,医我的钱给我们学校一点点,多谢阿姨给红

十字会会长说。我死后,把剩下的钱给那些和我一样病的人,让他们的病好起来……”

这封遗书,让傅艳看得泪流满面,泣不成声。


我来过,我很乖

  8月22日,由于消化道出血,几乎一个月不能吃东西而靠输液支撑的佘艳,第一

次“偷吃东西”,她掰了一块方便面塞进嘴里。很快消化道出血加重,医生护士紧急给

她输血、输液……看着佘艳腹痛难忍、痛苦不堪的样子,医生护士都哭了,大家都愿意

帮她分担痛苦,可是,想尽各种办法还是无济于事。

  8岁的小佘艳终于远离病魔的摧残,安详离去。

  所有人都无法接受这个事实:那个美丽如诗、纯净如水的“小仙女”真的去了另一

个世界吗?记者傅艳抚摸着佘艳渐渐冰冷的小脸,泣不成声,再也不能叫他阿姨了,

再也不能笑出声来了……


  四川在线,网易等网站沉浸在泪海里,互联网被泪水打湿透了,“心痛到不能呼

吸”。每个网站的消息帖子下面都有上万条跟帖,花圈如山,悼词似海,一位中年男

士喃喃低语:“孩子,你本来就是天上的小天使,张开小翅膀,乖乖地飞吧……” 8月26

日,她的葬礼在小雨中举行,成都市东郊殡仪馆火化大厅内外站满了热泪盈眶的市

民。他们都是8岁女孩佘艳素不相识的“爸爸妈妈”。为了让这个一出生就被遗弃、患

白血病后自愿放弃自己的女孩,最后离去时不至于太孤单,来自四面八方的“爸爸妈

妈们”默默地冒雨前来送行。

  她墓地有她一张笑吟吟的照片,碑文正面上方写着:“我来过,我很乖

(1996.11.30.--2005.8.22)”


  后面刻着关于佘艳身世的简单介绍,最后两句是:“在她有生之年,感受到了人

世的温暖。小姑娘请安息,天堂有你更美丽。”


  遵照小佘艳的遗愿,把剩下的54万元医疗费当成生命的馈赠留给其他患白血病的

孩子。这7个孩子分别是杨心琳、徐黎、黄志强、刘灵璐、张雨婕、高健、王杰。这

七个可怜的孩子,年龄最大的19岁,最小的只有2岁,都是家境非常困难,挣扎在死

亡线上的贫困子弟。


  9月24日,第一个接受佘艳生命馈赠的女孩徐黎在华西医大成功进行手术后,她

苍白的脸上挂上了一丝微笑:“我接受了你生命赠与,谢谢佘艳妹妹,你一定在天堂

看着我们。请你放心,以后我们的墓碑上照样刻着:我来过,我很乖……”

 

以前的我从来不相信缘分,我觉得很多事情都是人为的,最多也不过是机缘巧合而已,没什么事情是冥冥中注定的。

初二时,班上从湛江转来一个男生,穿着一身蓝色牛仔,背个黑色的大书包,班上同学有点哄动(因为当时这样的打扮可以使他被列入帅哥一类)。我看了一眼他,笑起来两个深深的酒窝,这一点很有意思,我也只注意了他的酒窝——因为我也有。当时老师把他安排在了一个离我很远的地方,因为座位不在一块,所以和他没有过多的交谈,只知道他很能说,他周围的女生经常被他逗得哈哈大笑,我也在自己的朋友圈里自得其乐。

初三,老师换座位了,我和他坐同桌,我们都很惊讶,和他?和她?第一天我们都只是礼貌的说了几句话,算是熟络一下,后来的日子记忆不是很深刻,说说笑笑,就过去了。

高中,分班考试,我们还是在一个班,但是座位的距离也拉得比较大,高中时我们一般都是和自己座位周围的人玩得好,所以,和他只有一份老同学的感情,见面互相打个招呼,有什么事情了相互照应一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朋友圈,一年又是这样过来了。

高一期末之后,我们学校就要文理分科。小学,初中的我一直都是凭借着自己的聪明和天赋,很轻松的就过来了,成绩一向很好,而且在家里也不需要象她们一样挑灯夜读,所以,一直以来我都被同学羡慕,说我天资聪颖。但是这种情况延续到高一,随着学习任务的加强,以及我的日渐懒散,我的成绩一落千丈。而他的成绩一向都不好,于是我们一起被班主任分流了(所谓分流就是从普高分到职高班)。家里知道了之后没有骂我,只是说我应该改变学习方法了,现在已经是高中了,不比以前。家里跟学校领导说了一声,我又进了普高,而且是文科重点班,上学第一天,意外的发现他也在这个班,原来他家里也帮他搞了关系进来,我们相视一笑,而且都非常高兴。在这个班里我们只能相依为命,因为我们是差生,别人都是尖子生,而且他们已经上了20天的课了,都已经比较熟,就我们是插进来的,所以刚进班的时候我们玩得非常好。这一年,我因为认识到了自己以前的错误,开始勤奋学习,不再懒散了,成绩上升的很快(因为我底子还不错,悟性也不错),但是他却还是在原地徘徊,没有好转。而且当时,我们的座位也隔得很远,偶尔的交谈也仅仅是在放学和上学的路上的偶然碰面了。

高三,又是一次调整座位,班主任把他换到了我的旁边,到这时我不得不承认有时候冥冥之中还是存在所谓的缘分的,要不然,为什么我和他之间总是有些什么牵扯着呢,当然这样的念头也是一闪而过。

高三一年是我高中生活中最难忘的,和他坐同桌的日子真的是好玩,给我紧张的高三生活增添了无数轻松与快乐,可能这也和我现在就读的学校有着密切关系。我天性好玩,也爱说话,他也是这样,所以我们坐在一起成了老师“严打”的目标,我们一起在上课写纸条,一起抄作业,一起躲避老师的偷袭,一起在上课的时候分享美食,一起在早自习上打赌背课文……

“那时候,天总是很蓝,日子总过得太快,你总说毕业遥遥无期,转眼就各奔东西……”

这样过了一个学期之后,我们之间出现了一些波折,要放寒假了,他突然对我说,过年的时候我们互送新年礼物吧?我想了想,觉得这个想法也不错,就说好!后来突然发现,原来那年的大年三十就是情 人节。也就是那天我们互送了礼物。也许是有点担心高三的毕业考试,我突然觉得心慌,只有一个学期了啊,大家都在忙着学习,我们怎么能分心呢?

寒假过完之后,我们还是一如既往的,学习,回家,谁都没再提什么,但是好象又多了一点暧昧的关系,而且我发现最可怕的是,我觉得自己开始喜欢上他了,因为我开始在乎他了,关心他了,我因为自己的这个发现而恐慌,而且我天性就很倔强很好强,我虽然发现自己有这种想法了,但是我努力去掩饰他,我要自己不露痕迹的。其实他和我也是一样的好强,倔强。他觉得我可能不是很喜欢他,或许他也怕拖累了我以至高考不理想,他开始和另外一个女生来往了,他开始逃避我了,每次看着他和她谈笑风声,我心里都非常难过,这样过了一段时间,我终于做出了一个决定,我不能再和他坐同桌了,这样会害了我的。我匿名给班主任打了个电话说要求把我和他换开,因为他们总是说话,影响了周围的同学。果然第二天,班主任把我换到了最前面,这是我想要的结果。也就是从这一天起,我和他形同陌路,一直到高考结束。但是在这期间,我一直默默的关注着他,虽然我从为表现出来,我也发现他注视我的眼神,搀杂着很多东西,但是他什么也没说。

考试结束后,班上开始疯狂的写毕业留言,每个人都买了厚厚的一本,留言本在同学之间传来传去,到了最后,我们的留言写的差不多的时候,他把本子递给了我,我也把本子给了他。看着厚厚的留言本,我在想就要各奔东西了,我是不是该把自己的感情告诉他呢,自己默默承担了这么多,到现在如果还不说,也许会错过一辈子了,我最终还是把对他的感情都一一写下来了。第二天,把留言本还给他的时候,本子拿在手里重若千斤。他也在同时把我的本子给了我,我接过本子心跳很快,他会不会也喜欢着我呢,会不会也对我表达他的感情呢?果然,他也写出了他的心里话,原来他也是喜欢我的,我总算放下心来了。顺理成章的,那个暑假,我们开始放肆的发泄被压抑已久的心,感觉以前乌云笼罩的天空一下晴朗起来,然而,我和他的性格有着太大的相似,不肯认输,不肯低头,所以我们经常为了小事,谁也不理谁。他的女生缘一直很好,很多女生都乐意围在他周围转,可能是他的开朗与幽默吧,刚开始的时候我并不在意,终于有一天,因为我的心情本来就不太好,加上那天玩得有点不尽兴,回到家里我给他打了电话:我们还是结束吧。一切已经没有意义了。他迟疑了一下,接着很爽快的说,是你说的。我说,是,是我说的。然后挂断了电话。

接下来的半个暑假,我回了一趟老家,紧接着,家里在帮我联系学校,因为高考成绩不是很理想,所以只好来到了这个比较烂的学校(至少在我眼里是这样),刚来的时候,寝室没有电话,只能写信,我想让自己很快适应一个新的环境,所以我没有和高中同学 联系,除了玩得最好的两个同学。我以为自己来到了新的地方应该可以很快忘记过去的一切,然而当一切新鲜感一过之后,我开始疯狂的想他了,但是我不愿意去打听他的联系方式,虽然我知道我们在一个城市上大学。我也没有把自己的联系方式透露出去,我想也许时间可以冲淡一切的。

但是,我真的没有想到,在半个学期过去的时候,我们竟然会在麦当劳里偶遇,而且,当时我们都穿着同样花纹的毛衣(高中时曾被同学笑称我们穿情侣装的衣服),蓝色的牛仔裤,惊人的默契,那时候我们刚去新的城市不久,能在那么大的城市中碰到以前的同学,那种激动的心情真是难以抑制,我们都已经忘记了,我们之前已经赌气互相不理几个月了,他问了我的地址。回寝室后,我一直在想他会不会写呢?几天之后真的收到了他寄来的信,也没有提什么,我们习惯像好朋友一样的交往,虽然中间夹杂些暧昧的情愫。我们经常通信,突然有一天听到了他说起,高三暑假我们吵架的那一次,之后两天他对一个喜欢他很久的女孩子说,我喜欢你,做我女朋友吧。那个女孩欣喜的答应了。我一听到这个消息彻底绝望了,他竟然和别的女孩在一起了,我还一直抱有幻想!我告诉自己,现在已经不是从前了,现在你和他只是朋友了,不带任何感情的朋友而已,他都已经有女朋友了。

这样的交往保持了一段时间之后,他告诉我他和她分手了,因为他一开始就不是很喜欢她——但是他不愿意伤害他,到后来发现他们实在没有什么共同语言,他的脾气也不是很好,她终于受不了了,是她先提出来的,他觉得总算一块石头落地了,我听了默默无言,虽然心里有一丝高兴,但是我一点都没有表露出来!接着马上否定了自己难道这个时候,我们还能回到以前吗?

这样过了一个学期,我们都没有再找男女朋友,一直保持着这种若即若离的关系,偶尔也会怄怄气,而且谁都不愿意触动这最脆弱最敏感的关系。而且他家里因为父母工作关系搬到了我们大学的城市,暑假我回家的时候,他到火车站送我,等车的时候他对我说他学会了一首很好听歌!我叫他唱,“常常责怪自己当初不应该…为什么明明相爱,到最后还是要分开,而我渐渐明白你仍然是我不变的关怀……”我听了歌词很感动,但是我的感动还是没有表露一点出来。我只是说很好听。因为我觉得他也没有说这首歌是对我唱的,万一我自做多情怎么办。回去之后,我马上买了这盒专辑,学会了这首歌。整个暑假,我们都没什么太多的联系,我们之间总是这样,经常很长一段时间不联系但是一见面总是很开心的,因为我们毕竟很熟了,而且怎么说呢,其实自始至终我一直都不确定他的感情,因为他和我一样从未表露过什么,而且有些时候他的举动有些大男子主义,因为这点我们也吵过几次,所以,到了后来我们的交往,我一直定位在朋友——玩得很好的,很熟的朋友。虽然我心中有一些别的想法,但是我一直努力的压抑,隐藏。

大二的下学期,他突然对我说,想出远门玩一次吗?我们去岳阳玩吧?我纳闷了,他这是怎么了啊,但是我还是同意了,因为我很喜欢岳阳那个城市。我们到岳阳的那个晚上走在岳阳的街上,聊了很多很多,我觉得时间如果可以就此停止该多好啊。突然,他对我说其实我喜欢的人一直都是你,有时候觉得自己走的很远了,可是心底最深处的那个人总是你,我努力想说服自己不要总是记得你,可是有时候自己真的控制不了,但是我知道你是不会喜欢上我的,而且我觉得自己也无能为力了,因为你对我的努力始终无动于衷。我想了很久,我没有把握在这样下去了,我决定陪你玩最后一次,我的脾气一直不是很好,虽然我迁就了你很多,但是我总是会惹得你生气,所以我决定这次我什么都听你的,好好和你安慰内了这最后一次,以后我再消失。我当时就呆了,虽然这是我一直很想要的结果,但是我还是忍不住说到:你有努力吗?你有做过些什么吗?我一直以为自己自做多情,一直拼命的压抑自己的感情,是因为我从来没有感觉到你是喜欢着我的。如果你喜欢一个人,只能做到这样的话,那么她也不会觉得幸福的。你是无法让她幸福的,她也不会满足的。我不知道自己当时想些什么,想要个什么样的结果,但是我看到他好象心意已定,我也不再说什么了,我甚至开始憎恨他的这种想法。

第二天我们在岳阳街头漫无目的的游荡,我什么话也不想说,心里很气愤,他也一声不吭我走到哪他也跟到哪,我一个人气冲冲的在前面乱走,后来他突然忍不住了,停了下来,眼眶一红,一个人抽泣起来,认识他快7年了,第一次看见他掉眼泪,没想到竟然是为我。当时我一下子慌了,但是我也实在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做,如果他已经尽了全力了,这显然不是我想要的,但是我想要的究竟是什么呢?我不明白。我也很迷茫。我对他说,我们回去吧。我竟然没有一丝想哭的冲动,有的还只是气愤。

我们就这样回来了……我目送他坐公车,看着他上了车,面色苍白的看着我笑了一下,那一刻,我的泪水夺眶而出,心猛的绞痛了一下,我看着车上熟悉的笑脸,明显的酒窝,这个人曾经是我一直爱着的人,现在就这样走出了我的生命,有缘的人为什么不能划一个圆呢?

车子渐行渐远,终于消失在我的视线之外了,我在想我们之间也该渐行渐远了吧……

 

在距离十四周岁还有两个月的时候,我跨入了高中的校门.虽然不是独立生活,却仍有着初次离家的新鲜和兴奋.因为太小的缘故,我没有住校,而是住在很亲密的大姐家中.她在农行工作,虽然论辈分是我父亲的侄女,但一直把我当自己的小孩看待,对我关心备至.

农行离学校很远,穿越了半个城区.当地的治安不太好,有时候晚上有课,女生们在路上便需要很小心,因为常会有一些小混混的骚扰----不会怎么样,却很烦人.

不过我一个男孩子,当然不用考虑这些.第一次上晚学的路上,后面有人喊我的名字,我下车回头一看,是班上的文娱委员:"晚上放学后我们一起走,可以吗?"得到一份信任,男子汉的豪情油然而生:"好的."于是我们攀谈起来,才知道原来我们都住在农行,只是相隔一栋楼而已.我那时还没有到注意女生的年龄,虽然阅读的涉猎广泛让我懂的事情并不少.后来的某一天,我问她,那天你叫我是不是鼓了很大的勇气?她答道:"是啊.我本来想放学的时候跟你说的,但转念一想,早一点和你沟通更好一些."

从此之后,我便扮演着护花使者的角色.但我依然是个很害羞的男孩,甚至不愿太频繁地呼唤一个人的名字.很多时候,没有约定,却总能看见她就在我前面.这时我就按一串车铃,她就会心地回头一笑.虽然她曾抗 议过"看来我的名字应该改为'铃铃子'了!",我依然故我.

日子平淡地流淌,我却开始察觉到一些不平常的暗示.在只有星星的夜里,她告诉我:"月亮就在我身边";偶尔没有骑车,她对我说:"好喜欢和你这样走着"......

我没有回应什么,却记在了心里.我开始考虑这个问题.我来自于一个当地的大家庭,这个家族的一些经历决定了我不能像一个很普通的高中生一样无忧无虑,从小时候起,我就背负着家人太多的期望.在目前的阶段,我所走的路都还是家人所设定好的,我只需要努力走下去.在我的身后,有那么多人在关注着我.我没有任何借口让他们失望,更何况,我的本性是好强的,我要求自己尽可能作得比别人好.

只是,虽然比同龄人多一份理智,太年轻还是决定了我不能很好地处理和把握好一些事情,比如说学业和感情.我想,该作决定了.

一个周六的上午,我约了她出来.----不算约,而是校方临时取消了一次补课,别的同学都走了,偌大的教室里只剩下我俩在看书.于是我对她说了家庭的经历和关于我自己,毫无心理准备的她意识到了什么,渐渐失去了笑容,当我把意思说出来时,她的肩膀抽 动起来.我觉得自己是那么的狠心,但却没有办法.第一次拒绝坐上我的车时她的身体在发抖,我宁愿相信是因为那天的风很大,很大...... 

那天中午正好是大姐过生日,大家在大伯父家庆祝了一番,没有谁注意我的反常.我独自踩着单车回到了农行.在楼前的小道上遇见了她,她对我说:"我觉得突然之间老了许多,都有白头发了."我无言以对.我不知道自己作得对或错,便答应了陪她到同学家去还书.路上的沉默让我觉得应该说些什么,她想听的?也许吧.我突然冒出一句,"我喜欢你".她看着我:"你说什么?我没听见."我一字一顿地说:"我--喜--欢...""好了好了,我听见了",她很高兴.我们又开始说笑起来,和以前一样.

其实在那天之前,我正在考虑怎么样对她说的时候,大姐已经发现了我的情绪变化,她旁敲侧击:"你这几天怎么有些精神不集中?"那天之后,我们上学或放学都约着一块走了,也总有着说不完的话题.学校有一次包场电影,那是我第一回和女生一块儿看,当然没有什么浪漫的镜头出现,我的注意力都集中在电影上了.现在想起来,她会不会埋怨我当时不解风情呢?

包括在隔壁班上任课的另一位姐姐在内,大家很快都发现了我的异常,虽然我自己知道我内心里是没什么的,坦坦荡荡.

该来的时刻终究会来的.

期中考试之后,我准备和大伯等人一块儿回家.在农行门口等车的时候,我看见了去晨练的她.我们聊了起来,我完全没有意识到一辆汽车的慢慢驶近.

车窗开了."X X,"大伯在叫我.我和她告别就上车了.

大伯的脸很阴沉,我不敢说话.大伯在家庭里的权威是绝对的."那个女孩子是谁?"车开动之后,大伯终于开口了."...一个同学."大姐把话接了过去,"既然提了头,我有些话想对你说."她便对我说起了早恋的坏处以及很多的例子,我没有申辩,因为我知道他们的出发点是为了我好,是恨铁不成钢(在他们看来是这样).我已经习惯于这样的关心,也知道很多时候需要从对方的角度去理解问题."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我这样要求自己.

回校后,我便疏远了她,现在想起来,当时还是太小了,不懂事,我甚至找不到一个合适的机会把这些告诉她.她不明所以却又不好追问.终于,通过另外一个好朋友的传达,她问我:"我是什么地方得罪了你,还是做错了什么?"在一个"偶遇"的晚上,我告诉她,"你没有错.如果一定要问原因的话,你就想想那天中午我所说的话吧."

年少轻狂的我在之后的一段时间里,由于不明白别人的心理,又时常有莫名其妙的话语,我想更加伤害了她.

高二的时候分文理科.我在理科,而她去了文科班.见面的次数便少得多了.只有一回,一位好朋友捎来一句话,"她问你还好吗?".

冰封的日子开始解冻,是在她有男朋友之后了.当初的伤害让我更真诚地祝福她能够每天都开开心心,她男朋友也许比我更适合做到这一点,我想.有一次在农行门口相遇,似乎忽略了过往的一切,也似乎只是刚认识的朋友,我很自然地向她打招呼,没有一丝一毫的尴尬,她也笑着回应.我发现,原来我们一直都还是把对方当作好朋友的.我们很关心地问起对方的一些情况,也问起以前同过班的人的情况.当说起某某某至今保留着一个坏毛病时,我们会心而笑.

眨眼之间,三年一晃而过.于是,承受不起分离的沉重的学子,一个个都尽情地在毕业留言册上宣泄着年轻的激情和离别的哀愁.

在我的留言册上,她这样写道:"当日子长成丛林,才发觉我们已相识三年.曾有过和风细雨,也曾失手打碎过友情的花瓶,忘掉过去不好的回忆,好吗?朋友,不管你走到哪里,有一只手,愿意关注你的肩头..."在同一页的下方,她还写道:"拿到你的留言册,感觉很复杂.真的,觉得我们就像二次曲线一样.在一个美丽的下午,我会请你到我家里做客,所以地址什么的现在就不写了.祝你在以后的日子里开心!"

这是我记忆里对她最后的印象,之后便没有再联系.

现在是夏天,学校的广播里却在放着<<晚秋>>,让我想起秋风萧瑟里的落叶飘零,于是,我写下了上面的文字.

我想说的是:女孩,祝你一路走好!

 

暴雨,狂飙怒吼的暴雨毫不留情地冲刷了令人闷的发火的炎热,片刻之后,新新然的一个世界,悄然出现了。

多好的天气。我想,要是能出去走一走多好。只要我穿上鞋,立刻就能出去,可是我没有,我觉得距离我出去的心情还要差好大一截。因为少了她。

不管有什么好东东都要想着我哦。她曾这么对我说。于是,一个笑话,一支新笔,一盘影碟,都是我们共享的。没有她在我旁边,我很少自己完成一件没曾见过的事情。今天雨后的天气,就是很好的东东。很自然地,我想起了那个细雨绸缪的晚上。

她在完成了在天津的学业之后,就要回去了,她临行的前一天晚上,是微蒙的小雨,丝丝地,挂在我们的脸上,我们走在无人的大街小巷上,十点多钟的夜,那么的宁静。我们走过了漆黑的市场,来到了海河旁。

天津的海河,水波荡漾着我多少萧瑟的回忆。在这里,有天津的火车站,每一声的汽笛,都牵起我心中的漪漣。也就在里面的熟悉的七号车厢的门口,看见我的梦。广场桥上,我们向着河中,丢了硬币,至诚地许愿。在那天晚上,我们在荡着点点的灯光的海河边,默默地走着,很少说话,因为此时已经是无声胜有声,一切言语都已经是多余的了,只须借助着微微潮湿的空气和清新的泥土的香,传递我们的离别愁。

我们在桥上看夜景,看即将把我们分开的火车站,听着那偶尔一声声的汽笛,哀鸣着。进站的笛声带来了多少曾经破碎的心和欢笑的泪水,远去的笛声,又要撕破多少紧紧相连的心,带来多少柔肠寸断的痛苦,谁能知,它要驶向何方,更有谁能知,再相见是何年。窗上薄薄的透明的玻璃,将两个人,无情地隔离在两个世界里,一双盈盈的泪眼相望,近在咫尺,却又不能够执手,比那“执手相看泪眼”,又添了几分哀伤。倒映在水中的慢慢荡着的灯光,相比于白天里尘世的喧嚣,夜景宁静而且祥和。曾听过一句话,空白也是一幅画。充满了思念的夜就是对这句话的最好的明证,潮湿的空气和清新的泥土的芳香,使那个令人心碎的夜晚增添了无尽的悲凉和美丽。但是世界上最美丽的风景,莫过于在我身边的她。

她的长发在风中飞舞,既不怠慢,也不焦躁,很随意地,一下,一下,拂过她的小脸,她偶尔抬起纤细的葇荑,抚一抚长发,动作很文静,很优美,教我终生难忘。很朴素的一件浅色的连衣裙,慢悠悠地舒展着,围着她的双腿。浅黄色的裙,在那一刻竟然是那么的艳丽。正所谓“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桥上看你”。我不知道她是否装饰了别人的梦,但,我的梦,因为她而让我流连忘返于虚幻的世界里。我记的我看得她呆了,难以用我的拙笨的手描绘出她的美丽,记在了心中,一辈子。

以前中午在一起吃饭的时候,我总是不眨眼地带着微笑盯着她看,她拿调羹的手,手指微微翘着,慢条丝理地向小嘴中一口口送。我痴痴地盯得她经常令她很不自在,她推我的头向电视一边,说你看电视好不好,不要看着我。我呵呵地傻笑:“电视哪有你精彩呢!”。的确,没有什么比她更加美丽,在我的眼里,全部世界就凝聚在她一个人身上。

是的,她就是我的整个世界,我的生命为之奋斗的一切力量的源泉。如果没有她,我早就崩溃在高三那一年惨无人道的日子里,总有一根看不见的丝线吊着我,使我布满伤痕的身体从没跌倒在黑暗的路上。我知道,她期待着我的大学录取通知书,于是我拼搏我付出,已经不再仅仅为了我自己去奋斗,还有另一个人的全部,但是我心甘情愿,甚至是欢喜。因为有一个那么美丽的女孩,在我的身边,一步也不离开我。高考后,我像是沿赤道走了2π弧度一样地疲劳,但是当我接到了天津大学的录取书的时候,我露出了一丝平淡的微笑。我终于满足了她的意愿。虽然不及清华北大,但是她看见它的笑容,已经很美了。

那个细雨绸缪的晚上,我们真正懂得了什么是离别,也懂得了什么是珍惜。那时候,我已经爱她很深,但是,我始终鼓不起这份勇气,问她是否也爱我,只曾在开玩笑中,我要她以身相许,她从未说不。

我们被深深的分别的痛苦所包围,终于用亲身的悲痛明白了只有失去才知珍惜的道理,还悟出了新的道理,当知道即将失去的时候,感情,最为芳醇。那一晚,我无声地对她说了一千遍:“我爱你。”周围的一草一木都在为我们低声地哭泣。清新的空气中,充满了淡薄却又浓厚的哀凉。离别愁,离别愁,别后的期待更是愁上添愁。曾无数次在梦中的七号车厢的门口见到她,调皮的笑容,轻盈的步伐,沉重的书包。一切如同现实般那么的真实。每个下雨的夜晚,我都要站在窗前,张望着,在黑色的夜里,我看到绸缪的细雨下,桥上的我们,能够看到她飞舞的长发和素色的衣裙,以及她轻扬的葇荑。似乎能看破重重的夜,看到她在那里,在乌黑发亮的钢琴前端坐,纤细的十指在黑白相间的琴键上欢快地跳跃。待到周围一片寂静之后,我锁起自己在我的屋中,拿出她的照片,一张,一张。

多少个忧伤孤单的日子,多少个纯洁的雨夜,多少句我心中的呼唤,排成长长的一列,从我面前依次飘过,消失在宇宙里,镶嵌在沉沉的夜空中,化为一颗颗星,点缀我空虚的心灵。它们陪伴着我,度过了每一个相思的不眠之夜。

冰封雪又消融,草枯花再盛开,三百六十五个和梦中的她,长相厮守的日子...

尝遍人世间沧桑的心终于无法抚顺,旧时的伤疤尚未痊愈,又增添了新的伤口,一滴滴的鲜血,溶解着我的全部,温温暖暖地流遍我的全身每一个细胞,每一根痛感神经,无时不刻带给我最痛苦的回忆,我却又拼命地回忆和她在一起时的一切。有期限的离别在高三的暑假里变成了无期,最不如意的事情往往发生的最为顺利。当我接到那个电话的时候,世界就静悄悄地消逝在我面前。守着一纸薄薄的通知书,赢得了我和她共同的前途,却输给了那个经商的小兔崽子。

孤寂无人的夜里,我寻觅得一阴暗的角落,放悲声对已远去的她一次次地说:“我爱你一生一世!”,直到天堂的阳光暖暖地照在我身上,驱散去寒夜的冷。失去的永不会再来,想要昨日重现,只有等到我的血液流干,我的灵魂再度来到这个世界上。来世里,我会再认识她,会再爱上她,会娶她为妻,会完成今世未能完成的诺言;会让她,扶着我宽厚的肩膀,走完我们的一生一世。雨停了。一阵清风吹过,海河水荡起了几片水波......

 

其实《易经》和鬼怪之类的事物本没什么直接关系,人们却以为两者属于同类,可能是因为都比较“神秘”吧。

不可否认的是,在易学行业久了,接触这类事物确实比较多。作为一个理工男,绝不相信无缘无故的“灵异”,凡是都要有依据。

谈到鬼魂就不得不提到“阴阳眼”、“天眼”,因为阴阳眼才能看到“看到”鬼魂,“天眼”和“阴阳眼”理论上其实一样,只不过所在频率不同,“阴阳眼”主要看“阴”,而“天眼”看阳。今天主要探讨鬼魂,所以关于“天眼”暂不多述,过几期再详谈。

“美图”-无处不在

大家读灵异故事的时候,发现“阴阳眼”基本都是天生的,且每个人看到的“鬼魂”形态是不一样的。之所以有这种现象是因为每个人的“阴阳眼”开启程度不同,因此会有不同的形象,这也与自身的知识、意识有关。

倘若一个拥有“阴阳眼”的人经常思虑颇多,多计较,心中有怨,那么看到的“鬼”的形象往往是比较吓人的;如果此人比较乐观,心中常常有慈善之心,这时候看到的“鬼”往往是比较正常的形象,并不吓人;倘若心境比较通透,根本就不信鬼神的人,看到的则是不同颜色的“气团”。

简言之:“阴阳眼”是天生的功能,人的心境是“滤镜”,你看到的基本都是经过你的“心”ps过的形象,至于是美图还是丑化,自己说了算。

那么鬼魂到底是什么形态呢?实际上,鬼、魂、魄三类状态是不相同的,概念也不一样,下面解释下:

鬼的概念

“穿着白衣、披头散发、飘来飘去、来无影去无踪”,大多数人对鬼的概念如是。正确的定义是:人之余气谓之鬼。如同行驶中的汽车,不再加油门后也会因为惯性向前行驶。正常人有两部分构成:身体、精神。当人的身体机能停止后,精神在一段时间内逐步消散,而不是立刻随肉体消散,在没有完全消散干净时则称之为“鬼”。

这也是为什么发生灵异事件中,见到的鬼大多都是去世没多久的,似乎没有人见过秦、汉、唐、宋、元、明时期的鬼吧?

存留要素

鬼在消散过程中有快有慢,与意识和环境有关,意识越强烈的则消散越慢,意识越弱的消散越快。这个意识强弱与我们常说的毅力有关,但不完全靠毅力,还与留恋、挂碍有关。

另一个角度而言:含冤、自杀、牵挂这类死去的人消散的则特别慢,倘若某个人含恨而死,又死在一个阴气特别重的地方,那么这种意识保留会更久。所以古人对罪大恶极的犯人行刑时都选在“午时三刻”即11:45左右,这时是阳气最旺的时候,而且一定会在太阳下面广阔的地方行刑,这样会使“鬼”迅速消散掉,连鬼都没得做。(正常的一般正午行刑,这时候极阳负阴,还能存留点的,前提是赶快找到没阳光的地方…奔跑吧,小鬼(⊙﹏⊙))。

生存环境

前面讲到“鬼”的存留还与环境有关,“鬼”为信息类的事物,必须有载体才能存留的更久,而任意具有“阴”属性的事物均可以为载体,甚至草木、石头也可以。需要注意的是:黑白照片、雕塑等凡是带眼睛的形象体更容易被依附,这也是为什么平日里的黑白照片没什么感觉,但遗像的照片就显得格外不一样…

来啊,互相伤害

因为“鬼”怕阳气,因此在没有依附的条件下或者本来就不想依附时,“鬼”会停留在阴影处。又因为“鬼”的质量很轻很轻,有时候一阵风吹来就能吹跑,这时候人若被这个风吹到,会忽然感觉打个冷颤或者一震,然后就生病喽。

夏天时一般别沿着很窄的阴影处行走,特别是中午12点到下午2点之间,这时候有些鬼也躲在那,你想,一个人直冲冲的向“他”走去,他要是避开就得被阳光烤,不避开则被人冲撞,两者取其轻还是跟人撞吧。

其实“鬼”怕人,人的体外有一层阳气,撞上后“鬼”会觉得热,恰好“他们”怕热,如同我们人撞上“鬼”会冷一般,结果是都会不舒服。当然,运势极衰、体质极差、心中有大怨者不在此列。

 

意外表白

张莹莹站在路边的大树下,漆黑的夜色和树的阴影将她重重包裹,让她如同隐藏在黑暗最深处一样。

她看着孙迎新抱着篮球从远处走来,在路灯的照耀下,他健硕的身体显得格外挺拔。孙莹莹的心忍不住“怦怦”地跳了起来。她想走到孙迎新面前讲出埋藏在心中的一句话,但是终究没有鼓起勇气,只好又一次目送暗恋的男生渐渐走远,然后责怪自己不够勇敢。

张莹莹失魂落魄地从黑暗中走出来。等她回到宿舍楼前时,发现有一大群人在那里围成一圈,圈中央的空地上被人撒满了玫瑰花瓣,并用点燃的蜡烛摆出一个心形——是谁在向谁表白呢?

这时,她的室友王晓丽看到她过来,喜出望外地把她拽进圈里,激动地说: “莹莹,你太幸福了,有个帅哥要跟你表白哦!”

一个长相英俊的男生捧着一大束玫瑰花走到她面前,单膝跪下说道: “莹莹,我很喜欢你,我们在一起吧!”这个男生叫李儒文,是她另一个专业的同学。两人虽然认识但并没有什么交集,张莹莹很诧异他为何突然向自己表白。

“在一起,在一起,和他在一起!”

四周突然响起响亮又整齐的喊声,围观同学的情绪瞬间被李儒文点燃了。他们一个个像打了兴奋剂一样,声嘶力竭地高喊,而且声音越来越高,丝毫没有要停下来的迹象。张莹莹觉得他们的表情竟然变得有些狰狞,如同一群野兽围着猎物嘶吼一样。

张莹莹感到又茫然又害怕,说了声“对不起”后,急忙将身旁的人推开跑上楼,然后躲在床上用被子蒙住头。随后王晓丽也回到了寝室,一边可惜地叹气,一边埋怨她不懂浪漫。

不知过了多久,张莹莹掀开蒙在头上的被子,发现已经是午夜了。一阵令人毛骨悚然的咀嚼声响了起来——声音是从风铃那里传来的。但是现在窗户是关着的,根本没有风,而且风铃的声音也不是这样的。

张莹莹抬头向窗子方向看去,只见窗边的风铃竟然变成了一颗倒挂的人头。人头上面密密麻麻地咬着一张张嘴,将那颗人头咬得血肉模糊。那颗倒挂人头上垂下的长发成了风铃线,原本上面的玻璃珠变成一颗颗眼珠,用令人毛骨悚然的目光看着她。

突然,人头一阵剧烈地抖动,上面那些嘴“咯咯”地怪笑起来,然后慢慢往下爬,一个一个地挂在头发上,变成了“风铃”上的“铃铛”。它们对着张莹莹齐声高嘁道: “在一起,在一起,和他在一起!”

旁边床上的王晓丽也被惊醒了。她看到眼前的诡异情景,急忙推了张莹莹一把,喊道: “快答应它,和李儒文在一起,不然你就没命了!”

张莹莹听后下意识地说道: “我答应和他在一起。”

一阵寒风吹来,窗边的人头消失了,风铃又变成原来的样子,但是原本关着的窗户却打开了。

张莹莹的手机突然响了,是一个陌生号码打来的。她接通之后,里面传来李儒文兴奋的声音: “莹莹,我就知道你会跟我在一起的!”听着他高兴的声音,张莹莹心中充满了恐惧:她刚刚答应了恶鬼,下一秒李儒文竟然就知道了。

就这样张莹莹和李儒文成了情侣。但是没过几天,王晓丽却气呼呼地告诉她,说她看到李儒文跟另外一个女生在一起,他们两个人正在学校湖边约会。

还有一个

张莹莹对李儒文没有什么感觉,听到王晓丽的话后也并不在意。但是王晓丽却怒不可遏,拉着她要去找李儒文算账。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詭異b-夜不成眠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