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 骇人的刑具
黄春姑通奸杀夫案上报到省提刑司核审,核审官是位姓刘的巡检,他反复核审卷宗。觉得此案疑点不少,最明显的就是田大壮难有作案的时间。据案审记录,黄秋生和潘牛儿一致指认,那天他们三人一块回到小黄庄后,已是半夜了,田大壮和潘牛儿同居牛棚看牛,一块儿睡下的,第二天又一同起身牵牛耕地,一天下来耕了二亩地呢。就算田大壮半夜里趁潘牛儿睡熟爬起身,走三十里山路到张桥去杀荣三,天亮前是无论如何不能再赶回小黄庄的──哪有不到三个时辰能摸黑走上六十里山路的?除非他是“飞毛腿”!
刘巡检又将田大壮和黄春姑提到省提刑大堂重审。两人一见那红白水火棍和骇人的刑具,脸早吓白了,招供的话同原卷宗上的记录丝毫不差。审了一会儿,陪审的差役一个接一个地有事出去了,最后连刘巡检也被提刑叫去问别的事了,偌大的大堂竟只剩下了田大壮和黄春姑两人。田大壮觑得无人,胆子稍稍大了点,一个劲地埋怨黄春姑不该屈赖他。黄春姑羞愧不已,泪下如雨:“我……我实在受不了那拶子,十指连心疼哪。我不招出奸夫,县老爷会拶死我的!可外姓男子除了我丈夫之外,我只认识你和潘牛儿,就……就指了你。如果有来世,我愿做牛做马回报你……”田大壮一声长叹,双泪迸流:“也罢也罢,责怪你也是枉然。县老爷的大刑我一个七尺男儿也熬不住,别说你一个弱女子了,只可怜家中我那六旬老母……”
黄春姑和田大壮怎么也想不到,刘巡检和刑讯的差役们全是故意离开的,他们两人的对话早被事先藏在密柜中的文书一字不漏地记下了!
刘巡检这下对二人的冤情更明白了,只是若按例将此案发回古黄重审,朱知县定会再用重刑,二人依旧是“杀人元凶”!刘巡检思之再三,经请示省提刑,讨了一纸公文,以黑风口恶鬼系列伤人案未结为由,前往古黄会审。
再说自荣三被杀后,黑风口的那两个“恶鬼”闹腾得更厉害了,两月不到又有几个行人被吞吃了脑袋。朱知县不信有什么恶鬼,却揪不出凶手,正在发愁,忽听省里专门派员来审理此案,不由喜不自禁,把所有卷宗一股脑儿交给了刘巡检,还发签命县里所有的捕快都听从刘巡检的指挥。
刘巡检遍阅卷宗,发现所有的被害人都被恶鬼割了头,而荣三恰也少了头,可以肯定荣三也是恶鬼所杀。但别的受害人都是在黑风口被杀的,只有荣三一人是在家中被害的,如此看来荣三恐怕自有招祸的隐情。
刘巡检带着捕快们径去张桥,先打听一番荣三生前的详细情况。村民们说荣三自小便独自离家,出门闯荡,谁也不知他去了哪儿。两年前,十来年不曾回家的荣三突然衣锦还乡,买宅地盖起高大的房舍,手头也格外阔绰,娶来了美娇娘黄春姑。迎亲那天,黄春姑珠翠满头,轰动一时,据说全是荣三送的……
荣三在外面到底是怎样发财的?刘巡检肚子里结成了疙瘩,便命捕快们先将荣三的新居细搜一番。一搜之下,竟搜出了一堆古怪的物件,什么长把小铲子、扒子、镟子、启子、小手锯、浸了麻油的绳子、土黄油布伞、牛筋皮手套等,还有一个软羊皮做的长筒子。
“啊,这些东西全是盗墓用的工具,瞧,这些铲子扒子什么的是刨坟的,镟子启子是开棺的,土黄布油伞是用来遮光的,至于那个羊皮长筒子,是钻墓道时用来通风的……”一个见多识广的老捕快失声叫道。
在俄罗斯远东地区的索伯洛因村,西伯利亚虎被视为巨大财富的象征,也是该地区村民争相追捕的猎物。然而有一天,索伯洛因人却惊骇地发现,猎手与猎物的角色发生了逆转,西伯利亚虎在人类的步步紧逼下竟绝地反击。于是,充满血腥的博弈和鏖战爆发了!
★ 离奇猎杀 ★
特鲁什是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动物学专家,致力于俄罗斯远东地区西伯利亚虎的保护工作。特鲁什的工作充满了危险,这种危险并不是来自凶猛的老虎,而是人类。偷猎者手中都有武器,个个都是亡命之徒。
1997年12月5日,特鲁什接到了一个令人不安的电话,称索伯洛因村一名叫马尔可夫的男子遭老虎袭击身亡,死者马尔可夫可是一位偷猎的老手。
特鲁什与马尔可夫打了几十年的交道,可谓老对手了。马尔可夫头脑灵活,能自制猎枪。最初,他猎捕的对象只集中在野鹿等中小型动物身上,用它们交换烟酒糖等生活必需品。近几年来,因为受到西伯利亚虎巨大利益的诱惑,马尔可夫转而打起了老虎的主意。
听到马尔可夫的死讯,特鲁什头脑中的第一反应便是马尔可夫在捕猎老虎时,受到惊吓的老虎“自卫杀人”。然而,当他赶到事发现场后,却发现真相并非如此简单。
马尔可夫的尸体是在他所居住的小屋以南大约30米的地方被发现的。
特鲁什和两名同事沿着雪地上的足迹退回马尔可夫的小屋,在这里,特鲁什发现了比吃人现场更让他震惊的东西。小屋四周布满了西伯利亚虎巨大的足印,从它们的深浅以及被雪覆盖的程度可以看出,这只虎已经在小屋周围转悠好久了。
仔细勘察过现场的所有细节后,特鲁什面色凝重地说:“这只虎的目的非常明确,它不是偶然地遇到马尔可夫并吃掉了他,而是窥伺已久,专门针对马尔可夫,它是有预谋的!”
老虎为什么要预谋吃掉马尔可夫?一般情况下,西伯利亚虎不会主动攻击人畜,而且在大多数猎人与老虎的冲突中,手无寸铁的老虎时常处于劣势。而像这次,一只虎居然在暗中窥伺了一个人这么久,然后才找准时机咬死他,的确是非常罕见的。
★ 危险“猎手”★
特鲁什带着疑问走访了其他村民。
“他招惹了一只虎,那只虎总是跟着他不放。”村民们的说法印证了特鲁什的猜测。他到底做了些什么?特鲁什询问原因,人们却变得有些闪烁其词,最后有人不大情愿地说出,几个月前马尔可夫曾杀死过一只小虎崽。大家都猜测,这是虎妈妈为子报仇来了。
只是,杀人现场遗留的虎足印巨大,根据特鲁什的经验,那并非一只雌虎,而是更加凶猛的雄虎,应该还有什么被人们忽略的细节。在特鲁什的引导下,人们开始仔细回想。半晌有人补充说:“他抢走过一只虎的食物。”
事情发生在大约半个月前,那只虎刚刚捕获了一头野猪,正准备享用时,被进山捕猎的马尔可夫看到了。马尔可夫本想来个一箭双雕,可是子弹打偏了,老虎逃进了森林。不过马尔可夫白捡了头野猪也很高兴,最近他的生活极其糟糕。他用野猪换回了食物和烟酒,暂时解决了温饱问题。但从那以后马尔可夫就总在自家附近发现老虎的足印。马尔可夫的妻子很是担心,带着孩子借住到亲友家去了。而马尔可夫留了下来,野心勃勃地想要捉住这只自己送上门来的猎物。
只是,一次偶然的虎口夺食就能引来老虎如此疯狂的报复吗?特鲁什告诉人们,雄性西伯利亚虎的占有欲极强,而且睚眦必报,当涉及它们的伴侣及食物时更是如此。
特鲁什希望这起惨剧能够让索伯洛因人警醒,从此能与周围的野生动物友好地共生下去。可是,噩梦只是刚刚开始……
在马尔可夫被杀约一周后,年仅20岁的青年安德烈的残骸被人在塔克哈洛河边找到。他当时去河边查看自己的蜂房,那里还有他设置的两个简易的用来捕捉小动物的陷阱。
现场与马尔可夫被杀时同样凄惨,甚至啃食得更加干净。恐怖的牙印和雪地上的巨大足印表明,凶手很可能是同一个家伙。
特鲁什黯然无语,他现在不得不认清一个自己最不愿接受的现实,那就是,马尔可夫不计后果的行为迫使那只西伯利亚虎改变了自己的习性,变成了捕猎者,只不过狩猎的对象是人类!“我们必须杀死它,为马尔可夫和安德烈报仇!”有人高呼,村民们个个摩拳擦掌,群情激昂。
★ 悲剧较量 ★
在特鲁什的极力劝说下,愤怒的村民们终于答应放“凶手”一条生路,将其活捉送进动物园。大家一起动手布置了陷阱,特鲁什买了一只小羊,特鲁什将羊扣在了一只大铁笼下,而陷阱也改成了更加隐蔽的套脚机关。
黎明时分,住在村民尤科夫家里的特鲁什被一阵凄厉的羊叫和狼嗥声惊醒。看来有狼误入了圈套,特鲁什赶紧跑出门,还没到陷阱跟前,他们脚边的猎犬突然冲着树林发出惊恐的狂吠。特鲁什马上警觉地举起枪,大叫道:“就是它!”
那是一只体型庞大的西伯利亚雄虎,六岁左右,正值壮年,此时正站在一棵大树旁虎视眈眈地盯着特鲁什。难道它的捕猎目标不是前方那只咩咩叫的小羊,而是他?两人一虎就这么紧张地对峙着,空气无比紧张。
半晌,老虎率先放弃了,它缓慢地向后退去。特鲁什发现,它走起路来一跛一跛的,很可能是捕杀马尔可夫时被他的霰弹枪打中的。
转眼十几天又过去了,又有一个村民不幸成了老虎的美餐。在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后,特鲁什不得不作出了艰难的抉择:为了保障村民的生命安全,杀死他曾想保护的对象--那只西伯利亚虎!
捕猎小组由6人组成:特鲁什和他的同事拉祖任科以及3名当地森林巡警和来自镇上的警长克拉斯尼。
狩猎小组从安德烈被杀的地方开始沿着结冰的河向下游搜寻,在那里他们发现了老虎最近出没时留下的足迹。顺着虎的足印,几个人一路跟踪到一处布满岩石的陡峭山坡下,在这里他们失去了追踪的目标。经过商量,几个人决定兵分三路,特鲁什和同事拉祖任科一组顺着山坡中路向上搜索。
“嘿!它在附近,要小心……”特鲁什转身向不远处的拉祖任科喊道,可是他的话只说了一半就停了下来,眼前的情景让他全身的血液都凝固了:那只美丽的“大猫”此时正慢慢向坐在树桩上的拉祖任科靠近,它那巨大的身躯是如此轻盈,厚厚的脚掌踩在雪地上悄无声息,而近在咫尺的拉祖任科竟浑然不觉。
特鲁什呼地举起枪,老虎同时也觉察到了危险,猛地跃身而起,在扣响扳机那一秒,特鲁什的心撕裂般刺痛着,但他不能犹豫,唯有果断地连续扣发,打出了子弹。
随着一声震耳欲聋的虎啸,山林重新归于平静。被血染红的雪地上只留下了那只奄奄一息的西伯利亚虎,还有惊恐万状的拉祖任科。特鲁什心情沉重,他知道,这场悲剧并没有结束,只要对动物的猎杀还在继续,森林里那些本该与人类井水不犯河水的动物可能还会被逼与一直试图追逐和猎杀它们的人类展开殊死搏斗,甚至成为可悲可怖的杀手,而那将带给这里的人们新一轮的恐惧和伤痛。
彼尔是德国巴登·符腾堡州的一个十二年级的中学生。十二年级相当于中国的高三。他是学校和社会公认的一个优秀学生,学习好,热心参与各种公益活动。几年来一直坚持义务为学习困难的低年级同学进行课外辅导。
他的学校和美国一个学校是友好学校,两个学校经常互相交换学生。作为奖励,彼尔获得了去美国友好学校游学一个月的机会。当然,他的机票和饭费,都由他自己负担。对德国很多家庭来说,这笔钱并不是一个大数目。可是,彼尔的父母长期失业,一家人完全依靠领取社会救济金生活。他家拿不出这笔钱。彼尔的父母向所在地的社会劳动局申请补助,被拒绝。理由是,纳税人的钱不是用来支付学生旅行费用的。德国有很多荒唐,甚至奢侈的社会福利。因为银根紧缩,办事员对很多福利开始从严控制。
但彼尔下决心要成行。他即将高中毕业,很快将面临选择大学,选择专业等问题。他把这次美国之行看作一个很好的机会。彼尔开始利用周末时间打工,并向周围的朋友们借钱。彼尔人缘很好,有很多人愿意帮助他,所以他很快就凑齐了这笔钱。
彼尔的老师知道这事以后,对他说,这并不是解决问题最好的方法。因为学校所在的社区有很多失业者和外国移民。这些人的孩子不一定可能像彼尔一样依靠自己的力量凑齐这笔钱。彼尔应该利用这个机会,为这些孩子们争取利益。彼尔是个很热心的人,愿意听从老师的指点。
彼尔很认真地研究社会法,很认真地和律师进行准备。因为他知道,他并不是为自己一个人在打这场官司。在老师和同学家长的帮助下,彼尔把当地社会劳动局告上了法庭。在联邦社会法里有一条,如果学校组织的旅行不是在假期里,那就等同于平时的上学。对于因上学而产生的费用,父母如果无法支付,学生有权利申请补助,并且不设上限。
这个官司持续了很久,一直打到德国联邦社会法庭,一直打到彼尔从美国回来。最后,法庭判决,彼尔父母所在地的社会劳动局必须支付彼尔美国之行的全部费用。彼尔的胜利,让贫困家庭的孩子们看到了光明和希望。他们知道,只要自己努力,他们完全可以获得和别人同等的机会。
一个孩子出生贫困,并不是这个孩子的错。但如果一个社会不给贫困家庭的孩子提供一个平等的机会,那就是这个社会的错。
有一个美丽的小女孩,她的名字叫做佘艳,她有一双亮晶晶的大眼睛,她有一颗
透亮的童心。她是一个孤儿,她在这个世界上只活了8年,她留在这个世界上最后的
话是“我来过我很乖”。她希望死在秋天,纤瘦的身体就像一朵花自然开谢的过程。在
遍地黄花堆积,落叶空中旋舞时候,她会看见横空远行雁儿们。她自愿放弃治疗,把
全世界华人捐给她的54万元救命钱分成了7份,把生命当成希望的蛋糕分别给了7个正
徘徊在生死线的小朋友。
我自愿放弃治疗
她一出生就不知亲生父母,她只有收养她的“爸爸”。
1996年11月30日,那是当年农历10月20日,因为“爸爸”佘仕友在永兴镇沈家冲一
座小桥旁的草丛中发现被冻得奄奄一息的这个新生婴儿时,发现她的胸口处插着一张
小纸片,上面写着:“10月20日晚上12点。”
家住四川省双流县三星镇云崖村二组的佘仕友当时30岁,因为家里穷一直找不到
对象,如果要收养这个孩子,恐怕就更没人愿意嫁进家门了。看着怀中小猫一样嘤嘤
哭泣的婴儿,佘仕友几次放下又抱起,转身走又回头,这个小生命已经浑身冰冷哭声
微弱,再没人管只怕随时就没命了!咬咬牙,他再次抱起婴儿,叹了一口气:“我吃
什么,你就跟我吃什么吧。”
佘仕友给孩子取名叫佘艳,因为她是秋天丰收季节出生的孩子。单身汉当起了爸
爸,没有母乳,也买不起奶粉,就只好喂米汤,所以佘艳从小体弱多病,但是非常乖
巧懂事。春去春又回,如同苦藤上的一朵小花,佘艳一天天长大了,出奇得聪明乖
巧,乡邻都说捡来的娃娃智商高,都喜欢她。尽管从小就多病,在爸爸的担惊受怕
中,佘艳慢慢地长大了。
命苦的孩子的确不一般,从5岁起,她就懂得帮爸爸分担家务,洗衣、煮饭、割
草她样样做得好,她知道自己跟别家的孩子不一样,别家的孩子有爸爸有妈妈,自己
的家里只有她和爸爸,这个家得靠她和爸爸一起来支撑,她要很乖很乖,不让爸爸多
一点点忧心生一点点气。
上小学了,佘艳知道自己要好学上进要考第一名,不识字的爸爸在村里也会脸上
有光,她从没让爸爸失望过。她给爸爸唱歌,把学校里发生的趣事一样一样讲给爸爸
听,把获得的每一朵小红花仔仔细细贴在墙上,偶尔还会调皮地出道题目考倒爸爸……
每当看到爸爸脸上的笑容,她会暗自满足:“虽然不能像别的孩子一样也有妈妈,但
是能跟爸爸这样快乐地生活下去,也很幸福了。”
2005年5月开始,她经常流鼻血。有一天早晨,佘艳正欲洗脸,突然发现一盆清
水变得红红的,一看,是鼻子里的血正向下滴,不管采用什么措施,都止不住。实在
没办法,佘仕友带她去乡卫生院打针,可小小的针眼也出血不止,她的腿上还出现大
量“红点点”,医生说,“赶快到大医院去看!”来到成都大医院,可正值会诊高峰,她
排不上轮次。独自坐在长椅上按住鼻子,鼻血像两条线直往下掉,染红了地板。他觉
得不好意思,只好端起一个便盆接血,不到10分钟,盆子里的血就盛了一半。
医生见状,连忙带孩子去检查。检查后,医生马上给他开了病危通知单。他得了
“急性白血病”!
这种病的医疗费是非常昂贵的,费用一般需要30万元!佘仕友懵了。看着病床上
的女儿,他没法想太多,他只有一个念头:救女儿!借遍了亲戚朋友,东拼西凑的钱
不过杯水车薪,距离30万实在太远,他决定卖掉家里唯一还能换钱的土坯房。可是因
为房子太过破旧,一时找不到买主。
看着父亲那双忧郁的眼睛和日渐消瘦的脸,佘艳总有一种酸楚的感觉。一次,佘
艳拉着爸爸的手,话还未出口眼泪却冒了出来:“爸爸,我想死……”
父亲一双惊愕的眼睛看着她:“你才8岁,为啥要死?”
“我是捡来的娃娃,大家都说我命贱,害不起这病,让我出院吧……”
6月18日,8岁的佘艳代替不识字的爸爸,在自己的病历本上一笔一画地签字:
“自愿放弃对佘艳的治疗。”
8岁女孩乖巧安排后事
当天回家后,从小到大没有跟爸爸提过任何要求的佘艳,这时向爸爸提出两个要
求:她想穿一件新衣服,再照一张相片,她对爸爸解释说:“以后我不在了,如果你
想我了,就可以看看照片上的我。”
第二天,爸爸叫上姑姑陪着佘艳来到镇上,花30元给佘艳买了两套新衣服,佘艳
自己选了一套粉红色的短袖短裤,姑姑给她选了一套白色红点的裙子,她试穿上身就
舍不得脱下来。三人来到照相馆,佘艳穿着粉红色的新衣服,双手比着V字手势,努
力地微笑,最后还是忍不住掉下泪来。
她已经不能上学了,她长时间背着书包站在村前的小路上,目光总是湿漉漉的。
如果不是《成都晚报》的一个叫傅艳的记者,佘艳将像一片悄然滑落的树叶一
样,静静地从风中飘下来。
记者阿姨从医院方面得知了情况,写了一篇报道,详尽叙说佘艳的故事。旋即,
《8岁女孩乖巧安排后事》的故事在蓉城传开了,成都被感动了,互联网也被感动
了,无数市民为这位可怜的女孩心痛不已,从成都到全国乃至全世界,现实世界与互
联网空间联动,所有爱心人士开始为这个弱小的生命捐款,“和谐社会”成为每个人心
中的最强音。短短10天时间,来自全球华人捐助的善款就已经超过56万元,手术费用
足够了,小佘艳的生命之火被大家的爱心再次点燃!宣布募捐活动结束之后,仍然源
源不断收到全球各地的捐款。所有的钱都到位了,医生也尽自己最大努力,一个接一
个的治疗难关也如愿地一一闯过!大家沉着地微笑着等待成功的那一天!有网友如是
写道:“佘艳,我亲爱的孩子!我希望你能健康的离开医院;我祈祷你能顺利的回到
学校;我盼望你能平安的长大成人;我幻想我能高兴的陪你出嫁。佘艳,我亲爱的孩
子……”
6月21日,放弃治疗回家等待死神的佘艳被重新接到成都,住进了市儿童医院。
钱有了,卑微的生命有了延续下去的希望和理由。
佘艳接受了难以忍受的化疗。玻璃门内,佘艳躺在病床上输液,床头旁边放着一
把椅子,椅子上放一个塑料盆,她不时要侧身呕吐。小女孩的坚强令所有人吃惊。她
的主治医生徐鸣介绍,化疗阶段胃肠道反应强烈,佘艳刚开始时经常一吐就是大半
盆,可她“连吭都没吭一声”。刚入院时做骨髓穿刺检查,针头从胸骨刺入,她“没
哭,没叫,眼泪都没流,动都不动一下”。
佘艳从出生到死亡,没有得到一丝母爱的关照。当徐鸣医生提出:“佘艳,给我
当女儿吧!”佘艳眼睛一闪,泪珠儿一下就涌了出来。第二天,当徐鸣医生来到她床
前的时候,佘艳竟羞羞答答地叫了一声:“徐妈妈。”徐鸣开始一愣,继而笑逐颜开,
甜甜地回了一声:“女儿乖。”
所有的人都期待奇迹发生,所有的人都在盼望佘艳重生的那一刻。很多市民来到
医院看望佘艳,网上很多网民都在问候这位可怜的孩子,她的生命让陌生的世界撒满
了光明。
那段时间,病房里堆满了鲜花和水果,到处弥漫着醉人的芬芳。
两个月化疗,佘艳陆续闯过了9次“鬼门关”,感染性休克、败血症、溶血、消化
道大出血……每次都逢凶化吉。由省内甚至国内权威儿童血液病专家共同会诊确定的化
疗方案,效果很好,“白血病”本身已经被完全控制了!所有人都在企盼着佘艳康复的
好消息。
但是,化疗药物使用后可能引起的并发症非常可怕。而与别的很多白血病孩子比
较,佘艳的体质差很多。经此手术后她的体质更差了。
8月20日清晨,她问傅艳:“阿姨,你告诉我,他们为什么要给我捐款?”
“因为,他们都是善良人。”
“阿姨,我也做善良人。”
“你自然是善良人。善良的人要相互帮助,就会变得更加善良。”
佘艳从枕头下摸出一个数学作业本,递给傅艳:“阿姨,这是我的遗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