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错。受到高凡的影响,其弟子宋朝精研易经八占,认为四象演八占方位,八八生成六十四占,此为伏易八占。同时,宋朝认为八占应该出自乾坤学说,乃是先有天地,天地相交而生成万物,天即乾,地即坤,八占其余六占皆为乾坤子女:震为长男,坎为中男,艮为少男;巽为长女,离为中女,兑为少女。到了此时,伏易所创先天八占被正式确认,八占符号与太乙图皆为上天神赐之符,代表亚夏族传统信仰的终极真理,被称为天道。宋朝之后,同门灰子元行融合五行与八占,提出了全新的对应关系:乾(天)、兑(泽)为金,巽(风)、震(雷)为木,坎为水,离为火,坤(地)、艮(山)为土。”
“如此来看,八占之术虽非灰子一派所创,却因为高凡的努力与付出,成为灰子卜算天道的法器。”
“大良总结得太对了。高凡通过经年累月的观察、学习、归纳、总结,将先天八占的效力发挥到极致,确认了世间的六十四种发展、变化状况,并认为这六十四种变化状况已经包罗万象,故而又提出了六十四爻。由于高凡的卓著成就,灰子将其改良的八占,称之为后天八占,便是与天象结合的全新卜算大法。”艾华说着,脸上流露出一种崇拜先贤的表情。
“我听宋奇说过,华耀便是依据后天八占,确定了九宫筑术。”
“嗯。九宫指九个方位,一般将后天八占按方位与之对应,中间空开,即形成所谓的九宫八占,其对应关系为一宫坎(北),二宫坤(西南),三宫震(东),四宫巽(东南),五宫(中),六宫乾(西北),七宫兑(西),八宫艮(东北),九宫离(南)。”
“八占、九宫之术划定方位,与亚夏地图的出现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吧。”
“正是。据学城典籍藏书所载,廊中龙族部落首领比天为人睿智,曾以八占术方位之理,划分了廊中诸地,正是当今廊中许多邦国名由之来源。尽管比天对占卜术有所发挥,创造了后天八占,缔造了地图的雏形,但受生活年代所限制,他没有得到大贤之名,比肩上古先贤。”
“那的确有些可惜了。”
“大良知道吗?庄帝执政时期,除了亚夏特产输送到海外,亚夏文化、历法、纪年等亦输出海外,其中包括先天八占,推动仙莱四种元素地、水、火与风相融合。反过来,仙莱元素论又影响亚夏,宋朝就提出八占可以为四种:地和山相通,水和泽相通,风和天相通,火和雷相通。”
“由此可见,大陆之间的交流多么重要啊!”泰平不住地点头。
“正因如此,尚在襄皇执政时期,亚夏就出现一股势力,想要控制通往海外的航道。同样地,仙莱也有这样一股势力,通过打劫其他城邦,达到不可告人的独霸海上的目的。两股势力曾相互接触,由于不为外人知晓的原因,没有达成一致。”
“艾先生这番言论真令人难以置信啊!”泰平感觉到,艾华一定会有更让自己惊诧的话要说。
“我想大良一定觉得,艾某说这些是怀有什么目的吧!”艾华平静地看着泰平。
“至少到目前为止,泰平没有看出先生怀有敌意。”
“大良不愧是真正的变天者,可笑郝建之流还想逆天而行。实不相瞒,数年之前,郝建与妻子已通过卜算之法,分析各国的君主,预测到未来银夏将渐渐没落,必有新强取而代之。剔除了苍陵、蛮戎与敕胡,望海、幽蓟、铜古、雷霆和金亭虽然强大,但夫妻两人认为若无机缘,它们绝难成为未来一统天下的霸主。经过一番思考,他们选中了济国。”
“以当时各国国力而论,济国的确谈不上强大。不过,在风云变幻的大时代下,不被看好的国家往往会逆袭。”
“艾华明白大良所指。诚然,魏武率领部下及时返回宗国,指挥若定地调派兵力,在桦阳山谷外桑麻密林设伏,最终打败了雷霆三国精锐。此后,魏武借大灾之利,逐步吞并了周边的临国等诸邦,国家实力继而大涨,甚至晋升为王国,具备领辖侯国、城国之资,若是再击败一山之隔的雷霆,极有机会一统廊中,将来可与银夏分庭抗礼,图霸整个亚夏大陆。”艾华说到这里,似乎有些怒火要发泄。
“可是艾先生却感觉到,济国不会是亚夏族的希望。”
“正是。”
“为什么?”
“我刚才所说的那股亚夏势力,就是由济国侯魏抒支持的。最让人觉得可耻的是,他不想让海上贸易惠及亚夏族,只盼望襄助济国灭掉雷霆。”
“我想艾先生不是因为宗国关系,才对济国侯魏抒如此耿耿于怀吧!”泰平说道。
“大良一定对庄乙这个人不陌生吧!”
“嗯。”提及庄乙,泰平的心里恨意又生。
“真正左右那股势力的人正是庄乙。他为了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加入霸夏堂挑拨周植采取激进行动,迫使其率领船队前往仙莱大陆,探索连接无畏岛与东沙群岛的固定航线,以便达成左右天下航道的勃勃野心。当周植船队即将启航之时,庄乙竟唆使魏抒安插人手,一旦船队可能确定无畏岛,就将周植除掉。”
“艾先生是怎么知道这些的呢?”
“亚夏堂中的人说的。”艾华笃定地说道。
“亚夏堂不是已经瓦解了吗?此人所说会不会是项闻授意而为?”泰平问道。
“大良的意思是,项闻与庄乙相斗失败,故意让人散布这样的消息?”
“不是没有这种可能性。”泰平眉头紧锁,隐约觉得艾华口中的势力与商人集团有关。
三人正在交谈的时候,有人敲响雅间的门。
“进来。”泰平说道。秦昭推开房门,走了进来。
“启禀大良,大王请大良到王宫议事。”
“嗯。皮大哥,艾先生,今日实在不巧,改日我再请两位吧。”
“国事要紧,大良请便。”艾华说道。
泰平走出了雅间,在秦昭的陪同下,离开闭月阁。一路之上,泰平没有说话,细细琢磨艾华说的一切。综合游士堂的消息,庄乙看重归墟岛,很可能与控制海上贸易有关。
不一会儿,泰平一行到了逐鹿王宫。泰平在宫人的引领下,向海内归一殿走去。返回逐鹿的当晚,墨白就在海内归一殿设宴,以墨国第一公的规格招待泰平。席间,墨国朝臣都对泰平毕恭毕敬,使泰平戒备之心有所放松。
数日之后,墨白再次宴请泰平,两个人都喝多了,一起走到了王宫的游凤戏水园。站在湖边,两人十分感慨,决定冰释前嫌,共同引领墨国争霸,实现他们当初的愿望。
我应该相信善会战恶。泰平心里想着,向宫殿远处望去。这时,一队乐师正往章露台方向走,为首一人白衣飘飘,显得格外洒脱。
“那个乐师是何人?”泰平向身旁的宫人问道。
“启禀大良,那个歌者名叫李重光,是苯国闻铃镇人,父亲李羽、长兄李北斗都是著名的乐师,响誉廊中地区。李重光受到父兄的影响,对于音律、乐词与古琴极为擅长,尤其是其嗓音张驰有度,既能驾驭婉转轻柔的歌曲,亦能唱出雷霆万钧的气势。”宫人说道。
“哦。”
“苯国被金亭王国吞并之后,李重光在廊中地区奔走,妄图帮助国家宗氏一族重整旗鼓,夺回大荒城的控制权。正因如此,缇棣曾多次派人劝说,希望李重光不要参与政事,被拒绝后则派人追杀他,迫使李重光逃离了廊中,迁居到了蒲国都城辰阳。木燃大人听说大王祭扫仰天峰,便派人将李重光请到了逐鹿王宫。”
“木大人真是懂大王的心思啊!”
“大王对李重光颇为欣赏,任命他为首席乐师,培养宫廷乐人,编著带有西北疆域风格的歌曲。这个李重光果然了得,不负重望,所创曲目皆令大王满意。”
“他倒是一个人才。”泰平说着,踏着台阶,走上海内归一殿。
“哈哈,大良姗姗来迟啊!”墨白朗声笑道,从王座上下来迎向泰平。他的腰间悬挂着逐鹿宝剑。
逐鹿剑由七位廊中匠人共铸,最重要的匠人名叫东隅公,乃是恒水东岸狡兔镇人。与一代铸剑大师霸言不同,东隅公铸剑不愿意以血侍剑,更愿意挑剔铸剑之石,以及铸剑时的山水环境。据说,逐鹿剑的矿石采自天域雪山,有切金断玉的无匹锋刃。在此之前,墨白佩带的是苦心剑。
“大王恕罪。”
“你我之间,不要提到‘罪’这个字啊!”墨白笑道,显得心情不错。
“大王宣臣入宫有何事呢?”
“黑马台刚刚收到廊中与银夏帝国的消息。受到地震影响,仙女湖水倒灌九幽平原,令韩国与威国大受其困;周薇率领大军激战于东山一带,大败易教叉字军精锐,如今正在围困昭阳帝都,准备彻底消灭孤阳炙。”
“对于墨国而言,这两则消息真是佳音啊!”泰平口是心非地说道。
“大良,本王给你引荐一个人。林莽,你过来。”墨白转回身,将不远处的一人唤过来。此人长相平平无奇,两只眼睛来回乱转。
“他是?”
“林莽是雷霆蚌镇人,家族在霆山声望极高,与姬虞大王关系亲密。姬鸠发动黑色会盟之后,林家受到排挤与压制,家族产业多被充公,便暗中与魏武往来,希望借助济国的力量,重现林家的辉煌。”
“哦?”
“魏武对我若即若离,更亲近富盐镇的晏氏,令在下感到失望。为此,我带着金银财宝离开廊中,买下逐鹿城的畅春楼,又资助了青冥寺,想要为大王做些贡献。”林莽笑道,眼睛眯缝起来。
“大良可能不知道,青冥寺规模不算太大,香火却不错,主持高僧论签必中,不少逐鹿王都贵族极为追捧。现在天下形势渐趋明朗,本王想请泰平代我到青冥湖畔的青冥寺,向主持高僧讨一个吉言。”
“臣愿意前往。大王宣臣入宫,不光是为了到寺庙求吉言吧!”
“什么都瞒不过大良啊!林莽,你来说吧。”
“是。大良听说过商人集团吧!”
“有所耳闻。据说,这个组织实力不小,与白圭商坛不分伯仲。”
“没错。大良不知道的是,魏武想要控制商人集团,再独霸世间海上贸易线路,借仙莱重装战团参与亚夏争霸战。如果我们散布这个消息,魏武的伪善面目就被扯下来,将被亚夏族人所唾弃。”林莽露出诡异的笑容。
但愿大海能够包容邪恶的力量。泰平可悲地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