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江山万里云,一线光明,黑暗皆没,无限风光又如新。天下何少争霸者?数强逐鹿,王者独尊,累世功名又如何?
明媚的夏日,如同一位热情如火的娇娘,飘扬的衣袖裹着香气,撩拨男人们的情欲。百花丛中,蜜蜂、彩蝶争相飞舞,追逐飘散不去的浓郁花香,好像无数披了银甲的士兵,为了大功不遗余力。淡雅的桃花渐渐调落,更多的妖娆的花热烈绽放,争奇斗艳,宣告一种存在。参天的大树绿意盎然,矮小的树丛里藏着秘密,鳞次栉比的建筑交相辉映,墨国王都生机勃勃。
行人如织,川流不息,摩肩接踵,汗流浃背。
在逐鹿城内奔波的人形形色色,有挑担售卖的小贩,有上货的伙计,有保镖的镖师,也有趾高气扬的文人学士。他们多是为了生计奔波,在西北强大王国的庇护下,体会到高人一等的优越感。看啊,每一个人的脸上分明写着,逐鹿天下的墨国会笑到最后。
有时候,当一种国家意志被充分释放,无时无刻地不在鼓舞国人,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国人,那么这种意志将不再只是领导者的渴望,而变成了全体国人的期盼。
“逐鹿天下”就被塑造成这样的国家意志。
在这样宏大而令人激昂的口号攻势下,原本平凡得无法再平凡的国人,都会产生披甲征战的冲动,在足以影响后世的征战中冲锋陷阵,成为这浩荡历史中的主角。然而,绝大多数被历史裹挟的参与战争的人,都不过是经受炮火洗礼的蝼蚁,将在满是污泥、血水的大地上,结束自己的一生。
真正能够被后世铭记的历史主角,永远只是极少数的一群人。或者说,影响历史进程的人只有一小撮,无论这段历史是好是坏,当世的人们只能选择承受,而后世只会根据喜好,评说那些影响历史的人的功过。
毫无疑问,在亚夏历史的发展进程中,泰平将是一个绝不可能被绕过的人物。且不论史学家如何评述,放大他居功自傲的细节,删减其奇妙、玄幻的人生经历,单单是以一己之力,将苍陵改造为强大墨国,具备逐鹿天下的实力这一件事,就足以让他成为焦点。
此时此刻,这位焦点人物坐在闭月阁的二楼,紧倚雅间的窗口,望着楼下的南来北往的人,仿佛看到了三年前的自己。闭月阁位于唐博大路上,与腊梅阁比邻而居,是逐鹿王都新兴的酒楼,名气越来越大。
眼下正是饭点,闭月阁里座无虚席,伙计忙得不亦乐乎,菜香与酒香溢满整个酒楼。雅间格调不俗,摆着盆景与花架,还有一个妙龄歌伎斜坐,柔指拨弦,歌喉婉转,吐气如兰。
泰平的对面坐着皮冬,斜对着灰子艾华。艾华出生于共云山大云峰下的大云镇,家族是云堡封城的一大氏家,与栾家的关系非常好。艾华在灰峰求索多年,卜算之术有所成就,曾经被雷霆王室器重,成为王宫的红人。
后来,艾华被雷霆大宰范成陷害,灰头土脸地离开廊莽王都,到昭阳投奔好友黄奇。黄奇是昭阳的名流与富商,在琼文路开了一间羞花阁,招待喜欢猎奇的富家子弟。黄奇对鬼城十分痴迷,通过别人的介绍,与皮冬成为朋友,常常深入鬼城内部。正是在黄奇引荐下,皮冬和艾华成为朋友。
眼见帝国局势风雨飘摇,黄奇决定留一个后手,就在逐鹿打造闭月阁,试图融入墨国权贵圈。自从大漠国控制了银河北岸,黄奇意识到昭阳必将易手,于是决定乘乱离开帝都,并约皮冬与艾华同行,一起来到了墨国。
重新见到皮冬,令泰平十分感慨。三年之前,泰平在皮冬的庇护下,得以藏身昭阳东城,深入神秘的鬼城,亲眼见证纳兰的死,以及十分古怪的盲眼预言师。后来,泰平离开昭阳,皮冬、古同与方云杰在银河岸畔相送,表达了襄助他为泰家复仇的意愿。
“皮冬没有想到,黄奇的闭月阁生意如此好。”皮冬一边说,一边端起酒杯喝了一口酒。
“想必黄奇自己也没有想到吧。”艾华说道。他长得高高瘦瘦的,眼睛特别大,而且很有神。
“两位初来逐鹿,还有不少好去处没看吧!”泰平将视线收回来,微笑地看着皮冬,又看了看艾华。
“当然。不过,逐鹿王都毕竟不及昭阳,尤其是没有鬼怪出没的鬼城,倒是让我怀念帝都了。”皮冬说道。
“泰平看得出来,皮大哥对鬼城念念不忘,想必没少在鬼城流连,见识过不少奇闻逸事吧。”
“如果不是战事影响,皮冬真不想离开昭阳。”
“我听扶爵说,你们曾一起进入鬼城,窥探到极其难得的一幕。”
“是啊!同行者还有扶爵的好朋友向晚,而我们发现向晨竟是亚夏堂的赤铜阁主,着实被吓了一大跳。”皮冬回忆往事,脸上显出一丝忧虑。
“皮大哥似乎有所担忧?”泰平问道。
“亚夏堂虽然土崩瓦解,几位阁主却未受到冲击,仍旧是帝国权贵,可见若不能够推翻旧体制,这种局面难以改变啊!”皮冬颇为感慨地说道。
“艾先生有何看法?”
“治国平天下,艾华怎么及得上大良呢?不过,我进入了鬼城,能够明显感受到一点:打造鬼城者必是天人。”
“何以见得?”泰平饶有兴趣地问道。
“鬼城建筑处处让我感受到易经八占的影子,却又找不到一点易经八占之术的痕迹,如果不是此人玩转了易经八占,就是他并非世俗之人。”
“哦?泰平想请教一下,易经八占有何玄妙之处?”
“‘天地万物变易之学,预测命数吉凶福祸。’这是八占术最初的根本,即伏易用八种符号来代表自然界的八种现象,再通过这八种自然现象的演变规律,进而推及人事规律,希望达到天人合一的世界观。泰平大良对此一定有所了解吧!”
“我听宋奇讲过。”泰平微微一笑。
“对于易经八占的形成,灰子大士高凡曾有过自己的论述。他对弟子提及八占之源,乃是古代对世间基本生成、相应日月的阴阳关系、人生与世间思考结合的观念,很可能是后世名人所造,借用伏易之名而已。据高凡所说,易经八占记录有‘易有太乙,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占。’太乙被认为是如今世人普遍承认的宇宙,两仪则指天地,四象就是四季天象,如长日照的夏季称太阳,短日照的冬季称太阴,春是少阳,秋是少阴,万事万物都在八占之数中。”
“不少绝世武功便以两仪、四象为根本。”泰平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