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幽镇的战略地位非常重要,被誉为廊中的“神仙索”。
远在神龙纪时代,九幽山南坡脚下就是仙女湖,使得大山一带百姓难通东西,只得翻跃九幽山,往往在山中遇到虎豹丧命。尽管道路难通,土著难得其妙,九幽山脚倒有了一个好处,便是成为关押犯人的好所在。当时,九幽山被龙族人控制,于山谷中建了石牢,关押了不少反抗龙族的犯人,还有一些龙族失势落难的贵族。
在那些囚犯之中,有一个人擅长绳技。传说绳技可以通天而上,直奔穹空九霄云,还可以隔空取人性命。龙族有一个位高权重的人物,乃是比国开国元勋的后代贾浩,特别喜欢稀奇古怪的江湖技艺,达到了异常痴迷的程度。他听说这个犯人有神技,便请掌管律司的大臣开了方便之门,想要亲眼看看那犯人的表演。
九幽山牢狱长得知消息,自然不敢怠慢。他将那犯人找来,好吃好喝好招待,希望他能够表演成功,令贾浩一行高兴,以便让自己获封受赏。当然,狱长更想攀上贾浩的高枝,为自己谋一个好的前程,或者调回亚干供职。那犯人满口应承,还颇为神秘地说,贾浩会赏他一柄宝剑。
表演当天,九幽山牢狱院中站满了人,手执长矛的守卫全部出动,把守了九幽山谷的各个路口。贾浩趾高气扬地坐在圈椅里,一边吃着瓜果,一边与同行权贵闲谈,准备看一场好戏。那犯人被狱长带到院落中央,表情显得极为笃定与平静,好像一点也不害怕贾浩。
待众人禁声不语,犯人便盘腿坐在地上,从怀里掏出一根绳索。他拿着绳子头念念有词,好像对一个老友讲话,引得贾浩与众人目不转睛地看。过了片刻,这名犯人把绳子往空中一抛,绳子慢慢的往上越升越高,直入穹空白云之端,仿佛一条长长的绳梯。犯人冲着贾浩微微一笑,身体轻轻向上一纵,单手就抓住了绳子,好像一只挂在枝头的桃子。正当贾浩惊呼神技之时,犯人抓着绳子,三蹿两纵之下,就消失于白云之端。
此时,贾浩才觉得有点不妥,率领手下跑到绳索下方,抬头仰望那绳子的尽头。可是哪能再见一个人影呢?牢中犯人无不捧腹大笑,讥讽贾浩是一个天大的傻瓜。贾浩怎么能够受了这种嘲笑呢?他纵容手下抽出刀剑,扑向脸上露着笑容的犯人,连接砍倒了几十人。正在那时,白云之端射出几支羽箭,射死了贾浩的手下,还射中了贾浩的肩头。
后来,贾浩派人搜索九幽山,没有发现那犯人的踪迹,也没有找到一点蛛丝马迹,无法确定他是否还有同党。不过,贾浩不想给人留下笑柄,坚称狱长与犯人联手,利用狱外山上的大树做了埋伏,借滑轮绳索将他救走。为此,贾浩将狱长砍了头,还处置了不少狱卒。狱长之死倒应了那犯人的口彩了。
由于这件事极其玄妙,后世坚称犯人是仙人,或许就是九幽天人本尊,借助此绳告诫龙族贵族。更有甚者认为此索乃上古法器“神仙索”,曾经是伏易之子入巢氏的宝贝,降伏了不少炎神的手下。尽管江湖上关于“神仙索”的传说颇多,九幽天人这一个却最有名。许多跑江湖者皆以九幽天人弟子自称,通过表演“神仙索”,赚些可怜的小钱。
神龙纪末期,仙女湖北部水域有所变化,慢慢地向南方退却,留下了与九幽山之间的狭长地带。在此之前,威国若要通往共云山,需要沿九幽山山脉南行,渡过拾花溪与探花溪,绕过绵延百里的华神山。无论是行军还是走商,这条路都太长了,以至于失去了宝贵的时间,一直是威国人心中的烦恼。
自从九幽山南部出现空旷之地,渐国人就着手修了一条路,将其命名为九幽盐道,并在九幽山兴建九幽镇。九幽盐道一端靠近仙女湖,另一端有层层密林与稻田,连接着九幽山与腾岭,虽然只铺设了供两马并行的路,却成为一条富贵之路。廊中商旅极为看重九幽盐道,以至于路上商人行迹不断,肩扛担挑的老百姓则更多了。眼见渐国因九幽盐道获益,威国人不免眼馋,觊觎此路的控制权,想要将九幽盐道据为己有。
为了争夺这条富贵盐道,威国曾经多次发兵进攻渐国。不过,武国不愿看到威国一家独大,常常出手干预威国出兵,使得渐国得以保住此路。到了元世纪中期,银夏帝国在庄帝执政时期达到巅峰,国家实力傲视天下,便在国内推行标准更高的王国大道。
彼时,渐国侯鲁智掌管国政,试图引领渐国走上富强之路。他鼓励百姓开垦土地,大力发展本国商贸,重视国内的道路建设。不过,鲁智知道渐国国力太弱,不足以支撑扩建道路所需,于是派人贿赂庄帝身边宠臣康逊。康逊是渐国探花镇人,家族是渐国的氏家名门,与鲁氏一族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正是在康逊的帮助下,渐国获得帝国大力支持,工部派出匠师与役夫,将九幽盐道扩建为六马大道。为了感恩庄帝与康逊,鲁智将新路取名为“庄康大道”。
沐熙与严介、齐肃等人离开仙女湖,纵马狂奔在“庄康大道”上,遥见九幽镇城墙之时,太阳已经开始西垂。天边彩霞铺满天穹,罩在九幽山的九幽台上方,好像为其新镀了一层彩漆,令人不免赞叹造物之神奇。
这时,身穿青衫的齐肃勒住了坐骑,点头向沐熙示意。
自从银夏帝国局势混乱之后,齐肃便与沐熙暗中联络,替济国打探帝国消息。之前,齐肃多次前往勤岭学城,想要找到魏武提到的廉华,只是一直没有头绪。为了取得五王之战的胜利,沐熙陪同拉布巡视战场,挑选适合白熊战团部署的地方。齐肃建议熊族伪装船夫,漂流在仙女湖的湖面上,待双方再次激战焦灼之时,突然靠岸奇袭建功。
魏武原本以为齐肃没啥能耐,不过与沐熙有些交情,才被沐熙委以重任,故而原来还是有些轻视的。听了齐肃的建议,魏武觉得非常不错,便命沐熙陪拉布来到仙女湖畔,具体考察此计是否可行。
“沐将军,我先与各位就此告别。”
“九幽镇里的人准备妥当了?”
“将军放心,齐肃手下不会误了大事。”齐肃信心满满地说。
“你带的人可都是济国精锐,个个都是剑术高手,千万不要让济国大王失望啊!”
“武国君臣困在九幽镇,五马都城已经空虚,相信此行必获大胜。”
“但愿坤、威两国内应也能建功。”沐熙向齐肃点了点头。齐肃拱手向严介、拉布告别,纵马向九幽镇奔去,青衫好像被染上了紫色。
“拉布将军,不如我们到九幽台上走走吧!”沐熙看着齐肃远去,转身望向拉布。
“沐将军担心作战计划?”
“那倒不是。我只是觉得天色尚早,满天云霞与天光相和,九幽台上的风光自然别具一格,拉布如果不去看一看,倒是辜负了这天色呢!”
“九幽台因为九幽天人而闻名,拉布一直心有向往,既然沐将军邀请,我倒是不好拒绝了。”
“那就请吧。”沐熙一边说着,一边拨转马头,引领众人拐入山坳,沿着盘山小路奔向九幽台。
林荫参差,树影斑驳,飞霞如锦,高台若鼎。
如果站在九幽山下远望九幽台,能够感觉此台如同一座铜鼎,高立于山峰之巅,四周围绕着渺渺山雾,好似天界仙境。他们穿过了山洞,跃过了小溪,钻过了层层密林,到得九幽台下的时候,满天云霞的光彩达到极致,即将隐没于暗夜之中。
沐熙与拉布、严介甩镫下马,踏着石阶登上九幽台。他们走到九幽台的南端,眺望山下的九幽镇,感受淡淡的山雾缓缓升腾,阵阵暮春之风习习吹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