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八章 联手熊族(1)
书名:血王座 作者:楚狂人 本章字数:3126字 发布时间:2024-09-19

金刀误国千古恨,流云不暗万年银。

 

  为了铭记陶菲大帝,令后世记住金刀计,墨卑在枋镇镇外打造一个刀状雕塑。刀状雕塑仿佛披着战甲的大将,遥望碧波流光的仙女湖,也遥望万里长天与流云朵朵。

 

  枋镇毁于灭龙纪末期的一场战火,导致百姓流离失所。一些人沿仙女湖向东迁移,在腾岭云生峰脚下停息,打造了如今的舒云镇。经历数百年变迁,枋镇旧址难觅踪迹,残破的镇城与房屋埋于黄土,只有金刀雕塑依然耸立。

 

  金刀雕塑距离仙女湖不远,其间连着一条满是荒草的小径。小径远处还有稀稀疏疏的林子,里面长了桃树、梨树与枣树,或粉或红的花朵开放,传来阵阵的花香味,令人不免心旷神怡。小径宛如一条小蛇,直钻入仙女湖边的芦苇荡,似乎游向了湖心深处。

 

  芦苇荡边有一块巨大的卧牛石。站在卧牛石上,可以眺望仙女湖与腾岭云生峰,还可以遥见匠山,沐浴在春风之中,倒是可以使心情变得大好。卧牛石下有十几匹战马,七八个济国骑士聚在一起,相互聊着一些趣事,任由战马低头吃着青草,不时地打几个响鼻。

 

  卧牛石上站着四个人。中间左首站着一人,年纪在三十六七岁的样子。他的身材修长,生着一双丹凤眼,面色发黄,鼻子头血丝突显,好像一枚红果心似的。右首一人与左首者相仿,身材不高,体态矮壮,圆滚滚的脸上带着一丝笑意。两个人披挂着战甲,外面披着一件斗篷,目光炯炯地望向西方。

 

  矮壮汉子旁边站着一个瘦高个儿,身上并无甲胄护体,而是穿着一袭寻常的青衫。他的颧骨很高,眼睛细长,眉毛很短,两个耳朵倒是不小。最左端的人穿着兽皮甲,体格非常强壮,额头异常高,面容颇似一头棕熊。

 

  那个长着丹凤眼的人,乃是济国大督沐熙,也是五王之战济、韩盟军的统帅。沐熙是淝国月知镇人,他的父亲是个普通商人,常在陶湖、月知山一带行商,有一点点小名气。尽管不是贵族出身,沐熙却自视很高,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跻身到淝国贵族之中。

 

  尚未成年之时,沐熙便到白峰求索,通过求索增闻增识,结交来自各国的白子,习练自悟的剑术。短暂的求索经历,使沐熙自尊心受挫,感受到自己与贵族子弟求索不同,未来入仕的结局也会不同。更让沐熙难过与气愤的是,在他求索白峰期间,父亲被淝国地方权贵欺压,最终气闷而死。

 

  正因如此,沐熙求索小成之后,与严介一起离开了白峰,在亚夏大陆许多国家游历,渴望能够得到贤者发现。可惜,两个人在江湖游荡多年,一直没有任何起色,只是结交了一些江湖朋友而已。昭皇去世的那一年,两个人正巧到了杞山宝树镇,拜访宝树湖的白子齐肃,听说昭阳举办比武大会,三人结伴一起去了帝都。

 

  尽管沐熙与严介未能在大会崭露头角,却遇到了生命中最重要的贵人:魏武。魏武对沐熙非常友好,极为看重沐熙对战法的理解,常常花钱请他与严介等人吃饭,或是一起游历昭阳各地。后来,魏武决定返回济国,沐熙、严介与乐翼一起跟随,统领近千武士同行。

 

  济国一行改变了沐熙命运。桦阳山谷外火攻雷霆三国精锐,沐熙指挥大军从容若定,使魏武对沐熙极为信任与倚重。与雷霆罢兵休战之后,沐熙被魏武任命训练部队,为下一次大战做准备。沐熙的出身并不高贵,迫切需要通过战争证明自己,好在机会很快就来了。

 

  济国稳定之后,临国却出现大乱。沐熙奉命领兵一万,以肃清临国叛乱为名,跨过思梁桥,进入到临国境内。沐熙排兵布阵很有见地,迅速消灭临国乱军,只用两日便攻破毕节都城。沐熙将临国流民匪军收编,安抚了国内的贵族氏家,开仓放粮振济灾民,使得临国人甘心并入济国。由于沐熙用兵得法,魏武将临郡由他统治,还封他担任济国大督。

 

  魏武对沐熙的信任与重视,让沐熙感到极大的满足,也使他有了成为名将的志向,意欲帮助魏武统一廊中,再争霸整个亚夏大陆。毫无疑问,混乱的时代是百姓的噩梦,却是英雄展露才华的舞台,更是明君霸主成就伟业的绝佳良机。

 

  廊中诸国动荡不断,银夏帝国风雨飘摇。乘着这个大势,济国不断开疆拓土,吞并了益、屯、鼎与贲诸国,还将武安控制的鸠巢纳入版图。随着济国国势愈来愈强,威、武与坤国坐不住了,暗中与雷霆王姬鸠联络,准备伺机联合进攻济国。

 

  恰在那时,韩矫取代鲁氏成为国主,并将渐国改为韩国,意欲参与逐鹿天下。威、武与坤国以韩矫篡位为由,以代银夏帝国征讨为名,调动三国大军挥师东进,直逼威国与韩国边境的樱溪。魏武一直支持韩矫立国,深知三国联军攻韩是假,对付自己才是真的,于是决定统领王师迎敌。

 

  为了打赢这一仗,魏武调沐熙统兵五万,沿着仙女湖浅滩之地西进,控制九幽镇的南方要道;栾树率领本部三万精锐,从风、云堡封地出发,星夜兼程直入韩国,绕过跃湖后南下,驻扎在拾花溪南岸,与九幽镇、沐熙形成拱卫之势。除此之外,魏武调五千魏伍卒精锐昼伏夜出,穿越益山深山老林,潜入到威国境内临湖城,伺机截断威国的补给线。

 

  出征九幽镇参与五王会战之前,魏武与沐熙曾经深入地谈了一次。两个人都非常清楚,这是一场决定济国命运之战:击败三国,一统廊中;如果战败,济国危矣。为了给魏武鼓劲,沐熙对济国王说,五王之战本质上是廊中诸强对济国的畏惧,若是一战解决三国盟军,那么一半天下已在魏武囊中。当然,沐熙没有太过乐观,做了非常充足的准备,还调派一支精锐守住桦阳山谷,以免姬鸠乘虚而入。

 

  令沐熙没有想到的是,三国联军调动的兵力超过济国与韩国,还准备了后手防备魏伍卒。五王之战从初春开始,整整持续了三个月,双方大大小小激战二十余次,一直是互有胜负,谁也难以碾压对方。

 

  在此期间,沐熙作为济、韩联军统帅,多次与韩国大将王猛接触。王猛先祖是王朦的次子王麟,躲过了陶菲大帝的暗杀,逃到了夏江南岸途川一带。元世纪初期,王氏子弟重返廊中地区,定居到了跃湖北岸松果镇。松果镇曾是符浑赐给王朦的封地,一直以王姓族人聚居为主,建有王姓祖祠与宗庙。

 

  至王猛掌管王氏祖产之时,王家已经成为渐国有名的氏家,其父王方曾经担任渐国大将,多次率领大军与节国交战,获得了骄人的战绩。王猛自幼就熟读兵法,常常出入王方军帐,聆听父亲与将领探讨军情,分析渐国的局势。正因如此,王猛对军事极感兴趣,早早加入渐国军中,帮助父亲训练军队,试验自己的步兵方阵。

 

  王猛曾在黑峰求索一年,锻炼自己的意志,结交成名的黑子,以便为渐国所用。求索期间,王猛认识了一位高人,传授他步兵方阵之法,令王猛茅塞顿开。后来,王猛在父亲王方的支持下,训练了一支强悍的步兵,演练了不少应战之法,成为渐国的绝对精锐。同时,王猛还重视盾牌手与长弓兵,打造了盾牌方阵与长弓方阵,可与步兵长矛方阵相互配合。王方去世之后,王猛被渐国国君重用,接管了国家数万大军,成为渐国最有实力的大臣。不过,韩矫取代鲁氏称王,王猛父子没有提出发对意见,反而积极与国内贵族联手,帮助韩矫稳定国内局势,令不少人为之不齿。

 

  沐熙对王猛是怀有偏见的,认为他不过是承袭祖荫,才成为统领千军万马的将领,指挥韩国军队参与五王之战,将是济国大军的拖累。没想到的是,王猛展现出不俗的指挥才能,多次击退敌军势若狂涛的进攻,稳定了济、韩两国联军的战局。尤其令沐熙感动和遗憾的是,王猛之子王骁独挡一面,率领部下阻击金兀的铁骑精锐,最终力战而死。

 

  金兀是威、武与坤三国联军主将,家族是威国六坊封城金戈镇的贵族,已经传承了二十余代,在威国拥有极其强大的影响力。当然,金兀之所以成为威国大督,在威国拥有极大的话语权,还是倚仗于家族打造的铁马帮。铁马帮成立于元世纪中期,是金兀的先祖金兆剑客所创,为的是打击坊山匪帮,替威国国君平灭内患。金兆的剑法非常高妙,与行简、洪若谷、宿湃并称亚夏四剑,是当世江湖上的风云人物。

 

  行简是归国采莲镇的乡绅,曾经拜在玉溪派门下,师从玉溪掌门司闻重,练就了一身绝世剑法。行简喜欢游山玩水,更热衷于行侠仗义,在江湖上颇有名望与地位。在行简交往的诸多侠士之中,他最佩服的人不多,除了愿意扶危济困的金兀之外,当属洪若谷与宿湃了。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血王座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