洺州
从宫城里出来之后李薄便上了马车,没有在宫城里多停留一刻。
赶车的亲兵队正王小虎看了看左右,低声问马车里面的李薄:“大将军,这次陛下召见您,是不是真的让您取代王伏宝?”
“没有的事!”
马车里传来李薄的声音,虽然刻意压的比较低沉但依然掩饰不住其中的兴奋:“只是个副帅而已,陛下说如今漳河一线战事吃紧,王伏宝一个人也应付不过来。
独孤秀,苏志他们几个年纪太轻,阅历有限还难以担当大任,所以让我过去分担一部分压力罢了。
三军大帅还是王伏宝,以后诸如什么取代王伏宝的话不要乱说!”
“副帅……”
王小虎嘿嘿笑了笑道:“副帅也行啊,以大将军您领兵的本事虽然屈才了些,但好歹总强过每日闲在家里,只要是领兵,谁也挡不住大将军您建功立业。”
平日里李薄的府里只有他们几十个人,所以王小虎说话也没有什么顾忌。
李薄本就是个粗野的性子,倒也不会见怪:“话虽这样说,但我已经很久不曾领兵,而且这次打的还是宁军…”
说到这里的时候他忍不住顿了一下,似乎是心里想起了什么。
虽然隔着马车王小虎看不到李薄脸上的表情,但他也知道大将军此时在纠结什么。
毕竟当初济世郎李薄的名号如日中天的时候,就是宁军将济北军打的一蹶不振。
对于宁军,每一个济北军的人心里都隐隐有几分惧意。
李薄摇了摇头,将脑海里那个时刻潜藏在最角落中时不时出来让他恶心厌恶甚至恐惧一下的黑甲身影甩了出去。
这么多年过去了,这个黑色的影子一直在他脑子里盘踞着一块地方,怎么都难以消散。
为了甩开这个影子,李薄回想起来之前在御书房里窦士城对他说的那些话。
“朕疑人不用,用人不疑……但自古也有防人之心不可无的道理,最近从南边军中传回来的消息不少,有许多人都参奏王伏宝和宁军私下里有过接触。
朕担心的不是一个王伏宝叛离,而是南边几十万大军。
朕信得过你,所以与你推心置腹……你应该知道,朕对你一直都是如此。”
“朕虽然以你为副帅,但你应该明白朕对你给予的希望有多重。
万一……朕是说万一王伏宝真有异心,你便即刻将其除去。
若是他没有异心,你便尽力辅佐他为朕退敌。
你此去南边清彰一线,朕许你临机专断之权,你要谨慎小心从事。”
这些话还在李薄的脑子里回荡,他自动忽略了窦士城说的那些什么信任他之类的假话。
李薄不是个笨蛋,他自然清楚的很,若不是窦士城此时已经没人可用,又怎么会想起他这个闲散之人?
不过想到此处,他又想起了举荐自己的裴扬。说起来,他和裴扬之间也算有些渊源了。
当初司徒伯山带兵逃到魏郡的时候,他假意开门投降然后引来窦士城的人马,但却放过了裴扬,想来裴扬应该也是念着当时的这些许情分这才举荐自己的。
李薄觉着,自己有必要去跟裴扬道个谢。
“去纳言大人府里。”
李薄吩咐了一声,随即闭上眼休息。
马车在洺州城里平坦的青石板路上碾过,轱辘轧在青石板上的声音吱吱呀呀的好像催眠曲一样。
洺州城里的百姓们如往常一样生活着,丝毫都没有因为宁军大兵压境而受到影响。
货郎走街串巷嗓音清亮的吆喝声,青楼女子倚着窗子对路人的轻浮调笑声,客栈小伙计站在门口对新客老客的奉承声,酒肆掌柜的和醉鬼之间的讨价还价声,街上黄口小儿成群结队跑过的嬉闹声,构成了市井百态。
而赶车的王小虎没有注意到,有几个人轮换交替着一路盯着他们的马车。
李薄特意吩咐让王小虎将马车赶到裴扬府的后门,为的是怕引人注意。
毕竟裴扬才举荐他为兵马副帅,自己立刻就跑到裴扬府里若是被人知道难免有什么难听的话传出来。
裴扬府里的官家听说是安国公李薄到了,也不敢耽搁,连忙跑到前院书房里禀报。
裴扬倒也做的礼数十足,亲自到后门将李薄迎了进去。
“今日一早的时候就有喜鹊登枝,我就说府里要来贵人了。”
裴扬笑呵呵的说道。
李薄与裴扬并肩而行,抱了抱拳道:“专程来感谢裴大人的举荐之情,满朝文武,新知旧识,也就只有裴大人你还惦念着我这闲散之人。”
“哪里话……”
裴扬笑了笑道:“我估算着安国公也是要来的,所以一直在家中等候。
还想着,若是安国公你不来,我就只好亲自往府上走一趟,给安国公贺喜了。”
听到这句话,李薄的眼神猛的一变:“裴大人莫不是有什么事要交代?”
……
……
坐在裴府的书房里,李薄有些惴惴不安的看了裴扬一眼:“既然裴大人举荐我为将南下,想来必然也有自己的打算。
咱们明人面前也不说暗话,再说你我在魏郡的时候便是老朋友,有什么事还是别这么兜圈子的好,我心里不安。”
他看着裴扬说道:“你知道我是个山野粗人,没那么剔透的心思一眼就能看出来裴大人你的心意。”
“也没有什么。”
裴扬欲言又止的摆了摆手,低头饮了一口茶没有再说什么。
他越是这样,李薄偏偏越是不安。
他站起来,快步走到裴扬身前极认真的说道:“裴大人,当初在魏郡的时候虽然我对你算不得客气,但好歹也算帮过你是吧。
如今你贵为当朝首辅,百官之首,我却不过是个被陛下忘记了的闲散之人,可你既然有了打算,总不能这样吊着我的胃口吧。”
“若不是在魏郡时候你帮我一次,这次我如何会举荐你?”
裴扬笑了笑,指着面前的椅子说道:“稍安勿躁……我只是觉着,这件事若是说出来,你心里或许会有些不舒服。”
“你不说我更不舒服!”
李薄瞪了裴扬一眼,转身在椅子上坐下来:“我是个军伍出身的粗人,不如你聪明,有什么事你直接说难道不行?”
“既然如此……”
裴扬沉吟了一下说道:“王将军,你可曾为自己的前程考虑过?”
这句话一出口,李薄的脸色骤然一变:“你什么意思?”
“既然话已经挑开了,我也不必再绕什么弯子。”
裴扬笑了笑道:“当今天下大势,想必就算你深居府中不出门也能看得一清二楚。
大夏……已经不再是几年前的大夏了。
如今主上猜忌,军中诸多名将不是死于敌人之手,便是被陛下逼死。
若是苏定方,殷秋,石赞等人尚且还在的话,哪里会被外敌逼的如此手忙脚乱而无可用之将?”
李薄一怔,却没有答话。
“你我虽然受陛下信任,但也不得不为自己以后的前程考虑。”
裴扬微笑着说道。
“你是宁王的人!”
李薄猛的站起来,指着裴扬的鼻子低声喝问了一句。
裴扬连忙摆了摆手,压低声音道:“你这是要害死我么!
难道你以为我府里都是自己的亲信?”
他走过去将李薄按坐在椅子上,摇了摇头道:“我与宁王从无交集,怎么可能是他的人。
只是如今已经到了这个局势,不得不为自己考虑罢了。
我之所以在陛下面前举荐你,是因为你我乃是旧识。
不虚套的说,虽然你我算不得知交,但好歹算是一路人……”
他顿了一下说道:“大唐如今如日中天,以我看来一统天下是早早晚晚的事。
大夏腹背受敌,北边的景守信和博陵郡的崔家都归顺了大唐,唐军又已经接连攻克了十几个郡县,距离洺州城也不到千里。”
“实话对你说,举荐你,也是为我自己考虑。”
裴扬严肃的说道:“难道你就没想过,万一大夏灭亡……你的出路何在?”
李薄愣住,眼神一阵飘忽:“可我与宁王沈宁早有过节,如何能取信于他?
况且这次南下,我不过是个副帅罢了。
兵权还在王伏宝手里,王伏宝对陛下忠心不二……此事难办!”
“糊涂!”
裴扬道:“你怎么不想想,是你和宁王之间那细枝末节的小小过节重要,还是河北数十郡上万里江山重要?”
“可万一……万一大夏胜了怎么办?”
李薄忍不住问道。
裴扬道:“这就看你如何拿捏,若是前方战局有变,大夏能将唐军击溃的话,这件事就当我没和你说过,你我依然是陛下的忠臣。
今日的事,你我都烂在肚子里。可若是挡不住唐军呢?”
裴扬叹道:“不怕一万,只怕万一。”
李薄深深的戏了口气,然后点了点头:“也好,我到了清彰之后再做打算就是了。
若是形势不利,我便杀了王伏宝引唐军北上!”
裴扬点了点头,嘴角忍不住挑出一抹笑意。
他知道自己这样做有欠光明,窦士城对他算得上推心置腹背叛他总是有些心里别扭。
可一个即将崩塌的帝国和他的家族利益比起来,他自然还是选择后者。
说到信任,这天下间还有谁比刘武对他的信任更深?
当初他为大周黄门侍郎的时候,朝中诸事皆决于他。
刘武甚至连奏折都不看,一并交给他处置。
司徒伯山造反的时候,他还不是假传了刘武的旨意将那八百给事营的至锐精兵调到水师大船上,然后下令叛军凿沉了大船将那八百天下无双的士兵尽数淹死在大江之中!
可以说,若不是他调开了给事营,只怕司徒伯山还没有胆量冲击宫城,缢死刘武。
大周可以倒,大夏自然也可以倒……但他的裴家,不能倒。
李薄出了裴扬的府邸,脑子里依然乱的好像浆糊一样。
他不知道裴扬的打算是不是真的对,但他却也明白确实该为自己准备一条后路。
诚如裴扬所说,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与此同时
自大业往东平郡的官道上,一队精锐骑兵护卫着一辆马车向前疾驰。
这一队骑兵至少两千人马,鲜衣怒马,看起来锐不可挡。
在马车前后,是一千六百名身穿精甲的宁军骑兵。
而在马车四周紧紧护卫着的,是四百名身披红袍的通闻府缇骑。
缇骑人马,百里挑一。
在马车里,坐着两个文静秀美的女子。一个年纪稍微大一些,看起来二十岁上下。
另一个稍小些,也有十七八岁年纪。
年纪稍小些的女子穿了一身鹅黄色长裙,外面披着一件貂绒大氅。
显得脸型格外的清秀,尤其是一双眸子如一泓秋水般明亮迷人。
“姐姐,谢谢你一路陪我。”
年纪小些的女子对身边的人轻声道了句谢。
身穿浅粉色衣裙,也披着貂绒大氅的女子面貌如画,身材婀娜。
她坐在那里,安静的如同一朵悄悄盛开的茉莉花。淡雅出尘,恬淡若水。
“容若,何须这样客气?”
她笑了笑,理了理额前垂下来的发丝:“你就当我是自私,想出来散心好了。
在大业城里闷了,陪你出来走走。
说起来……整日里无所事事,哥哥又在河北徐大帅军中,府里只有我一个人太冷清了些。”
“姐姐你真的好美,出尘无垢,这名字也极美。”
容若看着她由衷的赞道:“除了秦姐姐外,没人比得上你。”
她一怔,忍不住摇了摇头:“女子再美,终究有人愿看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