愤怒的金蝉子就想直接跳出来向那妖怪质问。但关键时刻他还是记起了如来交待的“多看多听多想,不许先动手,不许先动手,不许先动手”。强行压住了火气,待到陆迩他们离开后才现出身形远远地跟在后面。
他一边跟着陆迩飞,一边仔细地听着他们在说什么。从陆迩和白真真的对话里,他感觉好像其中另有隐情,并没有像他一开始想象的那样,当陆迩说出那句“刻意行善非真善”时,听起来有些道理,又好像跟他平时认知的不太一样,于是便现出身来想问个究竟。
愿以为自己把大雷音寺的名号一报,对方作为一个妖怪哪怕不纳头便拜也得毕恭毕敬地听自己问话。谁知道那个男性妖怪只一句话就把他给问得泄了气势了。
看金蝉子的表情,陆迩就知道戳到他的痛脚了,心下暗爽,看你还装不装。他,金蝉子和孙悟空说起来是同门师兄弟呢,虽然这仨谁也不认识谁。看到金蝉子在他跟前那么装,他心里就不爽,这样不轻不重地刺了他下,心下舒坦多了。
不过他也知道适可而止,别让金蝉子恼羞成怒了。便说道:
“是山人没经考虑,佛祖座下十大弟子,个个都活了无数年,才有这等成就。金蝉法师看起来极为年轻,就能得佛祖青睐,位列外门弟子第二,那肯定是极为难得的人才,修为之深,三界之内恐怕无人能出法师其右。”
不要钱的好话随便说,不过他说的也不是虚话,这话可说到金蝉子的心坎上去了,脸色也好看了许多,对眼前这个年轻的妖怪也多了些好感。
果然还是个小屁孩儿,这么容易就把喜怒挂在脸上,法力不知深浅,但心境修为上就差得多了。
“山人陆迩,号六耳,无门无派,上天给了个好机缘,自己琢磨着修行至今;这是我刚收的徒弟,名叫白真真。真真,来见过金蝉长老。”
“小女子见过金蝉长老。”白真真从陆迩身后转出来,怯怯地向金蝉子施了一礼。
“白施主不必多礼,阿弥陀佛。”金蝉子双手合十,还了一礼。看向白真真的目光却藏着疑惑和怜悯。
原著中的生死冤家就这样进行了第一次见面打招呼。只是这次跟原书中相反,白真真没有想吃唐僧肉的念头,反而害怕金蝉子对她下手;而唐僧的前世金蝉子不但不是柔弱的凡人,而且清楚地知道白真真是个妖怪。
“大雷音寺距离这儿数万里之遥,法师是出来公干的吗?”陆迩问道。他不提金蝉子想问他什么问题,那样好像上赶着讨好对方似的,心理上就落了下风,会变得被动。
金蝉子倒没在意,见陆迩发问就答道:“公干谈不上,只是奉师命下山历练,体验世间疾苦罢了。”
“哦,原来如此。法师从大雷音寺一路行来,想必经历了许多,收获也不少了吧。身为佛祖二弟子,能肯吃苦,这些收获将来必对法师的境界提升有莫大的好处,进位尊者菩萨指日可待啊,山人我就先恭喜法师了。”
“施主着相了,我等出家之人,努力修行只是能为世间做作些善事,功德够了,自然可得果位,却不是以成就果位为修行目的。”
虽然年轻,但深受佛法熏陶,大方向上金蝉子还是能把握得住的。虽然他也想有朝一日进位菩萨甚至成佛,但也知道这不是强求的,那得要脚踏实地的积攒功德才行,跟法力和本领无关。陆迩说吃苦长见识就能成佛成菩萨的话根本就是外行,丝毫影响不到他,他也不在意,只是简单地跟陆迩解释了一下。
陆迩其实也知道,不过他想试探试探这个金蝉子罢了。见金蝉子的反应,暗暗点头,果然不是绣花枕头。
“山人受教了。”陆迩说。
经过这么一打岔,气氛就相对轻松了不少。后面再说起话来就没有那么重的火药味儿了。
金蝉子还是先问了白真真的事。在他看来,人死后魂魄就当去地府才对。生前的善恶,自然有地府评判;白真真魂魄明显是用外力融合在骨架之中的,让他不由得怀疑是不是被迫的了,并表示如果白真真需要帮助的话,以他金蝉子身份和实力是绝对可以护住她周全的。
话里话外还是怀疑陆迩用了邪法囚禁了白真真的魂魄。
虽然陆迩心里烦他多管闲事,但觉得他其实还算是出于好心,便向他细说了白真真的经历,又因她自愿成为妖怪,自己才想法将她变成这个样子的。
他说,白真真既然选择了现在这种形式存在下去,就代表她已经进入了修道的行列,便不能以对凡人的方式来要求她。
金蝉子说这种事情他还是第一次见到——如果陆迩和白真真没说谎的话。按说白真真死了后魂魄就会飘向地府,偏偏恰巧被洞中的极阴之气冻住,又得到了陆迩的帮助成了现在这个“活死人”,说是人吧,又没有人的身体,说是僵尸吧,比僵尸意识清醒;说是鬼仙吧,又多了个实体,与普通的妖也不同,实在特殊。这事他记下了,等回到西天再向佛祖请教。佛祖大智大慧,自然会对此有个明确的说法。
陆迩说只要不走邪路不入魔,能够成就仙体,又跟原身有什么关系呢?无论天庭还是灵山都有不少是凶兽成仙成佛,何必纠结这些,出身不是自己能选择的,只看所作所为就好。
金蝉子也觉得有道理,就把这事先搁在一边不谈。
对于如何行善,两人又进行了一番探讨。
金蝉子认为作为佛门弟子,自然一切都应当以行善为主,尽自己所能帮助巨世人才对,时刻都要想着帮别人解决困难,并时时劝导别人也行善事才对。这也是他一直受的教育。他对陆迩所说的刻意行善不能理解,难道做善事也有错?
陆迩说那当然错了。举个简单的例子,冬天雪地里,你从一只狐狸口中救下一只野兔,野兔是活了,可是狐狸和它的孩子却饿死了,这能叫行善吗?你救下了一头狼,回头狼咬死了别人,这不但不能叫行善,反而该叫作恶才对吧。
金蝉子沉默无语,过了一会儿突然问道:“佛祖当年割肉饲鹰又是对是错?”
陆迩:“……”泥玛,你这是给我挖坑呢?这要是回答不好,被他宣扬出去,将来会被佛家弟子群殴的吧!不过他心中早有答案,也不惧回答。
“佛祖割肉饲鹰之事,感动天帝;但我以为一开始是佛祖错了,但最终却是不错。”陆迩斩钉截铁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