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九节、取佑川
书名:风云起蜀口 作者:道生昀武 本章字数:2094字 发布时间:2024-09-17

一七九节、取佑川
    曹友闻决定再给蒙军加点料。酉时初,蒙军正准备晚餐时,宋军大队立即行动,调集了四千人,采取了一种极特殊的编队,前面一队草捆手,后面一排弓箭后,弓箭手后又是一排长枪手,以此方式分几个梯队向估川城围了过去。城中蒙军看到宋军这种布阵方式,感觉到一种说不出的诡异。
    见宋军不讲‘武德’,摆明了以火攻的方式攻城,蒙军当然没机会享用他们的晚餐了。弓箭手立即向宋军放箭,还真他妈的邪了,箭真的对草捆手没有任何威胁,如果等到宋军突击到栅栏外,放火一烧,那就真的会成为考狼了,蒙军千户只好率领两千左右的蒙军突围。
    看到蒙古骑兵冲来,前几排草捆手全部丢掉手中的草捆,并将其点燃,然后后退到后排草捆手后面,后几排草捆手则将草捆立起来,当盾牌用。
    草捆高五尺,中间间杂了树枝和木板,扎得相当的结实,比盾牌还管用,且不比盾牌重,草捆墙后面便是几排弓箭手,最前面的蹲下,利用草捆手故意露出的间隙向蒙军射击,第二排则是身高较矮的弓箭手站着射击,第三排则是身材较高的弓箭手也是站着射击,第四排的则在脚下垫了一个草捆站着射击。再后面是几排长枪手,他们配备的是近两丈长的长枪,这是老杨建议专为对付骑兵准备的。再后面的弓箭手则用抛射的方式向正在成群结队的突围过来的蒙军射击。
    一切都那么井然有序,这看出曹友闻部的训练水平确实不错。
    宋军的引火物有限得很,草捆扎得太紧,为防箭不得不扎紧,所以点燃后火势并没有立即缦延开来,蒙军只能趁这个机会突围,否则就只能变成烤狼了。
    曹友闻为实现在运动歼敌的目的,并借蒙军逃跑的路线寻找蒙军主力扩大战果,这也是他有意为之,不然只要要草捆面上加上一些蓬松的干草,或者在草捆里面加点引火的火药、油脂之类的东西,火势很快就会起来。曹友闻不真正用何攻的目的,是佑川城中有不少宋军眼红的战马呀!对宋军来说战马可以说是最珍贵的战略物资。曹友闻哪里舍得放火,只是摆出用火攻的姿势而已,真要用火攻也会秘密准备,突然袭击。
    在宋军放水后,蒙军终于在丢掉了六七百人后,杀出了一条血路,往岷州方向逃去。蒙军主力逃跑后,一些来不及跑的或者根本不愿意跑的杂牌军便投降了,部分宋军也虚张声势地在后面狂追。
    偶尔露出的一点月光给了蒙军方便,他们逃得匆忙,根本来不及准备火把,辎重物资和他们抢劫积攒起来的财物都来不及带走。打马狂奔了十五六里,将后面的宋军远远地抛在七八里以外。他们终于可以松口气了,真有种劫后余生的感觉。
    正是人困马乏之时,宋军的第一波伏兵开始突袭了。老规矩,先是一阵乱箭,然后是乱箭加呐喊,正想缓缓劲的蒙军又得打马狂跑了。
    这队伏兵是老杨建议临时增加的,目的一是让蒙军得不到休息,二是让蒙军在到达真正的伏击地时放松警惕。
    既然已经遭到了伏击,那么接下来的十来里路途中,蒙军都会提心掉胆地怕受到伏击,结果一直又没遭到伏击,这一路的紧张,心理上和生理所受的压力比作战时还大,战马也会疲惫不堪。
    冷兵器时代的骑兵作战,受过严格训练的战马其步伐是很有讲究的,一般大体上是分为四种步法。
    正常行军用慢步。战马基本上是本能地自然行走,速度约一个时辰二十至二十五里左右。
    需要要赶路时用快步,或叫速步。马走快步时,对角两肢同时离地,身体有悬空期,又根据步幅大小可以分为慢快步、普通快步、伸长快步、飞快步等,一般来说,骑兵行军多以慢快步和普通快步为主,伸长快步和飞快步很少用,太伤马力。快步的行军速度一般为一个时辰二十五到四十里,然后必须改慢步行军。
    第三种步法是跑步。这是发起冲锋前的准备步伐,是由快步变换而来的,其速度并不比快步快,但步法变了。战马用跑步时,先是一后蹄着地,其次是第二后蹄和其对角的前蹄同时着地,最后才是另一前蹄着地,也有一个悬空期,一步能听到三个蹄声。跑步时慢慢调整步法,当步法调整到一步四个蹄声时,速度达到一个时辰五十里左右,就该冲锋了,这时步法变成了袭步。
    袭步是在伸长跑步的基础上跑速更快的一步法,两前蹄和两后蹄着地时间相连,一般只能听到两个蹄声。这时骑兵的速度可达到一个时辰八十至一百里,但好景不长,一般战马最多有一盏茶时的冲击力,必须改成自然步,否则马就废了。
    蒙军的蒙古马的冲劲不足,但是耐力好,比较持久一些,也得遵循这一规律。他们逃出佑川时用的袭步,后来慢慢改成了跑步,正准备改成慢步时又遇伏击,只好才改成跑、袭步疯跑,待自认为安全后其实战马已经无力奔跑了。
    一些突围时受了轻伤的战马,当时负痛跑得飞快,由于受伤失血,血液不易沸腾,可是时间一长,伤口没来得及作止血处理,在停下打马时,马的精力用尽,加上血也流得差不多了,一匹匹地倒下,刚才遇上伏击时,被一阵箭雨干倒了三四百人,现在已不足千人了,且至少有两三百人带伤,现在战马又倒毙了近两百匹。
    千户只好命令蒙军下马,对战马作了一次检查,黑灯瞎火的,偶尔露脸的月光能见度有限,他们只能靠手摸来感知马儿有没有受伤。
    检查到战马受了伤又能怎么样呢?由于仓皇接战,大部分的蒙军没作好准备,连人用的伤巾都没有,更不用说伤药了。
    晚饭也没有吃成,一些老兵油子还有一口水喝,大部分人的马鞍夹层中还有肉干,可没水哪里吃得下,骄狂残暴的蒙军哪里吃过这种亏,把曹友闻的祖宗骂了十八遍。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风云起蜀口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