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锋的双眼透着面具看向安玉七,没有肯定也没有否定。
对于杀人这种事情,沉默,自白,没有意义,那就不如留下悬念。
安玉七脸色凛然,又想到了什么,直言:“我自由自在的活了十一年,推算起来,丁锋,你莫非是那年执事特选的一批人?”
丁锋没有正面回答,转移了方向:“杀你很简单,但要找的东西很麻烦。”他顿了顿:“你把东西交出来,我知道刺中一个部位,可以让你安详,没有痛苦的死去。”
安玉七一怔,哈哈大笑:“小子,你莫要逗我了,弑血谷的规矩我都知道。你想要什么,都给你,不过我这不是求饶,而是成全你。”
丁锋冷峻的目光投射,有了一丝不解。
安玉七给出了解释:“这种隐匿的日子,逍遥自在,但心里藏着事,倒不如拼杀一场死的痛快舒坦。我以前杀过那么多人,抢过无数的金银财宝,你要的是哪种物件?”
他出奇的配合,丁锋却不意外道:“一本小册子。”
安玉七不说话,仔细回忆,以为丁锋是来拿回弑血谷秘笈之类的,便道:“当初离开弑血谷,我没拿谷里的任何东西,也没时间带出来,所以你要的小册子是哪本,或者有什么特征?”
丁锋居然回答:“一本黄绢软玉册子。”
安玉七摇了摇头,表示没有见过。
“倘若你真的想不起来了,就得死了。”丁锋冷酷之声再起:“凡叛逃弑血谷者,就得杀无赦。”
双方再次交手,由拳脚再次手握兵刃交锋。
安玉七的斩马刀凶狠,一刀逼退丁锋,进位转身,立劈,无边肃杀再出!
丁锋追魂剑出手,双方再次拼出任督之气。
安玉七吃力抵抗,暗思:“他莫非是十二脉天弦之一?!”他想到了当年那批特招之人的代号,最好的杀手自然是被最好的资源喂养出来的。
安玉七无论是在内门心法、还是外门招式,或者是兵器,已经落于下风。他能坚持三十招,无非就是靠着精气神十足和求生的欲望。
丁锋杀了许多一流迦莽,这层武境之人的求生欲十分顽强,他不仅打起了精神,手里的追魂剑也是鸣鸣不绝。
斩马刀,追魂剑,双方焦灼在一起,一片又一片的才出绿的杏子树咔嚓倒地。
一声夹带着双方的认读之力形成的真气轰的碰撞在一起。
安玉七的斩马刀断了。
丁锋的铁笠也裂成两半。
追魂剑削碎了银丝铁木衫。
安玉七防无可防的暴露在丁锋面前,他不再抵抗,毫不犹豫将胸膛让追魂剑刺进。
丁锋手势变招,却把剑递进他的喉咙处,剑尖已经触碰到安玉七的皮肤,甚至出了血。他眼里冰冷,冷声再问:“阁下,两个月前巨盗夜尨曾去九江府寻你,可有此事?”
安玉七还是摇了摇头,道:“巨盗夜尨,虽有闻名,从未谋面。”说罢,眼睛一闭,心一狠,自等追魂剑割喉。
丁锋沉思片刻决意先杀了安玉七,黄绢软玉册子之事再论时,就在此时他的身后三丈有了微小的脚步声靠近。
丁锋沉疑间,剑尖始终没刺进安玉七的软喉,一秒不到,安玉七就能死,但他没把握躲过来自背后攻击。
背后有个高手,实力之强,可能不逊于他。
来人神秘,能悄无声息的靠近,还能躲过顶尖杀手的敏锐微察,这是一种无形的震慑。
何况还有两个人,一个行动缓慢,喘息之声粗糙,显然是受了内伤的陆扬。
一个脚步沉重,行走稳健,也是毫无掩饰的发出声音。
丁锋知道,一旦追魂剑刺进安玉七的喉咙,他的整个身子就会被身后形成的强大气力锤爆!
他不得不承认来人很厉害,也想知道何方神圣踏足于此。
十息间,风吹雾霭,浓雾渐散,枯木逢春,血花落在追魂剑上,像极了红梅落雪。
丁锋卸去了任督之气,不给背控之人造成威胁之意,他现在不会拿自己的命去赌毫无胜算的事情。
就在这时,来人释放善意,声起:“施主,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花开多变,人生无相,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丁锋闻得禅佛,又听佛珠转动,自知已无大碍,便将安玉七踩在脚底下,回眸一看,净是两个老和尚,半死不活的陆扬站在后边。
其中一个清瘦的老和尚白白净净,皮肤垮皱,光头如比丘相,身着灰布僧袍,长眉长须皆白,手持一串佛珠,看起来一副老态龙钟。
另一个体态壮实的大和尚,大耳横颐方面相,身长约有五尺七寸,头戴左笄绒锦,短发黑白相间,身披绯色纹袈裟,长袖飘然福气多,手握紫香檀木杖,脚踩杏芒尘扬履。
丁锋这才想起附近确实有一座寺庙,但他不惧和尚,在他的印象里这是一群只渡有钱人的蠹虫。
和尚挣香火钱的手段比杀手来的更为高级!
洗脑受众,使其信仰,财源滚进,曰之为修福。嘴里阿弥,肚里蛔虫。
清瘦的老和尚看着红彪嗜血飞溅白底的面具,内心虽无波澜,暗想如此装束之人,当是邪魔外道之人,便道:“老衲多疾,少在江湖走动,不知阁下出自何门何派,竟然在此行凶,手段残忍。”
丁锋掸去身上泥灰,看了看有了切口的铁笠,拿在手上似乎觉得有些可惜,未曾搭理老和尚。
陆扬突然叫嚷起来,扒拉着老和尚,指向丁锋:“高僧,高僧……他是弑血谷里最厉害的杀手,他叫追魂剑丁锋!”
老和尚心里一惊,听过弑血谷的凶名,脸上却无动,口念:“阿弥陀佛,罪过罪过。”
丁锋因鲜有被人背控弃杀,内心正不爽,并不打算搭理他。
清瘦的老和尚内心一惊,当下自我介绍:“老衲来自这附近的碧霞寺,法名照真。”
“照真?”丁锋从未听闻碧霞寺有武力极高的武僧,也未闻照真之名。
不过照真自内而外散发出来的禅气之性,显得他拥有极高的佛法参性。
照真老和尚继续道:“这位是来自唐锋王朝的高僧崇峰,闻得此处有激战之声,便一同来查看。”
“唐锋王朝来的和尚?”丁锋暗自嘀咕:“武僧?真是怪事。”
丁锋双眼透着面具仔细打量了他俩,故意指责道:“和尚该去念经撞钟,到此管闲事,怕是动了俗心,犯了佛门嗔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