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七章 商人集团(4)
书名:血王座 作者:楚狂人 本章字数:3367字 发布时间:2024-09-12

“哦?”这才是戴蓑想说的事吧!泰平微微一笑。

 

  “藉国崛起于仙女湖、共云山之间,开国之主名叫陶远,乃是糜湖岸畔的糜族,依托共云寨老巢为根本,乘着比国内乱东征西讨,竟然在短短十余间拓地数百里。到陶菲的父亲陶炫继位之时,藉国实力已经不同凡响,堪称廊中数一数二的强国,只有西部强敌鸠国、云江南方的庶国可以一战。

 

  “陶菲自小就显露出霸者之气,甚至敢于只身一人跑到山林,猎杀被人惧怕的野猪。不过,他的勇气与胆量被视为鲁莽,被藉国权臣王朦故意夸大,常在陶炫面前说陶菲的坏话。

 

  “王朦是桦湖西畔白桦镇的氏家,家族掌管藉国的多支精锐部队,在藉国堪称第一强族。王朦在藉国有不少同盟,首推芦花峰西芦塘镇的董家。董氏是共云山一带巨富,控制星云湾的盐业,在藉国的地位非同一般,尤其是董家的女儿嫁给陶炫成为宠妃。

 

  “为了扶持董氏生的幼子,王朦处心积虑地压制陶菲,若非其他朝臣鼎力襄助,陶菲极有可能无法继承王位。正因如此,陶菲上位之后,一直考虑如何除掉王朦,包括打压董氏一族。不过,陶菲没有急于求成,以免在权贵中留下口实,令国人视其为暴君。

 

  “陶菲为了瓦解权贵,培养忠于自己的部下,采用贤士祖砂的建议,在糜湖岸畔建成了最早的太学。大良在逐鹿建太学府,想必就是借鉴太学吧!”

 

  “嗯。古时太学包括祭礼、军礼、学礼、望气、治历、养老、习射和遵贤之典,太学府倒未全部继承。”

 

  “因地制宜,因时而为。陶菲的太学被人称为明堂,为藉国培养了不少将才,使陶菲打造了一支忠于自己的精锐部队。恰在那时,鸠国大军东进,准备借藉国新君初立之时,攻打仙女湖畔的枋镇。陶菲觉得这是天赐良机,既可打击强大的鸠国,又可以除掉心腹大患王朦。为此,陶菲命王朦为藉国统帅,由其子王令作为先锋,抵达仙女湖与鸠国大军对垒。不过,陶菲没有将藉国精锐交给王朦,只许他率领本部出征,另派朝中大将郭垂负责后勤辎重。

 

  “枋镇激战了数月,王朦部下损失不小,好歹算是压制住鸠国大军,避免鸠国王符浑继续东进。在此期间,陶菲授意郭垂散布消息,宣称王朦父子与符浑暗通鸠国,以至于战争持续日久,其目的就是耗光藉国国力。这些传言传到辟邕,自然有好事者禀报陶菲,建议将王朦父子撤回。陶菲表现大度,宣称王朦乃是忠臣,不会与鸠国勾结到一处。然而,陶菲越是如此说,朝臣们越是上表谏言,控诉王朦过往的劣迹,尤其是曾经还打算暗杀陶菲。

 

  “陶菲见时机成熟,派人前往枋镇前线,让王朦与鸠国和谈,双方罢兵各自回国。藉国使节未至枋镇大营,王朦次子王麟家书已至,谈及藉国朝堂对王氏的抨击,劝说父亲王朦早做打算。

 

  “王朦得到王麟的家书后,不由得心中发慌。原来,王朦的确与董氏暗中往来,准备暗杀陶炫与陶菲,助董氏之子继承国主之位。更为重要的是,没有与鸠国征战之前,王朦曾见过符浑的密使。符浑称王朦是当世良将,如果能够归顺鸠国,将赐予更多的财富,一起实现统一廊中的目标。

 

  “正当王朦有所犹豫之时,符浑又派了使节来到军中,建议双方在仙女湖仙掌岛会面。眼见符浑如此重视自己,藉国使节又明言会盟退兵,王朦便做出一个重大的决定:杀掉陶菲使节归顺鸠国。为了避免家族被打击,王朦好生安顿陶菲使者,命人传书次子王麟,尽快保护家眷逃离藉国。

 

  “其实,王朦的一举一动尽在陶菲掌握之中,只是他没有派人阻止,而是交待手下谨慎从事,放王麟与王氏离开藉国。王朦知道家眷安全出逃,这才正式与符浑会面,宣布率领部下归顺鸠国。”戴蓑说到这里,略微顿了一顿。

 

  一只松鼠从树上跳下来,飞快地钻进客栈墙根下的草丛,沿着一条狭窄的巷路,跑向小镇北方的密林。泰平扫了一眼,看到江逾白的身子,从客栈墙头缩了回去。

 

  “想必陶菲听说了这一消息,一定非常高兴吧!”

 

  “是啊!鸠国大督许坚乃是小人,只因与符浑沾亲带故,才被重用为鸠国的大将。许坚听说符浑重视王朦,亲自在军前摆酒相迎,还执王朦之手对着将士宣称:天生贤杰,必相与共成大功,此自然之数也。鸠国大军与王朦部下西归之后,苻浑为王朦赏赐了大片封地,尊崇优待令鸠国权贵瞠目,更让王朦有得遇明主之感。许坚见符浑对王朦如此重视,心中自然是万分不悦,常与军中心腹出言议论,提及王朦并非真心归顺。

 

  “许坚曾多次入宫面见符浑,提出王朦绝非寄人篱下之人,早晚必成为鸠国的敌人,劝谏符浑除王朦以绝后患。苻浑自认为君主要有贤德之心,既然王朦投奔自己,就要真心实意地相待,一定会感化王朦为鸠国尽忠。许坚多次进谏不成,心中颇为苦闷,回府之后长吁短叹。许府有一个谋士,名字叫做慕容佐,深得许坚的信任。慕容佐知道许坚心意,于是提出了一条计策,自称可保符浑会杀死王朦。许坚听罢心花怒放,只待时机付诸行动。

 

  “王朦归顺鸠国的第二年,陶菲派人率领大军挥师西进,准备攻占鸠国的战略重镇:燕巢。燕巢在大益河北岸,乃是一个重要的镇子,战略地位非常重要。符浑知道陶菲来势汹汹,决不可轻视对阵,招集满朝文武商议军情,讨论何人可堪大任领兵出征。许坚在鸠国诸多朝臣支持下,提出愿意替符浑领兵御敌。符浑见许坚壮志满满,便答应了他的请求,命其统领数万大军出征,由王令担任部队先锋。

 

  出征的前一晚,王朦府上来了一位客人,正是鸠国大督许坚。王朦知道许坚是重臣,在符浑面前极有地位,可谓朝中位高权重之人,自然不能慢怠。为此,王朦在府内大摆宴席,还请了几个名伶作陪,打算拉近与许坚的关系。酒过三巡,菜过五味,许坚说了一句话:今当远别,何以赠我?面对许坚的这一要求,王朦自然无法拒绝,眼见身边又没有其他的东西,只好随手解下腰间金刀送给了许坚。

 

  “其实,这正是慕容佐献出的金刀计,而他本人早与藉国暗中往来,乃是陶菲拉拢到的奸细。许坚拿到了王朦的金刀,准备实施下一步计划。慕容佐在许坚的安排下,买通了王朦帐下亲信王熙,让其手拿王朦的金刀飞马出城,追上担任先锋官的王令。王熙走入王令的大帐,宣称带来王朦的口信,让王令明白许坚心胸狭隘,多次想要排挤王朦父子,而苻浑表面上礼让有加,其心实在难以预测。王熙告诉王令,由于家眷未入鸠国,其父王朦已经逃亡,让他带来金刀作为信证,命王令尽快率部反出鸠国。王令知道王熙是父亲心腹,又想到许坚种种恶言恶语,不免心中动了念头,最终脱离了鸠国大军。

 

  “与此同时,许坚将消息传回鸠国都城,惊得王朦魂飞魄散。王朦知道自己本是降将,如今祸从天降,当真是百口莫辩,只好率领亲信仓促出逃。符浑得知这一消息,自然怒火中烧,派出一支骑兵追杀王朦。最终,王朦在小节山蓝田镇被追兵赶上,他与亲信力战不敌尽数被杀。

 

  “逃回藉国的王令受到陶菲接见,被陶菲好生安抚。王令以为陶菲心胸大度,自然感激涕零,表示必要为藉国立下大功,以赎其父投奔鸠国之罪。陶菲绝不是真心善待王令,而是不想让世人说他不够大度。为此,陶菲重赏王令财宝的同时,削弱了王令的兵权,让他守卫藉国奔腾河下游的飞沙镇。后来,陶菲找了一个机会,以王令犯了军规将其处死,并将王氏家族尽数迁往边境,彻底除掉了心腹大患。说到这里,金刀计始末基本上已经结束了。”

 

  “据我所知,在王朦被杀了之后,陶菲巧妙地通过战事,使符浑更加重视许坚,并在病重之时托孤于许坚,盼望他能够保住鸠国江山。”

 

  “没错。符浑之子庸碌无为,宠信朝中奸佞小人,到处搜罗美女娇娃,以至于鸠国国势日衰。陶菲倾尽国中精锐,派遣名将墨卑进攻鸠国,最终在下陂之战取得大捷,坑杀了鸠国数万降兵。许坚眼见鸠国大势已去,率领朝中权贵投降墨卑,将符浑之子献给陶菲。

 

  “墨卑派出一支部队押送鸠国降臣,全部带回藉国的都城辟邕。陶菲命人好生照料符浑之子,将金刀计始末讲给许坚听,令许坚与众降臣无不惊愕。大良觉得金刀计如何?”

 

  “巧用人性,环环相扣。”

 

  “如果国君对臣下皆用这种手段,一个国家还能够强盛吗?”戴蓑转过脸看着泰平。

 

  “戴镇守想说什么?”泰平平静地反问道。

 

  “我想说的是,泰大良明知危险,仍要去见墨白大王,难道是心里有了通盘的考虑?”

 

  “泰平相信人心,相信良善终会战胜邪恶。”

 

  “权力会让人心变的,良善有时候也会被邪恶压制。戴蓑作为商人集团的代表,希望泰平大良莫要赴险,使亚夏族人的希望破灭啊!”

 

  “商人集团?泰平有点糊涂。”

 

  “大良只要知道,这个集团将鼎力襄助,使泰平成为亚夏史上最伟大的一位帝王就好了。”

 

  “哦?商人集团凭什么有这个底气?”泰平问道。

 

  “商人集团已经成功破解古墓奇书中的秘密,找到了足以左右亚夏的巨大宝藏。”戴蓑微微一笑道。

 

  “巨大的宝藏在哪里?”

 

  “廊中。”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血王座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