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五章 被遗忘了的人
书名:天下归宁 作者:一粒小鱼仔 本章字数:3714字 发布时间:2024-09-12

  残阳如血,风沙遮天。


  士兵们在残破的堡寨内外打扫着战场,将尸体收拢起来,不管是敌人的还是袍泽的,很快,在堡寨里面的尸体就堆积起来很高。


  尸体分成了两处排放,一处为宁军士兵的遗骸,一处为夏军士兵的尸体。


  当天色黑下来的时候,战场才勉强打扫干净。


  因为堡寨里的地方有限,尸体不得不堆起来。正值隆冬,土地冻的极结实。


  宁军士兵们费了很大的力气,也才刨出来一个不大的土坑。


  要想埋葬两万多具尸体显然很难,下面的将领请示过之后,士兵们开始将尸体搬运到堡寨中残破的房屋中。


  没错,是两万多具尸体。战俘皆被斩杀,这是宁王殿下极少做的事。


  大家都知道,宁王之所以如此下令,是为魏县和这几日战死的士兵们报了仇。


  队伍离开之后,这里将被焚烧。


  中原中原人讲究入土为安,可战场上不可能保证这种事。


  一场大火之后,尘归尘,土归土,虽然令人伤感却也无可奈何。


  “卑职崔潜,拜见主公。”


  脸色依然还没有恢复平静的崔潜单膝跪倒,用军礼和沈宁相见。


  他是第一次见到沈宁,所以心里难免会有些激动。


  尤其是之前战事最艰难的时候,正是宁王殿下带着精骑如神兵天降一般出现才救了大家。


  这种劫后余生的痛快和激动交集在一起,让他说话的时候声音都有些颤抖。


  他是崔家的家主,他不是一个没有见过世面的人。


  当初在涿郡的时候,兴业皇帝刘武三次东征他都跟着。


  第二次征伐霍叶归来,刘武还特意在博陵郡停留了几日。


  崔家献了二十万贯铜钱,换了三个乡侯两个县伯。


  就算到了今天,崔家还挂着刘武亲笔题写的匾额。


  崔潜也见过窦士城,当初窦士城曾经亲自到博陵邀请崔潜出仕。


  崔潜以守孝为名拒绝了窦士城,但也拿出来一笔十万贯的巨财献给了窦士城。


  他是见过皇帝的人,按理说见沈宁应该不会紧张才对。


  可事实上,当他知道是宁王殿下亲自率军击溃了敌人的时候,他甚至紧张的手心里都是汗水。


  虽然论年纪,沈宁比他还要小上近二十岁。


  可不知道为什么,崔潜总觉着站在自己面前的这个年轻男人如一座山峦般,只能仰视。


  “起来吧。”


  沈宁伸出手将崔潜扶了起来,扫视了一圈后忍不住问道:“怎么你会率军在这个地方与夏军激战?


  这里远离繁水,距离尧城也不近,正是两地相距居中处……魏县那边的战事,难道波及了这么远?”


  崔潜连忙将事情经过说了一遍,尽量言简意赅。


  听完之后沈宁点了点头,忍不住笑了笑。


  “与孤的推算有些差距,当初听到通闻府的报告,孤也真的以为钟万彻要下一盘大棋,将王伏宝的十几万人马困在魏县。


  不过说起来,若不是孤如此以为,今日也不会恰好救下了你。”


  “这是谁想出的计谋?”


  沈宁忍不住问道。


  “是薛将军与臣商议之后想出来的办法。”


  崔潜恭敬的答道。


  “那便是你的主意了……很好。”


  沈宁笑了笑,转身看向堡寨中忙碌着的士兵们轻声道:“带着几千步兵辗转千余里,来回走了数遭……漂亮!


  你手下的士兵们应该感到庆幸,他们有一个出色的将领。”


  “臣惶恐。”


  “你身上还没有军职?”


  沈宁问道。


  “还没有。”


  崔潜如实回答道。


  “先为钟万彻军中的长史吧,孤知道你身上有刘武封的一个国公爵位,也有窦士城封的一个国公爵位……但孤现在给不了这样的显爵。


  杜如海的奏折孤看到过,你年前派人送到大业足足三十万贯巨财,孤还没来得及说声谢谢。”


  “臣愧不敢当。”


  崔潜连忙垂首道。


  “德正……你来说说,这一战若是想要打赢,最好的策略是什么?”


  崔潜知道宁王殿下这是在考究自己,相对于送到大业去的那三十万贯巨富来说,或许今日这一个问题的作用会更大一些。


  若是自己答的好了,崔家在这个新的帝国中将会真正的稳固下来一个地位。


  在他面前站着的这个男人,可是这个新的帝国的掌舵者。


  虽然他还不是皇帝,但毫无疑问的是大业城里的那个皇帝根本就是个傀儡。


  若是宁王愿意,他随时能取代那个被幽禁在深宫中不得自由的皇帝。


  “大帅徐一舟的策略,在臣看来便是最佳之法。


  大军稳步向前,打下一城,稳固一城,堂堂正正,兵行以威,法行以严,不出半年,必然能将河北平定。”


  “嗯”


  沈宁点了点头,对崔潜这个中规中矩的回答似乎并不如何满意。


  “但……”


  崔潜话锋一转道:“若是能让夏国内乱,或许不出三个月就能灭掉窦士城。”


  “哦?”


  沈宁看了崔潜一眼,微笑着问道:“如何使其内乱?”


  “贪婪,猜忌”


  崔潜伸出两根手指,认真的说道:“只这两点,足可乱了人心。


  臣愿意献一笔钱财,用以收买夏国权臣。”


  沈宁再次点了点头,眼神中多了些许赞赏。


  他将视线转向远处,洺州的方向。


  心里忍不住有些担忧,自己生命中极重要的两个人根本就没对他说就自作主张跑去了洺州。


  其中一个,还是从大营中溜走赶去洺州做护花使者的。


  “通闻府里那么多人,你们两个跑去做什么?”


  沈宁在心中说了一句,眼神有些飘忽。


  ……


  ……


  洺州


  王伏宝的府邸看似平静无奇,但只要稍微心细的人仔细观察一下就能发现,自从前几日王家有一辆马车进了府门开始,这座大宅子四周就多了许多陌生的面孔。


  其中还有洺州府的衙役,甚至还有宫廷禁军。


  这几日,每日都有朝廷的官员进进出出。


  其中不乏身穿紫衣的朝廷大员,便是王伏宝在洺州的时候,这宅子里也不曾这样热闹过。


  府邸里的家丁,皆是王伏宝手下的老兵。


  这些人对王伏宝忠心耿耿,这几日不同寻常的事太多,他们隐隐也能猜到些什么。


  所以府里最近这几日气氛有些紧张,家丁巡院的时候甚至带上了硬弓。


  宫城


  装饰奢华的寝宫中,檀香婷婷袅袅的飘起来很快就消散在空气中。


  但那种令人心旷神怡的味道却如钻进鼻子里一样,闻着让人身心都觉着很舒服。


  一身宫装的曹皇后摆了摆手,示意上茶的宫女退下去。


  “法师,我让刑部侍郎戈理连着几天都去见那个王咆,不过那个小东西一直不肯妥协,戈理回话说,若是不动刑只怕王咆很难做出对王伏宝不利的事情来。


  可如今这件事陛下也盯着,戈理也不好擅自动手。”


  “一言不发?”


  坐在曹皇后身边的道姑微微皱眉问了一句。


  “一眼不发!”


  曹皇后点了点头道。


  她看向那貌美的道姑语气带着些恳求的说道:“当日在大安寺里初遇法师,我就知道法师必然是我命中的贵人。


  若不是偶然遇到你,说不得那日在大安寺里我便病发死了的。


  法师既然能救得我一命,自然也能帮我将这烦心事解决了的,对吗?”


  “皇后稍安勿躁。”


  道姑忽然笑了笑道:“其实道理很简单,那个王咆一言不发就已经很能说明问题了。


  若是王咆心里没有鬼,又怎么会一言不发?


  肯定会要辩解,要替他义父说话。


  但他没有,说明他心中也很难受。


  之所以他还没说……或许担心的不是王伏宝,而是他自己的安危。”


  “哦?”


  曹皇后眼神一亮:“法师的意思是……王咆怕自己若是说了,会受到株连?”


  “九成便是如此。”


  道姑颔首,将手里的拂尘甩了一下说道:“刑部侍郎戈理大人审案子自然是能手,但想来话语多是恐吓威吓。


  王咆担心自己为王伏宝陪葬,怎么可能会说?


  不如皇后亲自下一份旨意,又或是求陛下一道旨意,赦免了王咆的罪过……再许以厚禄显爵,他难道还不肯说?”


  道姑想了想说道:“若他还不肯说,我便亲自走一遭。


  只是以道法妙术虽然容易让他说出实情,但有违天道人和,我怕是要受到上天的惩罚。”


  “若是法师能帮我报了杀兄之仇,我……法师只管说,但凡我能做到的,自然不会亏待了你。”


  “我乃修道之人,无欲无求。”


  道姑微笑道:“只是命中与皇后有这缘分在,脱不开身的。”


  “罢了”


  道姑一甩拂尘道:“若是今日刑部侍郎戈理大人再问不出什么,明日一早我便去一趟王伏宝的府里。”


  “多谢法师!”


  曹皇后站起来,郑重一礼。


  ……


  ……


  御书房


  身穿黑色团龙绣袍的窦士城眉头锁的极深,他看着桌案上厚厚的一摞奏折忍不住摇了摇头。


  最近上来的奏折,十份有九份是弹劾兵马大元帅王伏宝的。


  而这些参奏王伏宝的官员身后,或多或少都有皇后的影子。


  身为大夏的帝王,窦士城不可能对这件事没有一点察觉。


  但窦士城也有些犹豫,一直没有批复这些奏折的缘故便是因为最近起来的传言。


  虽然难以确定真假,但这个传言本身就让人心里起疑。


  传言说,大将军曹旦之所以在洛阳兵败被俘,然后被押送大业,在菜市口被砍了脑袋……是因为有人出卖了他,将他大军的行踪泄露给了宁军。


  而这个出卖了曹旦的人,便是如今的兵马大元帅王伏宝。


  传言之所以让大部分人接受,是因为有一个让人不得不信几分的理由。


  王伏宝并不受皇帝陛下的信任,虽然独领一军力抗庄烈。


  可要想恢复在军中的威信极难,除非出现什么意外的情况。


  而曹旦若是死了的话,皇帝陛下手下就没有可用之人!


  这样一来,王伏宝就能轻而易举的重新掌兵。


  苏定方,殷秋,石赞,武黑闼这些大将全都死了,曹旦虽然算不得将才但对窦士城绝对忠诚,也死了。


  能用的,只有王伏宝一人。


  所以很多人对这个传言都有些相信,甚至窦士城都有些相信。


  “都是参王伏宝的。”


  窦士城看了下面坐着的人一眼,语气有些无奈:“可这些人难道不想想,如果朕真的办了王伏宝,谁来领兵为朕抗敌?”


  下面坐着的,是纳言裴扬。


  这个人极有本事,当初在刘武朝中的时候便极得宠,任黄门侍郎,朝中之事皆决于他和韩士继二人。


  后来又跟着司徒伯山,再之后降了窦士城,都被任为纳言,朝中百官之首。


  “其实……朝中并不是无人可用。”


  裴扬想了想,躬身说道:“臣保举一人,可赴战场。


  以此人为副帅,既可分去王伏宝的兵权,也能抵抗唐军北上。”


  “谁?”


  窦士城有些急切的问道。


  “安国公李薄”


  裴扬道:“可当重任。”


  “倒是忘了他……”


  窦士城想了想,随即点头道:“那就让他去吧,给朕盯着王伏宝。


  若是其真有反心,李薄便替朕率领大军以抗沈唐!”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天下归宁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