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着光明,看到黑暗。
短短三年时间,戎悍从一位剑术高手,郁郁不得志的王子,转变为统领千军万马的大将,成长为独挡一面的王师统帅。他那黑黪黪的面庞闪着光泽,两只眼睛异常坚定与决绝,有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气势。
作为蛮戎王国的二王子,戎悍本有尽享富贵的本钱,可是他却没有安于享乐,自小就展现出与众不同的潜质。在受到王族子弟排挤之后,戎悍没有自甘堕落,而是更加投入地沉浸于习剑之中。正因如此,戎悍年纪轻轻,已经是百象剑术好手,不亚于行走江湖的剑士。
然而,戎悍真正成为顶尖的剑术高手,乃是得益于一位异人指点,这个异人就是南极竖子。南极竖子是炽火族族人,因为机缘巧合成为朱雀门弟子,凭着自己对剑术的理解,在同门弟子脱颖而出,最终成为四大剑派掌门之一。
由于炽火族被蛮戎王国压制,不得不在火龙川中生活,失去了原有的土地与老寨。炽火族是一个颇为坚韧的族群,心中那股重返川北的炽热之火从未熄灭,处心积虑地破坏蛮戎王国,等待族人崛起的机会。南极竖子传授戎悍精妙剑艺,乃是为了族人考虑,其目的并不单纯,可以说是为了替炽火族谋划。不过,戎悍没有因此而心生不满,反倒是非常同情炽火族,练剑也是格外认真与刻苦。
除了传授精妙剑术,南极竖子亦传授兵法与战策,令戎悍大受裨益,也对成为名扬天下的将领充满期待。后来,南极竖子离开百象回到朱雀峰,戎悍则被蛮戎王戎炀任命为将,辅佐他的弟弟戎狭。戎狭是蛮戎王的第五子,母亲是大王的宠妃,以至于最受蛮戎王的器重。为了扶持戎狭继承王位,戎炀颇费了一番心思,打算让其统领王师精锐,通过战功搏得威望。
可惜,戎狭是一个气度狭小之人,非但不体恤军中将士,还在军中作威作福,以至于失去军心。戎狭见难以压制军中将领,便对戎悍夹枪带棒,常常在戎炀耳边煽风点火。戎悍不甘心被戎狭污蔑,亦为了免遭打击与迫害,主动向戎炀提出作为使节,陪同朵国大督彭博北上昭阳,替朵国侯的女儿朵姬讨取公道。蛮戎对朵国疆土一直虎视眈眈,曾经因此爆发了不少战争,如今喜得朵国割让土地,戎炀自然欣喜万分。蛮戎王同意戎悍率橙象战团,北上昭阳彰显力量,使亚夏中土诸国对蛮戎畏惧。
毫无疑问,一个人的人生总会出现重大转折,产生足以改变这个人一生的影响,而昭阳之行对于戎悍恰是如此。他在昭阳比武大会一战成名,与占尘等剑士相知相交,见证了帝国由盛转衰。戎悍离开帝都的那一刻,明白了一个道理:失去一位明君的指引,强大的军队难以扬威天下。
正因如此,戎悍返回蛮戎王国之后,曾经积极训练手下精锐,意欲襄助王兄戎尹争夺王位,使蛮戎王国参与逐鹿天下。就在那个微妙的时期,戎悍遇到了一个改变他决定的人。
这个人就是百象名士薛赞。薛赞是蛮戎王国客家镇的乡绅,祖先是宾湖、客川的土著,而他本人在当地名望极高。后来,戎炀为了培养几个王子,请薛赞等名士入都,点拨戎尹、戎悍与戎诗等人。戎悍虽对文史并不喜爱,却对薛赞其人印象极好,常常向薛赞讨教文史,了解亚夏大陆之史,以及蛮戎王国的国政。薛赞看出戎悍性情耿直,对蛮戎王国感情很深,故而对他极为看重,常常陪戎悍出宫游历。两个人最常去的是孤雁山,与孤雁镇的名士孤阳浩同游山林,畅谈对大好河山的热爱。正是在薛赞的影响下,戎悍内心得到宁静,不再纠结于王族子弟的蝇营狗苟,不再困于别人的冷眼旁观。
后来,戎悍掌管一些王师军队,忙于日常繁琐的军务,难以再同薛赞求学问道。纵然如此,两个人常常书信往来,以至于感情一直深厚,非寻常友人可以相比。
薛赞向戎悍指出,小的时候,戎尹就表现得城府极深,与其他王子明显不同。如今,戎尹表面上仁义道德,内心却更加虚伪与无常,尤其是在叶知秋的怂恿下,变得更加阴险了。如果王国由戎尹掌管,蛮戎将走上不归路,或许会是西南诸国的噩梦,令万民陷入苦难之中。戎悍隐约之间感觉出,薛赞若非预言堂预言师,便是箴言堂的箴言师,否则决不会贸然离间他与戎尹。
正当戎悍有些犹豫的时候,他被戎狭与突兀骨诬陷。戎炀认定戎悍导致征战炽火族失败,命他返回百象受罚,还将戎悍的心腹将领罢黜。眼见自己可能遭遇不测,心腹又受到牵连,戎悍才在彭博的劝说下,离开蛮戎去了苍陵。
曾经积弱积贫的苍陵王国,在泰平大良的治理之下,崛起于亚夏大陆西北地区,让戎悍看到了展示才华的舞台。当然,戎悍对于这个年轻的大良,原本还是有些怀疑或不屑的,认为泰平只是运气太好,才襄助墨白掌控了王国。可是,当戎悍陪着泰平远赴天域高原,平定了烈马、悍马与野马诸族,收服云寂高原诸族,他才明白这个年轻人有多么厉害。更让戎悍佩服的是,泰平谦逊待人,使各个部落勇士甘心相随,与墨国一起开创伟业。从雅定山谷挥师东进的那一刻起,戎悍就隐隐之间有某种预感:泰平会为亚夏大陆带来和平。
待墨国王师渡江南下,收复西南诸国与天湖诸部,戎悍更加确信自己的判断。与此同时,戎悍有了一种新的感觉,或者更确切地说,他感受到墨国王师新的变化:一股力量正在酝酿,一种新的氛围正在形成。
泰平是真正的王者。
随着墨国疆域越来越广阔,逐鹿天下的形势越来越好,原本和谐的朝政氛围却在改变。墨白大王变化极大,失去了初掌国政时的贤德,宠信木燃、宋奇等大臣,重用穆卜等谄媚之人,收罗各地的美女娇娃,变得越来越不可理喻。更有甚者,墨白听从木燃等人的建议,取消提升阵亡将士抚恤之策,令王师将士上下生怨。同时,墨白纵容王国贵族,占有大量荒地与荒坡,使得复员将士难有闲田耕种,以至于与贵族矛盾重重。
更让戎悍无法理解的是,墨白多次派人潜入王师,意欲除掉墨国最大的功臣泰平。墨国王师七彩军团系泰平一手创建,各军主将皆与泰平感情深厚,对于墨白岂能不极为愤恨呢?尚在泰平前往朱雀峰之时,戎悍与芈雄等人便有交流,知道大家都对墨白极为失望,言语之间均有支持泰平之意。
那时,亚夏大陆北方局势瞬息万变,廊中更是陷入了混乱的局面。尽管戎悍承认济国很强,具备逐鹿天下的实力,但是他还是坚持认为,只要墨国控制了夏江南岸,就能够主宰亚夏大陆。可是,戎悍对于泰平如何处理家族关系,内心是有些不敢把握的。戎悍非常清楚,如果泰平与泰安、英飒联手,墨国将有更大的底气进攻帝国,荡平整个廊中地区。如果这真的成了现实,那么将是亚夏族人的失败,或者说是农耕文明的失败。这是戎悍所不能接受的。
戎悍的想法非常明确与简单:只要泰平能够守住底线,不与北方异族合并一处,使亚夏中土陷入被动,他就会旗帜鲜明地支持泰平。支持泰平什么?戎悍原本不敢设想,直到墨白派人飞鸽传书,要求泰平保持铜古均势,与金亭、顾温分而治之,集中兵力渡过夏江,参与争夺银夏帝国昭阳的大战,他才明白这一步是不得不迈:返回逐鹿王都发动政变,将墨白赶下国王宝座。
戎悍的想法并非不切实际。墨国王师精锐有十几万人,以七彩军团为绝对主力,基本上都是泰平的嫡系部队。当然,戎悍原本对离获不敢确定,生怕他是墨白的心腹,故而一直没有同他联络。前不久,离获率领青云军团渡江,驻扎在玉陇渡口,主动派部将米松来到朔湖,表达愿为泰平赴汤蹈火。
米松是贞岷江上游白鹤镇人,家族是百象王都的供应,自幼就在榭火宫内陪侍,与戎悍的感情非常要好。戎悍执掌玄天大军之后,米松偷偷来到墨国,意欲投奔旧友帐下担任将官。因为担心旁人说闲话,戎悍禀报了泰平大良,将米松安排到青云军团。
米松告诉戎悍,离获虽为墨白任命,却对泰平更为敬重。数月之前,墨白曾经派人来到军中,暗示离获要心向墨白大王,不得遵从泰平大良的调令。那使者许诺了封地与珍宝,说离获将来一定有高官厚䘵,千万不可行错言失。离获在军中安排酒宴,将那使者灌得酩酊大醉,套出了他的酒后之言,获悉墨白正在秦山布局,准备待泰平前往祭拜秦程之时,派出杀手刺杀泰平。
离获将那个使者敷衍走后,命米松选派一个心腹,联系游士堂主秦昭,提醒泰平要当心墨白大王的暗算。米松还对戎悍说,离获颇有自知之明,生怕戎悍误会自己,所以才请他为使者,表达自己支持泰平之意。听说离获愿意加入王师一方,戎悍就更有了信心与底气,于是与秦昭等人劝谏泰平,希望泰平调动墨国精锐挥师东进,乘帝国混乱之机,吞并整个铜古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