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五章 陈兵铸水(1)
书名:血王座 作者:楚狂人 本章字数:3162字 发布时间:2024-09-10

红岩镇位于铸水上游南岸,扼守铜山红岩谷的东谷口,乃是铜古王国中部非常重要的城镇,亦是铜城王都连接南方的纽带。铜山是铜古王国立国之山,可以说是王国的强国之本,铜峰更是王国的旗帜与象征,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与影响力。

 

  铜山是一座北高南低的大山,绵延数百里,几乎将王国一分两半。铜山有两个大山谷最为有名,其一便是有名的劈铜谷。劈铜谷有一个古老传说,关于蚩天大帝与铜头的大战。铜头是一个巨人,对蚩天大帝颇为不敬,以至于蚩天大帝不满,手执巨斧兴师问罪。

 

  铜头非常凶悍,与蚩天大帝激战不退,足足斗了百余回合。后来,蚩天大帝祭起大斧,将铜头砍倒在地,令其血脉注入大地,变成了一座横亘大河的山峦,其间则留下了一道峡谷。蚩天大帝对铜头之死颇为叹息,将此山赐名为铜山,将那峡谷称之为劈铜谷。

 

  每年春夏相交之季,当地土著后裔会来到劈铜谷,在波涛汹涌的青泥河河畔设下祭坛,祭拜这位强悍的巨人。铜古王国崇尚武力,国人一直以蚩天大帝为傲,丝毫未因其战败于亚龙峰,就对他有菲薄之言。同样,铜头不畏惧蚩天大帝的威势,敢于直面相斗,也足以让后世敬佩。

 

  另一个有名的山谷,就是红岩血谷。红岩谷的名气很大,缘于谷内两侧的赤红山崖,好似鲜血从峰顶倾泻而下。红岩谷也有一个传说,与远古时代的赤练双兽有关。赤练双兽是两只独角兽,浑身上下殷红无比,以山中鸟兽为食,倒也没有为害一方。有一日,山外跑来了一头极为漂亮的小鹿,悠哉游哉地漫步谷中,显得从容不迫。赤练双兽见小鹿可爱,都想将其据为己有,故而相互厮杀。双兽法力不俗,彼此战力相差无几,最终同归于尽。

 

  赤练双兽死了之后,骨肉化为山谷崖石,鲜血则成了一条小溪,滋养着这条长长的山谷。如果置身于山谷之中,环顾四周,无论是岩石抑或岩土皆艳红一片,令人不免赞叹不已,惊叹于造物之神奇。红岩谷曾经有一支土著,以赤练双兽为图腾,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可惜,红发族人强大之后,该族被强征入伍,慢慢地被红发族融合了。

 

  除了红色的崖石,绵延二十里的红岩谷中,还有漫山遍野的红果,也就是北方人所说的山楂。说起来,红岩谷山楂原本平平无奇,却因为一个入药的偏方,救了银夏帝国襄皇一命。正因如此,红岩红果被医者列入医典,成为一个名扬天下的药材。

 

  襄皇执掌银夏帝国之初,曾经是一个怀有远大抱负之人,自称要比肩一代伟主庄帝,使帝国重返霸权巅峰。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襄皇对内推行新政,试图削弱封城的势力,扩大自己的帝王之权。对外,襄皇决定采取分化瓦解的办法,令诸大王国彼此相斗,以便自己能够从中得利。

 

  当时,亚夏大陆有七大王国,以金亭、雷霆与望海三大王国实力最强,对银夏帝国的威胁最大。相比之下,金亭崛起之势更盛,令襄皇不得不警惕,于是决定利用铜古王国,压制缇氏王族的势头。为了表现足够的诚意,襄皇率领一支帝师精锐,带着不少帝国特产,以出巡名义到了安阳渡口,准备乘船渡过夏江。

 

  铜古王顾顺见襄皇诚意十足,心中自然欣喜万分,以为王国将得到帝国支持,可与金亭一较高下。为此,顾顺带着王子顾恒与文武百官,到夏江南岸迎接帝师,陪同襄皇巡视一路,回到了铜古王国的都城铜城。

 

  铜城是一座非常繁华的大城,具有很强的廊中城池风格。铜城有枞川、盱眙、安庆与安然四条大路,亦有铜陵、铜锭、钟鸣与义池四条大街,将王都分割为铜陵、庆安、义安、义钟、钟鸣、铜官、盱眙与枞阳八大区。铜城南城有三个城门,除了庆安门之外,另有两个水门,引入铸水进城为潭,成为王都最重要的水源。

 

  铜城东城有铜陵、枞阳两区,多为商旅聚集之地,酒楼、茶庄、药铺、当铺与烟花柳巷遍布其间,成为王都最为繁华的区域。枞阳区的东北方是枞川,是一座并不算小的山峦,由于修筑铜城而逐渐萎缩,成为王都的制高点,也是王师精锐驻扎之地。

 

  钟鸣区与义钟区属于王都西城,乃是铜城贵族聚集的地方,纵横交错的街路两旁,富丽堂皇的府邸比比皆是。出了西城钟鸣门,可以一路西行,直通铜山的最高峰:紫铜峰。在铜城四大城门之中,钟鸣门比盱眙诸门最为有名,原因在于名扬天下的剑客钟鸣。

 

  钟鸣生活在元世纪中期,乃是锡山脚下宣化湖畔的宣化镇人。钟氏一族颇有名气,与顾氏王族关系亲密,曾经控制过锡山锡矿,成为王国南部有名的富商贵族。钟鸣受到父亲的影响,前往太乙山白峰、黑峰求索,练就了非凡的剑术,取其名为一鸣剑法。

 

  作为求索多年的黑子与白子,钟鸣秉持行侠仗义的本色,以剑客身份行走于江湖。钟鸣常常扶弱锄强,接济贫困的老百姓,故而名声越来越大。为了提升自己的剑术,钟鸣遍访天下名门剑派,还远赴青龙岛、望雪峰,与青龙、玄武剑门的掌门比剑。

 

  最令世人所知的一战,乃是钟鸣拜访楚山,与楚良大剑客斗于楚山之巅。两个人大战百余合,钟鸣一直未落下风,以至于观者莫不赞叹。楚良与田夏并称于世,被天下人称为北夏南良,其剑法玄妙无比,绝非寻常剑客可比。这一战,钟鸣令天下人皆知其名,被铜古王国人极为推崇。

 

  不过,真正使钟鸣扬名亚夏,被后世誉为铜古英雄的一战,是以他的死而告终的。原来,与楚良激战于楚山之后,钟鸣受侠者好友吴忆相邀,到了银夏帝国都城昭阳。吴忆出生于紫湖西畔赤霞镇,父亲是小镇上的铁匠,故而吴忆自小与刀剑结缘,常常自舞刀剑强身健体。尚未成年之时,吴忆因为一次机缘巧合,救下了一位被仇家追杀的剑术好手。这位好手名叫骆信,乃是武国马鞭镇人,家族在马鞭潭颇有名气。

 

  骆信曾得到名师指点,自以为无敌于天下,以至于得罪了江湖人士。眼见自己伤重难愈,骆信将名师相赠的剑谱拿出来,转赠给了心地善良的吴忆。吴忆将骆信安葬之后,从此每日苦练剑术与掌法,竟然武艺大为精进。后来,吴忆参加紫湖比武大会,一举击败诸多好手,夺得了大会头彩。自此以后,吴忆仗剑行走天下,成为一名江湖剑士。吴忆曾经到过白峰,与钟鸣相见恨晚,彼此交流剑艺极为投契,互视对方为知交。

 

  钟鸣与吴忆老友相聚,自然是万分高兴的。他们拜访了不少武馆馆主,亦结交了许多帝都侠者,还同不少帝都贵族往来。庄帝身边有一位侍卫,名字叫连盛,剑法算得上不俗。他对钟鸣颇为仰慕,于是拿着宫中腰牌,将钟鸣带入皇城。钟鸣对皇城充满好奇,见连盛对自己格外敬重,便当面指点连盛剑术一二。连盛非常高兴,请钟鸣到了帝王大殿附近的偏殿,奉上美酒与之痛饮。结果,两个人都喝多了,醉倒在偏殿之中,却没有被人发现。

 

  当晚,被帝国贵族罢黜的桓帝纠集党羽,请来不少武林高手襄助,蒙上黑纱杀入了皇城之中。刺客人数众多,又是突然袭击,一度占据了上风,杀死不少皇城侍卫,迫使庄帝依托帝王大殿死命抵抗。一时之间,大殿内外喊杀声如同雷鸣,死尸遍布,鲜血四溅,令人不敢直视。

 

  钟鸣从昏醉中醒来。他借着皎洁的月光看到,庄帝与侍卫万分危险,若无援兵及时赶到,一代伟主将有性命之忧。钟鸣对于庄帝非常崇拜,酒劲立时全都消散,提起身边的一柄长剑,冲出偏殿杀向刺客。他舍死忘生地冲入乱阵,剑舞如风势不可挡,接连斩杀了十几个刺客高手。刺客们见势不妙,派出三个好手对付钟鸣,其他人继续猛攻帝王大殿。

 

  三个好手果然不同凡响。一人手执圆月弯刀,一人舞动短矛,另一人则抡动齐眉棍,结成了一个小阵,将钟鸣困在其中。尽管三人皆蒙黑纱,钟鸣还是猜了出来,他们乃是琊国修箩川的修罗坛三鬼。修箩川位于湘河东岸,多为修罗族人在川中活动,并在河畔打造了罗刹镇,武林强者常常云聚于此。

 

  修罗三鬼武力强悍,成为夏江南岸怪杰,江湖上的名气不佳,却无人敢轻易得罪。钟鸣深知三人难斗,只得抖擞精神鏖战。后来,皇城的禁卫军及时赶到,将刺客们一举全歼,修罗三鬼也被杀死。庄帝未伤分毫,钟鸣却因为恶斗负伤,最终导致失血过多而死。

 

  庄帝听说钟鸣舍命相救,心中极为痛惜,不免感慨唏嘘良久。为了铭记这位侠士,庄帝赐了大量珍宝,将钟鸣封为护国勇士。与此同时,庄帝还命铜古王国为钟鸣立碑,以彰显他的侠义本色。铜古王国自然极其重视,除了在钟鸣家乡立碑,还将王都西城门命名为钟鸣门。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血王座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