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8.5.1 东周主要战争(春秋)
书名:《轻松读中国史》(第一部)) 作者:童心陈不老 本章字数:3109字 发布时间:2024-09-10

一.东门之战

战争各方关系:

 东门之战.jpg

战争过程:

郑伯打败想造反的兄弟共叔段后,共叔段的儿子公孙滑(公孙,诸侯国君称为公,其孙子辈人物称为公孙,滑是名字)逃到卫国避难。公元前719年,卫国州吁弑卫桓公自立,公孙滑觉得机会来了。

公孙滑:“卫侯老大,我父亲叔段被郑庄公赶出郑国,我也到您们卫国乞食,您可得帮我主持公道啊!”

卫侯州吁刚篡位成功,正想干一番大事,证明自己的能力呢。

“唔,没问题,我马上起兵,攻打郑国,让你当郑国的王。”

公孙滑:“哈哈,老大真是太好了,不过,最好叫上陈国,蔡国和宋国,咱们打群架去!”

卫侯州吁:“嗯,好注意!”‘

于是,以卫国为首的诸侯联军,浩浩荡荡杀向郑国。郑国的情报员得知信息,迅速上告郑庄公。

“大……大……大王,不好了,不好了,卫国带领陈国,蔡国,还有宋国的军队杀过来了!已经快到东城门。”

郑庄公:“嗯,卫国敢攻打我们?”

大臣:“大王,怎么办?”

郑庄公一捋胡须,略一沉吟,说:“一帮乌合之众,咱们闭门坚守,不理他们,自然退去!”

卫侯:“小的们,冲啊,攻进城去,让你们好吃好喝!“

“冲啊,冲啊!”

诸侯联军拿着云梯,吆喝着往城上爬。

嗖嗖嗖,一阵箭雨袭来,卫国带领的诸侯士兵们纷纷中箭倒地。只得纷纷后退。

“老大,不行,郑国的军队很厉害啊!“

诸侯联军攻打了5天,郑国的城墙还是固若金汤。

卫侯:“算了,咱们打道回府吧!“

战争结果:

诸侯部队在围攻郑国5天后,无法突破,只得退兵。

此战不单延续因公孙滑挑起郑、卫之间的战争,更开启了一连串郑庄公与众诸侯(尤其是宋殇公)的战役。

 

二.繻(xu)葛之战

战争各方关系:

 繻葛之战.jpg

战争过程:

周郑交质事件发生后,王室与郑国的关系恶化。郑庄公还不满意,又派人去收割本属于周桓王的麦子和谷子,桓王大怒,对手下说:“再不给姓郑的小子一点颜色,他们就要上天了。”

手下大臣虢公林父说:“是啊,大王,咱们去收拾他们一下!”

周公黑肩说:“陈国,蔡国和卫国对郑国也不爽,我去邀请他们,一起揍郑国去!”

于是,周桓王率领诸侯大军,浩浩荡荡来到繻葛(今河南省长葛市北),攻打郑国。

周桓王按照传统阵法,将军队分为左中右三军,摆成“品”字形。自己亲率中军主力居前,陈国军队由周公黑肩指挥,摆在左面,右军由虢公林父率领,包括蔡国和卫国军队。后来的军事家把这种阵型称之为“鸟阵雁行”,意思是这种阵型象飞鸟的身子(中军)和双翅(左右军)一样,也和雁群在空中飞行时的“人”字队形(中军靠前,左右军靠后)相似。

周天子的联军来攻,郑庄公不敢大意,亲自统率三军进行迎战。看到周军人多势众,还摆了一个很正规的阵型,庄公对手下大将说:“大家快快想办法,怎么打来犯之敌?”

庄公手下大将高渠弥说:“老大,别着急,看我的。”

于是,郑军也摆下一个阵型,后来军事家称之为“鱼丽之阵”。

阵型摆好后,郑庄公看了,觉得不错,立刻命令中军:“大家注意了,看见摇旗就击鼓,击鼓之后就前进,违令者斩!”。

“大王,陈国军队就是乌合之众,蔡国和卫国军队也不怎么样。咱们先攻打他们!“

郑庄公:“嗯,就这样办!“

郑国军队:“冲啊,杀啊!“

陈国军队:“不好了,郑国人怎么这么不要命?咱们还是逃命要紧!“

蔡军和卫军一看,也不甘落后,纷纷跑路。

周桓王:“怎么搞的?他们怎么就跑了?”

周军也动摇了,都想着逃命。就在他们还在犹豫是逃还是战时。郑国大将祝聃冲过来了,远远看见了周桓王的大黄色伞盖(天子出行,都要打一把黄伞)。

“哈哈,看我的!”

祝聃弯弓搭箭,嗖的一声射去。

“啊,我肩膀中箭了,我肩膀中箭了!快来救驾!”

周桓王的惨叫,让本来不稳的周军更加心慌!

   “逃啊,弟兄们!”

周军哗啦一下,竟然全部逃命去了

祝聃:“哈哈哈,老大,我去追杀他们,怎么样?”

郑庄公:“唔,算了吧,我们还是臣子,到时候人家骂我弑君,可不太好!”

当晚郑庄公委派祭仲前去周营慰问负伤的周桓王及其将领,以示与王室和好之意,并用以缓和两国间的尖锐矛盾。

郑军打败了周桓王的天朝军队,主要是使用了有针对性的“鱼丽之阵”。就是郑军也将军队分为三军。但其左右两军由主力担任,称为“左右拒”,中军则摆在左右两军略为靠后而不是靠前的地方,三军形成倒“品”字形。这样结阵的目的,是便于两翼的左右军先把周军左右军冲垮,然后三军合围周军中军主力。为了万无一失,左右方阵都把战车排在前面,步兵配置在战车之后,形成密集队形。车上有人负伤,步兵中马上抽人补上。由于这种阵型象张开的渔网一样,便于捕捉对方中军主力,所以把他称为“鱼罹之阵”,意思是鱼陷入网中,因为罹和丽同音互通,为了方便,后来就改为“鱼丽之阵”。,

战争结果:

周王朝军队大败而归。

繻葛之战使周天子的威严一落千丈,战后周王室开始衰弱,诸侯国势力大增,竞相争霸 。

 

备注:祭足,字仲,又称祭仲,春秋著名政治家,郑庄公最重要的大臣,是当时郑国政局中举足轻重的人物,他一生的活动分两个阶段:郑庄公在时,他作为一名重要谋臣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郑庄公死后即进入政治生涯的第二阶段,他连立三君,经历郑昭公、郑厉公、复位郑昭公、郑子亹、郑子仪几个执政期,在郑国的多难年代,他是国家事实上的顶梁之柱。正是在他死后,齐桓公的大臣认为“祭仲已死,郑国无人”,才敢于出兵干涉郑国内政。从总体上讲来,祭仲以自己的足智多谋兴旺郑国,支撑郑国。春秋时期,齐、鲁、晋、宋等各国都出现一批“权臣”,从时间顺序看,祭仲可谓是春秋“第一权臣”。

祭仲的主要事迹:

胁迫立庶:郑庄公在位时,祭仲替庄公迎娶邓国女子邓曼,生公子忽。庄公还娶宋国雍氏的女儿雍姞,生下公子突。雍氏在宋国受到吏民尊重和国君宋庄公的宠爱。庄公死后,祭仲立公子忽为君,是郑昭公;宋庄公知道后,派人将祭仲引诱到宋国并抓起来,威胁他拥立公子突,否则就要杀他。祭仲没法,只得答应宋国要求,郑昭公知道后,只得出逃到卫国。于是公子突当了国君,是郑厉公。

连立三君:郑厉公即位后,看到祭仲专权,便收买其女婿雍纠,对其封官许愿,让他把他老丈人给杀了。雍纠准备在郊外搞鸿门宴,将祭仲杀害,但其做事太差劲,酒后高兴,竟然把这事告诉了他妻子雍姬(祭仲的女儿)。一边是丈夫,一边是父亲,雍姬很矛盾,对她母亲说:“父亲与丈夫哪一个更亲近?”她母亲说:“任何男子都可能成为一个女人的丈夫,但父亲却只有一个,怎么能够相比呢?”雍姬于是将雍纠的阴谋告诉了祭仲。祭仲很愤怒,派人将雍纠杀了。事情败露,郑厉公装载着雍纠的尸体逃离郑国,一路上愤愤的骂死雍纠:“大事和妇女商量,死得活该。”国不可一日无君,郑厉公逃后,祭仲又迎接郑昭公回到郑国复位。

郑昭公当太子时,就憎恨卿士高渠弥。复位后,高渠弥心中打鼓,担心郑昭公会杀害自己,暗自决定先下手为强。公元前695年,高渠弥陪同郑昭公外出打猎时,趁机在野外射杀郑昭公。郑昭公死后,祭仲与高渠弥不敢迎接出逃的郑厉公复位,而是改立郑昭公之弟公子亹为君,史称郑子亹。

郑子亹元年(公元前694年)七月,齐襄公在卫国的首止召开诸侯盟会,郑子亹准备让祭仲、高渠弥跟随一同前往。由于郑子亹年少时,曾经和齐襄公发生过争斗,因此双方结下怨仇。祭仲认为郑子亹和齐襄公有仇,郑子亹此去恐怕会遭不测,于是劝说郑子亹取消行程。郑子亹说:“齐国强大,而郑厉公还虎踞栎邑,如果不前往参加盟会,齐国就会率领诸侯讨伐我而迎立郑厉公。我不如前往,到时候不见得一定受辱,哪至于会到你所设想的地步呢!”郑子亹于是执意决定前往。祭仲害怕齐襄公会一并杀掉自己,所以假称有病,没有跟随前往。七月初三日,郑子亹来到首止,与齐襄公会面,未就从前的事道歉。齐襄公发怒,就埋伏带甲武士,杀死郑子亹,将高渠弥五马分尸。祭仲到陈国迎接郑子亹的弟弟公子婴回国即位,史称郑子婴。因此有人说:“祭仲由于有先见之明,所以才免祸。”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