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二. 秦灭六国统一中国
事件关系图:
事件过程:
公元前271年,客卿张禄(即范雎)向秦昭王献“远交近攻”之策。秦昭王接纳,于前262年出兵伐韩,切断上党郡与韩都城新郑的联系。韩国欲将上党郡割给秦国,但是上党军民不从,向赵国求救。赵派老将廉颇率军驻守长平,声援上党。
公元前260年,秦大将王龁夺取上党,与廉颇军在长平对峙,双方僵持达三年之久。秦施以反间计,使赵国以只会纸上谈兵的年轻将领赵括代替廉颇。秦国同时秘密调来大将白起。长平之战以赵军惨败,四十万降卒被坑杀为结局,从此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抗秦国的进攻。
公元前258年,魏信陵君、赵平原君、楚春申君大破秦军于邯郸城下,信陵君也于后来率军于函谷关外大胜秦军,但这些已不足令秦国衰落。
公元前256年,秦国攻入雒邑,西周公投降,周赧王病逝,周朝灭亡。
公元前249年,秦相邦吕不韦又带兵灭掉了位于巩邑(今河南巩义)的东周公国。
公元前230年,秦国开始灭六国之战。
第一个目标韩国:
秦始皇派内史腾(公孙胜)率军进攻韩国,韩国已经危如累卵,无力抵抗,又无大国救援,所以秦军长驱直入,一举灭亡韩国,俘虏了韩王安。韩国的灭亡,是秦国统一六国的开始。
第二个目标赵国:
秦国灭韩后,仅过一年,就将触角伸向了邻国赵国。公元前229年,趁赵国发生大地震和大饥荒,秦始皇派大将王翦、杨端率兵,向赵国发动全面进攻。赵国在长平之战后,国力大减,唯一可以依靠的就是名将李牧。王翦施行反间计,昏庸的赵王迁轻易中计,杀了李牧,自毁长城。公元前228年,王翦大破赵军,俘获了赵王迁。赵国公子嘉逃代(今河北蔚县东北)称王,公元前222年,秦灭代,俘虏公子嘉,赵国最终灭亡。
第三个目标燕国:
赵国灭亡后,秦始皇的下一个目标是燕国。燕国太子丹发现了危机,派刺客荆轲刺秦始皇,但以失败告终。公元前226年,秦始皇派军攻占了燕国都城蓟城(今北京市),燕王喜和太子丹被迫逃往辽东。
第四个目标魏国:
燕国灭亡后不到一年,秦国紧接着将矛头对准了苟延馋喘的魏国。公元前225年,秦始皇派大将王翦的儿子王贲率领10万大军,大举进攻魏国都城大梁(今河南开封)。魏军依托大梁坚固的城防工事,拼死抵抗。王贲采用开掘黄河之水,并引至大梁城下。三个月后,都城大梁的城墙被泡崩塌,秦军攻入大梁。魏王假投降,不久被杀,魏国至此灭亡。
第五个目标楚国:
韩赵燕魏四国被灭后,仅剩下齐楚两个大国。公元前225年,秦始皇派李信率20万大军进攻楚国。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楚国虽然衰落了,却也还有些力量。秦将李信年轻没经验,轻敌冒进,进攻失败。公元前224年,秦始皇派老将王翦出马,率60万大军伐楚。王翦杀了楚国大将项燕(项羽的祖先),占领大片楚国领土。2年后,公元前223年,王翦与蒙武各自率军合击楚国都城寿春,俘获楚王负刍。次年,王翦又率军渡过长江,平定了楚国的江南地区,降服了百越之君,楚国灭亡。
最后目标齐国:
齐国是东方大国,也是秦国远交近攻的最后一个攻击目标。灭了楚国后,战国七雄,只剩下秦齐。公元前221年,秦始皇派大将王贲,率秦军从燕国边界南下进攻齐国。王贲进军神速,很快就攻到了齐国都城临淄,齐王建自知无力抵抗,选择投降。
至此,秦国灭掉了六国,一统华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