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秦霸西戎
事件关系图:
事件过程:
晋文公死后,秦晋联盟被瓦解,秦穆公任用百里奚、蹇叔等名臣治国,国力很快得到提升,于是谋求向东方发展,但被晋国所阻。秦晋肴之战(前627年),秦全军覆没,大将孟明视被俘虏,隔年在彭衙之战再败,虽然以后也有胜利,但终没法挑战晋在中原的地位,秦穆公经过反思,决定转而向西发展。
后来,秦国的策略,都是与西部的犬戎等少数民族争夺土地。公元前713年,秦宪公派兵夺取亳戎(西戎一支)的荡社(一作汤杜)。公元前708年,俘虏芮国国君芮伯万。随后,秦国陆续征灭西戎十二国,吞并了很多戎狄部族,将秦国的疆域拓展了千里,称霸西戎。
十九. 赵盾主盟
事件关系图:
事件过程:
赵盾,即赵宣子,谥号宣孟,亦称赵孟。春秋时晋国执政。赵盾与赵同、赵括(不是纸上谈兵的那个赵括)、赵婴齐为异母弟,父为赵衰。“骊姬之乱”,赵衰、狐堰保重耳奔狄.狄伐咎如,获叔隗、季隗。公子重耳娶季隗,生伯鲦、叔刘;以叔隗妻赵衰,生赵盾。可知其生年在重耳至狄之初的前 653年左右。卒年约在鲁宣公八年(前 601年)至鲁宣公十年之间。
赵盾为相国后,因为扶立晋灵公,有拥立之功,又在令狐打败宿敌秦国。赵盾成为晋国新一代的标志人物,权势熏天。
勉强稳固了晋襄公薨逝以来的混乱局面后,赵盾于前621年秋天8月作为晋灵公的全权代表,与齐昭公、宋成公、鲁文公(来盟迟到)、卫成公、陈共公、郑穆公、许僖公、曹共公在郑国的地盘——扈地结盟,史称扈之盟。赵盾在国际上的第一次亮相,或者说第一次以卿大夫的身份主盟诸侯,脸上贴金,赵盾因此驰名国际。
晋灵公元年(公元前620年),赵盾下令晋军攻打鲁国,鲁文公知赵盾执政风格强硬,害怕被赵盾讨伐,连忙命大夫东门襄仲来与赵盾结盟,并送上彩礼,向赵盾表示歉意,赵盾与东门襄仲会盟于衡雍。赵盾收兵,鲁国继续亲附晋国。
公元前613年,赵盾与宋、陈、卫、郑、许、曹六国的国君在宋地新城结盟,晋国再度控制中原诸侯,楚穆王晚年的一切努力因赵盾的反攻而化为乌有,只有蔡国还在坚持附楚。而次年,在赵盾的进攻中,蔡国被迫签下城下之盟,蔡国也从此消失与历史中。
前610年,赵盾再度主盟与诸侯会盟与于扈,诸侯此时与晋国完全站在同一条战线,赵盾匡扶晋国霸业,压制了楚国的嚣张气焰。
而此时,赵盾最强劲的敌人,楚庄王也开始慢慢登上历史的舞台,楚晋的天平又开始偏向了楚国。两个人是一生的对手,两个人主导楚晋战争,也是春秋最靓丽的一道风景线。史书记载赵盾应该是善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