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合诸侯
事件关系图:
事件过程:
桓公二年(公元前684年),齐国在长勺之战中被鲁国击败。桓公五年(公元前681年),齐国攻打鲁国,鲁国战败,鲁庄公请求割遂邑求和,齐桓公答应了,与鲁国在柯会盟。鲁国曹沫用匕首在坛上劫持桓公,说:“归还侵占鲁国的土地!”桓公答应他。在曹沫拿掉匕首后,桓公反悔,不想给鲁国土地,而且要诛杀曹沫。管仲劝阻说:“不可丧失天下诸侯的信任。”于是就归还了鲁国土地。
齐桓公改革之后,齐国国力大为增强,齐桓公开始走上称霸的道路。他先是与邻国修好,归还给以前侵占鲁国的棠、潜两邑,让鲁国作为南边的屏障;归还以前侵占卫国的台、原、姑、漆里四邑,让卫国成为西边的屏障;归还以前侵占燕国的柴夫、吠狗两邑,让燕国成为北部的屏障。
桓公七年(公元前679年),齐桓公在甄这个地方召集宋、陈、蔡、邾四国诸侯会盟,齐桓公是历史上第一个充当盟主的诸侯。后宋国违背盟约,齐桓公以周天子的名义,率几国诸侯伐宋,迫使宋国求和,此即为“九合诸侯”的第一次。期间,齐国出兵灭了谭、遂、鄣等小国。
桓公十四年(公元前672年),陈历公子陈完(田完),逃到齐国,桓公想任命他为卿,他不接受,桓公就任命他为工正。田完的后人在齐国的势力不断壮大,后来夺去了姜姓齐国的政权,史称田氏代齐。
桓公二十三年(公元前663年),山戎攻打燕国,燕向齐求救。齐桓公救燕,攻打山戎,一直打到孤竹才停。燕庄公很感激,亲自送齐桓公到齐国边境。桓公说:“不是天子,诸侯向送不能出境,我不可以对燕无礼。”于是把燕国国君所到的地方割给了燕国,叮嘱燕君学习召公为政,像周成王周康王时一样给周朝纳贡。诸侯听说此事,都拥护齐国。
桓公二十五年(公元前661年),狄人攻打邢国,桓公出兵救援。
桓公二十七年(公元前659年),桓公妹妹哀姜是鲁闵公的母亲,她和鲁公子庆父淫乱。庆父弑闵公,哀姜想立庆父,而鲁人立僖公。桓公召回哀姜,将其杀死。
桓公二十八年(公元前658年),卫文公被狄人骚扰,向齐求救。齐国派兵打败狄人,并为卫国筑楚丘城,把卫国臣民迁到那里。
桓公二十九年(公元前657年),桓公和蔡姬在水中游玩,蔡姬晃船,桓公心怕,阻止蔡姬。蔡姬不听,晃个不停。桓公出船,大发雷霆,把蔡姬送回了她的祖国蔡国。见桓公就这样退货,蔡国也不高兴,把蔡姬又嫁给别人。桓公发怒,兴兵讨伐。桓公三十年春(前656年),齐桓公带领鲁、宋、陈、卫、郑、许、曹七国诸侯伐蔡,蔡国臣民反叛。又讨伐楚国,楚成王起兵迎战,问:“为什么来到我国?”。管仲回答说:“从前召康公对我国先君太公说:‘你要讨伐诸侯,辅助周室。’给我们先君东到大海,西到黄河,南到穆陵,北到无棣的土地。楚国没有进贡包茅,使周王祭祀时没有用来缩酒的东西。周昭王南征没有回来。是因为这些来责问。”楚王说:“没有进贡,实有此事,这是寡人的过错。昭王南征没有回来,你到汉水岸边去问吧。”
联军推进至陉。夏,楚王派屈完带兵抵御,联军退回召陵。屈完前往召陵向齐桓公请求讲和,桓公同意。桓公和屈完检阅部队时,对自己所率领的联军赫赫军容感到非常骄傲。而屈完在此时劝解桓公“以德绥诸侯”。于是参与联军的诸侯们和屈完举行盟誓后退兵。
公元前651年,齐桓公大会诸侯于葵丘(今河南民权)。周襄王派宰孔赐桓公文武胙,彤弓矢,大路(诸侯朝服之车),不要桓公下拜受赐。桓公想不拜,管仲说:“不可。”,于是桓公还是下拜收赐。这年秋天,齐桓公又和诸侯会于葵丘,周天子派宰孔参加。桓公越来越骄傲,诸侯有不少背叛的。宰孔对晋侯说:“齐桓公太骄傲了。”这年,晋献公死,晋国发生内乱,秦穆公立公子夷吾为晋君,桓公也出兵平乱。这时周朝式微,只有齐、晋、楚、秦强大。晋国内乱,秦国偏远,楚王以蛮夷自居,齐桓公成为中原的霸主。
齐桓公对管仲说:“寡人向南打到召陵,望见熊山。北伐山戎、离枝、孤竹。西伐大夏,深入流沙之中。登上太行山,到卑耳山才返回。诸侯不违背寡人。我三次联合诸侯出兵,六次和诸侯会盟,定襄王太子之位。说以前三王伟大,现在我和他们有什么两样吗?我想在泰山封禅。”
管仲劝说,桓公不听。管仲又说,封禅要有个理由,必须得到远方的祥瑞之物才可,这祥瑞之物不好找,齐桓公只得放弃。
十一.葵丘之盟
事件关系图:
事件过程:
周惠王喜欢王子带的老妈,就爱屋及乌,想废掉太子郑,立自己爱妃生的儿子王子带为太子。太子郑没法,只好找到当时的诸侯老大齐恒公,请他帮助保住太子之位。
齐桓公正想展示自己的能力,见太子求救,哪有不伸手相助的道理。于是,联合八国诸侯,在首止开会,并以大家都很想念太子郑为由,要求太子郑到首止来度假。
周惠王没想到太子郑人缘这么好,对于诸侯们的要求,势力已经日落西山的周王朝,自然不敢得罪,只得将太子郑送到首止,与诸侯们开开心心的过了几个月。
当时,参加盟会的还有郑国,周惠王不敢得罪齐恒公,就偷偷派人去劝告郑国不要参加结盟。郑国听了周王的话,离开了首止,剩下的七个诸侯,共同缔结辅佐太子的盟约。齐桓公见郑国不听话,马上就派军声讨,郑国无法,好汉不吃眼前亏,又派人参加了盟约。
周惠王没法,不久就死了,自己家的事情都做不了主,估计天天生闷气,郁闷死的。太子郑顺利即位,就是周襄王。
周襄王对齐桓公十分感激,派人给他送了大堆好吃好喝以及好玩的,包括祭肉、珍贵的弓箭和车子。齐桓公正想召集诸侯们开会,缺少借口,正好利用这个机会,于公元前651年,通知诸侯们,大家一起到葵丘(今河南兰考、民权境内)来,招待周王的使者。当然,齐桓公在招待会上,代表诸侯各国,宣读了共同遵守的盟约。主要内容是:从今天开始,大家不准把水祸引向别国;不准因别国灾荒而不卖给粮食;不准更换太子;不准以妾代妻;不准让妇女参与国家大事。这些内容,有些是各国在经济上互相协作的要求,有的是维护宗法统治秩序的需要。条约规定,“凡我同盟之人,既盟之后,言归于好。”
史书记载说,春秋五霸,以齐桓公最盛;齐桓公九合诸侯,以葵丘之会最盛。通过葵丘的盛会,齐桓公成为中原的首位霸主。
在今天山东省曹县与民权县交界的地方,还有一块石碑,记录了“葵丘会盟重振四方”八个字繁体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