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楚国称王
事件关系图:
事件过程:
在西周夷王之时(公元前913年前后),楚国就曾经称王,后来因为畏惧周天子,主动去掉王号。两百年后,公元前704年,楚武王熊通打败随国,让随国在周桓王面前说情,令楚国称王。周桓王不同意。熊通就自立为“楚武王”。楚武王第一个打破了由周天子分封的制度。
八.管仲相齐
事件关系图:
事件过程:
公元前685年,齐国齐桓公继位,在鲍叔牙的推荐下,齐桓公不计前嫌,拜管仲为相,实施变法,按土地的肥瘠,确定赋税,设盐、铁官和铸钱,增加财政收入,寓兵于农,将基层行政组织和军事组织合为一体,增加了兵源和作战能力,迅速成为各诸侯国中最富强的国家。然后就打起了“尊王攘夷”的口号,多次大会诸侯,帮助或干涉其它国家,抗击夷狄。齐国成为春秋五霸之首。
九.北杏之盟
事件关系图:
事件过程:
公元前681年至公元前671年,齐桓公霸业初成。公元前681年春,齐桓公在山东东阿(当时地名叫北杏,与宋、陈、蔡、邾几个小国的国君会盟,齐桓公成为盟主。 此前也不是没有盟会,但都是由周天子主持。以诸侯(未造反的诸侯)身份主持盟会,担当盟主,齐桓公是第一个。
北杏之盟开启了春秋五霸辉煌篇章,开启了齐桓公称霸的时代。遂国因没参加这次会盟,齐桓公派兵将其消灭。虽然参加北杏会盟的都是一些小国,晋国等大国拒绝参加,但它掀起了齐桓公称霸的序幕,对其称霸有较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