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8.3.4春秋时期重要历史事件
书名:《轻松读中国史》(第一部)) 作者:童心陈不老 本章字数:1471字 发布时间:2024-09-09

四.曲沃篡晋

事件关系图:

 曲沃篡晋.jpg

 

事件过程:

曲沃篡晋,也称曲沃代翼,是指曲沃武公篡夺晋国国君之位事件。

当初,周公旦伐灭山西汾河以东的唐国,周成王就把唐地封给自己的弟弟虞,称为唐叔虞。其子晋侯燮(xie)继位侯,改国号为晋。这就是春秋时期大名鼎鼎的晋国起源。

晋国从唐叔虞到第八代的晋穆侯一直是嫡系继承。

晋穆侯娶齐国的公主姜氏为妻,生了太子,穆侯为他取名为“仇”,过了几年,又生了第二个儿子,为他取名为“成师”。晋国的乐官师服知道后,觉得很奇怪,就像拆字先生一样为晋穆侯的两个儿子分析起他们的未来,说:“国君为自己的儿子所起的名字,象征着他们未来的结果。仇就是仇怨;成师是一个了不起的名字,意味着成功地掌握了一支军队,也就是能当上国君。”

师服之所以这样预言,其实是他看到晋穆侯同弟弟晋殇叔之间的争权夺利。果然,晋穆侯在位二十七年,去世后,晋殇叔就自立为君,太子仇出奔他乡。过了几年,太子仇带人袭杀了殇叔,当上国君,即晋文侯。

晋文侯在位三十五年,期间发生了周平王东迁之事。其在位期间,未能消弭王位旁落的潜在危机,相反,在出现”臣弑其君,子弑其父“的春秋时代,他的弟弟成师,虽然是庶(shu)系,却一直觊觎王位,同晋文侯的嫡系之间的王位斗争愈演愈烈。

晋文侯去世后,其儿子晋昭侯继位。晋昭侯为利用叔父成师的力量同殇叔一系抗衡,封成师于曲沃,称为曲沃桓叔。但晋昭侯万万没有想到,这是前门去虎后门进狼的败着。因为曲沃桓叔不但没有帮助昭侯,反而借此机会,不择手段笼络晋国旧贵族,拉拢民心,扩张自己的势力。

公元前739年(晋昭侯七年),大臣潘父弑君,迎立曲沃桓叔,但遭到其他贵族抵抗,他们杀死叛乱的祸首潘父,拥立昭侯之子平继位,为晋孝侯。

年逾古稀的曲沃桓叔病死,其子即位为曲沃庄伯。他变本加厉地争夺晋国王位,先弑晋孝侯,想当国君,又遭到晋国贵族抵制。贵族们拥立孝侯之子为晋鄂侯。

晋鄂侯在位六年,死,曲沃庄伯立即发兵攻晋。作为天子的周平王派兵讨伐曲沃,并帮助晋国立鄂侯之子光为国君,即晋哀侯。

庄伯也未曾实现其父之志,没能当上国君,在忧病中死去,其子称继立,为曲沃武公。

曲沃本就是富庶之地,且比国都还大,又经过桓叔和庄伯两代人的苦心经营,实力已经壮大。曲沃武公同样做着国君梦,经过数年的经营,终于忍耐不住,发兵攻晋,俘虏晋哀侯,

并将其杀掉。晋国贵族只能拥立晋文侯一系年幼的继承人为“晋小子侯”。但仅过了四年,曲

沃武公又设计诱杀了小子侯。刚继位为天子的周桓王再次派兵干预,确立晋哀侯的弟弟为晋

侯缗。

周天子的干预使得曲沃武公有所收敛,在相安了二十余年后,他再次率军攻打晋国,并攻进了晋国的都城翼。这一次他真的大获全胜,不仅消灭了晋侯所有的势力,并获得了晋国的宝器,把它们献给了天子周僖王。这位上台不久的周天子获得了宝贝,也就承认这一既成的事实,派大臣册命曲沃公为晋国国君,并确认晋国拥有一个军的军队。

曲沃武公有恃无恐,在杀死三位晋侯后,尽并晋国土地而有之,且更号为“晋公”。而曲沃三代总共搞得晋国六个国君不得安息。这一结果似乎正是师服预言的实现。

根据《周礼》的规定:天子可以拥有六军;大诸侯三军;中诸侯国二军;小诸侯国一军。晋武公虽然仍位列小的诸侯国,但其子晋献公扩展为二军,其孙晋文公(重耳)扩展为三军,并成为春秋五霸之第二位霸主。春秋时期,晋国力量常强于诸侯。可以说,曲沃武公吞并晋国,使两股势力合二为一,为晋文公称霸打下了基础。而晋文公重耳登上国君之位的道路,也和曲沃武公一样,充满了曲折,并且走上了一条充满血腥的称霸之路。重耳因骊姬之乱,被迫流亡在外十九年,具体可参见相关章节内容。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