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五章 真作假时假亦真
书名:双世探案录 作者:没了尾巴的鱼 本章字数:2339字 发布时间:2024-09-09

方谨心知道慕容骜查方守正一案,就是一个借口,所以也不矫情。在他的指点下,直接先找出了熙和十四年的账册,慢慢抽了出来。

因为是户部的账册,所以里面并没有案卷,甚至没有任何说明。方谨心凭借段之鹏的说辞,找到了河道修缮项目的账本。不过她真心是没有任何耐心看,书写体数字加竖行的书写格式,她看着头晕不算,也没有办法在最短时间找到蛛丝马迹。

所以现在最好的办法就是扫描后带回去,进行重新排版后再仔细看。想着,方谨心也不含糊,马上拿出扫描仪,开始了扫描。

档案室里很安静,唯一能够听到的动静就是翻看账册的声音。方谨心快速地扫描着,突然感到指尖下的纸张有点不太对头,似乎比其他的纸张厚了一点。难道是因为放着的时间长了,发生了粘连?

方谨心放下扫描仪,摸出一个台灯,夹在书架上,然后将账册放到灯光下,仔细查看了起来。在灯光的照射下,这一页账册的透光度,显然和其他的账页不一样。加上不一般的厚实,方谨心猜测极有可能是两张叠在一起的。

就是不知道古代的账册是活页账册还是固定账册,如果是活页账册,那么极有可能是在装订的时候做的手脚。做得这么明显,更像是一个陷阱。如果是固定账册,那就有可能是线索了。下面那张,最有可能的就是真的账页,里面应该留有蛛丝马迹。

想着,方谨心又小心地在线缝处查看,没有撕过的痕迹,看起来手脚做得很是精细啊。方谨心思索了片刻,慢慢翻看着这几张账页,然后缓缓皱起了眉头。

这几页账册的支出主要是河道的人工费用,一共三千劳工,三个月期间,居然支出了二万两银子。而旁边有一行备注,写着劳工三千人,役工一千人。大宁朝的律法,役工是没有酬劳的。也就是说,就这三个月期间,段尚书将一千役工冒充劳工,昧下了至少七千两银子,还不考虑劳工的酬劳是不是有这么高的因素。

方谨心冷笑了,她记得慕容骜跟她说过,当时皇陵正在修建,所以河道上用的基本都是劳工,几乎没有役工,所以这一行备注的来历实在是让人怀疑。按照正常流程,难道不是应该是财务说明上点明当时征收的役工贺劳工数量,再注明他们各自的去处吗?

知道古代账册漏洞很多,但是漏的跟筛子似的,还是让人看不下去,有一种智商被侮辱的感觉。方谨心轻声唤来了慕容骜,指着厚实账页问他:“这应该是两张账页黏在了一起,能想办法分开吗?我想看看下面一张账页记录了什么。”

慕容骜仔细看了看,点点头道:“确实有两张,用的还是裱画的手艺。看起来户部人才济济啊,倒是让人想不到,账页什么时候也需要裱起来了。”

说着,又仔细看了看,困惑道,“不过这人也奇怪,似乎只是为了隐藏账页,并没有要毁坏的意思。我来试试看,能不能就这么揭开了。”说着,他问方谨心,“有簪子吗?”

“你要干什么?一定要簪子吗?其他东西可以吗?”

“就是要一头尖的东西,最好不要太锋利,免得弄坏了账页。”

方谨心想了想,突然拿出一把镊子递给他:“这个可以吗?”

慕容骜有些惊讶,拿着镊子端详了一会儿,渐渐露出笑容:“太可以了,有水吗?一滴就够了。”说着,他指了指账页的边角,“滴在这里,我试试。”

话音未落,方谨心的拿出一方湿的绢帕,挤了一滴水在账页上。慕容骜也不闲着,迅速翻动账册,让水沿着账页边流动,仔细看着页边的变化,找准地方,用镊子轻轻夹住一层,小心地往上提。等差不多提起手指能捏住的大小时,他放弃了镊子,用手指慢慢揭着。

没多久,一张账页就变成了两张,更让两人目瞪口呆的是,被隐藏起来的这张账页,跟原来的一模一样,唯一不同的,就是在劳工人数上有涂改的痕迹。但是奇怪的是,他们将账页对着灯光看被涂改的数字时,发现原来写的是三,涂改后依旧写着的依旧是三,所以涂改的目的是什么呢?

慕容骜完全看不懂这个操作,见惯了假账手段的方谨心却是明白了。造假人先在真的账页上进行涂改,这个被涂改的数字,因为跟原来的数字是一样的。所以就算后来被发现了端倪,也没有办法指证覆盖账页的人在伪造证据。

因为涂改过的账册很容易被误解,所以他们新誊写了一张覆盖其上,目的只是为了账册好看。毕竟,固定账册是不允许损毁其中哪怕一张的,有记录错误的也必须留着,打上错页的标签就行。

现代的很多手工固定账册就是这么操作的,错页多了,甚至还有整本誊写的。所以古代的手工账有这种情况存在,也就不稀罕了。但是这个瑕疵在正常情况下没有什么问题,一旦查账,就会作为重大疑点被提出来,从而就成为了真作假时假亦真的情况。

而如果没有被发现的话,查账的人就会被新帐册牵着鼻子走。甚至会将那一行备注当成是真凭实据,让当事人难以申辩。可以说,这样的造假,很好地拿捏住了人心,还将方方面面的情况都考虑到,让造假者一点责任都没有。

但是用这种手段,有一个条件,那就是审案人必须是一个刚愎自用的人。如果是一个知错就改,认真负责的,这个手段的用处并不大。只有刚愎自用的人,在发现了自己的错误后,才会千方百计的掩盖,从而落入始作俑者的圈套。

好手段,好聪明。方谨心暗暗叹息,跟慕容骜简单解释了一下其中的弯弯绕。然后问道:“你知道当年案件的主审官是谁吗?”

慕容骜铁青了脸,段尚书一案发生时,他还在襁褓之中,自然是不太清楚事情的真相。但是他跟段之鹏相处过,从段之鹏那里自然也知道了段尚书的秉性,加上皇帝一登基就赦免了段家,让他不得不想到,段尚书当年就是被冤枉的。

现在又被方谨心一分析,他脸色铁青道:“主审官是当年的大理寺卿,已经过世了。但是你推测得没错,他就是一个刚愎自用的人。”说着,他吐出了一口气道,“再找。看看还有什么东西。”

既然敢把动了手脚的账页就这么留着,显而易见,幕后之人对自己的手段是有多么的自信。也许他们就可以利用他的这份自信,找到证据,将他揪出来。

“你那边发现了什么没有?”

慕容骜有些不好意思:“还真是没有什么,就是看着运费有点多。还有就是,收上来的税粮似乎一路都在缩水,好像没有晒干似的。”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双世探案录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