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8.2.18东周其他重要人物故事
书名:《轻松读中国史》(第一部)) 作者:童心陈不老 本章字数:4510字 发布时间:2024-09-08

6.鲁仲连

鲁仲连(约公元前305年—约公元前245年),又名鲁连,尊称“鲁仲连子”或“鲁连子”,战国末期齐国人。

据说鲁仲连具有奇才,擅长谋略,但却不想当官。他曾经与孟尝君进行辩论,指出孟尝君并不是真心的喜欢人才。在秦国围攻邯郸时,他去见平原君,恰好鲁国派将军辛垣衍出使赵国,让赵王尊奉秦昭襄王称帝,以获得秦国撤兵,鲁仲连与辛垣衍辩论,令其折服,同时秦国听说后,军队后撤五十里。

为此,平原君设宴招待鲁仲连,并要对他重奖,鲁仲连笑着说:“杰出之士所以被天下人崇尚,是因为他们能替人排除祸患,消释灾难,解决纠纷而不取报酬。如果收取酬劳,那就成了生意人的行为,我鲁仲连是不忍心那样做的。”于是辞别平原君走了。

孟尝君田文有次因为不喜欢一个门客,便想将其赶走。鲁仲连于是对孟尝君说:“猿猴如果离开树木浮游水面,它们动作没有鱼鳖灵敏;要说经过险阻攀登危岩,良马也赶不上狐狸。曹沫举起三尺长剑,全军队都不能抵挡;假如叫曹沫放下他的三尺长剑,让他改拿耕田的器具,和农夫一样在田里工作,那他连一个农夫都不如。由此可见,一个人如果舍弃他的长处,改而使用他的短处,即使是尧舜也有做不到的事。现在派人去做他无法做到的事,就说他没有才能;教人做他做不了的事,就说他笨拙。因为笨拙更罢用他,因为没有才能便遗弃了他,让这个人有被遗弃的命运,不与他相处。将来他会来加害于你,向你进行报复。这难道是治理国家,教化百姓的方法吗?”孟尝君说:“好!先生言之有理。”于是没有赶走这个门客。

原文:“孟尝君有舍人而弗悦,欲逐之。鲁连②谓孟尝君曰:“猿猴错木据水 ,则不若鱼鳖;历险乘危,则骐骥不如狐狸。曹沫奋三尺之剑,一军不能当;使曹沫释其三尺之剑,而操铫耨与农夫居垅亩之中,则不若农夫。故物舍其所长,之其所短,尧亦有所不及矣 。今使人而不能则谓之不肖教人而不能则谓之拙。拙则罢之,不肖则弃之,使人有弃逐,不相与处,而来害相报者,岂非世之立教首也哉!”孟尝君曰:“ 善。”乃弗逐之。

 

7.荆轲

荆轲(?—公元前227年),姜姓,庆氏(古时“荆”、“庆”音近),字次非,战国末期卫国人,春秋时期齐国大夫庆封的后代,战国时期著名刺客,也称庆卿、荆卿、庆轲。

荆轲本是齐国人,后来迁居卫国,自幼喜好读书击剑,为人慷慨仗义。曾经去拜访卫国国君卫元君,但是卫元君没有任用他,荆轲又四处流浪。

一天, 荆轲来到山西榆次,遇到当时著名的侠客盖聂,二人讨论剑术,发生争执,盖

聂怒视荆轲,荆轲不想与他打架,便离开走了。于是来到赵国邯郸,遇到一个叫鲁勾践的人,二人进行博弈,又发生争执,荆轲又默默离开,去了燕国。

在燕国,荆轲认识了以杀狗为生的高渐离,高渐离擅长击筑(古代的一种击弦乐器),二人成为知己。

荆轲喜欢喝酒,每天陪高渐离杀狗,然后二人就在集市上喝酒,喝得醉醺醺的时候,荆轲唱歌,高渐离击筑,时而大笑,时而哭泣。

荆轲去拜访燕国隐士田光,二人非常投缘。但田光已老。恰逢燕国太子丹请田光商量抵抗秦国进攻事宜,想谋杀秦王政,但是太子丹手下无可用之人,田光于是推荐了荆轲。

荆轲去见太子丹,太子丹非常重视他,尊奉荆轲为上卿,让他住进豪华宾馆。每天前去问候,给荆轲准备丰盛的美食,赏赐荆轲金银珠宝,派美女陪伴他。荆轲与太子丹一起乘坐千里马拉的车,荆轲说千里马的肝很美,太子丹就让人把马杀了,将马肝煮来奉献给荆轲。太子丹与荆轲一起在华阳台举行酒宴,观看表演,荆轲随口说舞女的手很美,太子丹就让人将那名舞女的手砍下来送给荆轲。

太子如此厚待荆轲,荆轲当然明白,他也一直寻找时机去刺杀秦王,但还差一个助手,他派人去寻找,助手迟迟未到,太子丹却等不及了,催促荆轲赶紧采取行动,并派遣秦舞阳作为助手。秦舞阳13岁就因杀人而面不改色,成为燕国勇士,但荆轲并不太看好他。

荆轲拿了燕国得地图,包裹着太子丹为他准备的淬毒的匕首,为了让秦王政相信,还杀了投奔燕国的秦国大将樊於期,提上他的首级。然后出发。

太子丹率人送行,好友高渐离已跟着送行,大家来到易水边,高渐离击筑,荆轲和着拍节唱歌,发出苍凉凄惋的声调,送行的人都流泪哭泣,一边向前走一边唱道:“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一到秦国,荆轲带着价值千金的礼物,厚赠秦王宠幸的臣子中庶子蒙嘉。蒙嘉替荆轲先在秦王面前说了好话,荆轲和高渐离带着地图和樊於期的首级觐见秦王,但因为秦舞阳害怕失色,被秦王看出端倪,荆轲进行地图,图穷匕首见,刺秦王不中,被秦王拔剑击成重伤,被秦王侍卫所杀。

 

8.田光

田光(?—前227年),战国时期燕国人,学识渊博,智勇双全,素称燕国勇士。

田光与燕国太子丹的太傅鞠武关系很好,当时,秦国派军围攻燕国,燕国情势十分危急,太子丹很着急,鞠武便引见田光商议大事。

太子丹派人用自己的座驾去接田光,田光到后,太子丹倒退着走为田光引路,跪下来拂拭座位给田光让坐。,令田光很感动。但这时的田光,已经是一个老人。所以,当他做到上位时,太子丹的手下们见太子求救于一个老人,都暗自好笑。

太子丹屏退左右,然后向田光求教解围的办法。原文是:““今日之势,燕、秦不两立,闻先生智勇足备,能奋奇策,救燕须臾之亡乎?”

田光说:“我听说,良马年轻力壮时,可以一日千里,但老了后,即便是资质很差的蹩脚马也可以超过他,鞠武只知道我年轻时很厉害,却不知道我现在已经老了啊!”原文:“‘骐骥盛壮之时,一日而驰千里;及其衰老,驽马先之。'今鞠太傅但知臣盛壮之时,不知臣已衰老矣。”

太子丹说:“那先生所认识的人中,有没有如先生年轻时勇猛之人呢?”

田光摇头说:“难啊,难啊,太子府上,有没有可用的门客呢?请把他们全部招来,让我看看!”

太子丹就把他认为不错的三个门客夏扶、宋意和秦舞阳招来,与田光相见,田光仔细看了后,摇头对太子丹说:“我看太子府上这些门客,都不是可用之才啊!夏扶血勇之人,怒则面赤;宋意脉勇之人,怒则面青;秦舞阳骨勇之人,怒则面白。夫怒形于面,而使人觉之,何以济事?我所知有荆卿者,乃神勇之人,喜怒不形,似为胜之。”

田光向太子丹谋划刺杀秦王,并举荐了荆轲。然后,他回去见荆轲,将情况给荆轲说了后,认为天子丹担心他泄露秘密,便拨剑自杀了。

荆轲刺秦王失败,唐代诗人李远有诗曰:

秦灭燕丹怨正深,古来豪客尽沾襟。

荆卿不了真闲事,辜负田光一片心。

 

9.高渐离

高渐离,战国末燕(今河北省定兴县高里村)人,荆轲的好友 ,擅长击筑。荆轲刺杀秦王,高渐离在易水边为其送行。

荆轲刺杀秦王失败,秦王全世界通缉燕太子丹和荆轲的亲朋好友。燕太子丹的门客和荆轲的好友们都逃走了。高渐离也更名改姓,藏在宋子县一个富人的家里当帮工。

有一次 ,主人宴客,酒酣时有客人击筑助兴。高渐离听到筑乐,便忍不住评论演奏者的技艺。主人便令他表演一番。

没想到,高渐离技惊四座 ,不多久,远近的人都知道宋子县有这么一位音乐大师,消息传到了秦始皇那里 ,于是秦始皇传他进宫表演。高渐离答应了。但是秦始皇知道他是荆轲的好朋友,于是让人弄瞎他的双眼,才放心让他击筑。

每次表演,秦始皇都很高兴,于是,高渐离逐渐能够接近秦始皇。他的乐器中间是空心的,这天,他把空心部分灌满了铅,乐器变得又沉又重。

再次进宫表演时,他演奏得很投入,等秦始皇听得如痴如醉时,他突然暴起,用手灌满了铅的乐器砸向秦始皇。但没有击中,高渐离被杀。

高渐离只是荆轲的好友,为了替朋友复仇,他竟然舍得被刺瞎双眼,隐忍靠近朋友的仇人,采取袭击方式,为朋友荆轲报仇,虽然没有成功,但这种精神流传千古。

 

10.曹沫

曹沫,春秋时期鲁国人,以力大勇敢著称。鲁国国君对他很欣赏,任命他为将军。当时齐国在齐桓公的领导下,国势强盛,便将鲁国作为攻击目标,鲁庄公命令曹沫领兵抵抗,结果曹沫三战三败,齐国占领了鲁国几个城池,曹沫非常羞愧,主动向鲁庄公请罪。鲁庄公却以“齐鲁强弱悬殊,非战之罪”为理由安慰曹沫,不但没有治他的罪,而且还让他继续做统兵大将。

后来,齐桓公和鲁国国君在柯地会盟。正当鲁公与桓公即将达成协议之时,曹沫手执匕首冲上前去,劫持了齐桓公。齐桓公的手下担心伤到主公,不敢动作。桓公问:“你想要怎样?”曹沫说:“齐强鲁弱,您恃强凌弱,侵占鲁国,太过分了。大王您认为该怎么办呢!”齐桓公被迫答应尽数归还侵夺鲁国的土地。得到承诺后,曹沫扔下匕首重新站在群臣之中,面不改色,辞令如常。齐桓公恼羞成怒,想毁约食言,被管仲劝止。

于是,曹沫三战所失的土地又都被全数归还。

 

11.聂政

聂政(?—公元前397年),战国时期的侠客,韩国轵(今河南济源东南)人,以任侠著称,为春秋战国四大刺客之一。

聂政是轵县深井里的人,因杀人避仇,与母亲、姐姐到齐国来,以屠宰为职业。

韩国濮阳人严仲子侍奉韩哀侯为臣,因与丞相侠累有怨仇,严仲子怕侠累杀他,便逃亡到齐国,听说说聂政是个勇敢之士,严仲子便带着美食,上门拜访聂政,双方喝酒喝得高兴时,严仲子又拿出黄金一百镒,送给聂政的母亲,但聂政没有接受,严仲子说明了自己和侠累有仇,希望聂政为其复仇之事,聂政拒绝说,只要自己的母亲活着一天,他就要侍奉母亲一天。

过了几年,聂政的母亲去世,他安葬完毕,才去对严仲子说,他可以为起报仇了。因为去刺杀韩国宰相侠累,严仲担心聂政一个人不行,要派人协助他,但聂政说人多了会引起侠累的怀疑,决定只身前往。

聂政辞别独行,拿着宝剑到韩国。韩相侠累正坐在府上,手持兵器而卫侍的人很多。聂政直冲而入,上了台阶,刺杀了侠累。左右的人非常慌乱,聂政大声叱喝,所击杀的有数十人。然后便自己剥掉面皮,挖出眼睛,又自己挑出肚肠,随即死了。韩国人将聂政尸首,公开放在市上,出钱查询,都不知他是谁。于是韩国人就出告示悬赏,有能够说出杀国相侠累的人,赏给他千金。但好久以后,仍然没有人知道他是谁。

关于聂政所刺杀的对象却还有另一个版本,记载于据《太平御览》卷五七八引《大周正乐》中:“聂政父为韩王治剑,过时不成,韩王杀之。时政未生,及壮,问其母:‘父何在?’母告之。政欲杀韩王,乃学涂,入王宫,拔剑刺韩王不得,走。政逾墙而去,入太山,遇仙人,学鼓琴。漆身为厉,吞炭变其音,七年而琴成。……政鼓琴阙下,观者成行,马牛止听,以闻韩王。王召政而见之,使之弹琴。政即援琴而鼓之,内刀在琴中。政于是左手持衣,右手出刀以刺韩王,杀之。”

 

12.豫让

豫让,姬姓,毕氏,春秋战国时期晋国人,是晋国正卿智伯瑶的家臣。晋出公二十二年(前453年),赵、韩、魏联手在晋阳之战中攻打智氏,智伯瑶兵败身亡,豫让为了给智伯瑶报仇,多次刺杀赵襄子,甚至用漆涂满全身使自己面目全非,吞炭使自己的声音改变,最后暗伏桥下谋刺赵襄子未遂,为其所捕。

豫让临死时,求得赵襄子的衣服,拔剑击斩其衣,以示为主复仇,尔后伏剑自杀,留下了“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的典故。

 

13.侯赢

侯嬴(?~前257年),战国时期魏国人。家贫。七十岁了,还在大梁夷门当个看守小吏。他虽然胸中充满韬略,但并不自我表露,始终以隐者自居,但人们都知道他很有本事,信陵君听说了,慕名往访,亲自执辔御车,迎为上客。

公元前257年,秦国围攻赵国邯郸,平原君向信陵君求救。魏王命将军晋鄙领兵十万救赵,但中途停兵不进。侯嬴向信陵君献计,窃得兵符,用朱亥打死晋鄙,夺权代将,救赵却秦。但侯赢自感对魏君不忠,自刎而死。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