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褒姒
褒姒(bao si),褒国(今陕西汉中)人,姓姒,当时褒国人的风俗:妇人称国及姓。 褒姒因是褒国人,姒姓,故称褒姒。又作褎姒(xiu si),周幽王姬宫湦第二任王后,太子姬伯服的生母,周平王姬宜臼的后母。
公元前779年,周幽王攻打褒国,褒国兵败,献出褒姒乞降。周幽王得到褒姒后,对她很是宠爱。前778年,褒姒为周幽王生下儿子姬伯服。从此周幽王对褒姒更加宠爱,最后竟然废黜王后申后和太子姬宜臼,而立褒姒为王后,姬伯服为太子。
周幽王十一年(前771年),申后的父亲申侯因周幽王废黜女儿申后、外孙宜臼之事而恼怒,于是联合鄫国(今河南方城)、西夷犬戎大举进攻西周都城镐京(今陕西省西安市),击败西周禁卫军宗周六师,在骊山下杀死周幽王,褒姒被犬戎掳走,从此下落不明,西周灭亡。
褒姒闻名,是因为”烽火戏诸侯”的故事。据《史记》 记载,褒姒不爱笑,周幽王想出各种办法让她笑,但她还是不笑。当时,京畿附近都设置了烽火台和大鼓,有敌人来到就点燃烽火召集援兵。为了让褒姒笑,周幽王想尽了办法,有佞臣出了个主意,周幽王采纳了,一个月黑风高之夜,周幽王点燃了烽火台的烽火。诸侯们都急忙率兵赶来救驾。气喘吁吁的赶到后,却发现没有敌人,只有周幽王和褒姒站在城楼上,褒姒看到诸侯惊慌失措的样子,果然哈哈大笑。周幽王非常高兴,便多次点燃烽火,逗褒姒一笑。诸侯们见状,再发现烽火时,以为又是周幽王在戏弄他们,便逐渐不肯应召而来。 后来,申侯联合缯国、西夷犬戎攻打周幽王,周幽王点燃烽火,召集诸侯援救,诸侯却没有前来援救。犬戎最终杀死周幽王,俘虏褒姒,西周灭亡。
《诗经》:“赫赫宗周,褒姒灭之。”
刘向《列女传》记载:周幽褎姒,褎(xiu-袖的古字)姒者,童妾之女,周幽王之后也。初,夏之衰也,褎人之神化为二龙,同于王庭而言曰:“余,褒之二君也。”夏后卜杀之与去,莫吉。卜请其漦藏之而吉,乃布币焉。龙忽不见,而藏漦椟中,乃置之郊,至周,莫之敢发也。及周厉王之末,发而观之,漦流于庭,不可除也。王使妇人裸而噪之,化为玄蚖,入后宫,宫之童妾未毁而遭之,既笄而孕,当宣王之时产。无夫而乳,惧而弃之。先是有童谣曰:“弧箕服,寔亡周国。”宣王闻之。后有人夫妻卖弧箕服之器者,王使执而戮之,夫妻夜逃,闻童妾遭弃而夜号,哀而取之,遂窜于褒。长而美好,褎人姁有狱,献之以赎,幽王受而嬖之,遂释褒姁,故号曰褎姒。既生子伯服,幽王乃废后申侯之女,而立褎姒为后,废太子宜咎而立伯服为太子。幽王惑于褎姒,出入与之同乘,不恤国事,驱驰弋猎不时,以适褎姒之意。饮酒流湎,倡优在前,以夜续昼。褎姒不笑,幽王乃欲其笑,万端,故不笑,幽王为烽燧大鼓,有寇至,则举,诸侯悉至而无寇,褎姒乃大笑。幽王欲悦之,数为举烽火,其后不信,诸侯不至。忠谏者诛,唯褒姒言是从。上下相谀,百姓乖离,申侯乃与缯西夷犬戎共攻幽王,幽王举烽燧征兵,莫至,遂杀幽王于骊山之下,虏褒姒,尽取周赂而去。于是诸侯乃即申侯,而共立故太子宜咎,是为平王。自是之后,周与诸侯无异。诗曰:“赫赫宗周,褎姒灭之。”此之谓也。
颂曰:“褎神龙变,寔(shi)生褎姒,兴配幽王,废后太子,举烽致兵,笑寇不至,申侯伐周,果灭其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