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7.2.2西周其他重要人物故事
书名:《轻松读中国史》(第一部)) 作者:童心陈不老 本章字数:1246字 发布时间:2024-09-07

                                                        二. 召公姬奭

召公姬奭,是周武王和周公旦的同父异母弟。与周公一起,辅佐武王消灭商朝,是武王和成王的左膀右臂。因功受封于蓟(今北京),建立臣属西周的诸侯国燕国(北燕)。但他派长子姬克管理燕国,自己仍留在镐京(今陕西长安)任职,辅佐朝廷。周武王于是将京畿(国都及其附近地区)之地召(今陕西省扶风县城关镇五郡村)封给姬奭,作为召公的采邑。故称召公或召伯、召公奭。

公元前1045年,周武王去世,其子姬诵继位,是为周成王。当时,为了解决殷商遗民的监管问题,召公姬奭(shi)奉命建造洛邑,不久,姬奭担任三公之一的太保。自陕地(今河南陕县)以西,由姬奭主管;自陕地以东,由周公旦主管。

周成王年龄尚幼,周公旦代理朝政,当国摄政,姬奭有所怀疑,周公旦写作《君奭》。《君奭》中说姬奭不喜欢周公旦的做法,周公旦便称道:“商汤之时有伊尹,得到上天的嘉许;在太戊之时,则有伊陟、臣扈,得到上帝的嘉许,并有巫咸治理王家;在祖乙之时,则有巫贤;在武丁之时,则有甘般。正是凭借这些有道贤臣,才安定治理商朝。”姬奭听后,这才高兴起来。

周成王临终前,担心太子姬钊不能胜任君主之位,于是命令姬奭与毕公率领诸侯辅佐太子姬钊即位。周成王死后,姬奭、毕公率领诸侯,引导太子姬钊拜见先王庙,反复告诫他周文王、周武王能够成就王业,来之不易,重要的是在于节俭,没有贪欲,以专志诚信来统治天下,写作《顾命》教导太子。于是,太子姬钊即位,是为周康王。

召公.png

轶事典故:

甘棠遗爱

召公姬奭治理陕地以西地区,很受百姓拥护。有次,姬奭到乡里巡视,百姓们听说了,便纷纷跑来,提了很多意见。召公没有地方坐,恰好路边有棵棠梨树,召公便盘腿坐在树下,处理百姓们反应的意见以及一些没有处理的案件。召公的处理非常公平,上到侯伯,下到庶民,大家都没意见。

姬奭死后,百姓思念他的政绩,怀念棠梨树而不敢砍伐,于是《诗经·召南》作有《甘棠》一篇,来称颂此事。这便是成语“甘棠遗爱”的典故由来,后世多以“甘棠遗爱”颂扬离去的地方官。

 

《诗经》召南·甘棠

蔽芾甘棠,勿翦勿伐,召伯所茇。

蔽芾甘棠,勿翦勿败,召伯所憩。

蔽芾甘棠,勿翦勿拜,召伯所说

译文:

郁郁葱葱棠梨树,不剪不砍细养护,曾是召伯居住处。

郁郁葱葱棠梨树,不剪不毁细养护,曾是召伯休息处。

郁郁葱葱棠梨树,不剪不折细养护,曾是召伯停歇处。

姬奭执政政通人和,贵族和平民都各得其所,因此深受爱戴。他和周公辅佐成王康王,开创“四十年刑措不用”的“成康之治”,为周朝打下延续八百多年的坚实基础。

备注:

采邑,古代国君封赐给卿大夫作为世禄的田邑,也叫“采地”、“封邑”、“食邑”, 包括土地上的农民。受到这种赏赐的人必须效忠君主,并承担进贡和在战时提供兵员的义务;对采邑中的百姓有管辖权,并课征租税。采邑大小按爵位的等级而定。春秋战国时期,兼并日渐剧烈,卿大夫的采邑也随之动摇。秦统一后,确立郡县制,接受封爵的主要是功臣,虽仍有封邑,但在封邑内没有统治权,以所征的赋税作为俸禄。封邑大小按户数计算,由嫡长子世袭。采邑制度,中国盛行于周朝,西欧于中世纪实行。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