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 第五位国君周穆王姬满
周穆王,周朝第五代王。姓姬,名满,又称穆天子,周昭王之子。在位时间约为55年(公元前1001年-前947年),他即位时50岁了,据说活了105岁,是西周在位时间最长的帝王,也因为他会见过西王母而名满天下。
主要政绩:
征伐犬戎
在政治上,周穆王致力于向四方发展,曾因游牧民族戎狄不向周朝进贡,两征犬戎(居陕北神木,山西保德一带),有大臣劝谏,周穆王不听,执意西征。居然打了胜仗,获犬戎五个大王,以及“得四白狼四白鹿以归”。并把部分戎人迁到太原(今甘肃镇原一带,非山西太原)。还东攻徐戎(东边的徐国,戎,少数民族),在涂山(今安徽怀远东南)会合诸侯,巩固了周在东南的统治。
《抱朴子》:“周穆王南征,一军尽化。君子为猿为鹤,小人为虫为沙。
涂山会盟
涂山,就是泰山下会稽山,古时候的成功人士,都喜欢在这座山上召开大会。当年,大禹治水成功后,受舜禅让为王,便在涂山大会天下诸侯。周穆王继位后,也觉得自己很成功,在位三十九年时,决定要显摆一下,于是,也召集天下诸侯,在涂山开会,关于会议情况,历史记录很少。《左传·昭公四年》记:“穆有涂山之会”。
颁布刑法
周朝在成康之治时期,有40多年没有发生过犯罪行为。因此刑法成了摆设,但到了周穆王时期,犯罪现象已经很多了。当时,有一个姓吕的大臣(吕侯)就提出,完善刑法。于是,重新制定并颁布了一部比较全面的法规。由吕侯请命而颁,称为《吕刑》。后来,因吕侯后代改封甫侯,故《吕刑》又称《甫刑》,制定了墨(刺面)、劓(yi-割鼻)、膑(bin-挖掉膝盖骨)、宫(割掉生殖器)、大辟(杀头)五种刑法,其细则竟达3000条之多。
按照规定,审讯的结果要与事实相符。没有确凿的证据的就不要怀疑,应当共同尊敬上天的声威,不要轻易用刑。如果对于判墨刑而有疑点的,可以减罪,罚以黄铜六百两;要判劓刑而有疑点的,可以减罪,罚以黄铜一千二百两;判膑刑而有疑点的,可以减罪,罚以黄铜三千两;判宫刑而有疑点的,可以减罪,罚以黄铜三千六百两;判大辟而有疑点的,可以减罪,罚以黄铜六千两。
典故轶事:
在个人生活上,周穆王是个大旅行家,喜好游山玩水。据说他以造父为车夫,伯夭作向导,驾着赤骥、盗骊、白义、逾轮、山子、渠黄、骅骝、绿耳等八匹千里马,带着7队选拔出来的勇士,从宗周出发,携带供沿途赏赐用的大量珍宝,先北到今天的内蒙古境内,再折向西巡,游览了今天新疆境内的许多名山大川,行程三万五千里,到了昆仑山,受到西王母的隆重接待。西王母在瑶池为穆王设宴,饮酒吟诗,共颂友谊,又登山眺望远景,在山顶大石上,穆王刻了“西王母之国”五个大字,作为纪念。然后,穆王继续西进到大旷原,猎到了许多珍禽异兽后,返程东归,回到镐京。穆王西巡历时2年多,行程35000多里,是历史上的伟大壮举,沿途所经邦国,都受到了当地人民的热情接待。
据记载:吉日甲子,天子宾于西王母。乃执白圭玄璧以见西王母。好献锦组百纯。天子觞西王母于瑶池之上。西王母为天子谣,曰:“白云在天,山䧙自出。道里悠远,山川间之。将子无死,尚能复来?”天子答之,曰:“予归东土,和治诸夏。万民平均,吾顾见汝。比及三年,将复而野。”西王母又为天子吟曰:“比徂西土,爰居其野。虎豹为群,于鹊与处。嘉命不迁,我惟帝女,彼何世民,又将去子。吹笙鼓簧,中心翔翔。世民之子,唯天之望。”天子遂驱升于弇山,乃纪丌迹于弇山之石,而树之槐。眉曰:西王母之山。
《列子•周穆王》记载:“穆王不恤国是,不乐臣妾,肆意远游,命驾八骏之乘……遂宾于西王母,觞于瑶池之上,西王母为天子瑶,王和之,其辞哀焉。”
有本书《穆天子传》,也说了周穆王西游,会西王母的故事。
周穆王时期,国力强盛,周王朝在西部的影响已扩展到很远的地区。穆王又致力于向东南方发展,通过巡游,使许多地方国家部落归顺于周的统治,对周的巩固和发展具有积极意义。但同时导致了朝政的松弛。
根据1976年陕西扶风县考古出土的史墙盘铭文记载:“只显穆王,刑帅宇诲......” 。在周代史官笔下的穆王满是一个充满智慧,而又能统御四方,威震宇内的君王。
周穆王墓
在西安市长安区郭杜街办恭张村村南,有一夯土台,传说这就是周穆王王陵。
周穆王在位55年(约前977年—约前922年),死后,儿子姬繄扈继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