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平洗耳恭听。”
“你一定听说过万生点化黄辕大帝吧!”
“嗯。”
“黄辕出生在苍岭寿丘峰,原本是普普通通的小孩子。五岁那年,黄辕登上寿丘峰峰峦,见到天地正掀起一场大风暴,使天色都暗淡下来。黄辕在冥冥之中有种感觉,似乎那风暴是冲着他来的,意欲摧毁这座高峰与他。可是,黄辕一点也没有害怕,冷静地望着那风暴,耳边竟响起阵阵仙乐之声。
“风暴骇人无比,狂风掀倒了不少大树,惊得山中鸟兽四散奔逃,而黄辕却如同脚下生根,全然没有任何退缩。很久之后,大风暴渐渐退却了,天地重新一片清明。黄辕四处打量之时,一个人从天而降,落在了草丛之中。这个人就是万生。原来,万生受到上苍点化,带了三十三条天犬赶至寿丘峰,其目的是为了会唤醒黄辕的神力。”云苍茫说到这里,停顿了一下,缓缓从怀中取出一卷竹简。
“泰平记得,风暴是潜伏的金龙所化,是为了除掉降世成人的黄辕,不让他成为主宰天地的大神。所幸,万生与三十三条天犬恶斗风暴,最终迫使风暴消散,救下了年幼的黄辕。”
“没错。万生告诉黄辕,他将成为一代大神,统治浩瀚的天与地,包括冥冥之界。临死之前,万生提醒黄辕修炼神力,再寻找法力强大的十二贤者,襄助自己统一亚夏。黄辕获万生所化的黄花加持,得到两条金龙盘绕的黄花臂,拥有了无与伦比的神力,率领族人走出苍岭四处扩张。
“族群渐入强盛时期,却也面临了许多无法解决的困境,使黄辕想起万生提到的十二贤者。可是,谁是辅佐自己的贤者,黄辕不甚了了,最终决定前往阙水北方的崆山,求教指天峒的峒主广天。
“据说,广天原是天地之间的一朵奇花,由于得到风霜雨露的滋养,经历千年修炼化为人形,成为一位上仙,法力、根行与悟性都是顶级的。一个老族人还说,广天可能上过天庭,得到了伏易大神的点拨。
“黄辕孤身一人离开部落,翻跃了苍岭的大荒峰,渡过阙水,来到了崆山高峰的指天峒。广天早就知晓黄辕将至,故意对他不太热情,并指责黄辕治理的地方一片混乱。他说,就因为黄辕不是一个悟道之人,云彩才没有聚集到一起便降下雨来,草木还没有枯黄就纷纷凋零了,故而将黄辕赶出了指天峒。广天的话并非虚言,西方的确灾难不少,部落生存举步维艰,远远不及南方与东方。”云苍茫一边说,一边将竹简展开。
“这是什么?”泰平问道。
“关于黄辕拜见广天的传说,被收录在陈牧所著的《广天子》中,成为最早讨论黄辕治天下的书。陈牧生活于灭龙纪初期,乃是廊中贲国募川镇人,父亲是募山一带的富商。为了考证流行于廊中的传说,陈牧不远千里奔赴苍岭与崆山,拜访了当地的土著后裔,最终写成了这部《广天子》,成为一位流传后世的贤者。”云苍茫用手轻轻地拍了拍竹简。
“莫非这是陈牧著的《广天子》?”
“没错。依据《广天子》的记载,黄辕被广天奚落一番,丝毫没有气馁与沮丧,反倒在崆山里住了下来,反复琢磨广天说的话。几个月之后,有所醒悟的黄辕再次来到指天峒,拜会正在静修的广天。黄辕以膝代步,极为恭敬地来到广天面前,连续叩拜了三次,向广天请教修身养性的明达之道。”
“明达之道?修身养性?”泰平有些奇怪。
“广天听了黄辕的话,高兴地一跃而起,认为黄辕的问题问得极好。广天子向黄辕解释了‘至道’的精髓:深远博大,永无止境;至道的极致,静默深沉,不可揣测。广天子还说,得至道者,什么也不看,什么也不听,无求亦无欲,保持精神上的超脱宁静,就能使身心健康。
“黄辕又询问该如何保持清静的心情,广天回答切勿劳累自己的身体,耗费自己的精力,顺应天道与人性的指引,才可以达到长生不老的状态。与此同时,广天还向黄辕传授了心法,告诉他如何通往无穷无尽境界之法门,去遨游没有终极的旷野,最终与太阳、月亮一起放射光芒,与天地融为一体,成为万世永记的世间大神。
“《广天子》展现了隐者对道的认识,以及隐者以治身为本、治国为末的思想,并将求道方法落实为具体的修炼之术。后来,生活在灭龙纪时代中期的老罕借鉴此书,创立了真正执着归隐的隐教,被世人称为隐教之祖。当然,许多后世学者有一种观点,认为老罕其实就是广成子化身,所以才有一脉相承的隐者思想。”
“泰平一直向往归隐之道啊!”
“眼下,亚夏大陆的风云变幻,就是泰平的归隐之道。”
“……”
“泰平一定奇怪,我为什么要讲这些。其实,我是想将这本书送给你,让你了解治世之古法,再如黄辕一样得到众多贤者的帮助,真正改变亚夏,带来亚夏族人光明。”云苍茫将竹简推到泰平的面前。
“据泰平所知,广成子除了传授黄辕修道之法,还点拨黄辕调动黄花臂的潜能吧!”
“没错。广成子还送给黄辕一个小锦囊,里面写着海函、飞瀑、岚槐、玲珑、水文、若修、桃仙人、白令海、越饕天、桓餮宇、鲍尾生与曾源十二个名字。这十二个人虽然皆为凡人,却因为机缘巧合的原因,或依山傍山而求问天地有所得,或受到仙灵点化的调教,有了对天道的某种领悟。”
“原来,黄辕是得到广天的点拨与调教,才寻访到了十二位贤者,又收服了十二骑士与天域诸部,做好了挥师东进的准备啊!”
“是啊!我们要明白一点,真正的贤者以修身为始,以天下为念,总要承担别人无法承受的重担,才会被后世铭记。”
“泰平明白云老的意思:杀戮与征伐有其积极意义,往往是成为真正贤者的修行道场。”
“你能够有此领悟,可见已经懂得贤的真正含义了。泰平对十二贤者中的哪几位印象深刻呢?”云苍茫笑着问道。
“追杀白饕餮的白令海、越饕天和桓餮宇。”
“哦?”
“蚩天大帝虽然强大,终是未能逃脱命运安排,被黄辕大帝的混沌剑法破身,头颅则被黑白剑斩掉,亚龙峰上变得混沌一片。他的头颅借混沌之势,飞遁而去,变成了一头白饕餮,向南方狂奔而去。由于混沌中出现异鬼异灵,扑到蚩天大帝的身上欲助其死而复生,黄辕大帝不敢离开蚩天尸体半步,才让三贤去追蚩天大帝的头颅。”泰平解释道。
“泰平可知,那白饕餮意味着什么?”
“莫非代表蚩天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嗯。此怪为蚩天大帝灵气所御,狂奔之时如同一阵飓风,踏地时好似如山怪兽,搅得一路不得安宁。然而,白令海、越饕天和桓餮宇穷追不舍,白饕餮只好变成一头猛虎、一头豪猪和一只金猴,朝着三个方向逃窜而去。白令海拿着法器天蚕珠,驾着一朵白云紧追不舍,一直将猛虎赶到了牛江一带;桓餮宇则手拿金箍,追赶那只金色的猴子,跃过波浪滔天的银河,来到了后世所说的猴潭边。泰平去过那猴潭吗?”
“没有。不过,我听说桓餮宇为了降服金猴,向空中抛出金箍,口中念念有词,使出浑身解数困住金猴。金猴不肯服输,意欲挣脱金箍束缚,桓餮宇只好祭出血符,点在了金猴的脑门,使金猴沉入了潭底。”
“是啊!泰平知道吗,亚夏堂叱诧风云,一度是亚夏第一大组织,正是以金猴作为堂徽。”
“这个我倒是真不知道。”
“法力再强大的金猴,也抵挡不了真正能够驾驭它的人,何况一个不该出现的野心勃勃的组织呢?”云苍茫微微一笑,脸上露出神秘状。
“莫非云老在暗示我,亚夏堂真的解体了?他的解体与昭皇有关?泰平有点糊涂了。”
“泰平不必糊涂。我请你到长歌峰来的目的,除了想见一见天选的变天者与混沌使者,最为重要的一点是提醒你当心归墟宫。”
“归墟宫?”泰平重复道。
冷月将是我的敌人?泰平心头一紧,眼前浮现冷月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