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长嗜好养狗,是养狗协会的秘书长。不论什么样的狗,打局长的眼里一过,局长便能道出这狗祖孙三代的血缘关系。局里有许多人跟局长的嗜好一致,茶余饭后,局长和下属们总有聊不完的话。
局长调到了另一个更实惠的单位任职,还是局长。局长满心欢喜地走马上任,却发现新单位里竟然没有一个人和自己的嗜好相同,好在这并不影响局长的工作,毕竟养狗这样的事不是工作的组成部分。
局长下了班早早地回家休息,少了许多的应酬和饭局。局长的儿女们早已成家立业,另起了炉灶,家里只剩下自己和老婆二人,当然,少不了几只名贵的狗——除此之外再无一人。
局长看着老婆,老婆看着局长,天天亦是如此——毫无新意可言——局长的心里不免空落落的。
局长到新单位不久,有天下午将要下班的时候,局长正坐在办公室里发呆,突然科员小刘前来造访。 “局长,有一件事想麻烦您?不知道您有没有时间?”
“什么事?”
“朋友送我一只小狗,说是很名贵的银狐,我想请您下班了帮我看看。”
正愁下班了无事可做的局长一下子来了精神。二人遂关了办公室的门,径直地到了小刘的家。 有些时日没有点评过任何狗的局长兴致勃勃,对小刘家的狗大加赞赏。小刘也是一个极识时务的人,在恰到好处的节点上把银狐送给了局长。 当晚,局长在小刘家用餐。直到深夜,局长才意犹未尽地想起了自己该回家了。
有此一事,局长和小刘近乎了许多。局长高兴,一句话的问题,小刘调到了局长的办公室里做了机要秘书。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小刘事件以后,局里养狗的人多了起来。大家没事的时候总爱和局长交流一些养狗的心得体会。局长整天乐呵呵地,又找到了在原单位的感觉。
局长问小刘道:“为什么我刚来的时候局里没人养狗,我来了之后大家都喜欢养狗了呢?”
“是局长的人格魅力感染了大家。有一种看不见摸不着却实实在在存在的力量,叫气场。局长的气场强大,潜移默化地影响了每一个人。”
局长嘴上谦虚几句,心里却受用着呢。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间局长已经退休几个月了。局长打心眼里不原意退休,但这是白纸黑字上写得明明白白的东西,谁也改变不了。 局长窝在家里几个月,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这几个月来,局长很少接到一个部下的电话,也很少有部下来拜访了。局长家的狗也像局长一样在家里窝了几个月。
时间是一剂良药,局长慢慢地从退休的阴影里走了出来。局长想带着自己最满意的一只狗到外面活动活动筋骨,到志同道合的同事们的家里交流交流养狗心得。 局长知道人走茶凉的道理,但局长更相信自己的“气场”。自己的气场感染了同事们,同事们跟他一样,都有共同的嗜好——嗜好和人走茶凉是两码事。
局长换了一套新衣服,头发梳得油光油光,牵着一只哈士奇走出了家门。
“晚上吃饭等你吗?”局长的老婆在身后问道。
“等我干什么?到处都有和我一样爱狗的人。”
局长的老婆还没有做晚饭,局长家的门“咣当”一声打开了。局长的哈士奇摇着尾巴进了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