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幻之理
书名:初唐空空 作者:山河土 本章字数:2830字 发布时间:2024-08-25

“等我一会!”

后山立马跑出了房间。

他识海中的大易宝盒有了异常,好像在提示他,找到那个拥有“那拉仙魂魄”的人了。

“唰……”

后山在大易宝盒的感应牵引下,迅速追向了前方。

很快,在石洞后面的一个黑暗角落里,他看到了一个女孩:她正蹲在地上,痛苦地抱着头,露出了楚楚可怜的样子。

“你是谁?”

后山小心翼翼地走近了那个女孩。

蹲在地上的女孩,缓缓地站了起来,她远远地看着后山,眼中噙着泪花。

“仙儿,是你吗?”

后山看着熟悉而又陌生的女孩,不由悲喜交加,快步冲了上去,想要抱住她。

“唰”

那个女孩竟然躲开了。

“仙儿,你怎么啦?”

后山感觉很蹊跷。

“你变了,不再是我的楚哥哥了!”

那个女孩眼中幽怨。

“不会啊,我没有变,我还是你的楚哥哥。”

后山立马急了。

“你说假话,我不信了。”

那个女孩伤心地摇摇头。

“真的,我只爱你。”

后山信誓旦旦。

“楚哥哥,那么多女的,都喜欢你,我怎么才能相信你?”

那个女孩抱住自己的头,在不停地摇晃,好似魔怔了。

“等闲乱猜痴心人,却道故人换了心。心如磐石永不变,变的只是心外身。”

后山很无奈,一首诗脱口而出。

“大家快跑,警察来了!”

突然,有人在洞外大喊。

“哗哗哗……”

一会,四处响起喧哗声。

后山立马回头看去,发现房间里的人正在蜂拥而出,拼命往洞外跑去。

“仙儿,我们也走吧!”

后山回过头来,却发现那拉仙在原地消失了。

“啊?怎么回事?”

此刻,他茫然了。

“不许动!趴在原地!”

洞口,警察过来了。

黑压压的枪口,堵住了洞口。

后山蓦然发现,站在最前面的领头警察,居然是从酒吧离开的两个警察。

“不对啊!哪里,好像对不上?”

后山猛地咬咬牙,结果却咬住了自己的嘴唇。

“我明白了!”

随即,他大叫一声,拍向了自己的大腿。

“哎哟!”

后山轻哼一声,嘴唇和大腿都传来了疼痛感。

这时,他发现,自己仍旧站在先前的石墙外;眼前的石门,依然还是关着的。

“妈的,又被拉入了幻境。”

后山对自己很无语。

不过,这次情况跟前几次不一样,他是自己从幻境中醒来的,说明他的心境得到了很大提高。

即刻,后山有了进一步判断,眼前这个巴掌大小的手型木头,不能触碰。

“轰”

后山御使小刀,敲在了那个手型木头上。

“吱吱吱......”

石门缓缓打开了。

门里面,俨然是一个很空旷的山洞,中间有一张石桌,石桌旁边有三个石凳,其它什么都没有。

后山谨慎了很多,他没有急着走进去,而是陷入了沉思。

他四次被进入幻境,分别被拖入了“怒”、“惧”、“哀”、“爱恶欲”的情绪中。

“怒”是因为看到,“惧”是因为听到,“哀”是因为闻到,“爱恶欲”是因为触摸到。

从情魄说,喜怒哀惧爱恶欲,属于人的七情。从国医学来分析,可以用“喜怒哀惧思”五情来概括。

因为心在志为喜、肝在志为怒、肺在志为哀、肾在志为惧、脾在志为思,所以五志对应五情,也就是说,五情对应五脏。

以五情攻击人的心灵,这算不算灵魂攻击?

七情六欲,对于佛家来说,就是六识六尘。

佛家高僧心坚如磐石,因为他们修身也修心,净六根、通六识,化六境,除六尘......

譬如,除十恶八邪。八邪即反于八正道者。一邪见、二邪思、三邪语、四邪业、五邪命、六邪方便、七邪念、八邪定。

作为正常的人,基本都有眼、耳、鼻、舌、身、意六种对外感知的器官。

所以,眼、耳、鼻、舌、身、意也称为六根或六门。而这些器官对外的感识称为六识,,也就是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等。

六识分别对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境进行感识,从而产生见、闻、嗅、味、触、知等六感。

六尘是指遮盖六识的东西,譬如: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等。

因为六尘在心之外,故称为外尘。此六尘犹如盗贼,能劫夺一切善法,使人产生执著之念,故称六贼。

后山认为,六根里面最核心的意,六识里面最核心的是法。没有意识就没有知感,道法才会不压身。

所以,神识的强大是一切强大的根本。神识强大,可以带动六识强大。

要想强大神识,只有一条途径,就是要不断强大神魂,因为心魂是一体的。

“如果心中有不善之念,即使苦修都无法成道成佛。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道讲减法,去私寡欲;佛讲除尘,先消除十恶,再去除八邪;儒讲五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方能时时刻刻见本心。”

“九九归一,万道同源;明心见性,定慧顿悟;为善去恶,体认心之根本。”

后山在心中默念,他的神魂似乎进入了一种“物我两忘、性气一体”的阶段。

菩提本无树,何苦惹尘埃。其实,对于六根六识六境六感六尘,他还可以用易理来诠释。

易经中说乾策二百十六,坤策一百四十四,两篇之策总和是三百六十,说明策数和爻数相互影响。

坤策一百四十四,可以看作是十二乘以十二等于一百四十四,也就是“十二门开大和门”、“一百四十四高城,忠诚义士入金城。”

换个说法就是,两个太极,旋转一圈用十二地支来说是正好一圈,两个圈就是十二乘以十二,就是六乘以六再乘以四。

而六乘以六再乘以四,恰巧指的是六识、六境和四方。就是说,我们的感官,在感识着四周的六种境界。

乾策二百十六,是六乘以六再乘以六,指的是六根、六识、六境,其中核心就是意。

意识就是天机量子在运动,是量子运动的道数,决定了人有什么样的身体,有什么意识,体会到什么境界。

这就如你梦中的身体,梦中的心识,梦中看到的境,那些都是虚幻的。

那些虚幻,是由什么生成的呢?

它的生成,后山可以由乾策的分形和坤策的合道来解释。

易道,常讲三变成道。

第一变是先天太极,因为复次剥的作用,阳爻的半边全部跑到阴爻的东边,这就是阳生阴;因为阳在东,不会跑到西边成为阴。

如果做第二变,就是阳分形。

把乾卦从下往上分,一分为姤、二分为遁、三分为否、四分为观、五分为剥、六分就是坤,这是第一个‘六’。

如果先下分为姤卦,然后是同人卦,最后是夬卦,全是一阴五阳卦,所以这是第二个‘六’。

第三变,就是回到先天太极,从上往下进行剥分,便又有了第三个‘六’。

就是说,天道产生六根六识六境。

其实,如果卦卦相叠加,还可以上中下同时分。分形才是六根六境六识变动而生成的每个‘小我’,因此阳爻的作用是广生、大生,也就是要开枝散叶。

坤策是讲的是‘合之道’,以阴合阳,从下往上合,也可以从上往下合。

小我者顺应‘大我’,天地一心,也就是人神合一,道心就是大我之心,也就是‘为天地立心’的道心。

人心要去合道心,那就需要‘敬天顺天知天’,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因为是天道生了人,人违背天道就是自寻死路。

三变后,先天八卦可与后天八卦相合,这种合不是冲合,而是同宫同位相合。

先天以震卦为主,是乾在南,坤在北。但是,后天与先天相合后,乾坤都在南,也都在北。

譬如,水火都在东也都在西,水火相逮不相射,所以阴阳不分离。

所以,因为天地和,我们才产生六感。

“轰”

后山能感觉到,自己的神魂又有了实质性突破。

“数是因策而有,象是因数而有,策数是理,爻数是数。卦象数理占四法,天地人成三才,五行阴阳成十气”

“易经乾坤,在告诉我们,道生成六根六识六境,而我们需以道去感知天地,然后天地让我们有感识,让我们更好的融合天和地。”

后山心中欣喜,快步走入山洞中,走向了那张石桌。

突然,石桌旁,出现了两个模糊的身影。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初唐空空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